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超海 《中外医疗》2011,30(34):22-23
目的 比较腹腔镜辅助脾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可行性。方法 将6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LS组)和开腹组(OS组),每组30例,分别行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脾切除术和传统开腹脾切除术,比较2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与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脾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并比较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接收外伤性脾破裂患者84例。釆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均42例。对照组实行传统开腹脾切除手术,观察组患者展开腹腔镜脾切除术。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统计分析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短于对照组,且教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要高于观察组,统计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相比较开腹脾切除手术,腹腔镜脾切除术效果更好,可减少患者并发症的产生,更有助于患者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对于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21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腹症外科收治的35例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研究组),25例行经腹脾切除术(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每日负压引流量、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恢复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脾切除术与保脾治疗在创伤性脾破裂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2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随机分为脾切除组和保脾组,分别采用开腹全脾切除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或保脾手术进行治疗,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脾切除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保脾组(P<0.05),而两者在输血量、平均住院费用、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程度较轻的创伤性脾破裂,全脾切除与保脾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应分析脾损伤程度,慎重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创伤性脾破裂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创伤性脾破裂患者40例,分成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20例。开腹组行开腹脾切除术,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09.36±56.76 mL、术后引流量624.02±32.32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4.51±8.15 h、住院时间5.78±1.73天,分别少于开腹组的254.66±93.65 mL、1 023.49±43.35 mL、58.15±9.37 h、8.72±2.27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95.73±56.43 min,长于开腹组的34.51±8.1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腹腔镜引导下二级脾蒂离断切脾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洛阳东方医院收治的64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开腹组(32例)和腹腔镜组(32例)。开腹组接受开腹脾切除手术治疗,腹腔镜组接受腹腔镜引导下二级脾蒂离断切脾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手术期基本情况(脾动脉结扎用时、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引流管滞留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脾动脉结扎用时、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引流管滞留时间及住院天数较开腹组短,术中失血量较开腹组少(均P<0.05)。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8/32),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2/32)。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开腹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引导下二级脾蒂离断切脾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能明显降低术中失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闭合性腹外伤合并脾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腹外伤合并脾破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经腹腔镜行脾破裂修补或脾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脾破裂修补或脾切除术。对比两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疼痛得分、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较对照组早(P<0.05);研究组疼痛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脾破裂修补或脾切除术治疗闭合性腹外伤并脾破裂具有恢复快、疼痛轻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选择性行保脾手术治疗的可行性与临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黄石新下陆有色总医院收治的80例脾破裂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保脾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全脾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治愈率与手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5.0%)高于对照组(92.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1±6)d短于对照组(20±6)d,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选择性脾破裂保脾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可有效确保患者安全,缩短住院时间,随访脾脏功能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损伤程度为Ⅰ~Ⅲ级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脾动静脉联合结扎保脾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脾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止血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止血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Call和Scheele分级为Ⅰ~Ⅲ级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给予脾动静脉联合结扎术治疗,可达到有效止血和保脾2个目的,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共92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脾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腹脾切除术,评价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等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2.61%),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治疗中,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明显较开腹脾切除术效果更佳,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创伤性脾破裂的最佳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72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分别进行非手术治疗(观察组)与手术治疗(对照组),并对2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1.7%,对照组治愈率8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随时准备手术治疗,是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最佳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2.
李洁 《中外医疗》2016,(13):91-92
目的:评析外伤性脾破裂应用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现从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中整群抽选104例,随机分为各包含52例的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分别应用开腹脾切除术、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从手术基本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等方面对手术效果予以评估。结果实验组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胃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等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更少(P<0.05);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为3.8%,相比于对照组的19.2%显著更低(P<0.05)。结论针对外伤性脾破裂在内镜下治疗具创伤小、痛苦小及恢复快等优势,术后并发症率低,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韩燕 《中国乡村医生》2023,(34):118-1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创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南通市通州区平潮中心卫生院收治的创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多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血小板计数、临床指标、血栓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d,两组血小板计数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血小板计数均达峰值,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0 d,两组血小板计数低于术后7 d,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血小板计数低于术后2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01)。观察组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综合护理在创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分析脾保留手术在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并总结其对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门诊和急救科就诊的120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脾保留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脾动脉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保留手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良好,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广泛的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评价手助腹腔镜与开腹巨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8例巨脾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条件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行手助腹腔镜巨脾切除术,对照组24例行开腹巨脾切除术,对两组相关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在手术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要比对照组长,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明显要比对照组少,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显著要比对照组短,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患者中,术后感染仅1例,发生率为4.17%.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开腹巨脾切除术相比,手助腹腔镜切除术疗效更显著,切口美观、微创、恢复速度快,值得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16.
段永省 《当代医学》2016,(17):41-42
目的:探究部分切除术与全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外伤性脾破裂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全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脾部分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WBC、IgM、Tuftsin、吞噬率以及吞噬指数等情况。结果2组手术后0.5个月的WBC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手术后12个月的WBC水平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手术后0.5、12个月的IgM、Tuftsin、吞噬率以及吞噬指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0.5个月的IgM、Tuftsin、吞噬率以及吞噬指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12个月的IgM、Tuftsin、吞噬率以及吞噬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后0.5、12个月的IgM、Tuftsin、吞噬率以及吞噬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全脾切除术治疗,脾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具有较高临床效果,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保留脾功能,增强患者机体免疫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创伤性脾破裂患者42例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脾动脉栓塞治疗,采用改良Seldinger穿刺方法,将导管选择性的插入出血部位的脾叶脾动脉进行栓塞,直到出血停止。对照组采用脾破裂修补术,根据脾破裂情况实施单纯修补缝合、脾修补联合大网膜填塞术、脾部分切除联合大网膜填塞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观察组患者术后2例出现左侧胸腔积液,并发症发生率为9.5%(2/21);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不完全性肠梗阻5例,肺部合并感染3例,泌尿系感染3例,合并伤口感染1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12/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动脉栓塞术和脾破裂修补术治疗脾破裂均能获得良好手术效果,但脾动脉栓塞术的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手术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探讨不同保脾手术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手术进行临床资料分析。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45例脾破裂患者资料,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取保脾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全脾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手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不断增多,保脾手术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已成为外科医生的共识,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应该根据综合情况,选择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蒋建国 《求医问药》2014,(15):253-254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4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为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脾蒂断离手术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二级脾蒂断离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免疫功能学检查结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研究组3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0.47±0.18)min,术中出血量为(137.31±9.63)mL;对照组3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7.19±1.32)min,术中出血量为(148.75±12.42)mL。研究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30例患者的IgA为(2.45±0.91)mg/l,IgG为(12.05±0.83)mg/l,IgM为(2.24±0.47)mg/l;对照组30例患者的IgA为(1.48±0.67)mg/l,IgG为(8.01±0.36)mg/l,IgM为(0.87±0.44)mg/l。研究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30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6%,对照组30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6.67%,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外伤性肝脾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外伤性肝脾破裂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NE、R和ATⅡ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外伤性肝脾破裂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应激反应,提高身体免疫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