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在一氧化碳中毒急诊抢救中的效果。方法:8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40例)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予以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观察组(n=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脉滴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清醒时间、运动功能恢复时间、迟发性脑病发生率及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醒时间及运动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促进患者清醒和运动功能恢复,降低脑病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对比改良去骨瓣减压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在治疗中、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收治的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改良去骨瓣减压术+醒脑静注液)和对照组(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每组各62例,疗程4周,用术后28 d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颅内压稳定所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来进行临床疗效判定。在此期间,并对肺部感染,高热等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恢复稳定颅内压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28 d GCS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肺部感染,高热及不良反应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去骨瓣减压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能显著的治疗中重度颅脑损伤,减少肺部感染和高热的发作次数,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醒脑静用于重症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68例重症脑出血患者,根据抽签法则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研究组34例患者应用醒脑静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GCS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NIHS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脑血肿体积远远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用于重症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吸收颅内血肿,促醒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效果。方法:选取68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意识障碍状况、氧化应激指标[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C)]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06%(3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AC、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神经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脑出血昏迷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9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静脉滴注纳洛酮,观察组则采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血肿、苏醒时间、苏醒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GCS评分均升高、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肿量均减少,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7%、73.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能够促进血肿吸收,加快患者苏醒时间,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脓毒症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脓毒症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及对照组(22例)。对照组常规予维护器官功能,敏感抗生素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治疗方案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及CRRT治疗,疗程均为1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以及意识恢复时间。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APACHEⅡ及GCS评分明显改善,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CRRT治疗脓毒症脑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高压氧联合纳洛酮醒脑静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 h、6 h、12 h和24 h的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纳洛酮醒脑静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浆内皮素(ET)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4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伤后2天给予醒脑静注射液40mL/d,连续用14天。分别于伤后1、3、7和14天采血,用特异性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ET的含量,并于治疗前及治疗3天和7天观察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变化。结果:伤后1天两组患者血浆ET含量均较正常参考值明显升高,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伤后3天起两组患者血浆ET含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GC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增高,至7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浆ET含量明显升高,与病情轻重有关,醒脑静注射液较常规治疗能更迅速降低血浆ET含量,减轻继发性脑损伤,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4):43-45
目的分析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丹参酮治疗,观察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神经损伤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的神经损伤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GCS评分明显升高,观察组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合并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急性脑梗死伴有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醒脑静注射液组)和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各68例,在治疗前后对患者分别用Glasgow昏迷评定量表(GCS)和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判定。结果两组GCS评分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24 h GCS评分即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7 d和14 d 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14 d后治疗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14 d后,治疗组基本痊愈率、显著进步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恶化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意识障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持续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判断急性脑损伤昏迷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3例ICU急性脑损伤昏迷患者,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n=27)和死亡组(n=16),所有患者行持续BIS监测并计算BIS平均值,计算首个24h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BIS监测时Glascow昏迷评分(GCS),分析BIS值、GC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及3者联合对判断急性脑损伤昏迷预后的价值.结果:除年龄外,死亡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生存组,BIS值、GCS评分明显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BIS值与GCS评分呈正相关(r=0.385,P=0.008),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372,P=0.014).结论:BIS联合APACHEⅡ评分、GCS评分可在早期判断急性脑损伤昏迷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醒脑静注射液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2例,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和试验组(62例,给予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等.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MoCA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8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醒脑静注射液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升其认知功能;且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用药安全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对急性脑出血(ACH)的治疗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ACH患者178例纳入研究,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另给予依达拉奉静滴,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的用药方案另增加醒脑静.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疗效、治疗前后GCS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血肿量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为(15.62±6.5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45±4.38)分,NIHSS评分为(10.15±3.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2±6.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肿量和CRP水平分别为(3.47±0.82)mL和(6.24±1.13)n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52±1.26)mL和(12.68±1.5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25%,与对照组的6.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与醒脑静联合治疗ACH患者可有效提升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应用于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65例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亚低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血常规指标水平、健康状态评分的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45.45%(15/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00%(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应用在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有效减轻炎性反应,降低死亡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小儿严重脓毒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将38例严重脓毒症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9例,两组患儿均予以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LMWH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凝血指标、住PICU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各项凝血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D-dimer和FIB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LT、FIB和P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D-dimer、APT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PICU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WH可改善严重脓毒症患儿凝血功能紊乱,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郐国虎  蒋伟 《重庆医学》2021,50(5):811-814
目的 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肠内营养未添加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组50例)及试验组(肠内营养添加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干预1、3、7、14 d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对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水平经治疗后均有所上升,第14天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RP、IL-6、TNF-α经治疗后均有所下降,第14天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GC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联合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可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奥拉西坦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方法 选取76例脑外伤病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拉西坦联合醒脑静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14 d、28 d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神经元损伤程度[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钙结合蛋白S100B、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神经损伤修复指标[热休克蛋白(HSP)-90、HSP-70、HSP-27、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炎症性趋化因子[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天冬氨酸半胱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水平],预后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4 d、28 d后,2组GCS评分均升高,APACHE Ⅱ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28 d后评估结果显示,2组间预后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28 d后,2组血清GFAP、NSE、S100B、MBP水平及血清HSP-90、HSP-70、HSP-27、NGF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2组治疗14 d、28 d后血清MCP-1、Caspase-3、RANTE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奥拉西坦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神经损伤,减少血清MCP-1、Caspase-3、RANTES含量,减轻局部炎症,病人病情恢复及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郐国虎  蒋伟 《重庆医学》2021,50(5):811-814
目的 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肠内营养未添加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组50例)及试验组(肠内营养添加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干预1、3、7、14 d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对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水平经治疗后均有所上升,第14天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RP、IL-6、TNF-α经治疗后均有所下降,第14天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GC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联合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可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纳美芬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有效积极止血、控制颅内压、加强抗凝治疗、减轻脑水肿、脑组织营养、预防并发症等。研究组加用纳美芬联合醒脑静治疗。对比两组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治疗疗效;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GCS评分;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GC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炎症因子IL-17及IL-10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美芬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疗效肯定,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意识状态、减轻体内炎症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醒脑静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SAP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31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醒脑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行APACHEⅡ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24 h、48 h、96 h、7 d血糖、血钙、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在SAP的早期应用可以改善患者全身情况,缩短腹痛时间及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