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膜透析的营养不良与饮食健康指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现代腹膜透析(PD)装置及操作技术的不断改善,以往PD最为突出的感染合并症已日益减少,而PD的营养不良问题却明显突出。它不仅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还与病人的生存率直接相关。本文着重介绍营养不良的原因及饮食健康指导的重要性。提出了饮食治疗的原则是提供充足的优质蛋白,能量及水溶性维生素,防止营养不良造成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问题比较突出,它不仅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也是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临床饮食指导包括:进食优质高蛋白质饮食;进食低盐饮食;进食低磷饮食;进食适量含钾高的食物;水的摄入量应根据每日的腹透出量和尿量来决定等。  相似文献   

3.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饮食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营养不良问题比较突出,它不仅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也是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临床饮食指导内容:(I)指导患者进食优质高蛋白质饮食;(2)指导患者进食低盐饮食;(3)指导患者进食低磷饮食;(4)指导患者进食适量含钾高的食物;(5)水的摄入量应根据每日的腹透出量和尿量来决定。  相似文献   

4.
终末期肾病行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问题比较突出,它不仅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也是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临床饮食指导内容:(1)做好心理护理,解除心理障碍,提高饮食的依从性;(2)加强水、盐控制的教育;(3)增加食物中蛋白质和钾的摄入;(4)限制磷的摄入。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腹膜透析 (CAPD)已成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自 90年代初开始施行不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至今 ,我院行腹膜透析术已达3 0 0 0多例 ,3年存活率达 92 6 %。但随着腹膜透析时间的延长 ,营养不良发生率随时间延长而增高[1 ] 。营养不良不仅影响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且也是合并症和死亡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2 ] 。了解他们在社区内的营养状况 ,给予社区饮食指导 ,对帮助患者及时康复 ,最终回归社会 ,提高患者生存率有积极的作用。自 2 0 0 1年起我院对行腹膜透析的门诊患者进行社区饮食指导 ,取得了较好效果。1 临床…  相似文献   

6.
杨金惠  李树云 《全科护理》2009,(17):1552-1552
营养不良是透析病人的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腹膜透析病人由于腹膜透析液中的葡萄糖被吸收使病人有饱足感,蛋白质摄入量减少;而每日由腹膜透析液中丢失的蛋白质8g~16g,由此造成营养不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合理的饮食调配有利于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现将我科腹膜透析病人的饮食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杨金惠  李树云 《家庭护士》2009,7(17):1552-1552
营养不良是透析病人的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腹膜透析病人由于腹膜透析液中的葡萄糖被吸收使病人有饱足感,蛋白质摄入量减少;而每日由腹膜透析液中丢失的蛋白质8 g~16 g,由此造成营养不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合理的饮食调配有利于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现将我科腹膜透析病人的饮食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总结34例腹膜透析并发营养不良的护理。腹膜透析并发营养不良患者可通过充分透析、心理护理、促进食欲、采用多种形式进行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方式对老年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1月至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接受透析的老年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营养状态的评估包括饮食记录、生物化学指标、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及体测量4个方面。结果共141例老年(年龄≥65岁)透析患者,其中78例腹膜透析患者,63例血液透析患者。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平均标化饮食蛋白质摄入(norma-lized dietary protein intake,NDPI)为(0.87±0.27)g/(kg.d),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0.8%,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平均NDPI为(0.94±0.23)g/(kg.d),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3.3%,2组间饮食蛋白摄入和营养不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膜透析患者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皮下脂肪明显高于血液透析患者(P<0.05)。结论尽管老年透析患者饮食蛋白摄入低于美国肾脏病预后质量指南推荐值,但他们大多数都能维持好的营养状况。此外,对于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脂质代谢异常应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康复治疗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梁焱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3):3478-3479,3483
文章指出了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尿毒症期患者腹膜透析治疗的必要性。介绍了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饮食管理的重要性,饮食疗法的原则是提供呼能量和优质蛋白,限制过多的水盐摄入,防止营养不良造成并发症。同时还提出了腹膜透析运动疗法的开展必将使透析更舒适,更安全,从而改造和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以致到康复治疗的目的,使其能最大可能地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2月一2011年12月收治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的腹膜透析患者9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严格参照我院营养科制订的食谱,由护士指导患者,落实饮食干预;对照组按常规饮食。护士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并观察营养状况指标情况。结果经过4年的跟踪随访,除9例患者因各种原因转血液透析外,其余患者仍继续维持腹膜透析,饮食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肾功能状况与营养状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腹膜透析过程中的肾功能和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提高透析效果,达到更好的治疗目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饮食教育对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饮食教育对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3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采用一系列饮食教育工作,比较患者饮食教育治疗前后各营养评估参数变化,并比较饮食教育治疗开始前6个月与治疗开始后6个月患者住院情况.结果:饮食教育前后营养不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指标血白蛋白、前白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教育可有效改善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患者住院次数及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腹透病人97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9人严格参照我院营养科制定的食谱,由护士指导患者,落实饮食干预,对照组48人按常规饮食,护士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并观察营养状况指标(血尿素氮、肌酐、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体重)情况。结果:经过4年的跟踪随访,除9人因各种原因转血透,其余仍继续维持腹透,饮食干预前后观察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P<0.05),饮食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营养状态较为良好(P<0.05)。结论:饮食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腹膜透析过程中的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改善透析效果,达到更好的治疗目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腹膜透析早期患者的饮食护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总结腹膜透析早期患者饮食护理的经验。方法 :行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脏病患者 2 1例 ,透析后 2个月内只作一般指导 ,2个月时进行临床观察 ,然后饮食护理 2个月 ,比较护理前后临床效果。结果 :护理前后患者血浆白蛋白、血甘油三酯有差异 ,肾功能、血红蛋白、理想体重无明显差异。结论 :腹膜透析早期患者的营养状况与长期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不尽相同 ,对患者饮食予以个体化指导 ,合理膳食 ,不仅可以维持机体的营养 ,补充透析丢失 ,而且可减缓残余肾单位的损坏 ,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老年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饮食和营养状况,为合理饮食指导提供借鉴。方法选择门诊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359例,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0岁,157例)、年轻老年组(60~74岁,140例)和老年组(≥75岁,62例)。调查指标包括患者临床资料、饮食摄入和营养状况评估。结果与其他两组相比,老年组透析充分性指标最高(P0.01),Karnofsky体力活动指数最低(P0.05),合并症率高于中青年组(P0.01);饮食能量和24 h蛋白氮呈现率低于中青年组(P0.01);主观性综合性营养评估的营养不良发生率最高(P0.01),低钾血症发生率最高(P0.01)。结论老年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虽然透析剂量大,但营养不良发生率高,需要严格的饮食和营养管理。  相似文献   

