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介绍“5G+智慧养老”服务生态体系架构,从个人、家庭、社会层面阐释功能设计与实现,阐述该体系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网络部署、短距离通信、个性化推荐等。本研究为融合多项技术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提供理论框架,拓宽传统养老服务智慧化转型升级的思路,具有一定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下不可避免的一大趋势,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我国>60岁人口占比已>18%。由于家庭结构以及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转变等问题,家庭养老功能减弱,社会化养问题亟待解决。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是在养老和医疗资源融合后,引入中医“治未病”理念,做到未病先防、未老先养,改变了养老机构只提供生活护理,一般医养结合机构只能在疾病发作时给予治疗的传统模式。将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上医治未病”等指导思想与健康养老思想融合,构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可以有效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改善老年人身心健康,为中医医院融入养老体系,开展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特色的医养结合服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背景下居家养老的发展方向及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医疗信息化、移动医疗、远程医疗、云智慧处理中心和医疗物联网等异军突起,给居家养老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互联网+”时代下,居家养老的发展方向是:“互联网+”智能居家养老;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养老O2O模式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居家养老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对比“医养结合”背景下中央与地方智慧健康养老政策主题呈现的异同点,归纳其主题变化趋势。方法/过程 收集中央政府和长三角地区政府发布的智慧健康养老相关政策,通过结构主题模型识别其中出现的主题,并分析中央与地方、年份这两组协变量对主题的影响。结果/结论 智慧健康养老政策主题可以归并为4类。相较于中央政府,长三角地区政府更偏向于发布智慧健康养老试点示范和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等主题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使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国务院提出发展中医药养老服务,发挥中医药在养老方面的独特优势。本文对中医药与健康养老服务结合模式进行探讨,如中医医疗机构与养老院合作服务模式、中医养生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以及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对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提出政策建议:强化政策引导作用,增加资金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加入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支持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培育中医药健康养老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建立概念模型,利用AMOS 26.0软件分析公众对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中医药知识服务模式的需求意愿及利用行为并提出建议,包括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制定有效政策措施、国家“名医工作室”积极支持互联网+名医中医药知识服务、推动以社区为基础建立互联网+名医中医药知识服务基地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伴随着老年人口的逐步增多,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增大。洛阳市创新性地探索出了智慧型医养合作一体化、专业型医中有养、创新型养中有医3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但不乏在当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过程中有养老费用高、医保报销难、政策落实不易、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因此,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医疗保险体系;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人才培养,多策并举打通养老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8.
阐述“中医药+学科服务”的内涵,从建设学科服务平台、特色定制服务、开展用户信息素养培训等方面,详述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开展“中医药+学科服务”的实践,总结学科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是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的省份之一,同时还面临着老龄人家庭空巢化、少子化、独居和失能老人快速增长等特点。为深入了解省内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领域的现状,课题组于2015年7-8月,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浙江省内14个城市94所健康养老机构进行现状调研。结果显示,省内健康养老机构以公建公营为主(51所,54.3%)。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数量差异较大,最少仅有1人,最多有208人,平均为31人;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平均为3人(0~23人)。有63所(67.0%)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有合作;17所(18.1%)养老机构曾开展中医健康养老服务,57所(60.6%)养老机构愿意开展中医健康养老服务。目前省内中医药健康养老领域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健康养老的顶层设计尚不完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尚未成熟,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人才缺口较大,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省际及国际的互动融合不深。因此,需要强化政府主导作用,设立专项扶持资金,科学构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体系,大力建设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产业,积极推动省际及国际的互动融合,发挥中医药在促进健康养老服务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研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高等中医药教育背景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通过网络调研、通讯调研、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文献检索等方式获取全国24所中医药大学/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资料,并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国62.5%(15/24)的中医药院校开设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其中66.7%(10/15)的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3+1”人才培养模式下,80%的专业课程由学校承担或学校与医院共同承担,教师结构多元化;“2+2”人才培养模式下,几乎100%的专业课程由医院检验科独立承担,教师结构单一。结论 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稳定;“3+1”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主流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主导的校院融合模式是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较为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中医特色是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揭示国内智慧养老领域研究热点主题。方法/过程选取中国知网作为检索数据库,以2004—2023年智慧养老领域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的摘要作为研究数据,运用LDA主题模型进行文本挖掘,利用困惑度和一致性确定最佳主题数量。根据主题-词分布进行主题识别,根据文档-主题分布计算各主题强度。结果/结论 LDA主题模型提取得到国内智慧养老领域主题共9个,其中热点主题为服务架构、数字化转型、社区养老、用户调研。  相似文献   

12.
背景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老年群体的医疗养护需求越来越突出,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健康需求,于是“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模式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学术界的关注。目的 全面分析近十年我国医养结合的研究现状,以发现我国医养结合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2019-04-01至2019-07-01,选取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检索对象,检索发表时间为2009-01-01至2019-04-03的有关医养结合领域的文献,统计其发文量。采用CiteSpaceⅤ软件对样本文献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有效文献数量2 524篇。我国医养结合领域的年度发文数量在2013年之后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研究机构和作者的共现知识图谱显示,研究机构和作者主要集中在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尤其是以医学院校为主,但各个研究机构或作者之间缺少学术合作;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显示,中心性排在前3位的关键词有“养老服务业”“养老机构”“养老产业”。最强突现词图谱显示,排在前3位的突现词包括“老人”“医疗”“敬老院”。时间线图谱显示近十年我国医养结合领域的研究呈现出萌芽、繁荣和创新发展3个阶段的演化路径。结论 政策因素是推动医养结合研究的重要因素;近十年的研究热点可归纳为有关医养结合的难点和对策的研究、有关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研究、有关失能老人或空巢老人医养结合问题的研究和有关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的研究四类主题。本文预测我国医养结合服务今后的发展趋势为将会有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更加突出中医药特色和更加智能化。  相似文献   

13.
