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改变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关系。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指标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者,监测颅内压重度增高组患者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度增高组。结果说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改变与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指标水平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影像学分型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D-二聚体(D—Dimer)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62例ACI患者和4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进行血清CRP和D-二聚体含量测定,发病后24—72h内行颅脑MRI检查确定梗死部位、测量病灶大小并作出影像学分型,对比分析应用MRI进行的影像学分型与ACI患者血清CRP含量的关系。结果ACI患者血浆的CRP及D-二聚体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额叶、颞叶、顶枕叶和基底节等不同梗死部位的ACI患者CRP及D-二聚体的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梗死、中梗死、小梗死、腔隙性梗死等不同梗死大小的ACI患者CRP及D-二聚体的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CI患者影像学分型与血清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与肺动脉收缩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82例AECOPD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血清C-反应蛋白、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同期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肺动脉收缩压.结果 82例AECOPD患者中有41例存在肺动脉高压,另外41例及健康志愿者未发现肺动脉高压.无肺动脉高压组和肺动脉高压组AECOPD患者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动脉高压组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肺动脉高压组(P<0.05);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收缩压与血清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84,P<0.05);而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COPD患者存在系统性炎症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导致和加重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重要因素,作为分别体现系统性炎症和血液高凝状态的主要指标,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肺动脉收缩压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和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胰腺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12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根据这98例患者的病情将他们分为MAP(轻症急性胰腺炎)组和SAP (重症急性胰腺炎)组,其中MAP组有54例患者,SAP组有44例患者。我们另选取同一时期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80例健康人,将他们作为对照组。我们对这三组人D-二聚体、C-反应蛋白和血淀粉酶的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MAP组和SAP组患者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而且SAP组患者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明显高于MAP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三组人血淀粉酶的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体内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与其病情的轻重程度呈正比。联合检测急性胰腺炎患者体内的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水平对判断其病情的轻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与颈部不稳定斑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48例作为急性脑梗死组,另选健康体检者48例作为空白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及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数目有相关性(r=0.469)。结论: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部不稳定斑块之间具有相关性,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肺炎D-二聚体与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老年肺炎患者107例,探讨D-二聚体及CRP与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07例老年肺炎患者中治疗有效组91例,治疗无效组16例.两组间在年龄、性别、首发症状、是否伴发其他合并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无效组相比,治疗有效组治疗前D-二聚体水平明显减低(中位数分别为3 025.50 ng/mL和726.00 ng/mL), P<0.05,而两组治疗前C-反应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数分别为23.60 mg/L和18.35 mg/L),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D-二聚体是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0.840 9;95%CI:0.727 4~0.972 2).结论 D-二聚体是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CRP相比,D-二聚体作为老年肺炎预后的判定指标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血沉及D-二聚体对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05月~2012年05月期间236例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以同期8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2组中C反应蛋白、血沉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C反应蛋白、血沉及D-二聚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对照组相比,2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不同年龄患者血浆中C反应蛋白、D-二聚体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枛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浆中C反应蛋白、血沉及D-二聚体可早期知道临床诊治,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升高与年龄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董为民 《广西医学》2014,(3):294-296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 AP )患者血液 D-二聚体及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107例,其中44例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患者,63例为轻症急性胰腺炎( MAP)患者,检测其治疗前后血清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与121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AP组、MAP组的D-二聚体、IL-6和CRP水平均明显升高( P<0.05);SAP组的D-二聚体、IL-6和CRP水平均高于MAP组(P<0.05);107例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清D-二聚体、IL-6和CRP水平对AP的诊断及严重程度的预测、临床疗效的评价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部位骨折的创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其与深静脉栓塞发生率的关系,为临床预防及治疗血栓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1年8月因骨折至我院骨科入院治疗的患者479例,根据不同骨折部位将其分为以下6组:胫腓骨骨折、股骨骨折、足骨骨折、上肢骨骨折、脊柱骨折和多发骨折.患者于入院第2天清晨空腹抽静脉血测定血清D-二聚体浓度.以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判断有无DVT的发生.结果:不同部位骨折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显著差异(F=12.90,P<0.01),由高到低依次为多发伤、股骨、胫腓骨、脊柱、足骨和上肢骨.479例患者中发生DVT 45例,发生率为9.4%.其中胫腓骨骨折组9例(7.8%,9/115);股骨骨折组28例(17.0%,28/165);足骨骨折组1例(1.4%,1/71);多发骨折组4例(9.3%,4/43);上肢骨骨折组1例(2.4%,1/42);脊柱骨折组2例(4.7%,2/43),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D-二聚体水平与DVT发生率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886,P=0.019).结论:骨折部位及损伤程度与D-二聚体水平有密切的联系,且D-二聚体浓度和DVT的发生率有很强的相关性.对于DVT发生率较高部位骨折的患者,在D-二聚体水平升高时,应高度警惕DvT的出现,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防止D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常红娟 《中原医刊》2007,34(17):10-11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早期患者血中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并探讨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对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方法ACI患者64例,随机分为葛根素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和常规治疗组(32例)。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30例。