16.
文章指出了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尿毒症期患者腹膜透析治疗的必要性。介绍了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饮食管理的重要性,饮食疗法的原则是提供足够的能量和优质蛋白,限制过多的水盐摄入,防止营养不良造成并发症。同时还提出了腹膜透析运动疗法的开展必将使透析更舒适、更安全,从而改善和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以致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使其能最大可能地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腹膜透析(PD)装置及操作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往PD最为突出的感染并发症已日益减少,而营养不良问题尤为突出。许多研究表明,腹膜透析病人中普遍存在营养不良。Yong等对欧美6个透析中心224例病人情况加以统计,营养不良发生率达40.6%,其中重度营养不良为8.0%;Burkart发现,49.6%的腹膜透析病人存在营养不良,其中重度营养不良为8.0%^[1-3],而我国腹膜透析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75.8%^[4]。PD病人的营养不良不仅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还与病人的生存率直接相关。本研究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对腹膜透析病人进行中医饮食干预,以探讨食疗方对PD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饮食营养指导对腹膜透析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2010年进行腹膜透析的2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实施饮食营养指导计划,然后监测实施前后相关血液生化指标(肌酐、尿素氮、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进行比较;同时选取2003~2006年的20例腹膜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调出相关检验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试验组实施饮食营养指导计划后,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明显下降,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明显升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血肌 酐、尿素氮、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未见明显改善(P>0.05).结论 对腹膜透析患者实施饮食营养指导,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要重视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叶任高  郑智华 《新医学》2003,34(10):597-598
1引言在肾替代疗法的一体化治疗方案中,腹膜透析由于不损害残存肾功能而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被公认为第1线的治疗方法。随着腹膜透析的技术改进,管道连接系统、新型腹膜透析液(碳酸氢盐透析液,葡聚糖透析液)以及自动腹膜透析机的广泛应用,腹膜炎的发生率明显下降,透析充分性也有所改善,但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存活率并未见显著提高,究其原因主要由于慢性营养不良所致。蛋白-能量营养不良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发生率为18%~70%,其中约6%~8%的患者有严重蛋白-能量营养不良。此类患者常常发生感染,心、脑血管疾病和营养不良-炎症-…  相似文献   

20.
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45例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营养不良、腹膜炎、心功能衰竭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可干预因素。结论:制定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