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培养联合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水平对于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和评价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患儿50例,按照诊断结果分为观察组30例和参照组20例.2组患儿均行血培养、检测降钙素原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并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血培养水平、降钙素原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培养联合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检测对儿童细菌性感染类疾病的诊断均有显著效果,血培养联合降钙素原检测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血培养联合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所收治的4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40例未患新生儿败血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应用血培养联合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作为早期病理诊断方法 ,并对诊断结果 展开分析与对比.结果 经临床治疗结果 得出,对照组患者血清检测结果 中的降钙素原≥0.5 mg/mL的患者有8例,超敏C反应蛋白>1.0 mg/L患者10例;研究组血培养阳性37例,阴性3例,血清降钙素检测结果 为阳性37例,阴性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培养的检测结果 上,其阴性检测结果 和阳性检测结果 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检测,针对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应用血培养联合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作为早期诊断方案能及时发现患儿病源症状,并对患儿病情进展做到全面了解,使其为患儿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儿童发热性疾病诊断中联合检测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儿童发热性疾病患儿167例,以出院诊断结果为依据分为三组(A组76例细菌感染者、B组68例非细菌感染者、C组23例风湿性疾病者),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2例作为对照组。各组儿童均检测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比于对照组,A组、C组患儿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儿童发热性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降钙素原检测对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tin PCT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②方法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3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和30例非感染性对照组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的含量,同时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抗生素治疗1周后复查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③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前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合理抗生素治疗后,其血清水平明显下降,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CT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100%、84.38%;CRP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剐为54.29%、73.16%。④结论降钙素原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检测指标优于C-反应蛋白,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雪梅 《当代医学》2014,(29):86-8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联合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价值的探讨。方法对在新疆独山子石化医院出生的60例新生儿进行分组观察检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30)。实验组为败血症患儿,对照组为健康新生儿,血清降钙素原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结果实验组血清降钙素原(23.82±18.34)和高敏C反应蛋白(22.65±12.4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降钙素原(0.54±0.28)及高敏C反应蛋白(3.53±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进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血清降钙素原联合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新生儿的败血症具有一定的作用,能降低患儿的死亡率,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分析,探讨其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重要性.方法对新生儿败血症患者102例及对照组95例进行血PCT及CRP检测.结果新生儿败血症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PCT及CRP的阳性率明显升高,两者相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血PCT及CRP水平作为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重要依据,协助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准确鉴别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aly-oneset sepsis,EOS)是很困难的。血培养是目前诊断败血症的金标准,但因各医疗单位条件不同,其具有较长的培养周期及较高的假阴性率。现今对诊断新生儿EOS的标志物的研究越来越多,包括急性期炎症因子、细胞因子及细胞表面抗原。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有C反应蛋白、白介素6、降钙素原、白细胞等。白介素6是评价EOS预后最有效的指标,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是检测和监测抗生素治疗效果的合适指标。但总的来说多种标志物联合评价更利于EOS的诊断。本文就近年新兴的标志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与血糖检测在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搜集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06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做保健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儿童的PCT、CRP、血糖检测结果差异情况。结果:手足口病患儿与正常儿童的PCT、CRP、血糖检测结果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各项指标浓度和阳性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显著高于单项检测的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与血糖检测能够在临床为儿童的手足口病诊断提供依据,并且三项联合检测能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新生儿患儿108例根据感染程度分为新生儿败血症组65例,新生儿局部细菌感染组43例,并选取健康新生儿9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3组新生儿进行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全血白细胞(WBC)检测和血培养,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组PCT、CRP、WBC三项指标检测结果均高于新生儿局部细菌感染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局部细菌感染组三项指标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败血症组四项指标阳性检出率为PCT(92.3%)>CRP(80.0%)>WBC(49.2%)>血培养(47.7%);新生儿局部细菌感染组四项指标阳性检出率为CRP(65.1%)>WBC(32.6%)>PCT(30.2%)>血培养(13.9%);新生儿败血症组PCT、CRP、血培养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新生儿局部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5.53、13.57、13.08,P<0.01);新生儿败血症组和新生儿局部细菌感染组WBC阳性检出率较为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94,P>0.05)。结论:PCT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8例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确诊病例(血培养阳性)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住院的非感染新生儿3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新生儿PCT和CRP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PCT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PCT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率、约登指数均略高于CRP,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CT和CRP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95.1%,敏感度为58.9%。结论:PCT、CRP可作为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早期诊断的指标,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特异度、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1.
