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磊  朱晓艳 《铁道医学》2013,(12):933-935
目的:探讨对常规插管困难的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病例采用的几种特殊插管方法在操作难度、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插管成功率上的差异。方法:将92例ERCP术中常规插管困难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插管方法分为胰管导丝占据插管法、经胰管预切开法、标准弓状刀预切开法3组。分别记录3组操作时术者对操作难易度的感觉评分,插入目标胆管用时,术后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等并发症情况及插管成功率。结果:操作难度上,胰管导丝占据插管法小于经胰管预切开法,经胰管预切开法小于标准弓状刀预切开法,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用时上,胰管导丝占据插管法小于经胰管预切开法,经胰管预切开法小于标准弓状刀预切开法,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发生率3组间无差异(P〉0.05);3组间插管成功率也无差异(P〉0.05)。结论:ERCP操作中以胆总管为目标胆管进行插管,常规插管困难时,胰管导丝占据插管法简单、实用、快速,经胰管或用标准弓状刀预切开也不失为较好的方法,3种方法具有相同的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相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梦幻导丝与斑马导丝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选择性胆管插管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将有ERCP指征28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斑马导丝组140例,梦幻导丝组142例,比较两组选择性胆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及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发生率。结果:(1)斑马导丝组初次插管成功76例(54.3%),梦幻导丝组115例(8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22.994);(2)斑马导丝组初次插管时间虽短于梦幻导丝组(3.55±0.36s vs 4.38±0.32s),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斑马导丝组26例(18.6%),梦幻导丝组21例(1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0.726);术后发生胰腺炎斑马导丝组6例(4.3%),梦幻导丝组5例(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0.110)。结论:采用梦幻导丝进行选择性胆管插管,可有效提高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5,(8):1031-1032
目的:探讨胰管导丝占据法在胆管插管困难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4例胆管插管困难型ERCP患者运用胰管导丝占据法再次插管,即当插管导丝反复进入胰管时,留置导丝生理性占据胰管,而使用另一根导丝进行胆管插管。结果:应用胰管导丝占据法插管成功30例,成功率88.2%;中位时间为12.6±14.2min;ERCP术后胰腺炎分别为26.5%;术后高淀粉酶血症为32.3%。结论:当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时,胰管导丝占据法可明显提高成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性评价经胰管预切开技术(transpancreatic sphincterotomy technique,TPS)和双导丝技术(double-guidewire technique,DGT)在治疗经内镜胰胆管造影术(ERCP)困难插管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形切开刀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插管困难病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10月~2007年2月共行内镜逆行胆管造影348例,其中51例插管困难病例(反复胰胆管插管超过10 min不成功)分为两组。针形切开刀组(n=25):应用针形切开刀进行乳头前切开或开窗术后插管;聪明刀组(对照组,n=26):应用聪明刀切开后继续插管。比较两组的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针形切开刀组切开后插管成功率92.0%,平均插管时间6.12 min,总并发症发生率16.0%;对照组切开后插管成功率69.2%,平均插管时间11.31 min,总并发症发生率19.2%。两组在插管成功率和插管时间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常规胆管插管困难、胰管反复显影者,及早应用针形切开刀进行乳头前切开或开窗术,省时、安全、有效,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亲水导丝辅助内镜逆行胆道插管的疗效。方法将333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亲水导丝)和对照组(斑马导丝),比较两组插管次数、插管时间、5 min内插管成功率,以及术后胰腺炎(PEP)、高淀粉酶血症(HA)、迟发性出血(DH)发生率。结果观察组171例,对照组162例。观察组插管次数及插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1=0.000、P2=0.000);观察组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胰管造影率及胰管支架置入率低于对照组,而手术操作时间却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814、P2=0.562、P3=0.576);观察组术后PEP、HA及DH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332、P2=0.072、P3=0.155)。结论内镜逆行胆管插管术中使用亲水导丝可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减少胰管造影及胰管支架置入率,但是并不会缩短手术操作时间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胰管预切开对提高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中胆道插管成功率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经胰管预切开后再行治疗性ERCP的病例资料.结果 46例需选择性胆管插管的ERCP患者,经常规胆管插管失败,经胰管预切开后42例胆管插管成功(成功率91.3%),术后胰腺炎2例(发生率4.3%),无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及死亡病例,均保守治愈.结论 在常规插管困难且导丝能进胰管时,应考虑行胰管预切开术,能提高选择性胆管插管成功率.经胰管预切开术是选择性胆管困难插管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措施,经胰管预切开术不会增加ERCP术后胰腺炎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良性胆系疾病逆行胆胰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诊疗术后胰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169例良性胆系疾病ERCP诊疗患者从临床病理和技术操作分析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的危险因素。结果169例患者出现11例PEP,发生率6.5%;43例诊断性ERCP中PEP 3例,发生率7.0%;126例治疗性ERCP中PEP 8例,发生率6.3%,两组PEP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胆总管直径<10 mm、Oddis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sphincter of Oddis dysfunction,SOD)、多次胰管插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胆管引流对PEP有预防作用(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SOD、多次胰管插管是PEP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7.227、20.100);鼻胆管引流是PEP的保护因素(OR值为0.192)。结论SOD患者是PEP的危险人群,胆总管直径正常患者也应警惕,多次胰管插管是PEP...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针形切开刀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插管困难病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10月~2007年2月共行内镜逆行胆管造影348例,其中51例插管困难病例(反复胰胆管插管超过10 min不成功)分为两组.针形切开刀组(n=25):应用针形切开刀进行乳头前切开或开窗术后插管;聪明刀组(对照组,n=26):应用聪明刀切开后继续插管.比较两组的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针形切开刀组切开后插管成功率92.0%,平均插管时间6.12 min,总并发症发生率16.0%;对照组切开后插管成功率69.2%,平均插管时间11.31 min,总并发症发生率19.2%.两组在插管成功率和插管时间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常规胆管插管困难、胰管反复显影者,及早应用针形切开刀进行乳头前切开或开窗术,省时、安全、有效,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性内镜技术,而胆管插管困难和ERCP后胰腺炎仍是这一技术的难点。长时间的反复插管尝试会增加ERCP后胰腺炎的风险。因此,掌握各种新型插管技术在提高插管成功率和规避ERCP后胰腺炎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该文主要阐述和分析在最初常规方法插管尝试失败后,能够提高胆管插管成功率和降低ERCP后胰腺炎发生率的技术,包括导丝引导插管技术、括约肌切开刀辅助导丝插管技术、胰管导丝留置法(双导丝法)、胰管支架术、针状刀预切开术(包括经针状刀造瘘口插管)、经胰管括约肌预切开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