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1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应用曼月乐治疗,随访观察并比较患者放置前及放置后1、3、6、12个月后血清激素水平、CA125水平、血红蛋白及痛经程度、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的变化。结果患者血红蛋白在放置LNG—IUS1年后较治疗前上升;血清CA125水平在放置后3个月明显下降;放置LNG—IUS后血清FSH、LH、E2水平与放置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痛经症状在放置3个月后迅速控制,疼痛评分从(2.15±0.12)降到(0.72±0.05);月经量在放置3个月后明显减少,6个月及12个月时月经量持续下降(P〈0.05);子宫体积与放置前差异无显著性;子宫内膜厚度在放置后显著变薄,子宫内膜厚度放置前(12.52±3.13)mm与放置后3个月(7.13±1.70)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内放置曼月乐能有效缓解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痛经症状、保留子宫.是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2.
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靖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3):118-119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LNG—IUS)对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5年10月-2008年3月在温州市计划生育指导站诊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55例,于月经周期第4~7天放置LNG—IUS,采用月经失血图(PBAC)及划线记录法(VAS)比较放置前及放置后3、6、12个月经量及疼痛评分,同时在放置后3、6、12个月予B超测量子宫体积及子宫内膜厚度,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1)患者于置环前及置环后3-.6、12个月,经量PBAC评分分别为(1954-57)分、(45±11)分、(28±13)分、(22±13)分,置环后3、6、12个月经量均较置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置环前患者痛经VAS评分为(73±13)分,放置3、6、12个月后VAS评分分别为(32±13)分、(18±7)分、(16±5)分,与置环前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置环前平均子宫内膜厚度为(8.3±1.5)mm,置环后3.6、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7.0±0.6)ram、(5.1±0.8)ram、(4.5±0.5)mm,较置环前均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例患者放置后出现卵巢生理性囊肿,1~6个月B超复查均自行消失。结论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可有效缓解痛经及减少经量,临床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复发的治疗 为了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保守性手术或保守性手术联合药物巩固治疗后复发者治疗的效果,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徐肖文等选择因内异症复发而就诊的患者23例,于月经周期第5~7天宫内放置LNG-IUS。所有患者均无生育要求且不愿再次手术。于放置LNG-IUS后3、6、12、24、364-月随访,观察放置LNG—-US前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血清CA。水平、卵巢内异症囊肿体积的变化以及月经情况、体质量等指标。  相似文献   

4.
邱淑芬  王芸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4):121-121,123
目的观察左旋-18甲基炔诺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0年8月本院门诊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月经来潮第3—5天官腔放置LNG—IUS,比较放置前后痛经程度、月经变化等。结果28例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患者在带器期间痛经缓解率100%,月经量明显减少,其他部位内异病灶症状好转。结论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放入LNG—IUS对无生育要求的妇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子宫腺肌病内膜电切术后放置曼月乐临床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应用官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TCRE)联合术后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商品名: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的研究,寻找子宫腺肌病保守性手术治疗的理想方案。方法对168例月经过多伴痛经且要求保留子宫的腺肌病患者,经随机抽样分为联合组(子宫内膜电切术+放置曼月乐组)和电切组(子宫内膜电切术组)进行对照观察,并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随访观察痛经(VAS评分)、PBAC评分。结果联合组痛经的改善、闭经、复发率的降低等指标均较电切组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E联合曼月乐既解决患者单独放置曼月乐引起的不规则出血及依从性差问题,又弥补了TCRE术后易复发的问题。两者结合可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是一种可靠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解系统(L N G-I U S)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 M)及子宫腺肌病(A M)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对33例诊断为AM或EM的已育妇女,选择月经周期4-6天放置LNG-IUS,观察其月经量,血红蛋白和痛经,子宫体积指标的变化。结果放置LNG-IUS的相比,33例患者放置3个月、12个月后月经量,较放置前明显减少(P<0.01)。血红蛋白较放置前显著升高(P<0.05)。痛经较放置前明显减轻(P<0.01)。子宫体积较放置前明显缩小(P<0.05)。随访12个月后,其中3例有月经间期出血。结论LNG-IUS对于AM及EM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疗效及子宫内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长期低剂量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异常出血的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和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选择围绝经期有异常出血的子宫肌瘤患者12例,口服米非司酮10mg/d,连续6个月,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子宫内膜病理的变化。结果:用药期间患者均闭经,治疗后较治疗前血红蛋白平均升高32g/L,子宫肌瘤的最大直径下降显著(P〈0.01);治疗后子宫内膜病理呈现增生期和(或)分泌期变化,未见异型性。结论:长期低剂量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出血的子宫肌瘤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商品名: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52例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曼月乐组)和对照组(孕激素组)。观察组22例,于诊断性刮宫术后第4~5天宫腔内置入LNG-IUS。