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临床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预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I)评定康复功能、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功能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焦虑、抑郁程度,并应用健康教育知识和满意度调查表评估病人健康知识评分和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BI和MoCA评分分别为62.75分±4.15分和25.87分±3.04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HAMA和HAMD评分分别为1.80分±0.36分、14.26分±2.11分和12.46分±2.80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健康知识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7.45分±9.06分和82.94分±6.28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康复护理临床路径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吞咽功能、认知功能,减轻病人抑郁和焦虑情绪,提高病人健康知识和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居家认知训练对改善轻度认知障碍病人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将58例轻度认知障碍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居家认知训练。在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后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对病人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出院6个月后MMSE评分、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Barthel评分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轻度认知障碍病人实施居家认知训练,能显著改善病人认知功能,延缓认知障碍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陈淑丽 《全科护理》2021,19(23):3231-3233
目的:观察早期虚拟现实训练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术后病人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精神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医院就诊的123例重度颅脑损伤术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的颅脑损伤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虚拟现实训练.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及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精神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oCA评分、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语言能力及MMSE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虚拟现实训练可明显促进该病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病人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结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恢复期合并吞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呼吸训练结合康复训练,6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d,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Burke吞咽障碍量表评价病人的吞咽障碍情况,采用吞咽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估病人的生活质量,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定病人的神经功能。[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NIHSS、Burke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病人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呼吸训练结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病人可有效减轻病人神经缺损程度,改善病人吞咽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聂贝贝  徐艳华 《全科护理》2020,18(26):3504-3506
[目的]探讨家庭赋权方案对脑卒中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2月—2020年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85例脑卒中病人分为观察组43例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基础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家庭赋权方案护理指导。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Barthel指数、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脑卒中生存质量量表(SS-QOL)评价两组病人的不良情绪、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预后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MoCA和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赋权方案能有效减轻脑卒中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行为,促进病人康复,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正念训练配合虚拟环境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病人10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9例和对照组53例,干预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正念训练与虚拟环境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康复训练8周后观察两组病人的睡眠质量、抑郁状况、正念水平和偏瘫侧运动功能。[结果]康复训练后,干预组的运动功能评分(70.26分±7.51分)优于对照组(65.30分±10.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且两组病人在偏瘫侧运动功能等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干预组的睡眠质量、抑郁状况和正念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行为配合虚拟环境的康复训练方法可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正念注意知觉水平,改善病人的睡眠质量,缓解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对注意障碍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有注意障碍的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上肢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虚拟情景互动训练训练.以上训练每天1次,每周5次,持续4周.训练前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Fugl-M...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偏瘫病人的早期康复循证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循证护理思维方法,探讨脑梗死偏瘫病人早期康复护理策略。[方法]采用单盲法将30例脑梗死偏瘫病人分为循证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循证组采用运动再学习法(MRP)进行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程序。观察两组病人康复训练效果。[结果]经过4周的康复训练后,循证组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与训练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下肢功能的改善最为明显。对照组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也有一定提高,但改善的程度不如循证组。两组病人康复训练4周后的FMA和功能独立性简测量表(FIM)评分的改善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可促进急性期脑梗死偏瘫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40例住院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进行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观察组进行综合康复护理训练.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提高,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病人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结合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4例脑卒中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n=42)及对照组(n=42),对照组病人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病人应用运动想象结合全身振动训练,干预8周后应用简化Fugl-Meyer量表(FMA)、改良Ashworth量表(MAS)对两组病人肢体功能进行评价,并记录两组踝关节背屈主动度(A-ROM)及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同时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干预后FMA评分、A-ROM、P-ROM均高于对照组(P0.05),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想象结合全身振动训练能有效地促进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病人运动功能,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病人康复期自我效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轻中度颅脑损伤病人10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后的康复效果,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法(BI)评估病人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病人认知功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定病人自我效能,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及自我效能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康复总有效率为94.2%,高于对照组的76.9%(P0.05);两组病人护理后ADL评分、MoCA评分及GSES评分均较护理前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脑损伤病人康复期进行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康复效果,改善病人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及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2.
