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乳糜胸的防治策略。〔方法〕从2012年4月至2016年3月,我科行各种肺癌肺切除术2 126例,术后发生乳糜胸6例,发生率0.28%。其中,右侧5例,左侧1例。我们回顾性分析此6例乳糜胸的诊断治疗经验,并对其发生和预防策略进行了探讨。〔结果〕5例保守治疗成功,1例右侧开胸手术者,因引流量大,经短期保守治疗无效,原切口开胸行胸导管结扎术治愈。〔结论〕癌术后乳糜胸多可保守治愈,引流量大短期保守治疗无效需行胸导管结扎术或经VATS行胸导管夹闭术。可疑有胸导管或其分支损伤时,应行预防性胸导管结扎术,以防术后乳糜胸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胸导管常规结扎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43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晋平  张文林  向家勇 《四川医学》2005,26(1):F003-F003
目的总结435例食管癌根治术中胸导管常规结扎预防术后乳糜胸的临床经验。方法1995年1月至2004年5月,对435例食管癌根治术中常规行胸导管预防性结扎术,男307例,女128例,年龄26—78岁,食管上段癌37例,中段癌321例,下段癌77例,食管中下段癌经左胸切口,食管上段癌经右胸切口,术中在膈肌上5.6cm处采取包括胸导管在内大块组织束10号丝线结扎术,必要时可连同奇静脉一起结扎。结果本组病例无1例术后发生乳糜胸。结论乳糜胸是食管癌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0.4%-2.6%,术中常规行包括胸导管在内大块组织束结扎,方法简单实用,是有效预防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来15例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诊断与治疗,分析其发生原因及治疗经验。结果肿瘤体积较大、外侵明显、主动脉弓后和弓上部位胸导管易受损伤、胸导管的解剖异常等为术后发生乳糜胸的主要原因。结论胸腔引流量平均在300 mL/d以下的,应考虑保守治疗;若保守治疗2周无好转以及胸腔引流量在500 mL/d以上者,应果断开胸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我院十余年来发生1例,报道于下。患者男性,51岁。食道中段鳞状细胞癌。手术经左胸后外侧切口进胸,病变长5cm,有明显外侵,行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术后第3天胸腔引流液每天约1000ml,乳白色,诊断为术后并发乳糜胸。给以引流、禁食和支持疗法。术后第19天引流量减少,第21天后已无引流液,第28天胸透未见胸腔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分析12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经验.方法:12例患者中2例行保守治疗,胸腔灌注,10例行胸腔镜下胸导管结扎术.结果:12例乳糜胸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100%.结论:对于食管癌术后乳糜胸引流量大,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应早期应用经胸腔镜胸导管结扎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诊断、保守治疗和预防.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86例食管癌术后发生乳糜胸的7例患者的发病原因、诊断、保守和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及预防方法. 结果 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6例经手术治疗,其中1例死亡,余痊愈.预防性胸导管结扎76例患者均无乳糜胸发生.术中损伤胸导管或手术破坏了乳糜液回流的动力是导致乳糜胸的主要原因.根据胸引液的颜色,涂片见大量淋巴细胞,苏丹Ⅲ染色阳性,加乙醚变清澈可确诊.术后乳糜瘘量< 500 ml/d行保守治疗,>1 000 ml/d先行保守治疗2周无效后手术治疗,>2000 ml/d及早手术治疗. 结论 根据术后乳糜瘘量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先保守治疗,治疗无效应及时手术,肿瘤明显外侵常规行横膈上低位胸导管结扎术,降低围手术期乳糜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乳糜胸14例临床资料。术后胸液量小于500 mL者先行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再行手术治疗。胸液量大于1000mL者直接手术治疗。结果:其中6例保守治疗治愈,8例行胸导管结扎术治愈。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如果胸液量持续增多或减少后又增多,胸液量达到或超过500mL/24h,应高度怀疑乳糜胸可能,并发乳糜胸患者应首选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具有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漏出乳糜量大则应进行积极的外科手术,行胸导管结扎术。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原因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3例食管癌术后发生乳糜胸者的手术过程及术后引流量等相关指标.结果:本组13例中12例行主动脉弓上吻合,1例主动脉下吻合.术后病理均为鳞状细胞癌;其中T12例,T23例,T3 8例;N08例,N15例,M013例.术后引流量320~1530ml/天,平均560ml/天,白蛋白总用量30~210g,血浆总用量1000~8000ml;9例行二次开胸胸导管结扎术治疗,两次手术间隔时间9~21天.4例保守治疗,胸腔注射重组人血白介素Ⅱ等.全部病例均治愈.结论:肿瘤外侵处,主动脉弓后和弓上部位胸导管易受损伤,此为产生乳糜胸的主要原因,手术部位的良好显露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胸导管损伤.胸腔引流量平均在500ml/d以上,保守治疗1w无好转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 328例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1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乳糜胸患者中,保守治疗成功11例,保守失败转手术治疗成功6例,早期手术成功2例,手术者中经原切口进胸5例,胸腔镜下胸导管结扎3例。结论食管癌术后胸腔引流量持续>1000ml/d,或开始进食后胸腔积液又异常增多,结合引流液乳糜试验阳性,是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主要诊断方法,治疗上根据引流量多少而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胸腔镜下低位胸导管结扎是一种可行的创伤小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肺癌根治术后并发乳糜胸的诊疗经验.方法 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1859例肺癌患者行肺癌根治术.术后有9例并发乳糜胸.全部采用保守治疗.结果 全部9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胸腔引流量最多1000ml/d.最长治疗时间为术后25天.结论 肺癌术后乳糜胸多数是由于胸导管分支及交通淋巴管损伤引起.通过保守治疗可以争取治愈.  相似文献   

11.
