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视网分枝静脉阻塞发病的解剖学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新媛  刘瑜玲 《眼科》1998,7(1):36-38
为了评价动静脉交叉在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BRVO)发病中的作用,我们对50名BRVO患者的FFA负片进行了分析,并以同一患者的同一眼的对侧血管弓及对侧眼的相同象限的相应的动静脉交叉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本组BROV患者有80%发生在颞上象限,16%发生在颞下象限,4%发生在鼻上象奶,且阻塞点均位于动静脉交叉处,而动静脉交叉动于静脉之前且交叉与视盘距离近是BRVO发病的解剖学方面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比观察颞上支与颞下支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BRVO)患者的动静脉交叉点特点以及与盘缘距离的关系。方法 收集颞上支 BRVO患者 5 3例和颞下支 BRVO患者 5 1例的荧光血管造影负片 ,分别观察其颞上支和颞下支第一动静脉交叉点的交叉特点 ,并测定交叉点与盘缘的距离 ,应用 t检验和 x2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颞上支 BRVO5 3例 ,男性 2 7例 ,女性 2 6例 ,平均年龄为 5 6 .72岁。颞下支 BRVO5 1例 ,男性 2 8例 ,女性 2 3例 ,平均年龄为 5 2 .82岁。两组患者的受累支动静脉第一交叉点与盘缘的平均距离均明显短于正常支。颞上支 BRVO组受累支第一动静脉交叉点动脉走在静脉之上 (正交叉 )者 5 1例 ,颞下支为 45例 ;颞下支BRVO组的颞侧上下支均为动脉走在静脉之上。经统计学检验 ,颞上支 BRVO正交叉数目与正常支比较有明显性差异。结论 颞上支和颞下支 BRVO的发生与受累支动静脉第一交叉点与盘缘距离过短有密切的统计学关系 ,也与受累动静脉正交叉数目有关系。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与动—静脉交叉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的阻塞部位多位于动—静脉交叉处。但迄今有关交叉处的动、静脉解剖位置与BRVO的关系仍不十分明了.为了探讨BRVO与动—静脉交叉的关系,作者研究了82眼(76例)BRVO和82眼(82例)无BRVO者的眼底彩色照片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片发现:BRVO多发生于颞侧(90.3%),尤其是颞上象限(54.95%),且在阻塞处,静脉后位交叉为100%(82/82);而在三个不同对照组的动—静脉交叉处,静脉后位交叉分别为:B组67.1%(55/82),C组70.0%(49/70),D组74.4%(61/82)。阻塞组分别与三个不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01)。提示:静脉后位交叉可能为BRVO的主要危险因素;动脉对静脉的机械压迫可能是BRVO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还对动—静脉交叉在各象限的分布和类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后不同象限视盘周围1个视盘直径范围内,视盘与静脉阻塞部位之间视网膜近端血管直径的变化.方法 参阅数字眼底彩色图片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图片,对48例典型单侧BRVO患者静脉阻塞的部位进行定位,利用IMAGEnet软件对造影图片进行恒定的放大和对比度调整,由专人利用软件中线性测量工具对患眼和对侧健眼4个象限近端视网膜动脉和静脉血管直径进行测量,进行配对比较观察.结果 患眼正常象限与健眼对应象限之间视网膜动静脉直径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病变象限与对侧健眼对应象限视网膜动静脉直径之间比较,颞上或颞下阻塞象限的视网膜动脉直径均显著增加(t颞上=-2.342,P颞上=0.026;t颞下=-3.069,P颞下=0.010),而静脉直径则没有变化.结论 BRVO眼血管阻塞相应象限视网膜近端动脉直径显著增加,静脉直径无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特征,探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进一步分型的必要性。方法:回顾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1450例BRVO患者,依荧光眼底像确定患者阻塞点位于动静脉交叉处2~3级以上者56例56眼,对其视网膜无灌注区大小,新生血管等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患者56例56眼,占BRVO患者总眼数的3.9%,其中视网膜2级动静脉交叉阻塞者29眼,3级动静脉交叉阻塞者18眼,3级以上动静脉交叉阻塞者9眼。荧光视网膜像显示56眼中42眼存在阻塞所属区域小片无灌注区低荧光,16眼有新生血管性高荧光,未见玻璃体积血,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临床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处2~3级以上BRVO者有别于常见的BRVO,其视网膜损害范围轻,出血范围小,程度轻,且无灌注区面积小,发生新生血管密度低,此类患者有必要单独列出,BRVO值得进一步分型,以促进临床的诊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利用炫彩视网膜成像技术观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者动静脉交叉压迫点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研究。纳入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门诊的BRVO患者49例49眼。散瞳后分别行传统彩色眼底照相、基于共焦扫描激光检眼镜的海德堡炫彩成像(MultiColor)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以FFA图像为依据观察动静脉交叉压迫点,利用Spectralis HRA-2炫彩成像对压迫点所处的血管进行分级评分并测量压迫点距视盘血管发出区的距离。根据FFA结果将BRVO患者分成缺血型组和非缺血型组,对比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差异。 