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后期替比夫定对HBV宫内感染的阻断作用。方法妊娠后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30例给予替比夫定600 mg,口服,1次/d,30例为对照,不给予抗病毒药物。观察两组患者母体HBV-DNA水平的变化情况和新生儿HBsAg的阳性率。对HBsAg阳性率的差异分析采用χ2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替比夫定组母体HBV-DNA水平较服药前明显下降(P〈0.01),且分娩前HBV-D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新生儿6月龄时HBV感染率分别为0和13.3%(4/30),χ2=4.29,P〈0.05。结论妊娠后期应用替比夫定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替比夫定可显著抑制妊娠晚期孕妇血清HBV-DNA水平,降低新生儿HBV感染率,可有效阻断HBV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替比夫定阻断高病毒载量乙肝携带孕妇母婴垂直传播效果,探讨妊娠期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阻断意义和疗效.方法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我院门诊检查HBsAg阳性孕妇测定其血清HBV-DNA含量均在106拷贝/ml以上的病例2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例于妊娠28周至分娩期间一直服用替比夫定600mg,1次/天,对照组8例不用药物干预.观察所有孕妇孕期和分娩前HBV-DNA含量、HBV血清标志物情况.检测分娩后新生儿脐血中HBV-DNA含量、HBV标志物情况.结果20例乙肝病毒携带的孕妇中,实验组11例未检出HBV-DNA(<5×102拷贝/ml),1例HBV-DNA降至103拷贝/ml,对照组8例检出HBV-DNA仍维持在106拷贝/ml以上,所有新生儿均发育正常,实验组12例新生儿脐血中HBV-DNA<5×102拷贝/ml,HBsAg呈阴性.对照组仅1例新生儿脐血中HBV-DNA<5×102拷贝/ml,HBsAg呈阴性.结论替比夫定可以显著降低HBV-DNA载量,降低新生儿宫内感染几率,对阻断母婴HBV垂直传播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替比夫定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对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孕妇妊娠后期母婴阻断的疗效,为孕期母婴阻断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0月于南通市3家医院收治的432例孕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DNA(hepatitis B virus DNA,HBV?DNA)>107拷贝/mL,包括对照组(143例)、替比夫定组(255例)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组(34例),孕妇孕晚期肝功能正常。比较3组新生儿出生时HBsAg阳性率及出生1年后婴儿HBsAg和HBV?DNA阳性率、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tigen,HBsAb)值以评估母婴阻断的效果。结果:替比夫定显著减少孕妇HBV?DNA载量,降低新生儿出生时HBsAg阳性率及1年后婴儿HBV感染率,增加出生1年后婴儿HBsAb值,较乙肝免疫球蛋白组疗效显著。结论:妊娠后期替比夫定有效阻断母婴传播,疗效优于乙肝免疫球蛋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对HBV感染孕妇母婴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将产前检查有慢性HBV感染孕妇50例及所生新生儿54名(4例双胞胎)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孕晚期及产后4周口服替比夫定600 mg/d,对照组口服安慰剂。两组婴儿出生后均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及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并随访至出生后1年。结果:HBV感染孕妇在分娩前,治疗组HBV-DNA载量Log值明显低于对照组(7.7±4.6∶2.7±1.2,P〈0.05)。婴儿出生后1年,治疗组孕妇所产的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及HBV-DNA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6%∶36%,P〈0.05;4%∶20%,P〈0.05)。结论:对于HBV感染的孕妇,在孕晚期口服替比夫定能够减少母婴垂直传播风险,有效预防婴儿HBV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妇女妊娠中后期的应用效果,为育龄乙型肝炎妇女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和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娩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 HBeAg)双阳性,HBV-DNA≥1×107 copies/mL伴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孕妇390例,分为替比夫定组252例和对照组138例,比较两组肝功能的转归和HBV-DNA载量的变化,观察两组母婴不良妊娠结局,比较两组患者的母婴传播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替比夫定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显著下降(P<0.001),临产前、产后7个月、产后1年HBV-DNA载量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01);且不增加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率(P>0.05),产后7个月、产后1年婴儿HBsAg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01),替比夫定使母婴传播率下降。结论:孕妇妊娠中后期替比夫定能有效阻断母婴传播,促进肝功能恢复,降低HBV-DNA载量,不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孕期服用替比夫定后母婴阻断的效果,及其新生儿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和补体的变化。方法:选取40例HBsAg阳性孕妇,HBV-DNA载量≥1×106 U/mL,自愿在24~28周服用替比夫定为服药组,另选取40例孕期没有服用替比夫定的HBsAg阳性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出生即刻抽取外周血检测HBV-DNA、T细胞亚群及补体。比较两组新生儿母婴阻断效果及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和补体的变化。结果:服药组新生儿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及补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组新生儿阻断成功率100.0%,对照组阻断失败率7.5%。但是两组统计学差异不显著。