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取石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麻醉下行ERCP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组38例(D组),靶控输注丙泊酚组38例(P组)。观察输注右美托咪啶前(T0)、诱导入睡(T1)、插镜(T2)、套石(T3)、退镜(T4)、睁眼(T5)时的HR、MAP、RR、SpO2,所需丙泊酚浓度、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术中镇静评分及术后患者满意度。结果 P组T1时点MAP、RR较T0时点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P组T1时点MAP、RR较D组T1时点下降(P<0.05);D组T1~T3时点HR较T0时点下降(P<0.05或P<0.01)。P组丙泊酚所需浓度明显高于D组(P<0.01),D组患者呼吸抑制、术中体动发生率低于P组(P<0.05),D组镇静评分优于P组(P<0.05),D组患者心动过缓的发生率高于P组(P<0.05),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诊疗麻醉中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可以提供良好的镇静,节俭丙泊酚的用量、无明显的呼吸抑制,不影响患者的清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异丙酚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术后恢复情况,探讨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择期行PCNL患者48例,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七氟醚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组(A组)24例和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组(B组)24例。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10min(T2)、转截石体位后(T3)、转俯卧位后(T4)、手术结束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后清醒时间及呛咳发生情况。结果与T0比较:T1时点A组MAP明显下降(P<0.05)、B组HR和MAP均明显下降(P<0.05);T2时点A组MAP下降(P<0.05);T4时点B组HR升高、MAP下降(P<0.05);T5时点A组MAP升高(P<0.05)、B组HR和MAP均升高(P<0.05);组间比较:T1、T3时点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T5时点HR和M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B组相对平稳。A组患者苏醒拔管期间呛咳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异丙酚用于PCNL麻醉可控性好、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安全迅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小儿全身麻醉后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择期全麻下行隐匿性阴茎矫治术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n=30).Dex组入室后静脉泵注Dex 0.5 μg/kg,10 min后改为0.4 μg/(kg·h)维持至术毕;对照组,泵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其余麻醉用药相同.选择入室平静后(T1)、Dex或生理盐水负荷量泵注后即刻(T2)、置入喉罩后5 min(T3)、手术开始后5 min(T4)、术毕清醒(T5)5个时点,采集测量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BRS)值和血流动力学指标(MAP和HR).结果 与T1时点相比,对照组T2时点BR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T5时点的BRS值均降低(P<0.05);Dex组T2时点BRS值显著升高(P<0.05),T3时点BRS值降低(P<0.05),而T4、T5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Dex组在T2~T5各时点BRS值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相比,两组患儿的MAP在T2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T4时间点均降低(P<0.05),T5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T2~T5时点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1相比,对照组T2时点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 T4时点HR减慢(P<0.05),T5时点HR加快(P<0.05);Dex组T2~T4时点HR均减慢(P<0.05),T5时点HR加快(P<0.05);与对照组相比,Dex组T2~T5时点HR均降低(P<0.05).结论 全麻药物降低小儿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Dex可改善全麻药物对小儿BRS的抑制作用,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Dex)对老年颅内肿瘤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 将30例ASAⅡ~Ⅲ级择期行颅内肿瘤手术切除的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于诱导前给予Dex(1μg/kg)静脉泵注,15 min完成,以0.5 μg/(kg·h)维持.C组诱导前等量生理盐水泵注.分别记录,泵注Dex或生理盐水前(T0)、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后即刻(T3)、1 min(T4)、3 min(T5)、5 min(T6)7个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BIS值.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和ASA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2比较,C组T3~T5时点MAP明显升高(P<0.05),T3、T4时点HR明显升高(P<0.05),而D组各时点MAP和HR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在T3、T4时点,D组MAP和HR明显低于C组(P<0.05),其他时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0比较,D组T1时点BIS明显下降(P<0.05);与T0和T1比较,2组T2~T6时点BIS均明显下降(P<0.05);与T2比较,C组T4、T5时点BIS明显升高(P<0.05),D组各时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T1、T4、T5时点,D组BIS值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老年颅内肿瘤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使用Dex可产生明显的镇静作用,能够抑制气管插管后3 min BIS的反应性升高,且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5.
    
