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蠲痹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30例活动性RA患者,采用蠲痹汤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患者对疼痛的VAS评分、患者和医生对总体病情的VAS评分、HAQ、ESR、CRP、RF、晨僵时间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肿胀和压痛关节个数减少、晨僵时间缩短(P<0.05);患者对疼痛的评分、患者和医生对总体病情的VAS评分及HAQ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ESR、CRP、RHF明显降低(P<0.05)。结论:蠲痹汤能有效控制炎性症状、改善病情,对活动性RA具有颇佳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制祛风通痹汤联合针灸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中医综合治疗R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本院确诊为老年RA的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和甲氨蝶呤片治疗8周,试验组采用中药汤剂及针灸疗法进行中医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记录并统计晨僵分钟数、关节肿胀个数及关节压痛得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沉(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类风湿因子(RF)的水平。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9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治疗后两组的关节症状(晨僵分钟数、关节肿胀个数及关节压痛得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01),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的ESR、CRP及RF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01),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自拟祛风通痹汤联合针灸疗法对活动期RA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关节晨僵、肿胀及压痛的症状,降低血清ESR、CRP及RF水平,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热针配合中药熏洗对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8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4例)和对照组(N=64例)。治疗组采用热针治疗仪配合中药熏洗联合西药美洛昔康、柳氮磺胺吡啶、甲氨喋呤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握力、压痛关节数、压痛指数、关节休息痛、肿胀关节数、肿胀指数以及病人和医生评价,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和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8.1%,对照组为53.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关节压痛和关节肿胀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中RF、CRP、ESR、WBC和PLT等指标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治疗组血中CRP、ESR、PLT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热针配合中药熏洗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邓梅  曾维贵 《医学综述》2014,(13):2432-2434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IL-23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在内江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RA患者123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清IL-17及IL-23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分析RA患者血清IL-17及IL-23与病情的关系、治疗前后变化及与其他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IL-17、IL-2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RA患者血清IL-17、IL-23水平随着病情活动的加重而显著增高(P<0.01);治疗组患者IL-17、IL-23水平显著低于未治疗组(P<0.01);IL-17与疼痛视觉模糊评分(VAS)、生活质量评分(HAQ)、关节压痛数(TJC)、关节肿胀数(SJC)、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及骨质破坏(Sharp)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IL-23与晨僵时间、VAS、HAQ、TJC、SJC、ESR、血小板计数、抗环瓜氨酸抗体、RF及Sharp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血清IL-17、IL-23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RA病情,对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估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肝肾亏虚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肾亏虚型RA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味治疗。2组均以3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于治疗前后比较2组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RF,CRP,ESR均显著降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2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肝肾亏虚型RA疗效确切,能有效减轻关节炎症,降低肝功能损伤及胃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头体针并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疼痛程度评分、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红细胞沉降率(ESR)及类风湿因子滴度(RF)。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疼痛程度评分、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均优于治疗前,ESR、RF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体针疗法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正清风痛宁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清风痛宁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4例有大关节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行关节腔注射,对照组予口服双氯酚酸钠。观察患病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以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一个疗程后,患者关节压痛数、肿胀数、平均晨僵时间和CRP均值时间较对照组均有较明显改善。结论我们认为关节内注射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明显大关节炎症状病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云克 (99Tc- MD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RA)的疗效。 方法:对 80例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应用云克进行静脉治疗 2 1d,并对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 ,患者晨僵持续时间、握力、ESR、CRP、RF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患者关节压痛数及关节肿胀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改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 ,远期疗效好 ,而且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白芍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17、IL-23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治疗机制。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试验组给予白芍联合甲氨蝶呤免疫抑制剂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MTX)治疗。观察两组血清细胞因子(IL-17、IL-23、IL-6、TNF-α)、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晨僵持续时间、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评分)等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第12、24周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第12、24周RF、CRP、ESR、CCP、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晨僵持续时间、DAS28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不良反应,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8.13%6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联合甲氨蝶呤免疫抑制剂治疗RA患者,能明显降低血清炎性因子IL-17、IL-23的水平,降低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VAS评分、ESR、DAS评分、Sharp评分、HAQ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CR20、ACR50、ACR70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VAS评分、ESR、DAS评分、Sharp评分、HAQ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过程中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