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和单用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方法276名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门诊患者分为两组: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组和单用恩替卡韦组,分别用药治疗24个月,治疗前、治疗后6,12,和24月采集静脉血,分别检测HBV—DNA、AIJ、AST和T—Bil,随访时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LT、AST、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治疗后同时间段两组间的ALT复常率,x2=3.63,x^20.05(2)=5.99,x2〈x^20.05(2),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间段两组间HBV—DNA转阴率,x^2=0,x^20.05(2)=5.99,x^2〈x0.05(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恩替卡韦组转阴率比联合用药组高些。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单用治疗对拉米夫定耐药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有效.但恩替卡韦单用治疗比联合用药HBV—DNA转阴效果好些。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和单独用恩替卡韦治疗阿德福韦酯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3例阿德福韦酯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组(联合用药组)32例和恩替卡韦组(单药组)31例。联合用药组给予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口服;单药组给予恩替卡韦口服。治疗后分别在24、48周检测患者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肝功能变化及病毒学突破等情况,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24、48周时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48周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但2组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出现1例病毒学突破,单药组未发生病毒学突破。2组均未发生肾损伤等不良事件。结论阿德福韦酯耐药患者加用拉米夫定或换用恩替卡韦均可有效促使HBV—DNA转阴,改善肝功能,部分患者可实现HBeAg的血清学转换,但联合用药可能具有相对高的耐药风险。  相似文献   

3.
王像徽  赵卿祯  刘保安 《当代医学》2010,16(36):136-137
目的对比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联合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合治疗,对照组单独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分别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在治疗3个月、6个月时联合组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高于阿德福韦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12个月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点HBeAg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优于拉米夫定单药治疗,联合治疗可减少病毒突变及生化反弹,减少耐药性的发生,其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用两种治疗策略对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检索2010年7月以前在PUBMED,EMBASE,CNKI等全文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有关拉米夫定(剂量100 mg/d)联合阿德福韦酯(剂量10 mg/d)与恩替卡韦单用(剂量1 mg/d)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程≥48周)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采用χ2检验分析研究间的异质性,以相对危险度为疗效分析统计量进行合并分析并绘制森林图。疗效判定指标包括血清HBV DNA检测不到(阴转)、血清ALT复常、血清HBeAg抗体转换。结果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方式与恩替卡韦单用对拉米夫定耐药株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48周血清HBV DNA阴转率、血清ALT复常率和血清HBeAg抗体转换率比较的P值分别为0.25,0.61和0.33。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用对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VIP和Cochrane中心等数据库,按照严格的排除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最后共检索到5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3篇,中文文献2篇,用Revman5.0分析数据。从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eAg血清清除率和病毒突破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比较恩替卡韦组和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耐拉米夫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时,恩替卡韦组和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组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方便收集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2015年3月—2016年7月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25例.阿德福韦酯组采用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恩替卡韦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总有效率;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HBeAg转阴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HBeAg效价水平、HBV-DNA水平、ALT水平的差异.结果 恩替卡韦组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阿德福韦酯组76.00%(P<0.05);恩替卡韦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8.00%低于阿德福韦酯组28.00%、HBeAg转阴率96.00%高于阿德福韦酯组76.00%(P<0.05);治疗前两组HBeAg效价水平、HBV-DNA水平、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恩替卡韦组HBeAg效价水平、HBV-DNA水平、ALT水平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对肝炎病毒复制以及繁殖进行抑制,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长期用药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及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研究组予以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ALT水平为(30.35±9.82)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67±13.23)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LT复常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个月、第6个月及第12个月,两组HBV-DNA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优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应用核苷类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135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三组,拉米夫定组45例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阿德福韦酯组45例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恩替卡韦组45例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之前三组患者的HBV DNA载量、ALT、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HBV DNA载量、ALT、Child-Pugh评分均得到有效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拉米夫定组、阿德福韦酯组相比,恩替卡韦组患者的HBeAg阴转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应用核苷类药物可以取得良好效果,但相比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的HBeAg阴转率更高,临床价值更为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64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各82例: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用药治疗1年后,观察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为8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ALT复常率与HBeAg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现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症,给予口服苦参素治疗后,症状得以缓解。结论:与阿德福韦酯相比较,恩替卡韦抑制血清中乙肝病毒复制的力度更强,耐药率低,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故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和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对拉米夫定耐药后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挽救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将68例拉米夫定耐药后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随机分为TDF单药治疗组(300 mg/d)40例和恩替卡韦(0.5 mg/d)联合阿德福韦酯(10 mg/d)治疗组28例,在换用治疗方案后12、24、48周分别检测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esoxyribonucleic acid,HBV DNA)、肾功能、血钙、血磷。2组患者在换用替诺福韦酯和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效果的差异。 结果在治疗12、24、48周时,TDF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55%、70%、93%,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组分别为43%、57%、86%,2组在治疗不同时间检测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耐受性均较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拉米夫定耐药后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换用TDF作为挽救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1.
