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疱疮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疱疮是累及皮肤和黏膜的自身免疫性表皮内大疱病。本病临床上较常见,治疗较为困难,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严重者可致死亡。做好护理工作对疾病的转归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雷公藤合并皮质激素在治疗天疱疮、类天疱疮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雷公藤合并皮质激素在治疗天疱疮和类天疱疮中的作用。方法 在皮质激素剂量不足或高剂量下病情波动时以及皮质激素减量时合用雷公藤治疗75例天疱疮和25例类天疱疮。从雷公藤起效时间、皮损控制时间、激素抽减时间三项指标观察雷公藤对不同病情和类型的天疱疮、类天疱疮的作用,并与纯皮质激素组进行比较。结果 合用雷公藤无论对轻、中症或重症、病情稳定或波动的天疱疮和类天郊疮均有相似的疗效,皮损控制时间与激素抽减时间与纯皮质激素组无显著差异,各型天疱疮的总有效率为74.7%,类天疱疮为68.0%。结论 雷公藤在合并皮质激素治疗天疱疮、类天疱疮中能部分替代 或减少皮质激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3.
28例中老年天疱疮和类天疱疮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中老年自身免疫性天疱疮和类天疱疮患者的死因,提高其生存率。方法 结合11年来271例天疱疮和类天疱疮住院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分析其中28例天疱疮、类天疱疮的死因及相关因素,并与相应的大疱病生存者作为对照及统计学处理。结果 天疱疮病死率10.4%,类天疱疮病死率10.1%,病死率随年龄递增。生存期分别17个月和4个月。直接死因为脏器衰竭、消化道出血、感染性休克。间接死因为继发感染、老年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与天疱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5例糖尿病病人并发天疱疮,均为NIDDM,病情严重且复杂,有2例并发酮症酸中毒,有3例合并尿路及肺部感染,口腔霉菌感染,1例71岁高龄病人合并脑梗塞,3例有明显水电酸碱失衡。  相似文献   

5.
史慧玲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6):104-104
息儿,男,胎龄40周,体重3000g住院号2005687。于2000年10月11日8时经阴道自娩,产程顺利。出生时羊水Ⅱ度污染,外观发育正常,喉反射好,经清理呼吸道后哭声洪亮.皮肤黏膜红润。呼吸30次/分,节律整齐。心率13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间。腹平软,肝脾无病理性肿大。四肢张力正常,Apgar评分1′8分、5′10分。初步诊断:正常新生儿。出生后吃奶、精神好,反应灵敏。无发热、烦躁、哭闹等  相似文献   

6.
天泡疮为临床少见、难治性疾病,中医对其认识有悠久的历史,文献记载较多,治疗上有较强的优势,但其古文献记载名称繁多,且概念不明确,加之现行教科书对其古病名所指部分参考依据不足,规范病名的称谓是继承和发扬中医药防治本病的关键和起点,明确与西医天疱疮之间的关系为发扬中医优势的桥梁,故提出深入病名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天泡疮为临床少见、难治性疾病,中医对其认识有悠久的历史,文献记载较多,治疗上有较强的优势,但其古文献记载名称繁多,且概念不明确,加之现行教科书对其古病名所指部分参考依据不足,规范病名的称谓是继承和发扬中医药防治本病的关键和起点,明确与西医天疱疮之间的关系为发扬中医优势的桥梁,故提出深入病名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老年自身免疫性天疱疮和类天疱疮患者的死因,提高其生存率。方法结合11年来271例天疱疮和类天疱疮住院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分析其中28例天疱疮、类天疱疮的死因及相关因素,并与相应的大疱病生存者作对照及统计学处理。结果天疱疮病死率10.4%,类天疱疮病死率10.1%,病死率随年龄递增。生存期分别17个月和4个月。直接死因为脏器衰竭、消化道出血、感染性休克。间接死因为继发感染、老年病和其他并、伴发症。相关因素主要是高龄、黏膜累及、激素剂量、皮损严重度。结论天疱疮患者中脏器衰竭者病死率高。类天疱疮中有黏膜损害、消化道出血者预后较差。继发感染为天疱疮、类天疱疮共同的间接死因。  相似文献   

