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驱外引式教学法在本科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高校本科护生493人,分为试验组261人和对照组232人,试验组采取内驱外引教学法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法,授课1年后比较两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期末成绩。[结果]授课1年后,试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73.80分±11.22分)高于对照组(65.51分±12.0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护生期末成绩(70.05分±10.31分),高于对照组(61.28分±10.5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驱外引教学法可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导学互动的加式教育(BOPPPS)教学模型在高职护生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级护理专科一个班64人设为对照组,护理专科另一个班68人设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BOPPPS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学习效果及期末总成绩。[结果]试验组护生的学习效果自我评价中的课堂气氛维度得分优于对照组(P0. 05);试验组实训成绩[(85. 91±3. 87)分]、期末考试成绩[(68. 28±8. 15)分]和期末总成绩[(74. 66±5. 20)分]均优于对照组[实训成绩(81. 97±4. 74)分,期末考试成绩(61. 91±11. 95)分,期末总成绩(70. 59±7. 6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试验组期末总成绩中高分段(≥70分)人数多于对照组。[结论]BOPPPS教学法可以提高护生学习效果,实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元化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本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在心血管内科实习的92名护理本科实习生,按实习批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比较两组护生的综合成绩,护生对实习带教的问卷调查以及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试验组理论知识、操作水平、授课能力及整体护理文书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高(P0.01)。[结论]多元化教学法能明确护理本科生的实习目标,提高护生最基本、最核心的胜任力,提高护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及临床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的适时教学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心内科实习的两个班本科护生83人为研究对象,1班实习护生为观察组(n=41),采用基于微信的适时教学模式带教;2班实习护生为对照组(n=42),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比较两组护生出科考试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及自主学习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成绩、技能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总分(83.15分±7.48分、90.60分±7.61分、111.23分±14.42分)均高于对照组(76.29分±7.13分、81.76分±8.23分、103.50分±12.3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的适时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生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性学习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进入我院手术室实习的60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试验组采用医护合作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实践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并调查试验组护生对医护合作性学习教学法的评价。[结果]试验组护生实践技能得分92.53分±2.20分,对照组护生得分为88.77分±3.11分,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大多数护生认为医护合作性学习有利于增强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应用医护合作教学能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威尔逊道德教育理论的多元教学模式在本科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便利选取我校2010届4年制本科护生108人,分为试验组55人和对照组53人,对照组采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试验组采用基于威尔逊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的多元教学法,干预后比较两组护生的职业道德困惑和道德能力。[结果]试验组护生职业道德困惑发生频率为(26.5±4.3)分,发生程度为(32.6±8.0)分,低于对照组(32.5分±5.8分,41.4分±7.7分);试验组道德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基于威尔逊道德教育理论的多元教学模式有助于构建本科护生的道德思维,使护生自觉实施道德行为,降低职业困惑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开放式多元化学习评价模式在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级护理本科生157人为观察组,采用开放式多元化学习评价模式;选择2014级护理本科生162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评价方法,比较两组护生期末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对不同评价模式的态度。[结果]课程结束后,观察组护生期末技能考核成绩(82.89分±5.33分)高于对照组(76.55分±5.1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89,P0.01);观察组护生课程结束后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及课程前评分(P0.01);观察组护生对课程学习评价模式的客观性、全面性、真实性以及评价模式在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控学习策略、增强学习效能感、培养团队精神方面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开放式多元化学习评价模式能够较客观、全面、真实地反映护生学习效果,有效提高护生的学习成绩、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康复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选修课康复护理学课程的学生,2015年学习课程的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2016年学习课程的学生为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总分和自主学习能力评分。[结果]试验组期末成绩(82.66分±5.25分)高于对照组(78.14分±4.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习动机、自我管理能力、合作能力维度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康复护理学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学生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教师标准化病人(TSP)教学法在临床本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研究。[方法]整群抽取2017年6月—2018年4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护理专业本科生共13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65人(接受传统带教模式)和试验组65人(接受传统带教模式加TSP教学法),实习结束后对比两组护生成绩、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生内科、外科、妇产科理论成绩得分分别为(80.39±6.39)分、(79.34±8.33)分、(84.69±6.15)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生理论成绩(t值分别为1.390、0.651、4.742,P值分别为0.043、0.014、0.028);试验组护生对临床带教的满意度为(13.30±2.99)分,高于对照组的(12.91±2.03)分(t=0.886,P=0.000);试验组护生对临床护理老师的教学能力评分为(103.20±17.21)分,高于对照组的(97.61±12.55)分(t=2.151,P=0.000)。[结论]TSP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护理本科学生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4月在我院儿科实习的本科护生126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案例教学法。两组护生实习后接受理论、护理技能考核,实习前后填写《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护理技能成绩及优秀人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生在实习后自主学习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较案例教学法更能提高本科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民族高校本科护生外科护理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某民族高校2010级~2012级本科护生107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4人)和对照组(53人),两组临床见习分别采用Seminar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干预前后分别用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沟通能力量表和团队凝聚力问卷评估两组护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见习结束后,分别用自行设计的外科护理综合基本能力考核表和Seminar教学法教学效果评价表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评判性思维能力(198.2分±20.7分)和沟通能力(66.0分±5.1分)评分高于对照组(183.7分±14.6分、63.8分±4.