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昏迷病人引入语言呼唤联合音乐促醒方案对其清醒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于2011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昏迷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语言呼唤联合音乐促醒方案;两组病人在入院时、干预后第4天、第8天、第12天、第16天及第20天接受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记录两组病人从昏迷直至清醒状态所花费的时间及病人在治疗期间意识清醒人数。[结果]两组病人在入院时以及干预后第4天、第8天、第12天、第16天的GC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20天研究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在治疗期间清醒率为79.1%,高于对照组的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清醒时间为(18.4±4.2)d,早于对照组的(26.3±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语言呼唤联合音乐促醒方案有助于促进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昏迷病人的意识觉醒,利于病人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声音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意识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按神经外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早期进行声音刺激。定期观察两组病人的清醒例数、清醒时间、清醒程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结果]试验组病人清醒例数、清醒时间、GCS评分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声音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有显著的促醒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昏迷促醒治疗仪对脑出血昏迷病人的促醒作用。[方法]选择脑出血昏迷病人9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病人在此基础上使用昏迷促醒治疗仪,每天治疗5次或6次,干预2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干预组病人治疗1个月后GCS评分10.69分±3.81分,治疗2个月GCS评分12.34分±1.47分,均高于对照组(8.37分±1.85分,9.41分±3.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昏迷促醒治疗仪能通过声音、光、电磁波等刺激促进病人的脑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黄柳青 《全科护理》2021,19(24):3393-3395
目的:研究创伤性脑损伤继发颅内出血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体会.方法:选取98例在本院治疗的创伤性脑损伤继发脑出血病人作为研究组,同期治疗的98例创伤性脑损伤病人未出现颅内出血的病人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病人首次接受CT检查的时间、昏迷评分以及凝血功能等影响因素的差异,针对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两组病人年龄及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病人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第1次接受CT检查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研究组病人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P<0.05);两组病人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血小板(PLT)计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出现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继发性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刺激性干预应用于老年创伤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南通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老年创伤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试验组行刺激性干预,对照组行常规干预。比较两组清醒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变化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干预15 d、30 d内清醒率,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定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昏迷时间短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激性干预应用于老年创伤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可加快清醒,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促醒作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甘肃省中医院2018年10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96例, 根据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54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采用基于循证理念的前瞻性护理干预,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对比患者促醒效果、Karnofsky预后评分评价两组预后情况,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均下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GCS评分均升高,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85%)低于对照组(14.2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Karnofsky预后评分均升高,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念的前瞻性护理干预在改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方面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 其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提高患者促醒...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刺激性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清醒时间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刺激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清醒时间及日常生活能力和Karnofsky评分。结果:观察组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Karnofsky评分和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激性护理干预可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苏醒,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有效改善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金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0):7352-7352
目的探讨临床综合性呼唤式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方法,研究组60例患者采用综合性呼唤式护理方法,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0d、20d、30d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清醒情况进行记录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于治疗后经护理GCS评分逐渐升高,治疗后20d和30d时,研究组评分(8.37±2.74,12.50±2.98)明显高于对照组(6.58±2.66,9.02±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性呼唤式护理方法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疗效,能够有效提高觉醒率,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对其神经功能、苏醒时间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两组均进行针灸康复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基础上实施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观察并记录两组护理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功能障碍评分(DFS)、并发症发生率和苏醒时间,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2周、4周GCS评分高于对照组,DF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4周便秘、压疮、肢体痉挛畸形和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可有效改善病人神经功能,促进病人尽快苏醒,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手术病人的护理管理及对病人JO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手术治疗,研究组加强手术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病人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病人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手术治疗的过程当中,加强护理管理,有利于改善病人的膝关节状况以及JOA评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理理论在下尺桡关节脱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住院治疗的112例下尺桡关节脱位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均接受手法复位或手术治疗;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研究组病人运用自理理论进行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疼痛评分和主动活动水平。[结果]两组病人入院时腕关节负重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1d研究组和对照组疼痛评分分别为(22.7±12.9)分和(28.1±17.1)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1d研究组病人主动活动度评分优良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2%(P0.01)。[结论]应用自理理论对康复训练和护理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下尺桡关节脱位病人的治疗恢复水平。  相似文献   

12.
呼唤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应用呼唤护理模式促醒重症创伤性脑损伤(TBI)昏迷患者,同时促进患者的感觉、运动及语言功能康复.方法 2005年7月~2007年11月收治的25例重型TBI昏迷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呼唤护理模式,与2004年11~2005年6月收治的25例重型TBI昏迷患者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定期观测GCS评分结果、清醒例数及清醒时间.结果 观察组应用呼唤护理模式后与对照组比较,GCS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语言呼唤联合音乐促醒法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昏迷患者的清醒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将2005年7月~2007年11月收治的28例重型TBI昏迷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语言呼唤联合音乐促醒法;将2004年11月~2005年6月收治的28例重型TBI昏迷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清醒率及清醒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清醒率及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和清醒率方面高于对照组,清醒时间则短于对照组。结论 语言呼唤联合音乐促醒法能促进重型TBI昏迷患者脑功能恢复,提高苏醒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护理方案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营养炎性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科室2016年8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重症颅脑损伤病人作为观察组,给予精细化营养护理;选取2016年4月—2016年7月收治的50例重症颅脑损伤病人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1d、10d的营养、炎性指标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观察组护理10d时的白蛋白、转铁蛋白、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营养护理能改善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营养指标和炎性状态,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更适合脑卒中病人的居家护理模式。[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病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加强健康宣教、改善居家环境等护理措施,护理4周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病人的神经功能、焦虑心理、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护理4周后,观察组护理后CSS评分(12.75分±4.16分)、SAS评分(30.80分±5.01分)低于对照组(20.82分±5.10分,50.38分±5.79分),总体健康评分(80.25分±13.60分)高于对照组(64.35分±13.01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健康宣教、改善居家环境等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脑卒中病人的神经功能与心理状态,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更适合脑卒中病人的居家护理模式。[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病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加强健康宣教、改善居家环境等护理措施,护理4周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病人的神经功能、焦虑心理、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护理4周后,观察组护理后CSS评分(12.75分±4.16分)、SAS评分(30.80分±5.01分)低于对照组(20.82分±5.10分,50.38分±5.79分),总体健康评分(80.25分±13.60分)高于对照组(64.35分±13.01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健康宣教、改善居家环境等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脑卒中病人的神经功能与心理状态,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刺激性护理干预对创伤性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刺激性护理对创伤性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的影响。方法将昏迷时间超过6h,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8分的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72例,按人院时间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听觉、触觉、运动3种刺激性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并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对患者进行治疗后2周、4周、6周的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2周、4周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刺激性护理对创伤性脑损伤昏迷患者有一定的促醒效果,对降低患者伤残率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刺激性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刺激性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的颅脑损伤昏迷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刺激性康复护理组)及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刺激性康复护理.于住院2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清醒率、清醒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昏迷转清醒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清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JP<0.05).结论:刺激性康复护理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能促进患者早日清醒,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刺激性护理对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的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各种刺激性护理干预,于不同时间段评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清醒时间。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清醒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应用各种刺激性护理对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有一定的促醒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联合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病人采取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采取护理干预联合营养支持,比较分析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以及干预后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15d观察组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恢复良好、中残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重残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营养支持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