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徒手椎弓根置钉技术在下胸椎中应用的准确性研究。方法:2007年3月~2010年4月选定A组17例不需椎管减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术前CT三维重建及定位钢丝网辅助拍片确定椎弓根体表投影,做2cm切口,单纯依靠手感行徒手椎弓根钉置入,常规行骨折复位固定术。术后CT评价40枚下胸椎螺钉置入位置,统计相关的螺钉置入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并与B组同期18例切开置入的40枚下胸椎椎弓根钉相比较。结果:A、B两组神经血管及内脏并发症发生率均为0,螺钉置入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未发现断钉、断棒及拔钉情况。结论:下胸椎微创徒手椎弓根置钉技术安全可靠,有诸多优点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应用锥束CT扫描评估椎弓根螺钉位置及椎弓根破坏情况的准确性。方法: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收治43例因脊柱病变需接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患者,腰椎退行性疾病21例、胸腰椎骨折9例、胸腰椎肿瘤11例、脊柱畸形2例,分别经后路进行椎间融合、骨折复位内固定、肿瘤切除内固定和脊柱矫形手术。术中置入椎弓根螺钉后用Artis Zeego系统行锥束CT扫描,了解螺钉位置和椎弓根破坏情况,必要时及时进行调整。术后1周内所有患者均采用CT进行病变部位扫描,了解螺钉位置和椎弓根破坏情况。分别根据术中锥束CT扫描图像和术后CT扫描图像采用Gertzbein分级系统评估螺钉位置和椎弓根破坏情况。结果: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24.2±47.1)min,术中出血(482.6±471.6)m L。43例患者共置入262枚椎弓根螺钉,胸椎置钉104枚、腰椎置钉142枚、骶骨(S1节段)置钉16枚。无1例患者因椎弓根螺钉误置行二次手术调整钉位,未发生椎弓根螺钉置入导致的神经损伤。置入的262枚螺钉中,仅10枚螺钉根据术中锥束CT图像评估的分级结果与根据术后CT图像评估的分级结果不一致。根据术中锥束CT图像评估的分级结果与根据术后CT图像评估的分级结果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Kappa=0.804,P=0.000)。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中,应用锥束CT扫描评估螺钉位置和椎弓根破坏情况,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总结以术前CT扫描推弓根轴心来获得螺钉置入解剖参数引导胸腰段椎弓根螺钉的改良置入方法。方法:以术前CT扫描确定推弓根轴心线,轴心线附近的解剖标志为参照确定螺钉入点,内聚E角、螺钉长度、直径均可在CT椎弓根轴心片上读出,而矢状F角可由X线侧位片上读出或观察棘突线得出,使用该改良置钉技术对77例脊柱患者置入胸腰段椎弓根螺钉312枚。结果:本组305枚螺钉术后均拍摄椎弓根CT。仅7枚穿破椎弓根皮质,失误率2.24%,但穿破均较小,均无神经根症状。238枚螺钉完全置入椎弓根。结论1术前CT扫描椎弓根引导胸腰段椎弓根螺钉的置入是一个较好的改良方法,能有效降低不良置钉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置入X线及CT测量的作用。方法: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行X线及CT测量,根据X线及CT测出的参数指导椎弓根钉置入。结果:术中经C臂X线确认,术后X线及CT检查证实螺钉均在椎弓根内,粗细长短合适,椎体复位满意,椎管内减压充分,椎体高度及生理前凸恢复良好。结论:X线及CT测量有助于个体化置钉,从而提高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钉置入技术在下颈椎骨折脱位治疗中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颅骨牵引复位,伤后7~10 d行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植骨融合治疗。结果:患者均复位良好、固定,65枚椎弓根螺钉成功置入,术中未出现脊髓、神经根及椎动脉损伤,术后X线及CT显示65枚螺钉完全位于椎弓根内,15例患者单节段固定,其中1例因单侧置钉困难增加一椎体固定。结论:对单节段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常规术前颅骨牵引复位,应用后路关节突解锁,椎弓根钉置入技术进行脱位椎体复位及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能早期实现三柱固定,恢复脊柱稳定性,最终达到颈椎生理曲度恢复,骨性融合稳定,神经功能部分改善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下颈椎对侧椎板切线作为椎弓根置钉角度参考标志的可靠性,并测量椎弓根宽度,为选择置入的椎弓根钉直径作参考。方法:测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5位患者C3~C7椎体椎弓根角(椎弓根轴线相对于椎体矢状面的夹角)、椎板角(椎板切线相对于椎体矢状面的夹角)及椎弓根宽度,观察椎弓根角与对侧椎板角的相关性,统计椎弓根宽度。结果:共测量了523个椎体(排除了2个CT图像不佳的女性椎体),其中男性C3的左侧椎弓根角平均值为47.37°,右侧椎板角平均值为47.35°,右侧椎弓根角平均值为48.20°,左侧椎板角平均值为48.21°。所有C3~C5椎体椎弓根角与对侧椎板角的角度差异一般小于1°(R2>0.9,P<0.001),存在明显相关性(男性R2=0.638,女性R2=0.572),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C6~C7椎弓根角与对侧椎板角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男性R2=0.307,女性R2=0.226)。男女椎弓根宽度的最小值分别为0.29 cm(男性)和0.27 cm(女性)。结论:C3~C5椎弓根轴线与对侧椎板切线呈近似平行关系,对侧椎板可以从矢状面角度为椎弓根螺钉置入角度提供参考。但在C6和C7节段,不建议将对侧椎板作为椎弓根置钉的参考。椎弓根螺钉的安全直径分别在0.29 cm(男性)及0.27 cm(女性)以内。  相似文献   

7.
