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应用价值.方法:4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中,腹腔镜修补术(腔镜组)18例,开腹修补术(开腹组)30例.观察2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腔镜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肠蠕动恢复时间、镇痛药使用例数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P〈0.05~P〈0.01).2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应用价值。方法:4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中,腹腔镜修补术(腔镜组)18例,开腹修补术(开腹组)30例。观察2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腔镜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肠蠕动恢复时间、镇痛药使用例数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P0.05~P0.01)。2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应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中的价值,探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腔镜组(腹腔镜下穿孔修补)和开腹组(开腹穿孔修补),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腔镜组4例中转开腹,其余54例均顺利完成镜下修补;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1.47±5.73)min、(28.03±7.49)h和(6.59±1.48)d,均短于开腹组患者的(68.21±5.41)min、(61.52±12.37)h和(10.16±2.65)d(P0.05);腔镜组患者术后镇痛剂使用率为6.90%(4/58),低于开腹组患者的46.55%(27/58)(P0.05);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2%(1/58),明显低于开腹组患者的13.79%(8/58)(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有助于促进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文革  张辉  王锋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1):1206-1207
目的:观察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的效果。方法:分析7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腔镜组)36例,开腹手术穿孔修补术(开腹组)38例。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腔镜组无中转开腹。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用Meta分析的方法 评价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国内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清华同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3年3月.同时手工检索相关领域的文献.查找有关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应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的临床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1统计软件对各研究的围手术期死亡率、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和住院时间等结局指标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 筛选后最终纳入8篇文献.总样本量共663例老年患者,其中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330例,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333例.Meta分析结果 显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组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组在术后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和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围手术期死亡率和手术时间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相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具有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薛忠海 《吉林医学》2011,(34):7243-7244
目的:通过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修补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方法比较,探讨腹腔镜方法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疗效、优势。方法:选择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43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恢复时间、术后使用镇痛药、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除手术时间、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明显优于开腹组;在术后使用止痛药及并发症方面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明显优于开腹组。结论: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陆琰 《中国现代医生》2014,(30):142-144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腹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普外科2012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64例行不同方式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34例(腹腔镜组),实施开腹手术的患者30例(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愈出院,腹腔镜组无中途转开腹手术的病例。开腹组在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低于腹腔镜组(P〈0.05),而腹腔镜组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等方面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对于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修补术而言,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损伤更小,恢复更快,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开腹及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集7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开腹修补术及腹腔镜下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明显优于开腹组(P〈0.01).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李文堂 《当代医学》2013,(20):57-58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12年11月郴州市桂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者61例(腹腔镜组),采用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者31例(开腹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需使用镇痛药物患者的比例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佳的微创手术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7):72-74
目的对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进行探讨和分析,并与开腹穿孔修补术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共70例,将其中35例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外行开腹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患者35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观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8.23±1.42)m L,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较开腹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好、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孑L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154例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患者,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腹腔镜修补术(简称腹腔镜组,91例)和胃十二指肠开腹单纯修补术(简称开腹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镇静剂使用情况以及长期随访Visick分级。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切口感染、肠梗阻及术后镇痛次数比开腹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切口出血及腹腔脓肿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Visick分级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腹腔镜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有较好的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
黄颖  唐浩  陈清福 《西部医学》2010,22(6):1011-10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手术效果。方法对6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具有损伤小、痛苦轻、腹腔干扰小、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吴勇  李治杰  陈剑  司云飞 《安徽医学》2014,(11):1573-1574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修补与开腹修补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4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24例,行开腹手术修补治疗的患者20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症等相关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镇痛剂使用率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修补,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王俊  王辉  陈正平  黄诚 《河北医学》2008,14(9):1023-102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收集6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32例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腹腔镜组)和36例行开腹穿孔修补术(开腹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体温异常、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8.75±12.76min和76.98±16.24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5.86±14.12ml和76.65±21.46ml,P<0.001;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腹腔镜组明显早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术后镇痛例数腹腔镜组明显少于开腹组(P<0.001);体温异常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腹腔镜组未发生并发症,开腹组发生盆腔脓肿1例。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比开腹手术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与开腹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8例胃十二指肠良性溃疡穿孔、无明显幽门梗阻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并与同期20例行开腹穿孔修补术进行比较。分别观察两组的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溃疡复发的情况。结果腹腔镜下修补术8例均获成功,术后疼痛轻微,无并发症发生。腹腔镜组平均住院时间(7.0±1.8)d,显著低于开腹组的(9.0±1.5)d(P<0.05)。术后随访3~24个月,两组均无溃疡复发。结论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与开腹手术有相同的临床疗效,可用于胃十二指肠良性溃疡穿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与开腹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疗效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方法将5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25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使用镇痛药次数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均P0.05);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总费用比开腹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比开腹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生穿孔复发。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安全有效,一定程度上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7.
鲁号锋  周伟  冯勇军 《吉林医学》2015,(10):2014-2015
目的:分析对比传统开腹与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传统开腹修补和腹腔镜穿孔修补,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住院费用和溃疡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创伤小、出血量少、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溃疡与愈合率与开腹手术无异,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30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以同期2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行开腹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8±11 min和102±21 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6±6 mL和90±12 mL(P〈0.01);肠蠕动恢复时间分别为21±3 h和37±6 h(P〈0.05);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5±1.2天和9.3±2.1天(P〈0.05);术后并发症分别为1、6例。结论腹腔镜组具有创伤少、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明显优势,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黄习忠  邓宏达  邓生智 《安徽医学》2010,31(10):1202-1203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方法通过比较38例腹腔镜下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与36例传统开腹修补术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解除时间进行统计对比研究。结果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解除时间均优于开腹修补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时间比传统开腹修补术短,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临床推广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回顾8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42例,行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对比分析相关指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者与传统开腹手术患者在术后并发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应用镇痛药物及住院时间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