背景 中国老年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进程快,缺少应对老龄化的顶层设计,战略规划相对滞后,失能、慢性病人口负担严重,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疗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相较于中国老龄人口、失能人口、慢性病人口的迅猛增长,我国居家医疗的发展相对迟缓和落后。目的 分析国外居家医疗近十年的研究现状,以期了解居家医疗相关文献研究热点、关注焦点,探讨其现状,展望发展方向。方法 于2019-08-14,以“home-based care”为主题词,检索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WoSCC)发表的居家医疗相关文献,检索年限为2010-2019年(截止日期2019-08-14),采用Web of Science和CiteSpace进行文献检索结果分析、文献共被引分析及关键词的共现分析。结果 共纳入3 216篇居家医疗相关文献。2010-2019年,居家医疗相关文献量逐年增加,其中美国的发文量最多,为1 311篇(40.8%);排在前3位的研究领域为:医疗保健服务(549篇)、公共环境职业健康(420篇)、老年病学(409篇);文献共被引分析得到5个聚类: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质性研究(qualitative study)、研究方案(study protocol)、乳腺癌患者(breast cancer patient)及居家姑息护理(home-based palliative care);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护理出现频次最高(395次),生活质量出现频次次之(325次),艾滋病作为关键词突显性最高;关键词中心性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随机对照试验(0.85)、疾病管理(0.73)、居家干预(0.71)。结论 居家医疗研究主题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涉及范围广泛,主要关注老年人生活质量、艾滋病咨询、居家姑息护理、居家服务花费以及心力衰竭家庭康复。国外居家医疗研究全面,不断探索发展模式,整个发展过程相对健全稳定且持续高速。相对来说,我国的居家医疗发展尚处探索和学习阶段。分析文献可以看出居家医疗在改善居家患者生活质量、医疗成本、慢性病康复以及艾滋病的咨询与检测上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老年人对医疗服务、养老服务及健康的需求也逐渐加大。随着我国互联网以及智能化产品的普及,如何将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与互联网有机融合,推进养老和医疗服务的快速发展也成为目前亟须探讨并解决的一大问题。本文探讨了我国“互联网+医养结合”在社区老年慢性病人群健康管理中的发展现状,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针对我国“互联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提出了应对策略,包括:继续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高线下服务能力,实现医养结合服务的闭环;培养优秀人才;强化信息技术支持作用,建设老年友好社会;整合资源,吸引更多企业和资本进入养老行业,共同探讨和创造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构建了包含基础数据库系统、终端用户系统、服务系统、监督与评价系统等在内的全面的“互联网+医养结合”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新医改背景下,智慧医疗逐渐渗透到医疗领域,智慧医疗服务模式应运而生.智慧医疗的发展对实现患者享受安全、便利、优质的诊疗服务具有积极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同时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智能化及快捷化发展.笔者以智慧医疗建设及发展为出发点,基于文献及相关案例分析,梳理智慧医疗平台建设的现状以及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梳理和分析我国居家养老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前沿方向和发展趋势,为今后的居家养老领域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1998-2021年1 018篇CSSCI文献作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近年来居家养老领域研究不断拓展,发文量逐年增加且处于稳定发展阶段;研究学者及机构合作网络较松散,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研究热点集中于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需求意愿与供给、发展困境与路径研究四大主题。结论:居家养老领域需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研究,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多主体的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研究,利用大数据、智能化等高新技术手段推进智慧居家养老研究;鼓励学者和机构进行更加广泛的研究合作,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理论成果和开展多方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目前中医养生保健的现状及服务需求状况,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行为规范和管理办法,以期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提供数据支撑和事实依据。方法选取北京、湖南、贵州三省市,通过随机抽样调查,分析群众对中医养生保健的关注度及患者就医行为,对养生保健机构的人员组成、服务项目、满意度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⑴56.0%的人关注养生节目,30.0%的人做养生保健。养生保健的关注度仍然有很大的提高空间。⑵调查的100家养生保健机构,均开展了中医药相关服务。养生保健机构从业人员均为大专及以下学历。⑶患者在基层对中医药服务有较大的需求,接受中医服务以中药、针刺、拔罐等项目为主。结论要加快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建设,建立中医药养生保健行业标准,以促进中医药养生保健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且老年人口的数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银色"消费市场即老年消费者市场逐渐被企业所重视。通过对我国老年保健品消费需求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适合老保健品市场发展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住院患者对关怀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为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护理满意度量表改编的调查问卷,随机抽取武汉市某三甲医院的408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住院患者对关怀护理服务总体满意度和满意率较高,分别为86.1%、96.3%。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中不同试点批次病房关怀护理服务满意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与提升人文关怀理念相互促进,科室临床护理工作无论从基础护理还是关怀护理服务上都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