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小切口劈核法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性硬核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127例老年性硬核性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小切口劈核法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角膜水肿分级、术后角膜散光值、术前及术后1个月视力。结果:由Ridit检验可知,观察组角膜水肿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角膜散光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相比,小切口劈核法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性硬核性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分级明显更优,视力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白内障患者90例,根据采用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采用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和对照组(采用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每组4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超声使用时间、角膜内皮细胞的个数、角膜内皮的丢失率、在手术1周以后角膜增厚的程度、裸眼视力和视力散光度数。结果:研究组超声使用时间、角膜内皮的丢失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1周以后角膜的增厚度、角膜内皮细胞的个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 d及7 d,两组裸眼视力和视力散光度均改善,研究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率为13.33%,对照组为1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具有着使用超声时间短,对角膜内皮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可有效改善裸眼视力和散光度。  相似文献   

3.
严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6,(30):4326-4327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抽选硬核白内障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分别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以及常规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对比其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角膜散光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裸眼视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为7.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效果显著,患者术后视力充分恢复的同时安全性更高、角膜散光度也更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曹蓓 《当代医学》2021,27(34):105-107
目的 探究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高龄白内障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高龄白内障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比较两组视力、角膜散光度、眼压、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费用.结果 术后1、7、30 d,两组视力>0.5的人数比例均高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7 d,两组角膜散光度均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两组角膜散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7 d,两组角膜中央厚度均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两组角膜中央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高龄白内障的疗效相当,后者的应用范围更广,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危险因素选取适宜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摘出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80眼)硬核白内障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40眼。对照组接受常规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裸眼视力、散光度数、眼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散光度数和眼压均低于对照组,裸眼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2/40)]低于对照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可提高裸眼视力,降低散光度数与眼压,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罗正才  杨云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0):3732-3734
目的分析角膜缘后2.5 mm巩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Ⅳ~Ⅴ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00例Ⅳ~Ⅴ级白内障患者,将接受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MSICS)治疗的150例患者纳入MSICS组,接受角膜缘后2.5 mm巩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的1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散光值、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参数(角膜六角形细胞比例下降幅度、角膜内皮密度计数损失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2、4周,两组患者散光值均较术前降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观察组散光值低于MSICS组,视力高于MSI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角膜六角形细胞比例下降幅度、角膜内皮密度计数损失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MSI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角膜缘后2.5 mm巩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应用于Ⅳ~Ⅴ级白内障患者,可降低术后散光值,减轻角膜内皮损伤,提高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7.
欧志勇 《当代医学》2021,27(12):117-118
目的 分析比较两种白内障摘出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治疗,实验组采用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视力状况,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角膜水肿状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硬核白内障患者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角膜水肿状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治疗和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均可提高硬核白内障患者的视力,但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对患者的眼部伤害更低,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于中牟县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94眼)单纯性白内障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47眼)。对照组行超声乳化治疗,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周视力、角膜散光变化以及随访1个月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视力≥0.5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角膜散光均有所上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与超声乳化治疗具有相近的临床效果,且其对存在硬核白内障患者治疗效果更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医学》2018,(4):326-327
目的观察比较超声乳化手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方法以巩义市中医院眼科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116例(143眼)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73眼)和对照组58例(70眼),分别进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与超声乳化术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角膜散光恢复情况和不同核硬度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减少等情况。结果两组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恢复(P<0.01),两组患者术后角膜散光情况无明显改善(P>0.05),疗效趋同(P>0.05);术后两组Ⅰ~Ⅲ级核硬度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Ⅳ~Ⅴ级核硬度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密度大于对照组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研究说明超声乳化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两种眼科疾病手术方式对于白内障患者的视力恢复均有显著效果,后者对膜内皮细胞的手术损伤程度更低,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徐涤非  杨洪 《吉林医学》2013,34(3):415-416