崔玲   《中国医学工程》2014,(8):144-145
目的探讨和研究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1.1-2013.1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8周,且给予相同的对症支持治疗措施,但并无其他抗病毒药物应用,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24周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ALT复常率分别为70.0%和56.0%,治疗48周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ALT复常率分别为82.0%和74.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转阴率治疗24周时两组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8周时,观察组患者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均为临床常用的治疗乙肝药物,恩替卡韦相较于阿德福韦酯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黄斌 《当代医学》2013,(3):138-139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汕尾市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于2010年2月~2011年5月收治的64例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试验组接受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一年,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12、24、36周后,对照组患者HBVDNA转阴例数分别为16、18、20、23例,试验组患者HBVDNA转阴例数分别为24、26、27、30例,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 将125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n=65)和拉米夫定组(n=60),分别应用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疗程为48周,观察2组的疗效、病毒耐药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恩替卡韦组HBeAg阳性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HBV DNA下降的log对数值、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均优于拉米夫定组HBeAg阳性患者(P<0.05).2组HBeAg阳性患者间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HBeAg阴性患者间ALT复常率、HBV DNA下降的log对数值、HBV DNA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恩替卡韦组治疗48周时病毒耐药率低于拉米夫定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48周对HBeAg阳性CHB患者的疗效优于拉米夫定,且病毒耐药率低于拉米夫定,但HBeAg/抗HBeAg转换率无明显差异.2种药物对HBeAg阴性CHB患者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耐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60例单用拉米夫定产生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和治疗组(改用恩替卡韦),比较两组在24周、48周ALT复常、HBV-DNA阴转及HBeAg转换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24周ALT复常率、HBV-DNA定量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48周时两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50例给予阿德福韦酯经口服用药治疗,治疗组50例给予恩替卡韦经口服用药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1年时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eAg转阴率、HBV-DNA低于下限率均明显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效果明显优于阿德福韦酯,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张庆霞 《中外医疗》2014,(22):101-102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HBeAg(+)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阿德福韦酯治疗。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8周的病毒核糖核酸定量(HBV 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SCr)水平及HBeAg转阴率。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AST、SCr、HBV-DNA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观察组HbeAg转阴率显著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相关肝功能指标,抑制病毒复制,提高HBeAg转阴率,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独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初治失败(包括血清病毒学应答不佳与出现血清病毒学突破)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改用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阿德福韦酯初治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9例,随机分为A组63例、B组86例;A组患者改用恩替卡韦单药治疗,B组患者予以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24、48周,分别观察、比较其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水平下降幅度、血清病毒学应答率、血清学应答率、生化学应答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周,两组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中位数均明显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1.68±0.60)log10拷贝·m L-1与(1.57±0.53)log10拷贝·m L-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两组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下降幅度、血清病毒学应答率、血清学应答率、生化学应答率分别为:(1.84±0.67)log10拷贝·m L-1与(1.95±0.73)log10拷贝·m L-1、73.02%与80.23%、52.63%与64.44%、58.73%与63.9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阿德福韦酯初治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以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或改用恩替卡韦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疗效无明显差异,安全性良好;两种方案均可用于患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学与生化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商丘市立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水平以及病毒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HBV DNA、ALT、HBe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HBeAg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或聚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均能有效提高HBeAg转阴率,控制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血清ALT水平为正常值上限(ULN)的1~2倍、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观察我院应用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治疗的ALT水平为ULN的1~2倍、HBeAg阴性中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其中60例为恩替卡韦组,47例为阿德福韦酯组,剂量为恩替卡韦0.5 mg/d、阿德福韦酯10 mg/d,疗程至少96周.32例患者治疗前接受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过程中每3个月监测1次ALT、HBV DNA水平,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结果 失访6例,其中恩替卡韦组4例、阿德福韦酯组2例.治疗前行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的35例患者中,30例(86%)有明显的肝组织炎症(≥G2)或肝纤维化(≥S2).96周时,ALT复常率阿德福韦酯组和恩替卡韦组分别为67%(30/45)、95%(53/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33,P<0.01);HBV DNA水平低于检测值下限率阿德福韦酯组和恩替卡韦组分别为78%(35/45)、100%(56/56)(x2=13.81,P<0.01).恩替卡韦组未发现耐药病例,阿德福韦酯组耐药率4% (2/4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与恩替卡韦及阿德福韦酯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ALT水平为ULN的1~2倍、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大部分有较明显肝脏炎症或纤维化,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阿德福韦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比较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与单纯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期间黄河中心医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97例,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对照组48例,给予单纯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49例,给予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治疗周期为24个月。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hildPugh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HBV-DNA转阴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hild-Pugh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96%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BV-DNA转阴率83.67%与对照组8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与单纯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均能获得良好疗效,但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