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断裂、松动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松动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年1月—2005年5月本院脊柱外科实施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器械治疗的患者265例,其中有20例(21个椎体)术后椎弓根钉断裂或松动。其中13例螺钉断裂(18枚螺钉),2例螺母脱出、钉杆分离,3例螺钉松动,2例连接杆断裂。结果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发生问题的原因有:①骨折节段未形成有效的融合;②起撑开复位作用的椎弓根螺钉负荷过大;③螺钉位置不当或术中多次进钉;④椎间盘退变造成椎间盘高度丢失;⑤骨质疏松;⑥术后康复时间不足;⑦内置物取出过迟。结论术中有效地植骨融合,对合并有椎间盘损伤的患者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技术,尽早取出内置物以及术后常规佩戴支具能有效地防止椎弓根螺钉断裂及松动等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松动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年1月-2005年5月本院脊柱外科实施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器械治疗的患者265例,其中有20例(21个椎体)术后椎弓根钉断裂或松动。其中13例螺钉断裂(18枚螺钉),2例螺母脱出、钉杆分离,3例螺钉松动,2例连接杆断裂。结果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发生问题的原因有:①骨折节段未形成有效的融合;②起撑开复位作用的椎弓根螺钉负荷过大;③螺钉位置不当或术中多次进钉;④椎间盘退变造成椎间盘高度丢失;⑤骨质疏松;⑥术后康复时间不足;⑦内置物取出过迟。结论术中有效地植骨融合,对合并有椎间盘损伤的患者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技术,尽早取出内置物以及术后常规佩戴支具能有效地防止椎弓根螺钉断裂及松动等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术中即时三维导航系统在脊柱畸形矫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脊柱畸形患者40例,其中利用术中即时三维导航系统辅助置入椎弓根螺钉21例,传统徒手置钉19例。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主弯Cobb角等一般资料比较有可比性(P0.05)。导航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徒手置钉组(P0.05),导航组置钉时间显著低于徒手组(P0.05)。采用Hitesh Modi椎弓根穿破分级标准评价置钉情况,导航组21例共置入螺钉292枚,0级278根(95.21%),1级11根(3.77%),2级2根(0.68%),3级1根(0.34%),4级0根;徒手组19例共置入螺钉314枚,0级269根(85.67%),1级21根(6.69%),2级19根(6.05%),3级3根(0.96%),4级2根(0.64%)。两组螺钉位置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患者无神经损伤或神经损伤加重表现,均未再次调钉。术前术后两组患者主弯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即时三维导航系统在脊柱畸形矫形手术中置钉更安全、有效、精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第三代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经皮置钉腰椎经肌间隙入路融合内固定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7月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经Wiltse入路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腰椎患者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为32~74岁。48例患者均为单侧神经压迫症状,一侧采用机器人辅助下经皮置入椎弓根螺钉,另一侧采用经Wiltse入路置钉。比较48例患者术前、末次随访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采用Richter分类标准及螺钉内聚角对比两侧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度,统计分析两侧置钉时间及出血量。结果: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采用Richter分类标准评价置钉准确度,机器人辅助下共置钉108枚,其中Ⅰ级101枚,Ⅱ级6枚,Ⅲ级1枚。徒手置钉104枚,其中Ⅰ级80枚,Ⅱ级20枚,Ⅲ级4枚。机器人辅助下置钉准确率为93.52%,徒手置钉准确率为76.92%,机器人辅助下置钉准确率显著优于徒手置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27,P=0.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辅助横突间植骨融合和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辅助后路Cage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伴腰椎滑脱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8年3月我院采用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辅助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的18例(Ⅰ组)及采用椎弓根螺钉辅助后路Cage椎间植骨融合治疗的14例(Ⅱ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伴腰椎滑脱患者的病历资料,从患者的腰椎功能改善情况、植骨融合情况、术中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①2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及术后1年与术前JOA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01,P=0.280;t=0.462,P=0.563;t=0.585,P=0.883)。