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卫光  章小艳  安琳琳  童晓清  斯彩娟  郑培奋  周锋  束龙 《浙江医学》2021,43(21):2322-2326,2331
目的探讨低FODMAP饮食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活动性轻中度UC患者12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63例)和对照组(6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同的临床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予低FODMAP饮食,对照组患者予普通饮食,为期6周。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况指标、相关炎症因子指标、肝肾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L-17、IL-23、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均P<0.05),且实验组患者IL-17、IL-23、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白蛋白、前白蛋白、Hb、ALT、AST、GF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outherlandDAI评分、肠黏膜镜像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上升(均P<0.05),且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低FODMAP饮食联合美沙拉嗪可以显著降低轻中度UC患者的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抑制肠道炎症,缓解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奥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将70例UC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予柳氮磺吡啶治疗,治疗组患者予奥沙拉嗪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结肠镜下黏膜改变以及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结论奥沙拉嗪治疗UC疗效显著,并可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其治疗UC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108例初发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餐后口服美沙拉嗪(1.0 g/次、4次/d)联合组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420 mg/次、3次/d)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后活动度显著降低,Mayo指数低于对照组(P=0.028),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24).两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血清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血清TNF-α、IL-6、IL-8、IL-10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血清SOD、MD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较单用美沙拉嗪更有效地抑制UC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从而降低UC活动度,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味桃花汤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活动期UC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加味桃花汤口服,2次/d,每次150mL,临证时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加减,并配合康复新液灌肠,每晚睡前1次,连续10天后停灌1天;对照组给予奥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每次1g,4次/d,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肠镜下黏膜积分以及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77.77%)(P〈0.05);治疗后症状积分、结肠黏膜积分及组织病理积分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CRP及TNF-α水平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加味桃花汤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活动期UC疗效较奥沙拉嗪钠胶囊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结肠宁对溃疡性结肠炎( UC)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46例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选择20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观察组予结肠宁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秦口服治疗,对照组予美沙拉秦口服,疗程30 d。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肠道10种正常菌群及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肠黏膜通透性与健康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与健康组无差别(P>0.05)。(2)治疗前除观察组的肠球菌和对照组的梭菌外其他均明显异于健康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酵母菌、消化球菌、梭菌、双歧杆菌、乳杆菌和真杆菌菌落数量与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后酵母菌、乳杆菌与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歧杆菌等其他7个菌种依然低于健康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菌落总数均明显多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恢复更为明显(P<0.05)。结论中药结肠宁联合美沙拉秦及单用美沙拉秦均能改善肠黏膜通透性,诱导UC临床缓解,但在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及促进益生菌增殖方面前者较后者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陈淑娜  刘若丹 《广西医学》2011,33(4):432-434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对IL-1β、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活动期轻中度UC患者52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口服罗格列酮加美沙拉嗪(治疗组),口服美沙拉嗪(对照组1),口服美沙拉嗪加地塞米松灌肠(对照组2),临床治疗4周后观察血清IL-1β、TNF-α的变化。结果各组治疗后IL-1β和TNF-α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并且治疗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但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联合美沙拉嗪对UC有保护作用,效果优于单独应用美沙拉嗪或美沙拉嗪联合激素灌肠,其机制可能是调整机体免疫平衡。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6):30-33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肾阳虚证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及对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细胞因子信号转导因子-3(SOCS-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脾肾阳虚证UC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联合附子理中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血清炎症因子、HIF-1α、SOCS-3水平。?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炎症水平均显著缓解,其中治疗组血清IL-6、IL-8和TNF-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HIF-1α和SOCS-3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均显著改善,术后治疗组HIF-1α显著低于对照组,而SOCS-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肾阳虚证UC可更好降低患者炎症水平,缓解临床症状,并且进一步的研究显示附子理中丸与美沙拉嗪联合使用可进一步降低HIF-1α水平,上调SOCS-3水平,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8.