张智勇  包义勇  丁美平  吕辉 《安徽医学》2012,33(12):1659-1661
目的探讨七氟醚丙泊酚联合骶麻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择期行下腹部手术患儿60例,ASAI级,年龄1~7岁,随机分为4组(n=15):七氟醚丙泊酚联合骶麻组(A组),七氟醚联合骶麻组(B组),氯胺酮丙泊酚联合骶麻组(C组),氯胺酮联合骶麻组(D组)。A、B组七氟醚6%~8%面罩吸入诱导,氧流量5~6 L/min,C、D组肌肉注射氯胺酮4~6 mg/kg、阿托品0.02 mg/kg基础麻醉,鼻导管吸氧,4组患儿均行骶管阻滞。术中A、C组静脉泵注丙泊酚、B组七氟醚持续吸入、D组间断静脉注射氯胺酮维持麻醉。分别记录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术前基础值(T1)、切皮时(T2)、切皮后15 min(T3)、术毕(T4)各时点的MAP和HR,术中呕吐、体动、呼吸道分泌物增加、SpO2%和苏醒期躁动情况及评分。结果与C、D组比较,A、B组诱导时间明显缩短(P<0.01);与D组比较,A、B、C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1);与T1比较,T2~T4时D组MAP升高、HR增快(P<0.01);与A、B、C比较,T2~T4时D组MAP升高、HR增快(P<0.01);与A、B、C组比较,D组术中体动、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及苏醒期躁动率均增高(P<0.01);与D组比较,A、B组苏醒期躁动评分降低(P<0.05)。结论七氟醚丙泊酚联合骶麻应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微泵静脉注射Dex 0.2μg/(kg·h)对七氟烷吸入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腹股沟斜疝手术小儿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方法研究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方法。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Ⅰ级、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腹股沟斜疝手术小儿60名,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Dex组(D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组患儿气管插管后微泵静脉注射浓度为2μg/ml Dex 0.2μg/(kg·h),C组患儿微泵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ml/(kg·h)。术中吸入1%~2%七氟烷维持麻醉,保持BIS评分在40~60之间。缝合皮肤时,停用七氟烷及Dex,送至麻醉苏醒室(PACU)。以Wong-Baker疼痛脸谱评估患儿疼痛程度,以小儿苏醒期躁动量表(PAED)评估患儿EA程度,PAED≥10分表示EA。记录、比较两组患儿入室时(T0)、麻醉诱导完成后(T1)、手术开始5min(T2)、10min(T3)、术毕(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留置时间;苏醒期明显疼痛(Wong-Baker疼痛评分≥6)患儿人数、比例及曲马多用量;EA发生人(次)数、比例及丙泊酚用量;PACU期间患儿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2、T3、T4时间点D组患儿HR明显慢于T0(P<0.05),也明显慢于C组患儿(P<0.05);C组、D组患儿T1时间点MAP均明显低于T0(P<0.05);D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8.9±2.1min、10.5±2.1min,明显长于C组(P<0.05),但PACU留置时间与C组相似(P>0.05);D组、C组患儿EA发生率分别为10%(3例)、53.3%(16例),C组EA发生率明显高于D组(P<0.05);明显疼痛人数两组发生率相似(P>0.05),两组各有1例(3.3%)患儿发生呼吸抑制不良反应,但均为一过性,通过吸氧、托下颌等措施及时纠正。两组患儿PACU期间未发生恶心呕吐。结论气管插管后以0.2μg/(kg·h)静脉注射Dex能有效降低七氟烷吸入全身麻醉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手术小儿EA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芬太尼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应激和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85例行扁桃体切除手术患儿分为瑞芬太尼合用异丙酚组(A组,40例)和芬太尼合用异丙酚组(B组,45例),比较两组患儿4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血糖及皮质醇的变化及术后苏醒期躁动。结果①与T0相比,A组T1、T2时点MAP降低(P<0.05),B组T2时点MAP升高(P<0.05);T1、T2时点B组MAP高于A组。②与T0相比,A组T1、T2时点HR降低(P<0.05),B组T2、T3时点HR升高(P<0.05);T1、T2及T3时点B组HR高于A组(P<0.05)。③与T0相比,A组T1,T2和T3时点皮质醇下降,B组T1时皮质醇升高(P<0.05),T3时点皮质醇下降(P<0.05);T1、T2时点B组皮质醇高于A组(P<0.05),T3时点B组皮质醇低于A组(P<0.05)。④术后观察A组患儿苏醒快于B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全凭静脉麻醉能更好地稳定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术后苏醒时间短,能更适合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在肝癌微波凝固(PMCT)治疗中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对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64例肝癌PMCT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组(P组)及对照组(C组)各32例。