梁鹏  韩伟丽 《全科护理》2021,19(31):4402-4405
目的:探讨TOMATIS听觉-运动训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AT)病人急性应激障碍、认知功能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就诊于医院的125例急性CAT老年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病人给予认知-运动控制训练,观察组病人增加TOMATIS听觉-运动训练.干预前后采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Herth希望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Ⅱ)对两组病人的急性应激障碍、认知功能、希望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回避、再历及SASRQ总分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Herth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MoCA评分、LOTCA-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OMATIS听觉-运动训练联合认知-运动控制训练能够通过对大脑皮层的刺激,减轻病人急性应激障碍,提高希望水平及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3.
吴宏美  黄琼  高碧容 《全科护理》2016,(10):1071-1072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缺血性脑卒中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延续性护理。采用简单精神状况检查量表评价病人护理前后认知能力,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认知能力评价、生命质量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表(ADL)评价、运动功能评分、1年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后认知能力评价、生活质量和ADL评分、运动功能评价优于对照组,1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病人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改善病人的认知能力及运动能力,降低临床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情感智能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影响。[方法]将住院因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病人15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在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情感智能的护理干预方法,对干预前后的两组病人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法(FMA)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和采用Barthel指数(MBI)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运动功能评分情况、ADL量表评定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病人的运动功能评分情况、ADL量表评定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情感智能干预能增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病人对康复锻炼的坚持和应对事情的自信心,能增强病人上肢活动及生活自理能力,改进其生活习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实现康复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出院脑卒中后遗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病人在家自行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社区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入组时、6个月后对病人进行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价运动功能康复情况,认知功能评分(MMSE)评价病人认知障碍的康复情况;入组时评定病人的语言功能障碍,6个月后评定病人语言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6个月后FMA评分、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语言功能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促进脑卒中后遗症病人运动、语言、认知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实施肩胛带稳定性人脸模式训练在肩痛防护中的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按照Brunnstrom分级评定实施常规肩痛病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管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肩痛的认知强化教育和肩胛带稳定性人脸模式训练。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法(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程度。[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VA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FMA和MBI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肩痛的认知强化教育和肩胛带稳定性人脸模式训练可明显缓解肩痛及提高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偏瘫病人的早期康复循证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运用循证护理思维方法,探讨脑梗死偏瘫病人早期康复护理策略。[方法]采用单盲法将30例脑梗死偏瘫病人分为循证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循证组采用运动再学习法(MRP)进行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程序。观察两组病人康复训练效果.[结果]经过4周的康复训练后,循证组简化Fugl 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与训练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下肢功能的改善最为明显。对照组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也有一定提高,但改善的程度不如循证组。两组病人康复训练4周后的FMA和功能独立性简测量表(FIM)评分的改善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可促进急性期脑槌死偏瘫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姜鸿 《全科护理》2013,11(5):385-386
[目的]探讨知信行干预对脑卒中运动障碍病人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康复训练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康复训练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1个疗程(30d)的知信行干预,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量表与Barthel指数法评估病人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知信行干预对脑卒中运动障碍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认知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泰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及认知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经颅直流电刺激。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上肢部分及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评定患者上肢功能改善情况,采用MoCA量表评价患者认知功能情况,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情况。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上肢FMA评分、ARAT评分、MoCA评分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肢FMA评分、ARAT评分、MoCA评分及MBI评分[分别为(42.9±5.4)分、(35.8±4.7)分、(26.4±2.7)分和(78.8±7.4)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在合并认知障碍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经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筛选合并认知障碍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40例,随机分成镜像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吞咽康复训练,镜像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镜像视觉反馈训练.比较治疗前后临床吞咽功能与认知水平.结果 :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