对照组30例,于诊断性刮宫术后第5天给予孕激素(妇康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曼月乐放置前、放置后3、6、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1.68±0.43)mm、(0.85±0.51)mm、(0.60±0.38)mm、(0.43±0.41)m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1.70±044)mm、(1.53±0.53)mm、(1.26±0.51)mm、(1.12±0.40)m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6、12个月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量在放置曼月乐后第3个月开始显著减少,治疗后3、6、12月月经量PBAC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月经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6、12个月月经量PBAC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子宫内膜增生症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口服孕激素,且不良反应少、操作方便,价格合适,患者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术后置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LNG—IU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腹腔镜术后的应用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8例腹腔镜证实为R-AFS分期Ⅲ期或Ⅳ期EMs患者于手术后月经来潮第3—5天宫腔放置LNG-IUS,比较放置前后痛经程度、月经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28例子EMs术后患者在带器期间痛经缓解率100%;月经量明显减少;有13例患者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未经任何治疗,3个月后均自然恢复。结论盆腔EMs腹腔镜术后辅以置LNG-IUS对无生育要求的妇女安全、有效,患者依从性好。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其主要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LNG-IUS)对子宫腺肌病( AM)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AM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患者于月经干净第3天,宫内放置LNG-IUS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片25mg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6、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 VAS)、口述描述评分( VRS)、月经量PBAC评分变化,并采用B超测量治疗前、后子宫体各轴径数值,计算子宫体积;并于治疗前、后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癌抗原125( CA125)、糖链抗原199( CA199)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各时间点VAS、VRS、PBAC评分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体积、血清CA125、CA199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LNG-IUS宫腔内放置,可显著减轻AM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子宫体积,降低血清CA125、CA199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临床效果,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观察40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症的患者放置曼月乐前及放置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月经量变化.放置前和放置后12个月分别行宫腔镜检查,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法测定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ER、PR)、Ki-67与Bcl-2、Bax表达情况.结果:放置曼月乐前月经PBAC评分为210.1±44.96,放置后第3个月、第6个月及第12个月月经PBAC评分分别为51.08±12.03、21.83±10.06及8.25±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放置曼月乐12个月后,宫腔镜图像显示子宫内膜变得菲薄,子宫内膜病理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改变消失,内膜呈分泌现象及间质蜕膜样变.放环后12个月ER、PR和Ki-67的表达显著降低,Bcl-2在腺体细胞中表达亦下降,Bax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曼月乐能有效减少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的月经量,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ER、PR、Ki-67、Bcl-2的表达,增加Bax的表达,诱导子宫内膜细胞凋亡,从而使增生的子宫内膜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并进行随访,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进行疼痛VAS评分;观测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血清CAl25值的变化。结果:2例于放置2个月失访;2例于放置2个月、5个月脱落;2例于放置6个月、10个月闭经;46例完成12个月随访。放置后痛经的VAS评分显著下降、月经量显著减少、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薄、血清CA125值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有较好的疗效,使用安全、有效,相对便宜,适合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皮下埋植避孕剂对子宫内膜组织内皮素(endothelin,ET)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的影响.方法 皮下埋植左炔诺酮妇女月经规则出血和不规则出血子宫内膜各8例(下称皮埋组),正常子宫内膜12例,测定内膜组织ET和NO含量.结果 皮埋组子宫内膜组织ET和NO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NO/ET值低于正常组(P<0.05);月经不规则出血组子宫内膜ET和NO含量均明显高于月经规则出血组和正常组(P<0.05),月经规则出血组子宫内膜ET含量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皮下埋植避孕剂影响子宫内膜的收缩功能,ET/NO调节失衡导致子宫异常出血.  相似文献   

14.
李轶琳  高双  崔满华 《黑龙江医学》2010,34(12):898-900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对子宫内膜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12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的患者,放置LNG-IUS。放置前,对门诊就诊患者进行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病理活检;放置后,每隔3个月随访1次,研究子宫内膜复原时间及复原率。结果本组12例患者中,4例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无非典型性增生;7例为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无非典型性增生;仅1例患者为子宫内膜复杂非典型性增生。所有患者子宫内膜在放置LNG-IUS后均得到治愈(100%,12/12)。3个月内,子宫内膜得到明显改善(66%,8/12),子宫内膜转归平均时间为4.5个月。12例患者转归时间为9个月。放置LNG-IUS后,子宫内膜复杂性非典型性增生患者子宫内膜转归时间为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3~27个月)。通过宫腔内放置LNG-IUS后,子宫内膜增生得到有效治疗。结论 LNG-IUS是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5.