两组患者于PMCT前20 min注射帕瑞昔布40 mg(P组)或5 mL生理盐水(C组),予芬太尼1μg/kg+丙泊酚4.0μg/mL血浆靶控输注麻醉。记录诱导前(T0)、PMCT开始时(T1)、PMCT 10 min(T2)、PMCT结束时(T3)的收缩压(SBP)、心率(HR);记录丙泊酚靶控的效应室最高浓度、丙泊酚用量、麻醉苏醒时间及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苏醒后30min及3 h的VAS疼痛评分。结果 P组丙泊酚靶控输注的效应室最高浓度低于C组,且丙泊酚用量减少,苏醒时间短(P<0.01);两组患者不同时点S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出现SpO2<93%的比例低于C组(P<0.05);术后30 min及3 h的VAS评分P组均低于C组(P<0.05或P<0.01)。结论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在肝癌PMCT治疗中,可明显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减轻术中呼吸抑制及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喉罩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深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分成Dex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患者给予Dex负荷剂量1μg/kg,术中以0.5μg/(kg.h)维持输注,C组患者相同方法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1 min(T1),诱导前(T2),诱导后置入喉罩前(T3),置入喉罩成功后即刻(T4)、1 min(T5)、3 min(T6)、5 min(T7),腹壁穿透置管即刻(T8),充CO2气腹完毕即刻(T9),卵巢囊肿摘除时(T10),放CO2气腹时(T11),手术结束时(T12),呼之睁眼时(T13),拔出喉罩时(T14),拔出喉罩后1(T15)、3(T16)、5 min(T17),手术患者的HR、SBP、DBP、MAP、Narcotrend分级和Narcotrend指数(NI)及OAA/S评分;记录患者停药至清醒睁眼时间、拔出喉罩时间;记录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及其处理;随访术中知晓情况等。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基本相同(P>0.05);D组患者在给予Dex后,NI值即降低,至给药后10 min时NI降为55±8,OAA/S评分为2.1±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两组NI逐渐恢复,呼之睁眼时NI为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SBP、DBP及HR在T4时点呈明显升高,其中HR在T5时刻仍呈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SBP、DBP及HR在T13、T14时刻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HR在T15时刻仍呈明显升高(P<0.05);C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30%,疼痛(VAS≥4分)达30%,而D组无一例发生躁动,疼痛(VAS≥4分)仅1例(P<0.05)。结论 Dex负荷剂量1μg/kg,术中以0.5μg/(kg.h)维持输注,可使喉罩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镇静深度更适当,提高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预防苏醒期躁动,不良反应较少,可在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术后导尿管引起膀胱不适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泌尿外科手术,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80岁,术后在麻醉后监护室自诉有导尿管相关膀胱不适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40)和对照组(C组,n=40).D组泵注右美托咪定0.6 μg/kg,泵注时间为10 min,C组泵注生理盐水20 mL.监测给药前(T0)、给药后10 min(T1)、30 min(T2)、60 min(T3)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评估导尿管相关性膀胱不适时的严重程度及镇静分级.结果 两组患者给药后,C组SBP、DBP、HR在T1、T2时点较T0上升明显(P<0.05),D组HR在T1时点较T0下降(P<0.05),D组的SBP、DBP、HR在T1、T2时点较C组均下降(P<0.05);与C组比较,D组在T3时点未发生膀胱不适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点轻度、中度膀胱不适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1、T2时点轻度镇静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T3时点与T1、T2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镇静的发生率最低.结论 右美托咪定0.6 μg/kg能有效减轻全麻术后导尿管相关性膀胱不适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沈勤  肖建军  郭海龙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0):1558-1559,159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颌面部手术患者围拔管期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颌面部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组于麻醉诱导前15 min开始用微量泵泵注右美托咪啶,直至手术缝皮时停药,C组不注射任何药物。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时(T0)、拔管前1 min(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3 min(T3)和拔管后10 min(T4)的HR、MAP、和SpO2的变化,以及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期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 D组患者在T1~T4观察点HR和MAP均明显低于C组(P<0.01);患者各观察点SpO2以及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期躁动的发生D组显著少于C组(P<0.01)。