②Ⅰ组16例患者植骨融合2,例未融合;Ⅱ组患者植骨全部融合。2组间植骨融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2)。③Ⅰ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少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69,P=0.000;t=35.957,P=0.000);Ⅰ组2例出现下肢麻木,3例发生硬膜撕裂,Ⅱ组5例出现下肢麻木,6例发生硬膜撕裂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5,P=0.132)。结论:对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伴腰椎滑脱患者,行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后采用横突间植骨融合与Cage椎间融合2种植骨方式疗效相当,但采用后路Cage椎间植骨融合创伤较大,手术时间长,失血量大。对伴有Ⅰ、Ⅱ度滑脱者,只要术中正确处理植骨床、充分植骨,横突间融合不失为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技术在治疗寰枢椎脱位中的优势及疗效。方法:自2009年4月-2012年4月,通过后路寰枢椎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患者25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5~58岁,平均39.6岁。齿状突骨折不愈合13例、齿状突发育畸形6例、先天性颅底凹陷4例、横韧带断裂2例。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枕颈部疼痛及活动受限,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损害,术前JOA评分5~14分,平均8.7分。对随访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评估。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共植入100枚椎弓根螺钉,未出现脊髓、神经根及椎动脉损伤,手术时间1.5~4h,平均2.8h;术中出血150~450mL,平均250mL。3例患者在剥离寰椎后弓过程中致侧方静脉丛损伤,后经明胶海绵及棉片压迫后止血。术后行X线片及CT检查,3枚椎弓根钉角度偏外进入椎动脉孔,但术中未出现椎动脉破裂出血,术后患者亦无明显症状。1枚椎弓根钉角度偏内,致椎弓根内侧皮质破裂,椎弓根钉部分进入椎管,但未出现神经损伤。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20个月,临床症状均获得明显改善,术后JOA评分9~16分,平均14.2分;1例患者术后1年影像学显示植骨部分吸收,但寰枢椎侧方小关节已出现骨性愈合,故未予以处理,其余患者植骨均获得良好的融合,随访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螺钉松动断裂。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后路减压、过伸体位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减压、过伸体位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48例。手术前后测量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百分比、后凸畸形Cobb's角,定期随访并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畸形Cobb's角明显恢复(t=9.26,P〈0.01;t=7.35,P〈0.01),伤椎后缘高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t=8.32,P〉0.05)。随访6~36个月,平均25个月,患者平均伤椎后凸畸形Cobb's角及椎体前缘高度分别较术后丢失5%和8%。5例完全神经损伤者(Frankel A级)神经功能无明显恢复,24例不完全神经损伤者(Frankel A~D级)中21例(87.5%)神经功能恢复1级或以上。断钉1例,钉道松动1例,过度牵伸复位致神经损伤加重1例。结论:后路减压、过伸体位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生理弯曲,有利于恢复神经功能,但也存在断钉、钉道松动、伤椎高度及矫正角度丢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结合椎间融合器或横突间植骨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7月-2006年3月对退行性腰椎侧弯32例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结合椎间融合器或横突间植骨术。男9例,女23例,年龄47-82岁,平均61岁。术后进行ODI(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疗效评分。结果:随访3个月到4年,平均33个月。本组病例术后随访28例,25例改善率为70%—95%,优良率89.8%.。冠状位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27.9°(15°—43°)改善至术后的平均11.2°(6°—19°);矢状位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22.6°(11°—40°)改善至术后的平均33.5°(27°—45°),分别经t检验与术前比较P值<0.05,存在显著性差异。术后所有病例无螺钉松动及断裂,无椎间融合器移位,无椎管狭窄及腰椎滑脱等并发症,无假关节形成。