目的:探讨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94例行超声乳化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分为同轴微切口(1.8 mm)治疗组和同轴小切口(3.0 mm)治疗组,每组各47例,观察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视力、角膜内皮计数、角膜散光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视力以及角膜内皮计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切口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小于小切口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采用同轴1.8 mm微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术后术源性散光更小,视力恢复好,且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切口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长沙市第三医院眼科收治的白内障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在3.0 mm透明角膜切口下行超声乳化术治疗,观察组在角巩膜隧道切口下行超声乳化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平均视力、角膜散光度、炎性因子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7、30 d,两组患者平均视力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平均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30 d,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度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TNF-α与CRP指标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TNF-α与CRP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应用巩膜隧道切口手术与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均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前者术后角膜散光度较低,利于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改良劈核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芜湖市眼科医院2018年10月~2021年7月收治的36例老年性硬核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例。对照组行超声乳化吸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劈核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天和3个月的视力、散光、角膜内皮计数、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天、3个月视力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视力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散光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散光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角膜内皮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观察组患者角膜内皮数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2.22%)低于对照组(61.11%)(P<0.05)。结论:应用改良劈核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高龄硬核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提高明显,且术后角膜内皮损伤小,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分析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手术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取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照组采取常规3.2 mm标准切口同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观察比较1周后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和角膜散光改善情况,角膜内皮个数及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4%(63/64)比85.9%(5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0.68±0.12比0.52±0.11),角膜散光低于对照组[(0.69±0.11)°比(1.12±0.13)°],角膜内皮个数高于对照组[(2679±68)个比(2425±7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1.9%(14/64)比93.8%(60/64)],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3%(61/64)%比84.4%(5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白内障治疗中,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视力和角膜散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其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的3.2 mm标准切口同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治疗白内障比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小切口劈核法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性硬核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70例(78眼)老年性硬核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39眼)。对照组患者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小切口劈核法白内障摘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视力水平、散光程度、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结果:2组患者术前视力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视力水平较术前均显著改善 (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4周和8周视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术前2组散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散光度术后1周均明显升高,8周后均呈下降趋势(P<0.01和P<0.05);术后同时期2组散光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4%,低于对照组的48.72%(P<0.05);2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考虑视力水平、散光程度、生活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小切口劈核法白内障摘除术可作为基层医院治疗老年性硬核白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7,(5):636-638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及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对患者进行视力、角膜散光检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角膜散光程度、视力水平、眼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摘除术具有疗效好、经济、安全、术后恢复快的特点,有利于患者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16.
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硬核白内障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14 年1 月-2016 年1 月确诊并收治的高度近视合并硬核白内障患者112 例(125 眼),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6 例(63 眼)和观察组56 例(62 眼),对照组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观察组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观察记录术后裸眼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结果术后1 d 观察组裸眼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 周、1 个月两组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周、1 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均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周观察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周、1 个月两组六角形细胞比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硬核白内障临床效果好,能提高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分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硬核白内障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硬核白内障患者8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天、1周、3个月视力水平与术后散光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硬核白内障中的临床效果相当,但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1):73-76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技术在青光眼性白内障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9年6月接收的70例青光眼性白内障患者(单眼患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技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眼压、视力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的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平均眼压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眼压和视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术后1周、4周、12周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均有所减少,观察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超声乳化技术治疗青光眼性白内障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稳定患者眼压,有利于内皮细胞的生长,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高龄白内障患者两种小切口手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在高龄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高龄白内障患者64例,分别行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手术(A组,26例)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B组,38例),同时植入硬性人工晶体.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散光及术中、术后的并发症.结果 术后1周B组的视力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时散光度数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且均在术后3个月时恢复术前水平(P>0.05);两组间术后不同时期散光度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后囊破裂和角膜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手术治疗高龄白内障患者,其疗效与超声乳化的手术相近,且手术操作和设备相对简便,治疗费用低,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更少,适合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及同轴微切口2.2 mm与2.8 mm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疗效.方法:选择白内障病人112例(112眼),随机分成小切口组(38例38眼)、2.2 mm组(37例37眼)和2.8 mm组(37例37眼).比较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病人术后裸眼及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P<0.01);术后1周、1个月,3组病人视力提高幅度为小切口组>2.2 mm组或>2.8 mm组(P<0.01).3组病人术后角膜散光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但术后1周、1个月时3组病人角膜散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均显著下降(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裸眼视力好、费用低、操作简便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