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每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疝修补材料费用、住院时间、术后腹股沟区异物感和疼痛感、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疝修补材料费用、术后腹股沟区异物感和疼痛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具有腹股沟区异物感和疼痛发生率低、手术材料费用低等优点,且不增加复发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具有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平片式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比较我院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平片组147例)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充填组145例)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疼痛发生率、异物感比例、尿潴留发生率、疝复发率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患者疼痛发生率、异物感比例、尿潴留发生率及疝复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上,平片组优于充填组(P0.05或P0.01)。结论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住院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6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80例患者采用疝环填充式进行治疗,观察组80例采用平片式进行治疗,对比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症状的发生率及复发率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临床效果相似,但是平片式修补术治疗费用更低,能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在基层医院进行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比较疝环充填式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97例,其中,48例患者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设为疝环充填组),49例患者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设为平片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随访6~12个月,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 疝环充填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与平片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住院费用则远远高于平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6~12个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相当,但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费用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种不同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将62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n=31)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n=31),对照分析2组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尿潴留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片组异物感的发生率和住院总费用均明显低于疝环填充组(P〈0.05)。结论:2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相近,但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异物感少、住院费用较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道快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7):1922-1923
目的 对比分析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88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环填充组),47例患者采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平片式组),观察记录两者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随访6 ~12个月,观察记录患者复发情况.结果 平片式组手术时间为(40.8±19.6)min,疝环填充组为(43.2±22.5)min,两组术毕疼痛而使用镇痛剂比例、术后异物感、尿潴留比例以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疝环填充组住院总费用为(4658±451)元,明显高于平片式组的(3465±369)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有1例疝复发.结论 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总的治疗效果相近,均具有操作简易、创伤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中治疗费用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腹膜外疝修补术与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社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腹股沟疝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9例。A组患者接受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B组接受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随访12个月,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疝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住院天数、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血清肿发生率和疝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切口感染、异物感及慢性疼痛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6月~2011年5月于忻州市五寨县中医院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疝修补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及术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疼痛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腹股沟疝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24、72 h疼痛程度(VAS评分法)和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48%、91.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24、72 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相当,但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更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平片式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用于腹股沟疝的比较情况。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平片式组30例和疝环充填式组30例。结果:疝环充填式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平片式组,疝环充填式组术后发热、切口感染、术后疼痛加剧、术后尿潴留、术后复发率低于平片式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创伤小,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无张力疝环填充式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中选取4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手术时间、局部异物感、治疗费用等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观察期间,观察组无复发案例,对照组有1名患者病情复发.结论:无张力疝环填充式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疝环充填式与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成人腹股沟疝中的临床疗效、手术方式及优缺点。方法将125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分为疝环充填式组和平片式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并发症、复发率、平均住院日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并发症、术后复发率、平均住院日等方面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术式均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比较好的方法,其治疗效果相近,但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因其简单、易掌握、经济而更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及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6月大同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78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疝修补术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损伤小、痛苦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早等优势,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是治疗腹股沟疝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付林 《河北医学》2010,16(6):665-667
目的:探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复发、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但术后切口异物感、慢性疼痛和治疗费用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降低患者治疗费用,减轻切口异物感与术后慢性疼痛上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观察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5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125例采用平片式无张力修补术,Ⅱ组125例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恢复工作时间、住院总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片组的补片费用、住院总费用明显低于充填组(P0.01)。两组术后并发阴囊积液、切口感染、切口疼痛、尿潴留、局部血肿、缺血性睾丸炎及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片组的异物感明显低于充填组(P0.05)。结论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肯定,但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法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16.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45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40±5)min,伤口疼痛时间1~2 d。术后患者能下床活动,住院时间为3d。结论: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便、损伤轻、恢复快、无张力、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手术适应证广泛,是目前治疗腹股沟疝的合理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比较填充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12个月病情复发情况。结果: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12个月病情复发情况均优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更适合治疗腹股沟疝气,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充填式无张力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气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术后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异物感发生率低,住院费用少,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种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操作仔细,解剖清晰,复发率低,但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费用低,异物感小,因此临床需要结合个体差异合理选择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罗海涛 《吉林医学》2014,(26):5885-5885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Ⅰ组、Ⅱ组,每组31例。Ⅰ组行腹腔镜疝修补术,Ⅱ组行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均显著短于Ⅱ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都是腹股沟疝的微创疗法,两种术式优缺点各异,临床治疗应综合考虑患者情况,选取适宜的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差异.方法 腹股沟疝患者95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A组)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B组)两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与B组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方面,A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术后复发方面,A组6例术后复发,B组2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充填式及平片疝修补术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率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