9.
随着作为治疗天疱疮首选药物的糖皮质激素的问世,该病的临床缓解率大大提高,但是糖皮质激素副作用较大.目前,对环孢素、霉酚酸酯、免疫球蛋白冲击、免疫吸附疗法、利妥昔单抗等辅助药物、疗法也有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治疗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3年1月~2012年5月来新乡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就诊的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69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1例,两组均给予正规的系统皮质类固醇治疗,治疗组加用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患者皮肤黏膜的糜烂面,疗程8周,观察并比较皮损控制时间、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①两组患者无新疱疮出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糜烂面基本无渗出时间[(7.03±1.56)d]、糜烂溃疡面基本愈合时间[(15.16±2.13)d]均短于对照组[(10.53±2.75)、(18.67±2.53)d],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组治疗8周后痊愈率[73.7%(28/38)]、总有效率[86.8%(33/38)]虽略高于对照组[61.3%(19/31)、74.2% (23/31)],但统计学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出现5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4例不良反应,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氦氖激光确实能对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皮肤黏膜糜烂面早期愈合起到很好的作用,副作用较小,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天疱疮是一种严重的大疱性皮肤病。长期反复出现表皮内大疱。发病与自身免疫机制有关。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 ,可能与某些药物如青霉素、保太松、利福平等有关。此病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 ,后果十分严重 ,有的甚至危及生命。1 临床资料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3月我院共收治天疱疮患者 11例 ,男 3例 ,女 8例 ,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 4 8岁。好转出院者10例 ,死亡 1例。2 临床护理2 1 加强各个皮损部位的皮肤护理 :天疱疮患者常伴有全身各个部位的大面积的渗出和油性鳞屑及黄褐色痂皮 ,正确、及时的皮肤护理十分重要。对于头面部…  相似文献   

12.
王敏  李若尧 《吉林医学》2010,(24):4217-4217
<正>斑秃合并天疱疮,目前尚未见报道。两者是否有关联还需进一步研究。对斑秃合并天疱疮1例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70岁,因颜面、胸背、四肢起红斑,水疱3个月入院。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左面部皮肤出现红斑、水疱,自  相似文献   

13.
尚蔚芳  皇应杰 《吉林医学》2010,31(29):5213-5214
<正>天疱疮一种慢性、复发性、严重性表皮内棘突松解性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1]。其皮损广泛,典型皮损为正常皮肤上发生水疱或大疱,或在红斑基础上出现松弛性大疱,疱壁薄,已破溃形成广泛糜烂面,渗液多,蛋白质大量丢失,易继发  相似文献   

14.
天疱疮是以表皮内棘细胞松解为特点的严重的大疱性皮肤病,反复出现表皮内大疱.发病与自身免疫机制有关. 1 一般护理 1.1 皮肤糜烂者要加强疱病清疮换药.现主要有三种清创方法: (1)方法一:详见第二章清创换药操作流程. (2)方法二:浸浴疗法.即用1:8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泡浴,可每日一次,泡浴后可直接外用药膏.此方法简便易行,治疗中无痛苦,患者乐于接受. (3)方法三:"贴邮票法".即准备1:2000的小檗碱液,根据糜烂面大小剪裁纱布,将纱布浸满小檗碱液后盖在创面即可,每日观察创面情况.  相似文献   

15.
16.
寻常型天疱疮12例早期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黎石坚  杨越云 《广西医学》1995,17(5):441-442
  相似文献   

17.
天疱疮的护理万乌玉1973年1月~1995年7月,我科共收治天疱疮病人36例,疗效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6例病人中男16例,女20例,发病年龄14~70岁,60岁以上者2例。痊愈7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死亡2例,有14例病人在治...  相似文献   

18.
<正> 天疱疮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是一种遗传缺陷性疾病,在皮肤上易致自发性水疱或小损害。中医学认为是由心火脾湿,兼感风热暑湿之邪,熏蒸肌肤而成,以皮起燎浆水泡、皮破流津、缠绵不愈为特点。国内有关学者对该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近年来国内中西医结合诊断天疱疮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天疱疮是一种慢性、复发性、严重性表皮内大疱性皮肤病,目前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自应用皮质激素治疗该病以来,该病的死亡率已可大大降低,预后得到了改善。如合理用药,可使本病得以缓解甚至痊愈。现就我们治疗过的资料完整的42例患者作以分析总结,目的在于探索皮质激素在本病治疗中的正确应用,探讨更理想的治疗方案,同时对本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等进行讨论和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20.
类天疱疮型扁平苔藓(LPP)是扁平苔藓(LP)的罕见类型,又称伴类天疱疮或天疱疮、疱疹样皮炎的 LP,国内未见报道,现报告1例。患者,女,21岁。3岁起手足背、肢体伸侧及躯干等处反复出现自发性痒性大疱,6岁起发疹部位渐限于小腿及足背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