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究尼可地尔结合曲美他嗪治疗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的心肌微循环变化情况~([1])。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此次研究,从中随机性选择病例数80例将其分为2组,一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视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则给予尼可地尔结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每组病例数均为40例。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24、72 h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肌微循环改善情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尼可地尔与曲美他嗪联合应用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疗效显著~([2-3])。  相似文献   

2.
吕建庄  张敏娟  葛兴利 《安徽医学》2015,36(9):1103-1105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与尼可地尔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相关心肌损伤干预作用。方法将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曲美他嗪组和尼可地尔组,分别采用不同药物治疗,比较心肌损伤相关指标水平。结果术前3组CK-MB、IcTn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6、12、24小时CK-MB与cTnI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美他嗪组与尼可地尔组患者术后MPV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美他嗪组与尼可地尔组术后CK-MB、cTnI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曲美他嗪组与尼可地尔组患者术后CK-MB与cTnI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前使用曲美他嗪与尼可地尔,可减少PCI引起的心肌损伤,发挥心肌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联合曲美他嗪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于2019年5月—2020年4月在该院行PCI的90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PCI术后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曲美他嗪,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曲美他嗪+尼可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服用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对心肺适能指标、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心肌微循环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109例急性STEMI行PCI术后患者,根据用药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54例给予尼可地尔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55例给予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对比两组心肺适能指标,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微循环灌注指标。结果:两组峰值摄氧量、无氧阈VO2、峰值氧脉搏、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 TnI、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毛细血管横截面积之和、血流速度、心肌血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TEMI患者PCI术后服用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肺适能指标,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增强心肌微循环灌注。  相似文献   

5.
郑静  张帆  龙曼云  张朝勇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1):1954-1956
目的评估尼可地尔对两种常见类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和心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连续入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包括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尼可地尔组,观察两组患者血清肌钙蛋白(cTnI)、心肌酶同工酶(CK-MB)、脑利钠肽前体变化(NT-proBNP)。结果入组39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309例为STEMI,88例为NSTEMI。STEMI患者中,对照组243例,尼可地尔组66例。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尼可地尔组血清cTnI[3.275(2.892,6.735)ng·mL~(-1)比4.365(2.207,5.278)ng·mL~(-1)],CK-MB[20.108(15.750,29.126)U·L~(-1)比26.106(21.000,28.236)U·L~(-1)],NT-proBNP[2 508.628(1 906.000,3 968.267)pg·mL~(-1)比2 698.638(1 178.00,3 975.50)pg·mL~(-1)]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STEMI患者的尼可地尔组与对照组的cTnI、CK-MB、NT-pro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尼可地尔可减轻STEMI患者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3):1801-1804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曲美他嗪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应用对心功能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9月期间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19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酒石酸美托洛尔、硫酸氢氯吡格雷、卡托普利、阿托伐他汀钙和利尿剂)和曲美他嗪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通心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醛固酮、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结果:治疗后两组生化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醛固酮、NT-proBNP、TNF-α和IL-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改善,其中LVEDV、LVESV显著降低,LVEF、SV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DV、LVESV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LVEF、SV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曲美他嗪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应用临床效果较好,可稳定斑块,有效改善微循环和心功能,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患者肌酸激酶(creation kinase,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on kinase-MB,CK-MB)以及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的影响,探讨其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103例于我院择期行OPCAB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 h、术后12 h和术后24 h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CK、CK-MB及cTnI。