分别测定健康人和两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中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早期患者血中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较健康人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葛根素组的D-二聚体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的C-反应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葛根素组治疗后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NDS)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患者血中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含量较健康人明显升高;葛根素具有降低血中D-二聚体的作用,而对C-反应蛋白无影响;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1334例创伤骨科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大宗病例的回顾性分析,对不同创伤程度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统计,找出创伤程度与D-二聚体水平之间的关系,并探讨D-二聚体在对创伤骨科患者术前血栓倾向筛查中的应用。方法1334例创伤患者(共1359例次)入院后测得的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其中急性创伤病例858例次,非急性创伤病例501例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创伤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非急性创伤患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急性创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阳性率亦明显高于非急性创伤患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患者全身骨折数量〈5时,骨折数量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呈线性相关(r=0.995,P〈0.01)。结论急性创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当骨折数量〈5时,D-二聚体水平可以辅助评价创伤严重程度。当D-二聚体用于对创伤患者术前血栓倾向的筛查时,应区分急性、慢性及创伤程度,采用不同的参考标准结合临床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测定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检查组)与同期就诊的5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所有体检者进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并对比两组人员的检测结果.结果:检查组患者的血清hs-CRP为(14.53±6.33)mg/L、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0.43±0.17)mg/L,对照组的血清hs-CRP为(1.65±0.52)mg/L、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0.14±0.06)mg/L,通过两组人员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检查组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两组人员的比较差异较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脑梗死患者的不同临床分型组间(轻度、中度、重度)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脑梗死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两者联合检测可以判断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生丽 《中外医疗》2014,(33):132-133
目的:探讨D-二聚体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肺栓塞患者中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月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肺栓塞90例患者和45例体检健康者为研究对象,将90例肺栓塞患者中,大面积栓塞45例患者分为实验A组,将另外小面积栓塞45例患者分为实验B组,将45例体检健康者分为对照组。分析3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结果治疗前实验A组和实验B组血浆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 PO2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A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实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治疗后,实验A组和实验B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肺栓塞患者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检测结果做出进一步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与肺癌病理类型、分期和生存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50例肺癌患者按病理类型、分期和死亡与否对肺癌患者进行分组,分别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其在不同分组间的差异。结果:D-二聚体水平在不同临床分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预后组肺癌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D-二聚体与肺癌的分期和预后有明显相关性,可以作为预测肺癌分期与预后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骨科创伤患者创伤后D-二聚体的动态指标与创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动态测定60例骨科创伤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者血浆D-二聚体变化,与创伤评分作比较,分析其与不同程度创伤的相关性.结果 骨科创伤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创伤程度有密切的关系,而且D-二聚体值能更准确反映创伤反应,其中中度创伤后血浆D-二聚体升高水平高,持续时间长,与轻度创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骨科创伤患者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选择治疗方案的客观指标,D-二聚体值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反映患者创伤越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ETS患者开展血浆D-二聚体与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ETS患者12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成死亡组(18例)和存活组(102例),回顾分析两组入院后不同时间段的D-二聚体与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入院12h、入院24h时死亡组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2h、入院24h时的D-二聚体、C反应蛋白与死亡有密切的相关性;入院时死亡组与存活组D-二聚体、C反应蛋白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开展D-二聚体与C反应蛋白检测,对促进患者早期病情评估和辅助临床治疗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冯涛 《中外医疗》2014,(17):177-178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及正常体检者C反应蛋白、D-二聚体改变及急性脑梗死治疗后两者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36例体检者分为脑梗死组及对照组,分别进行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的监测,观察变化情况。结果脑梗死组C反应蛋白、D-二聚体入院时明显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治疗前C反应蛋白、D-二聚体明显高于治疗后。结论监测C反应蛋白、D-二聚体对脑梗死病变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提示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出血(CH)患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方法:测定54例CH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和50例对照组的血浆D-二聚体、血清Hcy及hs-CRP水平,并分析CH患者D-二聚体与Hcy、hs-CRP的相关性.结果:CH患者急性期D-二聚体、Hcy和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重型患者hs-CRP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恢复期三者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二聚体、Hcy和hs-CRP水平升高与CH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高叶  钱平  朱涛 《吉林医学》2014,(22):4923-4925
目的: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体内血浆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及血气分析的动态变化,探讨上述各项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58例AECOPD患者入院时、治疗后的血样,分别测定血浆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及血气分析,同时用5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ECOPD患者组入院时血浆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及血气分析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患者入院时和治疗后各项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增高,抗凝血酶Ⅲ降低反映患者血液存在高凝状态,C-反应蛋白增高提示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动态监测上述指标,及时纠正缺氧,积极抗感染、适当的抗凝治疗,有助于病情的评估判断,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肺炎D-二聚体与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间住院治疗的老年肺炎患者107例,探讨D-二聚体及CRP对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107例老年肺炎患者中治疗有效组91例,治疗无效组16例。两组间在年龄、性别、首发症状、是否伴发其他合并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与治疗无效组相比,治疗有效组治疗前D-二聚体水平明显减低[(3398.69±2316.83)vs(1557.67±1682.98) ng/mL, P<0.05],而两组治疗前C-反应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09±16.72)vs(30.49±28.23) mg/L,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D-二聚体是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0.8409;95%CI:0.7274-0.9722)。 结论 D-二聚体是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CRP相比,D-二聚体作为老年肺炎预后的判定指标似乎更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