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72岁,胸闷、心慌5个月于1998年5月15日入院。在外院查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160次/分左右,曾用西地兰、普罗帕酮等药物静脉推注治疗,虽可转为窦性心律,但不能维持,遂给予普罗帕酮150mg口服,每天3次,达4个月,心率仍在130...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两例持续性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PJRT)患者,应用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成功地阻断了位于后间隔具有递减传导特性的稳若旁路.随访7~10个月.病人无心动过速发作,提示导管射频消融术是治疗PJRT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 既往对于持续性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Permanentjunctional reciprocating tachycardia,PJRT)认识十分有限。近年来,随着心脏电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通过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经验的不断积累,人们有更多的可能去探讨这种心律失常。笔者在积累消融这种心律失常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复习,进而对其临床和心电现象进行归纳,旨在加深对这种心律失常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持续性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6例持续性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结果。平均病史22年,平均心动过速周长388ms,1例RP>PR,5例RP<PR。心动过速均为房室结前传,具有递减传导的旁路逆传。3例旁路在右后间隔,1例旁路在左游离壁,1例旁路在左后间隔,1例旁路位于右游离壁。射频消融均成功阻断旁路,无任何并发症,平均随访6个月,未用任何药物无一例再发心动过速。本文分析了持续性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并提出了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RFCA)治疗持续性交界性反复性心动过速(PJRT)的疗效.方法对8例持续性交界性反复性心动过速患者,男3例,女5例,平均年龄30.4岁±18.1岁(12~50岁).行电生理检查确诊为PJRT后射频消融治疗.结果8例患者均射频消融成功,术中发现具有递减性传导特性的隐匿性房室旁道是发生持续性交界性反复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基础.结论射频消融是根治持续性交界性反复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Coumel等于1967年报告一种特殊的心动过速.其多见于儿童及年轻人,QRS形态正常,具有持续不断发作的特点,命名为持续性交界性反复性心动过速(permanent junctional reciprocating tachy-cardia,PJRT).意大利学者Critelli阐明了PJRT的发生机理,证明存在着隐匿空房慢旁道.近年来,我们遇到PJRT患者5例,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成功地阻断了旁路而获根治.本文就PJRT的有关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射频导管消融房性心动过速并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一例华伟马坚王方正田瑞国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7岁。因阵发性心悸4年入院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诱发出房性心动过速(AT),其频率为200次/分(图1),持续1~2分钟自动转为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8.
持续性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 (Permanentjunc tionalreciprocatingtachycardia,PJRT)是一种临床少见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心律失常。 1967年 ,法国学者Coumel率先报告了PJRT ,提出其临床特点和电生理的特征。 1978年Gallagher对PJRT作了进一步较为全面的阐述。 1984年意大利学者Critelli指出PJRT好发于房室交界区 ,该旁道具有慢旁道特性[1] 。随着心脏电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 ,人们对PJRT的认识也更加清楚 ,现已证实PJRT实质为慢旁路参与的顺向型…  相似文献   

9.
持续性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的研究现状河南省郑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刘怀霖金华综述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审校持续性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permanentjunctionalreciprocatingtachycardia,PJRT)是临床少见的心律失...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 ,11岁。阵发性心慌、胸闷 9年。曾在外院多次就诊 ,心电图诊断 :“心律不齐” ,“房性早搏及房性心动过速” ,临床诊断 :“心肌炎” ,曾给予“抗菌” ,“抗心律失常“及“营养心肌”等药物治疗 ,疗效不佳 ,故入住我院。查体 :生长发育正常 ,听诊心律不齐 ,心尖区可闻及Ⅱ级吹风样杂音 ,心界稍向左扩大 ,X线示 :心影轻度增大 ,心脏B超结果正常。心电图示 :反复发作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其间可见 1~ 3个窦性搏动 ,图 1为心动过速发作时 ,12导联心电图记录示 :RR间期 4 0 0ms,频率 15 0次 /分 ,R波后有逆行P′波 ,在Ⅱ、Ⅲ、aV…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26岁,因持续性心动过速15年、胸闷气短双下肢水肿半年入院。查体:血压120/68mmHg(1mmHg=0.133kPa),脉搏106bpm,口唇轻度紫绀,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部可闻及中小水泡音,心尖搏动弥散,心界向左侧扩大,心...  相似文献   

12.
房性心动过速与持续性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的快速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初步探讨房性心动过速(房速)与持续性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permanent junctional reeiprocatinjg tachycarida,PJRT)快速鉴别方法。方法 36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其中30例诊断为房速,6例诊断为PJRT;心动过速时于右心地S1S1起搏(S1S1间期较心动过速周长短10~40ms),观察心卢搏呈1:1室房(VA)传导者停止起搏后  相似文献   

13.
14.
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AT)长时间发作,可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药物治疗效果差。我科遇1例,经射频消融(RF-CA)治疗成功,现报道如下。患者女性,29岁,因心悸、胸闷10年,加重1年,曾在多家医院就诊治疗,诊断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5.
报道射频导管消融1例15个月患儿持续性左心房房性心动过速(AT)。  相似文献   

16.
报道 1例右室心肌病所致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速 )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探讨此类室速的治疗方法。患者女性、6 8岁 ,反复发作多形性持续性室速 ,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较差或无效。采用激动标测行导管射频消融 ,依次在右室游离壁、流出道后壁、前下近间隔、前上近间隔标测到 4种不同形态的室速并消融成功。随访12个月 (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9个月 )无室速发作。结论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 ,又不适合置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反复发作的多形性室速 ,可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17.
射频消融治疗心动过速是一种有效的根治性方法。本文报告自1993年3月~1999年2月以来我院收治的47例老年人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RFCA)治疗,重点讨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消融体会。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在已完成RFCA的420例心动过速病人中,年龄≥60岁的老年人47例,男24例,女23例,平均年龄63±2(60~71)岁。冠心病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4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3例,心肌病1例,风心病1例,其余36例无其他心血管异常。4例伴有糖尿病,3例心动过速发作时伴有心绞痛,1例伴有左心衰。1.2 电生理标测和RF…  相似文献   

18.
射频消融治疗心动过速200例。前期(1~50例)心脏并发症17例(34.0%),外周血管并发症6例(12.0%),心室颤动2例(1.0%);后期(51~200例)心脏及外周血管的并发症则分别为9例(6.0%)、3例(2.0%),无心室颤动发生。前、后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46.0%VS8.0%,P<0.01)。前期并发症的发生较后期高主要与经验不多和技术操作不熟练有关。AH间期延长可能预示严重的阻滞的产生,应予警惕。  相似文献   

19.
对4例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患者进行心内电生理标测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探讨房速的电生理特点。其中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24~56岁,均有明确的房速发作史(10个月~10年),发作时心室率150~220bpm,食管起搏均能诱发与终止房速。心动过速时食管...  相似文献   

20.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好发于各年龄段。年轻者耐受性相对较好,但在老年人不仅症状较重,且具有潜在致命性危险,若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不但耐受性差,且毒副作用较大。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乃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所在,为此本文就导管射频消融术在治疗老年人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作用及其安全性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