食管肿瘤术后乳糜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肿瘤术后乳糜胸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 采用回顾性地,对10例食管肿瘤术后乳糜胸的临床诊治分析,结果首次 乳糜胸划分为妈限型和迟发型两种临床类型并给予相应治疗。结论即发型乳糜型胸应采用早期低位胸导管结扎术,迟发型乳糜胸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均有效。预防乳糜胸的关键是手术中的对主动脉号后及上下部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原因及其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8例食管癌术后发生乳糜胸者的手术过程及术后引流量等相关指标。结果 本组8例中7例行主动脉弓上吻合,l例主动脉弓下吻合。术后病理均为鳞状细胞癌;其中Tl l例,T2 2例,T3 5例;N1 3例,N0 5例,M0 8例。术后引流量24l—164lml/d,平均582m1/d,白蛋白总用量0—520g,血浆总用量400—10000ml;5例行二次开胸胸导管结扎术治疗,两次手术间隔时间12—34d。3例保守治疗,胸腔注射重组人血白介素Ⅱ。全部病例均治愈。结论 肿瘤外侵处、主动脉弓后和弓上部位胸导管易受损伤,此为产生乳糜胸的主要原因,手术部位的良好显露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胸导管损伤。胸腔引流量平均在300ml/d以上,保守治疗l周无好转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乳糜胸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例术后乳糜胸治疗,其中保守治疗4例,行膈上胸导管结扎术15例。结果保守治疗4例治愈,手术治疗15例,14例治愈,死亡1例。结论膈上胸导管结扎是治疗乳糜胸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肿瘤术后乳糜胸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法,对10例食管肿瘤术后乳糜胸的临床诊治进行分析。结果首次将乳糜胸划分为即发型和迟发型两种临床类型并给予相应治疗。结论即发型乳糜胸应采用早期低位胸导管结扎术,迟发型乳糜胸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均有效。预防乳糜胸的关键是手术中对主动脉弓后及上下部位的仔细操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发生乳糜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乳糜胸的临床资料,20例患者先行保守治疗,治疗5 d后胸腔引流量无减少者6例行手术治疗.结果食管癌术后2~4 d出现乳糜胸6例,其中胸腔引流量>1 000 ml/d者4例,<1 000 ml/d者2例;术后5~12 d出现14例,其中>1 000 ml/d者6例,<1 000 ml/d者8例.20例中保守治疗治愈14例,6例经开胸手术结扎胸导管治愈.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持续>1 000 ml/d或拔除胸腔引流管后术侧胸腔再次出现大量胸水,结合胸腔引流液乳糜试验结果,是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主要诊断方法;乳糜胸应先行保守治疗,经保守治疗5 d后胸腔引流量无减少者选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癌及支气管术后并发乳糜胸的原因及治疗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520例肺癌及1例支气管术后并发乳糜胸的临床特点。结果:本组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为0.8%,除一例胸水引流大于1000ml/d患者于术后第四天行手术结扎胸导管而治愈外,其余三例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肺癌术后乳糜胸的原因是由于广泛清扫淋巴结,损伤了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及其属支,有些淋巴结与胸导管相连,清扫这些淋巴结,则可能导致胸导管或与胸导管相连的较大的淋巴管漏液,个别胸导管亦存在走行变异。术中摘除纵隔及肺门的淋巴结时应注意结扎淋巴结周围的条索样结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肺癌术后乳糜胸临床特征,总结诊治经验.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于2011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肺癌手术患者237例,其中发生术后乳糜胸24例,未发生213例,怀疑为乳糜胸者,采集积液进行乙醚震荡实验、成分检查、乳糜检测,采用保守治疗,据引流量3例采用胸导管结扎术治疗,12例胸腔闭式引流.结果 发生率1.0%(24/237),发生乳糜胸者开胸术手术率(25.0%)低于未发生者(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8.4±2.2)d,积液消失,随访30 d,未见复发.结论 肺癌术后乳糜胸诊断并不困难,保守、手术都可治疗乳糜胸,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75年以来采用翻转胸膜法结扎动脉导管发生乳糜胸2例,现报道如下。病例摘要例1:患儿,5岁。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1979年2月22日全麻经翻转胸膜法结扎动脉导管,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第1天晨计引流量250ml 淡红色胸水。第2天进食后转为黄白色混浊样胸水,做乳糜试验强阳性,淋巴细胞超过50%。第4天中午进食后引流液急剧增多为乳白色混浊胸水,24小时达490ml,此后每天引流乳白色胸水均在400~850ml,胸水培养无细菌生长。诊断:乳糜胸。给予支持疗法后不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导管结扎术预防食管癌根治术后乳糜胸的效果。方法:选取63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术中均行胸导管结扎术,另选取同期收治的63例术中未行胸导管结扎术的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乳糜胸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为3.2%(2/63),对照组患者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为17.5%(1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乳糜胸患者均行二次开胸结扎胸导管治疗,治愈出院。结论:食管癌根治术术中采取胸导管结扎治疗能够进一步降低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食管手术后乳糜胸(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食管手术后乳糜胸6例,占同期食管手术的1.2%。保守治疗4例,均治愈。再次开胸行胸导管结扎木2例,1例治愈,另1例死于并发症。讨论了食管手术后乳糜胸的发生因素、诊断、治疗原则和预防性胸导管结扎术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