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科护理综合基本能力考核成绩(78.2分±8.4分)高于对照组(72.5分±8.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护生对Seminar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持肯定态度。[结论]在外科护理学临床见习中,Seminar教学法效果优于传统法,适用于民族高校本科护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参与式教学法对专科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3级专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一个班为试验组(48人),一个班为对照组(48人);试验组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选择部分教学内容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运用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SRSSDL)对两组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专科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总分及SRSSDL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与式教学法可以提高专科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服务性学习在《康复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3级护理专科4个本科班级中抽取1个班,随机将该班学生分为对照组(n=36)和试验组(n=36)。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引入服务性学习。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期末实践考核得分及试验组教学前后自主学习能力得分进行比较。[结果]期末考核得分试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教学后自主学习能力得分高于教学前(P0.05)。[结论]服务性学习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及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支架式教学模式在护理学专业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护理学2013级3个班级护生(共174人)为观察组、3个班级护生(共173人)为对照组,观察组护生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护生按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采用期末综合成绩和对教学效果满意度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综合成绩(85.46分±6.31分)和对教学总体满意度(3.71分±0.51分)均高于对照组(综合成绩81.05分±6.77分,总体满意度3.74分±0.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蔡雯  李慧  张玉凤  帕丽达  骆朝辉 《全科护理》2014,(15):1433-1434
[目的]探讨仿真情景模拟法在《老年护理学》的应用效果,为模拟教学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2级高职8个班,随机抽取4个班为观察组,其余4个班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仿真模拟教学法传授老年护理知识,而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两组教学内容和课时数均相同。[结果]对照组护生期末成绩为72.23分±6.23分,而观察组护生期末成绩为81.08分±8.26分,观察组期末成绩高于对照组(t=5.84,P0.01);观察组老年护理问卷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仿真模拟教学法使护生能较好的掌握老年护理的相关知识,是提高《老年护理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见习中应用模拟教学法对培养本科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2008级本科护理学生180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见习法,对典型病例,老师带学生到患儿床边见习,对临床缺乏病例,则观看教学录像;试验组见习课中部分教学内容采用模拟教学法,对典型病例,老师带学生到床边见习,对临床缺乏病例及不典型病例则采用模拟教学法.见习前、后应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量表进行评价,并在见习结束后对两组本科护生见习授课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本科护生见习前、后人际沟通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习结束后试验组本科护生对见习授课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儿科护理见习中应用模拟教学法可提高本科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及对见习授课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情境缺陷教学法在护理综合实训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级护理专业9班、10班共98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授课方式,即教师集中讲解—护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试验组采取情境缺陷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理论考核和实践成绩及实习期间病人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综合实践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习4个月后病人满意度得分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习期间采用情境缺陷教学法能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沟通、人文关怀、团队协作、健康教育能力,最终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andwich教学法对提升实习护生岗位核心胜任力的效果。[方法]将2011级86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带教模式,2012级108名护生作为试验组,在常规带教模式基础上实施Sandwich教学法,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综合案例考核成绩、核心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和2012级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生综合案例考核成绩(88.08分±3.35分)、核心能力(141.64分±54.61分)及护患沟通能力(176.39分±20.34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85.73分±2.80分,112.64分±33.72分,166.07分±13.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大多数护生对教学安排、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满意。[结论]Sandwich教学法有利于提高临床实践教学效果,提升护生岗位核心胜任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护理专业四年制本科生56名,按照班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及评价方法,试验组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期末理论成绩,并进行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课程结束后,试验组学生期末理论成绩(81.48分±13.14分)高于对照组(73.08分±9.90分),试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82.76%的试验组学生同意使用形成性评价。[结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能够改善健康评估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在高职护生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2名护生按班级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试验组采用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期末理论考试、学习积极主动性及学习投入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护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总分及学习驱动力、控制学习、扎实学习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试验组护生学习投入总分及活力、奉献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相对于常规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而言,更利于提升护生学习投入的程度,可以更大程度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对高职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及教学改革的推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