结果 炫彩成像观察到的BRVO患者动静脉交叉压迫点与FFA图像结果一致,49例患者均为视网膜颞侧分支静脉阻塞,颞上分支阻塞者33例,颞下分支阻塞者16例,缺血型组与非缺血型组患者阻塞部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9)。缺血型组患者压迫点血管分级评分平均为1.0分,与非缺血型患者的血管分级评分平均2.5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压迫点距视盘血管发出区的距离缺血型组为(2543.00±769.06)μm,非缺血型组为(3505.44±1125.42)μ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压迫点血管分级评分与BRVO是否发生缺血相关(P=0.003)。结论 基于共焦扫描激光检眼镜的海德堡炫彩成像技术可以直观地观察BRVO患者动静脉交叉压迫点而不受出血的影响,并可以对压迫点血管进行分级评分,有助于为BRVO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视网膜静脉分枝阻塞(以下简称BRVO)244眼,颞上枝阻塞147眼占63.1%,颞下枝78眼占33.5%,鼻上枝6眼占2.6%,鼻下枝2眼占0.9%。为了分析BRVO发生在颞侧,特别是颞上枝较多的原因,作者以BRVO244例244眼和对照组健康成人244例488眼的眼底照像为依据,测量其动静脉交叉部位,从视乳头缘到交叉的距离(以下简称PC),以及交叉的角度,从解剖学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如下:(1)  相似文献   

8.
动静脉鞘膜切开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静脉鞘膜切开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是近年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新方法 ,国内外有少量的报告。现就我们手术的 1例报告如下。患者 男性  76岁 因右眼视力下降 2周就诊 ,就诊时视力眼前手动 ,经眼底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诊断为右眼颞上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多年。手术过程 :右眼局麻下行标准三管式玻璃体切除术 ,清除黄斑部透明的玻璃体皮质及视网膜前膜 ,确定阻塞支动静脉交叉的部位 ,用尖端稍弯曲的巩膜穿刺刀尖在交叉处切开动静脉鞘膜 ,并插入其间进行动静脉的分离 ,上方的动脉抬起向两侧分离约 0 .3~0 .5…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图像特征,加深对RVO病变的认识,探讨FFA在RVO的应用。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临床诊断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者298例(298只眼)的FFA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RVO患者共298例(298只眼)。CRVO者97只眼,占32.55%;BRVO者201只眼,占67.45%。其中颞上分支静脉阻塞117只眼,占分支静脉阻塞的58.21%;半侧静脉阻塞12只眼,占5.97%。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32只眼,占10.74%;黄斑囊样水肿者104只眼,占35.14%;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形成者139只眼,占46.64%。78.86%的病例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结论 BRVO发病率高于CRVO;BRVO中以颞上分支静脉阻塞最常见;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和黄斑囊样水肿是RVO的两个主要并发症。FFA对RVO的诊断、分类分型、指导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与动静脉交叉点特点以及与盘缘距离的关系。方法 收集颞上支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53例和非视网膜血管疾病者53例的荧光造影负片,分别观察颞上支和颞下支第一动静脉交叉支的交叉特点,并测定交叉点与盘缘的距离,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病例组颞上支动静脉第一交叉点与盘缘的平均距离与颞下支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8.58,P〈0.01),病例组颞上支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The layer of the tear film in contact with the conjunctiva is mucus. This mucus comes from two sources, the conjunctival goblet cells and the subsurface vesicles. These vesicles are found just below the surface of the conjunctival cells. They contain long chain mucus glycoprotein molecules that are joined to the vesicle membrane. The vesicles fuse with the surface membrane of the conjunctival cells and expose their mucus glycoprotein chains to the overlying mucus. Chemical and physical bonds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mucus help to bind the mucus layer to the conjunctiva. The vesicle membrane becomes incorporated in the cell membrane and supplies the membranes for the microvilli that cover the exposed surface.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