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桥血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曲美他嗪组术前C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6 h、12 h、24 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曲美他嗪组术前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6 h、12 h和24 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曲美他嗪组术前cT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6 h、12 h和24 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曲美他嗪可明显降低OPCAB患者CK、CK-MB和cTnI的释放。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差异。方法:将2018年6月~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ST段抬高组(3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非ST段抬高组(30例),检查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的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MB、CK,CK-MB以及LDL情况。结果:两组患者CTNI、MB、CK,CK-MB以及LDL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存在一定差异,对于临床早期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尼可地尔联合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功能及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行PCI治疗的CHD患者94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手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治疗。比较两组PCI术后1周心绞痛发生情况及心电图变化,并对比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段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敏肌钙蛋白T(hs-Tn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内心绞痛发生率、术中缺血性ST段及T波改变均较对照组低,且术中ST段改变绝对值较对照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观察组血清CK-MB、hs-TnT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4周观察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1%(4/47),与对照组的6.38%(3/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CHD患者PCI术后能有效降低心绞痛发生率、减轻心肌损伤程度、改善心电图和心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独阿托伐他汀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老年急性非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冠脉血流量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80例老年急性非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 PCI 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尼可地尔,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最终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脑钠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SPS 及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LVEF、心肌梗死面积、WMSI 及 QTd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对治疗老年性非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冠脉血流量及心功能疗效显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和改善室壁运动状态,很好的控制心室的扩张,改善心功能和冠脉血流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于温州市中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PCI的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96例,随机对照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患者均行抗血小板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曲美他嗪和远端缺血预处理。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心肌损伤指标肌钙蛋白I (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及随访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24 h后心肌损伤指标cTnI、CK-MB均明显升高(P<0.05),但对照组cTnI、CK-MB升高更显著(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再发心绞痛者2例,再发心绞痛发生率为4.17%,心肌梗死0例,死亡0例,对照组再发心绞痛者10例,再发心绞痛发生率为20.83%,心肌梗死者5例,心肌梗死发生率为10.42%,死亡0例。观察组再发心绞痛发生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远端缺血预处理应用于行PCI治疗的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可明显降低cTnI、CK-MB水平,减少心肌损伤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CAD)患者口服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腺苷负荷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压力/温敏导丝检查确定心肌微循环阻力指数(IMR),检出伴有CMD的CAD患者[≥50%狭窄、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0.8],并且这些患者未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将患者随机分为尼可地尔组(n=12)和对照组(n=9),尼可地尔组口服尼可地尔5mg,3次/d;对照组口服硝酸异山梨酯5mg,3次/d。180 d后,复查腺苷负荷IMP以及行腺苷负荷心肌首过磁共振灌注成像(CMR)测定磁共振心肌灌注储备指数(MPRI),并比较2组腺苷负荷IMP及MPRI的差异。结果尼可地尔治疗组IM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尼克地尔组的平均腺苷负荷MPRI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尼可地尔可改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使用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AMI)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肌灌注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首次因急性ST段抬高AMI行急诊PCI治疗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试验组(替罗非班)38例。试验组于PCI术前开始给予盐酸替罗非班,观察对照组和试验组PCI术后15min校正的TIMI帧数计数(CTFC)和进行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测定,并比较发病就诊时,PCI术后6h,12h的cTnT,CK-MB水平;记录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试验组CTFC和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术前cTnT和CK-MB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在术后6h及12h试验组cTnT和CK-MB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患者中发生1例顽固性心肌缺血;而对照组新发心肌梗死和顽固性心肌缺血各有1例。结论:在ST段抬高AMI行PCI治疗时应用替罗非班,可明显改善心肌再灌注,减少心肌损伤的发生,同时改善PCI术后患者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心肌保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9月间该院收治的77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PCI术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尼可地尔口服治疗,对照组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WMSI(1.39±0.17)与对照组(1.49±0.26)相比明显较低,心肌梗死范围小,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相对较低,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能够减少梗死面积,改善心绞痛症状与心功能,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尼可地尔与曲美他嗪治疗X综合征疗效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恺  邓大庆  黄河 《医学综述》2013,(21):4003-4005