结论右美托咪啶用于颌面部手术患者,能有效抑制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不延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且可减少患者围拔管期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江恬  黄红芳 《重庆医学》2012,41(13):1283-1284,1287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啶(Dex)和丙泊酚复合臂丛麻醉在断指再植术中对患者镇静和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根据病情分级为Ⅰ~Ⅱ级的急诊断指再植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Dex组:负荷量1.0μg/kg微量泵15min注入,后给予维持量0.5μg/(kg.h);丙泊酚组按血浆靶浓度1~2μg/mL靶控输注丙泊酚。比较两组用药后的循环、呼吸和镇静Ramsay评分效果。结果给药后各时点丙泊酚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均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而Dex组仅HR和RR出现明显下降,但RR仍高于同时点的丙泊酚组(P<0.05)。丙泊酚组和Dex组患者镇静(Ramsay评分)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x静脉镇静效果确切,没有明显的循环和呼吸抑制作用,是臂丛神经阻滞的合理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啶负荷剂量预先给药对全麻前导尿病人不适感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拟行全麻颅脑手术患者(动脉瘤患者除外),随机分为对照组(S组)、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利多卡因凝胶组(L组)、咪达唑仑组(M组)4组.进入手术室连接心电监护后,D组患者用微量泵泵注右旋美托咪啶,负荷量0.4 μg·kg-,10 min后开始给患者上导尿管,S组患者泵注生理盐水,L组上导尿管之前,导尿管上均匀涂抹利多卡因凝胶,M组上尿管前10 min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05 mg·kg-1,记录给药前(T1)、给药10 min后上尿管前(T2)、上尿管后(T3)、上尿管后10 min(T4)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以及VAS疼痛评分.结果:D、L、M组与S组相比,T1、T2时间点患者HR、MAP及T4时间点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与S组相比,T4时间点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与S组相比,T3时间点HR、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M组相比,T3时间点HR、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S组相比,T4时间点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与M组相比,T3时间点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S、L和M组.结论:麻醉前导尿结合负荷剂量右旋美托咪啶预给药是缓解导尿时患者不适感的有效方法,对循环干扰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闭环靶控系统启动精准麻醉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拟行无痛肠镜检查病人40例,ASAⅠ~Ⅱ级,年龄60~75岁,男22例,女1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S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20例。S组闭环靶控输注丙泊酚,设定血浆靶控浓度为6μg/mL,目标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为55±5;D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3 mg/kg,观察并比较2组术中HR、MAP、SpO2、BIS值,苏醒时间、术中丙泊酚用量、镇静/麻醉后离院评分以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2组病人在麻醉后MAP及HR均降低(P < 0.01),S组在麻醉后BIS值降低(P < 0.01),BIS值稳定于55左右;组间比较D组MAP降低、HR减慢较S组更为明显(P < 0.01)。D组SpO2在麻醉后降低(P < 0.01),且低于S组(P < 0.01)。S组病人术中丙泊酚用量以及苏醒时间均明显低于D组(P < 0.01),2组镇静/麻醉后离院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痛肠镜检查中闭环靶控系统启动精准麻醉的应用,可明显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苏醒时间,能更好地维持术中循环和呼吸功能平稳,病人术后更为舒适,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安全有效的无痛肠镜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陈鹏  陈伟  张毅  谭敏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1):1490-149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骨科全麻手术病人升压效应的影响。方法120例手术病人,ASAⅠ级或Ⅱ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小剂量组(Dex1组)40例,于麻醉诱导前泵注0.5 μg/kg盐酸右美托咪定,大剂量组(Dex2组)40例,泵注0.8 μg/kg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照组(C组)40例,泵注等量0.9%氯化钠溶液,所有病人置入喉罩5 min后均静脉注射0.1 mg/kg麻黄碱。比较3组病人入室后(T1)、麻醉诱导前(T2)、麻醉诱导后1min(T3)、置入喉罩(T4)、注射麻黄碱后即刻(T5)的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并比较3组病人注射麻黄碱10 min内HR、血压到达最大值的时间(MtHR和MtBP)以及HR、SBP、DBP的最大值与T5时刻的差值(ΔHR、ΔDBP和ΔSBP)。