结论:HbsAg阳性孕妇服用替比夫定对其新生儿T细胞亚群及补体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应用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孕妇HBV垂直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 将60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治疗,观察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分别检测孕妇和新生儿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孕妇分娩前HBV-DNA显著降低(P<0.05),新生儿出生24h内HBsAg和HBV-DNA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和1岁时HBsAb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于妊娠晚期应用拉米夫定可显著降低孕妇HBV-DNA载量,阻断HBV的母婴传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应用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孕妇HBV垂直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将60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治疗,观察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分别检测孕妇和新生儿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孕妇分娩前HBV-DNA显著降低(P<0.05),新生儿出生24h内HBsAg和HBV-DNA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和1岁时HBsAb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妊娠晚期应用拉米夫定可显著降低孕妇HBV-DNA载量,阻断HBV的母婴传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替诺福韦酯和替比夫定对慢性乙肝妊娠患者的疗效及母婴阻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台州市立医院诊治的80例HBeAg阳性、HBV DNA>106 IU/ml妊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均分为2组。妊娠中晚期对照组使用替比夫定治疗,研究组使用替诺福韦酯治疗,2组孕妇产后3个月停药。2组婴儿出生后均采取阻断治疗,在治疗前、分娩前检测孕妇血清ALT、HBV DNA等水平。在婴儿出生时、出生7个月、出生1年观察血清HBeAg、HBsAg阳性及HBV DNA ≥ 100 IU/ml例数。观察比较2组肝功能、病毒学应答、婴儿生长发育、乙肝母婴传播、不良反应等情况。 结果 分娩前研究组HBV DNA、ALT低于对照组,HBV-DNA转阴率(95%)、ALT复常率(9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分娩婴儿阿式评分、体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出生时,研究组新生儿阻断成功率(100%)高于对照组(72.5%),出生1年后研究组婴儿血清HBeAg、HBsAg阳性率和HBV DNA ≥ 100 IU/ml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母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妊娠期口服替诺福韦可降低乙肝感染孕妇血清HBV DNA水平,改善肝功能,提高母婴传播阻断率,降低婴儿乙肝病毒感染率,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对HBV感染孕妇母婴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 将慢性HBV感染孕妇68例分成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孕妇自28周起口服替比夫定600 mg/d,疗程4个月,婴儿出生后6 h之内和1月时注射HBIG200 IU,并分别于0、1、6月龄注射乙肝疫苗20 μg;对照组孕妇不服用任何抗病毒药物,其婴儿出生后接受与观察组同样的防疫。结果 怀孕28周和产后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HBV-DNA浓度差异不明显;而分娩即刻,观察组血清HBV-DNA为(0.38±0.44)×106 copies/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婴儿出生24 h、6个月和12个月后血清HBsAg和HBV-DNA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生后12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HBV母婴传播阻断率分别为97.06%和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乙肝病毒高载量孕妇妊娠期应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能明显降低母亲外周血HBV-DNA定量,阻断HBV母婴传播,且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我院 1999年底有万元以上的设备共 78台件,其中 10万元以上的有 10台, 1997年至 1999年 3年平均使用率为 71.6%,完好率为 99.6%; 10万元至 5万元的有 20台件,使用率为 63.7%,完好率为 98.9%; 5万元至 1万元的有 48台件,使用率为 68%,完好率为 99.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CTA)心率控制的改进对其成功率以及图像质量的影响价值。方法使用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64排螺旋CT机,对385例运用传统方法与406例采用改进后的方法所做冠脉CTA的成功率以及图像质量进行对比研究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1)成功率:传统方法为81.3%(313/385);改进后方法达92.4%(375/406)。(2)图像质量:传统方法图像质量Ⅰ级占28.5%,Ⅱ级占43.3%,Ⅲ级占9.4%;改进后方法图像质量Ⅰ级占75.3%,Ⅱ级占10.1%,Ⅲ级占6.9%;两者比较改进后方法图像质量明显提升,P〈0.05。结论研究表明,通过改进控制心率的方法,冠状动脉CTA的成功率以及图像质量均有明显的提高,方法简单、易行,应予肯定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Measurement of respiratory rate in the newbor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Benzodiazepines, which are commonly administered perioperatively, can depress immune function. Neutrophil apoptosis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inflammation. Thi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during and after surgery. Aim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benzodiazepines (midazolam and diazepam) on neutrophil apoptosis. Methods Venous blood samples were withdrawn from patients scheduled to undergo elective surgery, (a) immediately prior to, and 10 minutes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midazolam 0.2mg/kg intravenously (n=11) and (b) immediately prior to, and 60 minutes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diazepam 10mg po (n=10). Neutrophil apoptosis was measured by Annexin VFITC after 1 and 12 hours in culture. Results The percentage of apoptotic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less after midazolam at 12% (11.9) hours in culture compared to pre-midazolam 29.7% (13.3) (p<0.05). After diazepam, the rates of neutrophil apoptosis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less after 12 hours in culture (p<0.05). Conclusion Administration of benzodiazepines in clinically relevant doses inhibits neutrophil apoptosis.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this may influence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to surgery.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金钗石斛超细微粉细胞破壁率及超细粉碎前后石斛碱含量。方法:采用细胞计数法,以薄壁细胞为评价指标,测定金钗石斛微粉的细胞破壁率,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超细粉碎前后细粉与微粉石斛碱的含量。结果:金钗石斛细粉称样量与完整薄壁细胞计数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呈现显著相关,金钗石斛经超细粉碎后细胞破壁率为100%。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金钗石斛超细粉碎前后细粉与微粉石斛碱含量分别为0.42%、0.35%。结论:此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可准确地进行金钗石斛微粉细胞破壁率及石斛碱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其晨峰心率的变化特征。方法对30例糖尿病患者和30例非糖尿病患者分别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其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及晨峰心率的变化。结果经秩和检验分析,两组间R-R间期的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R-R间期的平方根(RMSSD)、两个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心跳数所占分析信息期内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各参数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经方差分析,糖尿病组3个时间段心率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组3个时间段心率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t检验,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患者在晨起的3个时间段内,只有〉6∶00~7∶00心率最小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心率变异各项指标降低,晨峰心率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张冉  丘映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9):2305-2314
目的:通过检测常规体外受精中(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精液常规分析正常男性的精子正常形态率、顶体完整率、顶体反应率并分析其与卵子的体外受精率之间的关系,旨在为辅助生殖技术提供几种可靠的判断精子生育力的参数与指标。方法:选择2008年7月1日到2009年12月30日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疗中心进行控制性长方案超排卵下行常规IVF-ET的100对夫妻,共100个周期的资料做前瞻性分析,男方精液常规分析属正常范围,分析100份标本精子正常形态率、精子顶体完整率以及精子顶体反应率;观察并记录获卵个数、成熟卵个数、受精卵个数、未受精卵个数,计算其受精率。然后应用计量资料t检验,F检验以及线性相关等统计学方法对精子各项参数与卵子受精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1,精液标本按其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分为3组,A组:≥5%而<10%、B组:≥10%而<15%、C组:≥15%,卵子体外受精率分别为67.05%、74.51%、82.49%,各组间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按顶体完整率分为两组,A组:≤85%组、B组:>85%组,卵子体外受精率分别为74.25%和82.1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按顶体反应率分为三组,A组:<14%、B组:≥14%而≤25%、C组:>25%,其卵子体外受精率分别为73.45%、77.19%、82.74%,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4,按精子正常形态百分率分为两组<15%和>15%组,所对应的顶体完整率分别为79.51%、87.2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5,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精子正常形态率、顶体完整率、顶体反应率的标准化系数和P值分别为0.352、0.497、0.271;0.045、0.005、0.017,各个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又以顶体完整率的标准化系数最大。结论:1.对于精液常规分析正常的男性,约有50%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精子形态异常。卵子的受精率随正常形态精子所占百分率的升高而增高;其正常精子形态率≥5%,仍可得到一个较好的体外受精率,因此可行常规体外受精助孕。2.对于精液常规分析正常的男性,约有65%男性的精子顶体完整率>85%,随着精子顶体完整率的增加,卵子的受精率也明显增高;3.对于精液常规分析正常的男性,其78%男性精子顶体反应率≥14%,在体外受精中卵子的受精率随着精子顶体反应率所占百分比的增加而增高;4.上述三者都是影响卵子受精的重要因素,卵子体外受精率与以上三项指标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而其中又以顶体完整率对卵子体外受精率的影响程度最大。5.对于精液常规分析正常的男性,若正常精子形态率≥5%,在体外受精助孕前,精子顶体完整率和精子顶体反应率的检测,可不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有关问题。方法 对十余年上万例临床实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极大地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结论 熟练的操作技巧、扎实的解剖学基础,因人因病而异的穿刺方法,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