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锋 《中国乡村医药》2011,18(12):20-20
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笔者在传统手术方法基础上予微创疗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93例,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3例中男81例,女12例;年龄1.5~7岁。右侧斜疝68例(73.1%),左侧斜疝20例(21.5%),双侧斜疝5例(5.4%)。1.2治疗方法术前常规禁饮、禁食,完善各项实验室检查,腹股沟备皮,患儿取仰卧位。  相似文献   

2.
顾林根 《河北医药》1995,17(4):215-216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诊断与治疗体会201700上海市青浦县中心医院外科顾林根我院外科于1991年7月~1993年12月共收治腹股沟斜动269例,其中12岁以下的小儿斜和92例,占34.1%,现将小儿斜和的诊治体会介绍如下。IIB$资料本组92例,最小年龄...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5后~2005年手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腹股沟疝9672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方式、治疗经验。方法 对42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92例,女36例。1岁以内13例,1~3岁285例,4~6岁84例,7~14岁46例。疝发生在左侧者116例,右侧者281例,双侧者31例,其中嵌顿疝56例。结果 本组218例患儿获得随访,随防率50.93%,随访1~5年,复发2例。结论 一旦腹股沟斜疝诊断确立,如无手术禁忌症,可不受年龄限制,及时进行手术。熟悉小儿腹股沟区解剖,掌握手术原则及认真细致的手术操作是避免医源性损伤、降低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手术量占基层医院小儿外科手术量的80%~90%。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用医用ZT胶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效果满意。现就临床资料完整的3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微创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下腹部微创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36例,年龄7个月~7岁,平均2.4岁。结果手术过程均顺利,手术时间15~35min,平均23min,术后2~3d出院。236例中复发3例,经再次手术痊愈,无切口感染、精索扭转及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切口瘢痕较小,美容效果好。结论本术式有很多的优点,操作简单,切口小,产生的疼痛轻,造成的损伤小,患者的恢复很快,手术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都很短,花费的费用比较低,该手术疗效可靠,而且很安全,手术治疗后很少出现并发症,该病的复发率低等,在临床上很值得进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性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复发性斜疝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212例,其中有64例为腹股沟复发性斜疝,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使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1%;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性斜疝其效果快,创伤小,治疗效果好,并发症低,后遗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正>小儿腹股沟斜疝在儿童先天性疾病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因小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导致了小儿腹股沟斜疝在发病时不易被家长发现,有时可导致严重后果。我科从2005~2012年共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2 520例,效果满意,现汇报如下。资料与方法资料:2 520例患儿,男2 346例,女174例,年龄2月~8岁,平均年龄1.5岁。其中单侧腹股沟斜疝2 257例,双侧腹股沟斜  相似文献   

9.
10.
11.
欧荣册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8):2734-2735
目的:观察小儿腹股沟斜疝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改良,降低小儿斜疝术后复发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6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传统的经腹股沟小横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基础上的改良疝囊高位结扎术,术中将腹膜外脂肪分离,向里再分离2—3cm,将疝囊颈往上提直至将疝囊后壁收紧为止。结果:全部病例均行此改良疝囊高位结扎术,随访无复发。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改良疝囊高位结扎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明显降低了术后复发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义平  熊小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3):1904-1905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否适用于嵌顿性(伴有全腹膜炎)腹股沟斜疝。方法:根据疝嵌顿后腹膜炎体征情况,统一手术切口、术式及抗生素使用剂量应用天数,对36例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病人与同期108例择期的腹股沟疝病人分为两组对比。采用mesh prefix plug定型产品作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率、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n=108)相比,研究组(n=36)手术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性(t检验,P<0.01)。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率、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Fisher确切概率法,P=0.085,P=0.378,P=0.561)。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同样适用于伴有全腹膜炎的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方法、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2006-07~2008-12对124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实施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其中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69例(腹腔镜组),传统的经皮切开手术55例(传统组)。结果腹腔镜组较传统组手术时间短,术后需用镇痛药的例数少,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高。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术式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无切口瘢痕等优点,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田丹  赵普 《中国医药科学》2012,(14):226-227
目的探讨简易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双侧腹股沟斜疝的价值。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对156例双侧腹股沟斜疝患儿实施简易二孔法腹腔镜手术。结果 156例患儿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双侧疝囊高位结扎术,0.5~2岁患儿51例,平均手术时间(35.0±2.2)min;2~7岁患儿105例,平均手术时间(26.5±2.5)min。术后未见阴囊水肿、睾丸疼痛及缺血性坏死。随访1~6月者95例,6~12月者30例,12~15月者23例,均无腹腔粘连,1例单侧复发(0.6%)。结论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双侧腹股沟斜疝的操作简单,具有切口美观、手术安全、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点,是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方法用意大利赫美网塞型补片治疗112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者,其中86例合并有各种类型的其他重要脏器疾病,从嵌顿至接受手术时间为2~48h。结果全组病例无死亡,随访时间3~24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安全有效、恢复快的优点,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七氟醚与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七氟醚组(S组),每组30例。患儿抱入室后分别给予氯胺酮麻醉和七氟醚吸入麻醉后进行骶管阻滞,记录其哭闹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和疼痛反射消失时间,观察基础麻醉期间患儿的合作情况和有无并发症的发生。K组术中间断静脉氯胺酮与丙泊酚。S组吸入3%~5%七氟醚,术中患儿始终保持自主呼吸,常规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苏醒时间、清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①与术前相比,K组和S组术中RR减慢,HR及MAP升高(P〈0.05)。②K组患儿哭闹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和疼痛反射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和清醒时间较S组明显延长(P〈0.05)。③S组患儿呛咳、恶心、呕吐、躁动、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K组(P〈0.05)。结论吸入七氟醚是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较为理想的基础麻醉方式,适合于快通道麻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双孔双线雪橇针行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间施行的500例应用双孔双线雪橇针行腹腔镜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病例。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5.5±3.6)min,术后住院4d,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目前无复发病例。结论应用双孔双线雪橇针行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安全、有效并且操作简单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卫生院近4年收治的9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阴囊水肿、伤口疼痛、住院日数、复发的情况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符合微创手术原则,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使用单纤维聚丙烯补片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选择腹股沟斜疝患者12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疝修补术,治疗组采用单纤维聚丙烯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局部异物感染、疼痛、术后复发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疝并发症未见明显差异(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单纤维聚丙烯补片治疗腹股沟斜疝克服了传统修补术的诸多缺点,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莫海南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174-175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复发疝的治疗效果,分析复发的原因及注意事项.方法:把本院接诊的46例腹股沟复发疝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行传统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23例复发疝患者经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后,随访2年,复发率为0,而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的复发疝患者,经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