结论: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结合椎间融合器或横突间植骨术,既能够对椎管做到彻底减压,又能一次性完成矫形和重建腰椎稳定性,中、早期随访效果良好,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的较满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57例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分别行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和单纯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伤口愈合率及伤椎Cobb’s角、前缘高度、椎管占位术后矫正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伤口愈合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伤椎Cobb’s角、前缘高度、椎管占位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伤椎固定组在伤椎Cobb’s角、前缘高度、椎管占位矫正情况均优于单纯后路固定组(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较单纯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能更好的矫正伤椎畸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椎弓根钉矫形固定系统在治疗颈椎损伤失稳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矫形固定系统在治疗颈椎损伤后失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选取颈椎损伤后失稳合并颈椎管狭窄患者7例,难复性颈椎骨折脱位患者11例。合并颈椎管狭窄患者术前X线片测量均有发育性椎管狭窄并椎体间不稳,磁共振显示脊髓受压明显;手术采用颈后路C3~C7单开门减压椎管成形术,不稳节段用自行研制的椎弓根矫形固定系统固定并突间关节间植骨融合。难复性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术前均行颅骨牵引后未能复位,术中撬拔复位后用椎弓根钉矫形固定系统固定并植骨融合。结果:术中末出现并发症,术后神经症状明显改善,拍片检查提示置钉位置正确,随诊7~18个月,平均10个月,椎弓根固定系统牢靠,无松动。结论:应用椎弓根钉矫形固定系统一次完成颈椎的复位固定和脊髓减压是一种简捷、可靠的治疗方法,避免了前后路联合手术,近期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自制C型椎管内骨折块复位器在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36例病人手术前CT及MRI提示胸腰椎骨折并伴有椎体后缘骨折块突入椎管压迫脊髓,行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全椎板减压,用自制C型椎管内骨折块复位器在后侧方推挤使椎体后缘骨折块复位,达到恢复椎管容积的目的,并自体骨横突间植骨,术后随访以评价脊柱矫形、椎管占位、复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Frankel分级法)。结果:术后X光平片、CT检查36例椎管容积均恢复至正常80%以上,。术后随访6~72月(平均24月),未发生椎体后突畸形,Frankel分级平均进步1~2级。结论:自制C形椎管内骨折块复位器扩大了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治疗适应证范围,复位效果确切,操作简便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胸腰椎脊柱骨折经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植骨(PLF)手术不同骨源植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3组,均行PLF手术。A组20例取髂骨瓣植骨,B组21例行同种异体骨植骨,C组24例行患椎棘突骨板植骨。结果手术时间:A组(128±25)min,B组(95±7)min,C组(92±5)min;术中出血量:A组(563±135)mL,B组(351±60)mL,C组(336±57)mL;A组手术时间与出血量与B组和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A组、C组患者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B组出现排异反应4例,2例行异体骨取出清创术后愈合2,例经长期换药愈合。3组均无死亡、神经功能损害加重及内固定器械松动断裂等情况发生。A组发生术后取骨区疼痛7例占35%,B组发生伤口痛、渗液4例占19%,C组无不良并发症发生。术后A组及C组胸腰椎骨性融合率均为95%,B组融合率为84%。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神经功能损伤评分3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胸腰椎脊柱骨折取患椎棘突骨板植骨能保证术后融合率,恢复脊柱的远期稳定,其较取髂骨与同种异体骨操作简便、安全经济、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植骨思路。  相似文献   

19.
This communication is the fifth in a series of six publications describing acupuncture points by anatomic nomenclatur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cupuncture points in the lumbar region of the posterior body wall, the inguinal and pelvic regions of the lower abdomen, and the medial surface of the thigh and leg. Acupuncture points in these regions are generally established by anatomic features of the lumbar spinal nerves. Nerve branches of the posterior primary rami of the lumbar spinal nerves and the lumbar plexus provide the anatomic basis for acupuncture points in these regions and are used to name the points accordingly.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方入路经椎旁病灶清除、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对4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后方入路经椎旁病灶清除、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近、远期疗效。结果:所有切口一期愈合,全部病例植骨骨性融合,神经损害有1~2级的改善,脊柱后凸畸形有不同程度纠正,结核无局部复发。结论:后方入路经椎旁病灶清除、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简便、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