姚佳娜  谢梅青 《热带医学杂志》2013,(8):948-951,F0004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症患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后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血管生成素(Ang-1、Ang-2)表达的变化,从血管生成及血管稳定性方面探讨子宫腺肌症患者放置LNG-IUS后不规则出血的发生机制。方法收集41例放置LNG-IUS腺肌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应用免疫组化染色(DAKO EnvisionTM System法)检测其子宫内膜VEGF、Ang-1、Ang-2的表达水平,同时设立子宫腺肌症对照组(16例)。结果放置LNG-IUS后异常出血组(16例)子宫内膜VEGF、Ang-2表达较无异常出血组(25例)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ng-1在异常出血组与无异常出血组子宫内膜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NG-IUS放置年限不同,将放置LNG-IUS的患者分为放置1年内组、放置1~2年组、放置2年以上组。放置1~2年组、放置2年以上组子宫内膜VEGF、Ang-2表达比放置1年内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1在不同放置年限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Ang-1、Ang-2可能通过影响微血管生成及血管稳定性参与LNG-IUS的出血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 TCRP)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LNG-IUS)治疗子宫内膜息肉( E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70例EP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TCRP,观察组行TCRP后宫内放置LNG-IUS,2组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第1、6、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检测术前及术后12个月血清雌二醇( E2)、孕酮( P)变化,随访术后12个月复发情况。结果术前及术后1个月2组子宫内膜厚度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子宫内膜逐渐变薄,术后6、12个月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同期缩小( P﹤0.05);术后12个月E2、P水平无明显变化( 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2例复发,占7.1%,对照组8例复发,占22.9%( P﹤0.05)。结论 TCRP联合宫内放置LNG-IUS治疗EP,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适用于暂无生育需要或已婚已育EP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在治疗子宫腺肌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濮阳市妇幼保健院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0月就诊的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放置曼月乐的患者100例,于月经第3—7天内宫内放置曼月乐,含左炔诺孕酮52mg,每日释放20μg,有效期为5年;口服孕三烯酮的患者100例,自月经第1天口服孕三烯酮,每天2.5mg,每周2次,连服6个月。结果曼月乐组患者痛经、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大小、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血CA125水平在治疗后6、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8个月痛经、子宫大小和血红蛋白含量与治疗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8个月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和血CA125水平与治疗后1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量进一步减少,子宫内膜更薄,血CA125水平进一步降低。治疗后24、30、36个月患者痛经、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大小、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血CA125水平与之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42个月患者痛经、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大小、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血CA125水平与之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曼月乐能有效减少月经量,减轻痛经,减少不良反应,而且对子宫腺肌症患者的治疗有持续疗效,同时也达到避孕的目的,曼月乐有效作用时间至少可以维持36个月,在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商品名:曼月乐)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EAH)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观察20例年轻EAH患者放置LNG-IUS前及放置后3个月、6个月PBAC法月经量评分、经阴道超声内膜厚度等指标变化。放置前和放置后6个月分别行宫腔镜检查并刮取内膜送病理,同时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结果经量评分放置LNG-IUS前为125.9±33.5,放置LNG-IUS后3个月为49.2±18.9;6个月为35.6±7.5,与放置LNG-IUS前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放置LNG-IUS前内膜厚度为(14.9±4.2)mm,放置LNG-IUS后3个月及6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9.4±2.0)mm及(7.5±2.6)mm,与放置LNG-IUS前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放置LNG-IUS后6个月宫腔镜检查显示:息肉样增生内膜明显萎缩,宫腔形状恢复正常;病理显示18例内膜不典型增生改变全部消失,内膜腺体萎缩或呈分泌期改变伴间质蜕膜样变,2例重度EAH内膜转化为轻度EAH;20例子宫内膜ER及PR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结论 LNG-IUS能逆转不典型增生的内膜,可作为对年轻EAH患者,尤其是需要保留生育能力患者的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保守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雌二醇(E2)测定在宫腔镜治疗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EP)的指导意义。方法:分析2006年—2008年住院的24例以绝经后出血为主诉,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术前常规测定雌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行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手术,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polyp,TCRP)同时子宫内膜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endometrium,TCRE),其余病例使用电切镜一次或分次自根蒂部全部切除病灶,即TCRP。结果:术后门诊复查。2例EP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伴E2升高,行TCRP同时TCRE术,术后12个月无异常。而22例行TCRP患者中,2例在术后3个月,3例在术后6个月~12个月发生反复出血,保守治疗失败,改为子宫全切术,术后病理排除恶性病变。这5例患者术前均有E2升高,4例为增生期子宫内膜,1例萎缩型子宫内膜。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与雌激素水平增高密切相关,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5.8%有E2水平升高,这些患者出血病灶不局限于息肉,因此,伴有E2升高的患者宜行TCRE同时TCRP。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温经祛瘀方对子宫内膜病变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周期子宫内膜容受性与临床妊娠的影响。方法将72例接受IVF-ET的子宫内膜病变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单纯宫腔镜下诊刮送病理检查后采用常规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辨证运用温经祛瘀方进行中药干预,观察两组患者IVF-ET周期临床与实验室相关检测指标变化。结果温经祛瘀方可以显著提高观察组子宫内膜病变不孕患者HCG注射日A型子宫内膜形态,降低C型或不均质子宫内膜的发生率(P<0.01),生化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胚胎种植率与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B型内膜、周期取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使用中药干预的不孕患者种植窗期胞饮突表达丰富明显。结论温经祛瘀方对IVF-ET周期子宫内膜病变不孕症患者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种植率与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