结果Dex1组、Dex2组T2、T3、T4、T5时刻HR、SBP和DBP均低于C组(P < 0.01),Dex2组T2、T3、T4、T5时刻SBP和DBP均低于Dex1组(P < 0.01),Dex1组、Dex2组T2、T3、T4、T5时刻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1组、Dex2组ΔHR、ΔDBP、ΔSBP均明显高于C组,MtHR和MtBP均明显低于C组(P < 0.01);Dex2组ΔHR、ΔDBP、ΔSBP均明显高于Dex1组(P < 0.01);Dex1组、Dex2组MtHR和Mt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能够增强骨科全麻手术病人升压效果,并加快见效时间,且剂量为0.8 μg/kg时的升压效果明显优于0.5 μg/kg。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与开环手动调节输注用于结直肠癌术中麻醉的疗效差异。 方法 将2017年2月—2019年2月于台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研究组予以BIS指导下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麻醉,对照组予以丙泊酚开环输注麻醉。监测T1(麻醉诱导前)、T2(插管时)、T3(切皮时)、T4(术毕)和T5(拔管时)HR、MAP和SPO2等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丙泊酚用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观察不良反应;评价认知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研究组T2~T4时刻MAP及T2时刻HR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而研究组T3和T4时刻HR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1)。研究组丙泊酚用量[(647.51±24.62)mg]低于对照组[(783.18±31.76)mg],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01)。研究组术后1 d MMSE评分(26.69±1.32)高于对照组(24.95±1.46,t=3.802,P<0.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25.45%,χ2=5.153,P=0.023)。 结论 BIS指导下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有利于维持结直肠癌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麻醉复苏时间,减轻不良反应,促进认知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殷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2):108-11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和咪达唑仑在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行小儿腹腔镜手术患儿,均进行硬膜外麻醉,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比较两组在气腹前(T0)、气腹后10min(T1)、气腹后30rain(T2)、腹腔放气后5rain(T3)及腹腔放气后10min(T4)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氧饱和度(SpO2)、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的变化,以及躁动、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麻醉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两组各时间点的HR、SBP、DBP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T1、T2、T3、T4时E和NE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T0时水平(P均〈0.05);D组T1、T2时E和NE水平均显著低于M组(P均〈0.05);D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M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辅助麻醉具有对呼吸影响小、应激反应小等优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肖建军  郭海龙  沈勤 《安徽医学》2012,33(9):1155-1157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用于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对患儿循环及对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小儿OSAHS患者4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雷米芬太尼组(R组),每组20例;S组采用效应室靶控输注(TCIe)丙泊酚、舒芬太尼,罗库溴铵0.6 mg/kg诱导,TCIe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维持;R组采用TCIe丙泊酚、雷米芬太尼,罗库溴铵0.6 mg/kg诱导,TCIe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维持;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基础值(T0)、诱导期最低值(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3 min(T3)、插管后5 min(T4)、拔管时(T5)各时点的SBP、DBP、HR以及苏醒期躁动情况、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 R组T1时点血压和心率明显低于S组(P0.05);T5时点血压和心率R组均高于S组(P0.05);R组苏醒期躁动明显多于S组;而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S组长于R组。结论 TCI舒芬太尼应用于小儿OSAHS麻醉诱导期和拔管期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均低于雷米芬太尼,苏醒期躁动比雷米芬太尼少,更有优势;在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上长于雷米芬太尼,但苏醒后患者安静、平稳,更符合舒适化医疗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