郁峰  沈锋  黄路桥 《浙江医学》2021,43(6):593-596
目的探讨参白汤联合美沙拉嗪对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其对IL-27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确诊为大肠湿热型UC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给予美沙拉嗪联合参白汤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仅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治疗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Mayo评分以及结肠黏膜组织中IL-27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ayo评分、结肠黏膜组织中IL-27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参白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大肠湿热型UC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美沙拉嗪;参白汤可能通过IL-27途径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UC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口服,病例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IL-8)及凝血指标(FIB、MPV)水平。结果:病例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3.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病例组TNF-α、IL-6、IL-8、FIB均低于对照组,但MPV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UC能协同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减轻肠黏膜损伤,提高临床疗效,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LR-4在炎症性肠病(IBD)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6例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黏膜标本,通过RT-PCR检测肠黏膜中TLR-4 mRNA的表达量,ELISA检测NF-κB转录活性及ELISA检测血清中IL-8和IL-10的含量.并收集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UC及CD患者TLR-4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851±0.43及1.87±0.31 vs 0.24±0.1,P<0.05);IBD患者肠黏膜中NF-κB转录活性明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IBD各组血清中IL-8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UC组中IL-10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UC组患者TLR-4表达水平和IL-8呈正相关,和IL-10呈负相关.结论:TLR-4在IBD中高表达,其可能通过诱导NF-κB活化,增加IL-8的转录和表达和抑制IL-10的表达参与了IBD的发病.  相似文献   

11.
《右江医学》2019,(2):98-101
目的研究炎症性肠病活动期患者肠黏膜白细胞介素-22结合蛋白(IL-22BP)及细胞因子的表达状况。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接诊的65例炎症性肠病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克罗恩病组(CD组)30例,溃疡性结肠炎组(UC组)35例。并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分析三组肠黏膜IL-22BP及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CD组及UC组活动期患者的IL-22BP mRNA及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组及UC组活动期患者的IL-6、IL-8及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活动期患者肠黏膜IL-22BP及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检测各项指标有助于预测患者活动期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合乳酸菌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4例U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复合乳酸菌肠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TNF-α、IL-6、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10、SOD、GSH-Px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乳酸菌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患者可提高疗效,有效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杨超  周海英 《浙江医学》2022,44(8):851-854,858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对老年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细胞因子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至12月诸暨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102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治疗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0.5mg/次,1次/d,并在此基础上口服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150mg/次,3次/d。对照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0.5mg/次,1次/d;两组疗程均为48周。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细胞因子、氧化应激水平、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ST、ALT和TBil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均P<0.05);且治疗组AST、ALT和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均P<0.05);且治疗组HA、LN、PC-III和IV-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2和IFN-γ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而IL-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IL-2和IFN-酌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丙二醛(MDA)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治疗组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GSH-Px和SO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1%(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老年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肝纤维化和肝功能,减轻细胞炎性反应,改善氧化应激紊乱,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龙血竭散联合美沙拉嗪缓释片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缓释片联合龙血竭散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收集70例 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给予相应调节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及改善营养状况等治疗。对照组以美沙拉嗪缓释片1.0 g 口服,4次/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龙血竭散1.0 g 溶于生理盐水150 mL 进行灌肠,肠道保留1 h,1次/ d,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 IL-8、IL-10、TNF-α、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水平,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 IL-8、TNF-α明显降低,IL-10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水平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71.4℅(P ﹤0.05)。