梁敏  杨方政  陈华明  杨芳 《西部医学》2013,25(7):1004-1006
目的探讨败血症新生儿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CRP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败血症组)及30例正常健康新生儿(对照组)采取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并同时检测WBC计数及血培养作为对照。结果败血症组患儿血清CRP(56.13±32.87)mg/L、WBC(24.37±7.84)×109/L,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CRP(5.38±2.11)mg/L、WBC(7.78±1.32)×109/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败血症组血培养阳性20例,阳性患儿CRP阳性率90.00%,WBC阳性率70.00%,CRP与血培养之间无统计学意义(χ2=0.53,P>0.05),WBC与血培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P<0.05)。结论 CRP检测有助于协助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可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2):1650-165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将患儿根据诊断随机分为败血症组(n=56)和非感染组(n=50),比较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未成熟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糖的差异。结果:败血症组与非感染组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钙素原其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超敏C反应蛋白;败血症组恢复期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均较初期明显下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有利于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和疗效观察,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于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新生儿败血症患者46例作为试验组,并以4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血清中的CRP、PCT、TNF-α的平均水平。使用SPSS19.0分析比较数据,并用ROC曲线评价这三个指标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结果:试验组CRP、PCT、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的灵敏度、特异度都达到了100%;PCT的灵敏度为97.50%,特异度为100%;TNF-α的灵敏度为95.00%,特异度为94.44%。结论:CRP、PCT、TNF-α都可以用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在三者中CRP的诊断价值高于PCT和TNF-α。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表达及三者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8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按其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另选取同时期健康新生儿设为对照组,各40例.检测对比3组新生儿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水平及其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效果.结果 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患儿的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细菌感染组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对细菌感染组及病毒感染组患儿诊断准确率与单一诊断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明显高于健康新生儿,临床采用联合诊断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可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联合检测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6月来该院治疗的新生儿105例,其中败血症组为47例败血症新生儿、对照组为58例健康新生儿,测定两组新生儿血清中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含量。结果在败血症组新生儿中,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血清水平含量分别为(26.9±17.8)mg/L和(13.5±10.1)ng/mL,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对诊断新生儿早期败血症试验中,阴性预测值无显著差异(P>0.05);PCT敏感性、阳性预测值、特异性及准确度均高于hs—CRP (P<0.05)。结论在临床中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检测新生儿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含量,参考联合两者能够更有效的对出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白介素6(IL-6)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并分析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50例,按照疾病类型的不同分为25例实验组与25例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为早发型败血症,对照组为常规疾病。所有新生儿均接受血常规、IL-6、血培养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分析所得相关数据;对早发型败血症发病危险因素表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IL-6实验室检测结果符合率最高(P0.05);胎粪污染、宫内窘迫、胎膜早破、产时发热、胎心异常、重度窒息及妊高症与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具有相关性,而胎膜早剥及局部感染未存在相关性。结论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全血IL-6作为重要临床诊断参考指标,在新生儿危重症程度的评估中具备一定参考价值。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与多种因素存在相关性,可通过针对性围产期保健方法,对败血症的危险程度进行有效评估,有助于降低早发型败血症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及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56例,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妇产科出生的健康新生儿56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 PCT,免疫比浊法检测 hs-CRP 水平,比较两组患儿血清PCT 值和 hs-CRP 水平,并比较血清 PCT 和 hs-CRP 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三方面,分析其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 PCT 值和 hs-CRP 水平均远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 PCT≥0.5 ng/ ml 为阳性,hs-CRP 水平大于8.0 mg/ l 不在正常值之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 PCT 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准确性均高于血清 hs-CRP 水平的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降钙素原及超敏 C 反应蛋白都有助于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且降钙素原优于超敏 C 反应蛋白的诊断,联合使用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血清学各指标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探究该病临床诊断方法。方法:在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2月住院治疗的新生儿患儿中,随机抽取败血症患儿40例,记为A组;局部感染患儿40例,记为B组;无感染患儿40例,记为C组;3组患儿均接受实验室指标检测,包含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外周血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结果:3组新生儿血清学指标对比分析,A组患儿指标水平均高于B组与C组,且P均0.05;B组患儿指标水平高于C组,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败血症诊断金标准采用血培养阳性结果,A组患儿经hsCRP诊断,特异性、灵敏度为57.5%、85.0%;经PCT诊断,结果为45.0%、55.0%;2者联合诊断,特异性70.0%,灵敏度97.5%;联合诊断均较单独诊断效果显著,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s-CRP与PCT联合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效果显著,是值得临床推广运用的败血症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在亚低温治疗时指导新生儿细菌感染抗菌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就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细菌感染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亚低温抗菌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抗菌治疗组)各30例,针对两组研究对象的降钙素原以及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以及动态变化等方面进行对比,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患儿的降钙素原以及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方面,治疗后24 h对照组患儿检测结果的降钙素原的阳性率(80.00%)、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72.00%)高于观察组患儿的降钙素原的阳性率(40.00%)、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20.00%),差异较为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在患儿的降钙素原以及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方面,治疗后72 h对照组患儿降钙素原(0.85±0.08)ng/ml和C-反应蛋白(12.25±0.59)mg/L相比于观察组患儿的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0.48±0.02)ng/ml、(1.30±0.56)mg/L较高,差异较为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菌感染患儿在进行亚低温治疗时,血清降钙素原及CRP检出率及浓度下降更明显,可能影响抗菌疗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新生儿98例,选确诊为感染的49例患儿为观察组,另外49例为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患儿给予抗感染治疗,比较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后的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PCT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CT和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PCT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感染时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新生儿感染的预警性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