目的.比较尼可地尔与曲美他嗪治疗X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9月在湘潭市中心医院心脏中心确诊为心脏X综合征的患者60例,按完全随机设计分为尼可地尔组(n=30)及曲美他嗪组(n=30)。两组患者均给予钙离子拮抗剂、B受体阻滞剂及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药物治疗,尼可地尔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每次5mg治疗,每日3次,共治疗4周;曲美他嗪组给予曲美他嗪每次20mg治疗,每日3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4周后,随访患者胸痛改善情况,复查平板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结果与治疗前相比,用药后两组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到达终点时间均显著延长、CFR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可地尔组较曲美他嗪组更为明显。尼可地尔组在胸痛倒数、到达运动心绞痛例数以及到达终点ST段压低〉1mV例数与曲美他嗪组比较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尼可地尔与曲美他嗪均能提高X综合征患者的运动耐量及CFR,尼可地尔较曲美他嗪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血管成形术(PCI)术后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张家口市第一医院2016年9月-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STEMI患者139例,最终符合标准并行PCI治疗的患者118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尼可地尔组、对照组各59例。尼可地尔组在冠状动脉内注射尼可地尔4 mg+生理盐水10 mL的混合液,对照组患者在同一时刻注射生理盐水10 mL。对比两组患者直接PCI(PPCI)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情况,以及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心功能指标水平,住院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住院期间及术后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PPCI术后即刻,尼可地尔组患者的TIMI 2~3级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次晨、术后48 h,尼可地尔组的肺动脉楔压(PCWP)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有创平均动脉压(MABP)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皮疹等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及术后6个月内,两组患者MACE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可一定程度上优化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的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状态,但对短期临床预后的改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早期应用曲美他嗪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和对心功能的影响,特别是探讨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后即顿服曲美他嗪的疗效。方法 9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治疗组入院后即给予曲美他嗪负荷剂量口服,比较2组溶栓成功后ST段抬高幅度及心肌酶CK和CK-MB的峰值浓度、峰值时间和恢复正常时间,12周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和BNP的变化。结果 A组再灌注后ST段抬高幅度及心肌酶CK和CK-MB的峰值浓度、峰值时间和恢复正常时间明显低于B组,12周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上升,BNP明显下降(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患者应用曲美他嗪具有心肌保护作用,于入院后即给予曲美他嗪负荷剂量口服,可减轻再灌注损伤,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和运动耐量,无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前瞻性评价曲美他嗪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ST段回落不良的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5年8月至2007年10月共入选138例直接PCI治疗后ST段回落不良的急性ST段抬高的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曲美他嗪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治疗组在术后1h顿服60 mg曲美他嗪,继之以20 mg,3次/d,口服1周.对照组不应用曲美他嗪.比较两组的基线临床状况,出院后30 d、6个月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再梗死,再次靶血管重建)发生率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两组的基线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出院后30d和6个月的MACE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4.3 %比16.2 %, (P>0.05); 21.4 %比 19.1%, (P>0.05).治疗组30d和6个月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1±8)%比(45±7)%;(56±7)%比( 49±8)%, (均P<0.01).结论 曲美他嗪对直接PCI后ST段回落不良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30d和6个月的MACE无影响,但是可以改善其30 d和6个月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万爽力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47例因急性心肌梗死(AMI)而行急诊PCI的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急诊PCI前后给予曲美他嗪口服,B组不用曲美他嗪。比较两组患者间血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浓度、CK-MB恢复正常的时间、再灌注心律失常及2周后的左室功能。结果:CK-MB、cTnI峰值浓度,A组均显著低于B组(P<0.05);发病至CK-MB峰值时间和恢复正常的时间,A组均显著短于B组(P<0.05或0.01)。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A组显著少于B组(P<0.05)。2周后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左室射血分数A组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对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曲美他嗪可缩小梗死面积,减轻再灌注损伤,保护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和探讨尼可地尔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STEMI患者80例,以40例为1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溶栓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尼可地尔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入院时两组c TNI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h、12h、24h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 TNI水平更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h、4h、6h、12h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T段回落情况更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率失常发生率更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溶栓治疗STEMI的过程中加用尼可地尔可显著降低心肌损伤,减少心率失常的发生,并显著提升心肌灌注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