结论美沙拉嗪口服联合龙血竭散灌肠可以明显减轻 UC患者炎性反应,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五味苦参肠溶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建立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及五味苦参肠溶胶囊组,每组10只,每日给予0.9%氯化钠溶液或相应药物灌胃,连续2周,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10水平,q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IL-6、IL-10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内黏液蛋白2(MUC2)表达水平,采用髓过氧化物酶比色法检测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DAI评分、CMDI评分、血清IL-6水平及结肠组织IL-6mRNA表达水平、MPO活性均升高(均P<0.05),血清IL-10水平及结肠组织IL-10mRNA、MUC2表达水平均下降(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美沙拉嗪组和五味苦参肠溶胶囊组大鼠DAI评分、CMDI评分、血清IL-6水平及结肠组织IL-6mRNA表达水平、MPO活性均下降(均P<0.05),血清IL-10水平及结肠组织IL-10mRNA、MUC2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结论五味苦参肠溶胶囊可能通过降低促炎因子IL-6水平和升高抗炎因子IL-10水平、上调MUC2表达量、降低MPO活性来减轻UC大鼠炎症反应,促进肠黏膜修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54例轻、中度UC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n=27)口服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对照组(n=27)口服美沙拉嗪,治疗8周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8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6%(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UC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结核药联合利福喷丁对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炎症因子、VEGF及MMP-9的影响.方法 60例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利福喷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结核丸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免疫功能、炎症因子、VEGF及MMP-9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组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INF-γ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IL-4、CRP、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INF-γ水平明显较高(P<0.05),而IL-4、CRP、TNF-α水平较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血清MMP-9、VEGF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血清MMP-9、VEGF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结核药联合利福喷丁可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降低VEGF及MMP-9水平,从而有效控制病情,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加味四逆散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72例肝硬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予以保肝、利尿和对症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四逆散.对照组除不使用加味四逆散外余治疗同观察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血清内毒素、降钙素原(PCT)和D-乳酸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ALT、AST和TB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 <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值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血清内毒素、PCT和D-乳酸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 <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值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对肝硬化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加味四逆散具有保护肠黏膜上皮细胞、降低肠黏膜的通透性、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和改善患者肝功能的作用,对肝硬化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调肠消炎片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10、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45例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随机分为美沙拉嗪组、调肠消炎片组、中西医结合组(美沙拉嗪+调肠消炎片),每组各15例,并予相应药物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Mayo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肠镜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安全性,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IL-4、IL-10、IL-6、TNF-α的水平。【结果】(1)45例患者中,39例完成试验,6例退出试验,其中美沙拉嗪组退出1例,调肠消炎片组退出3例,中西医结合组退出2例。(2)治疗后,3组患者的改良Mayo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包括主症评分和次症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3)治疗8周后,美沙拉嗪组的临床疗效、肠镜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57%、57.14%和86.67%,调肠消炎片组分别为66.67%、50.00%和100.00%,中西医结合组分别为100.00%、69.23%和100.00%,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3组患者的抑炎因子IL-4、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促炎因子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中西医结合组对IL-4水平的升高作用及对IL-6水平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调肠消炎片组和美沙拉嗪组(P0.05)。(5)治疗过程中,除中西医结合组1例患者出现胃脘部疼痛外,其他患者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调肠消炎片可能通过升高抑炎因子IL-4、IL-10水平,降低促炎因子IL-6、TNF-α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肠愈灌肠方对UC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血清NOXs、ROS、P38MAPK及IL-1β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UC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对照组、肠愈灌肠方低剂量组、肠愈灌肠方中剂量组、肠愈灌肠方高剂量组),每组15只,用DSS溶液建立UC大鼠模型,各组均予以相应的药物灌肠,共治疗15 d。评估各组大鼠一般生存状况、DAI评分、CMDI评分、炎症病理学评分并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NOXs、ROS、P38MAPK及IL-1β的含量。结果:肠愈灌肠方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美沙拉嗪对照组均能有效改善大鼠一般生存状况及降低DAI评分(P<0.05),其中肠愈灌肠方中剂量组及美沙拉嗪对照组在降低大鼠DAI评分方面疗效相当(P>0.05);在结肠黏膜损伤及病理学观察方面,肠愈灌肠方组及美沙拉嗪对照组均能有效降低大鼠CMDI评分及炎症病理学评分(P<0.05),其中肠愈灌肠方高剂量组能最大程度上改善肠黏膜损伤情况,促进黏膜愈合(P<0.05);肠愈灌肠方组及美沙拉嗪对照组均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