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明代李时珍所撰《本草纲目》对中药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药性理论上既继承了《本经》与《内经》理论,又创造性的发展了中药基础理论;2.在采制理论上提出了“辨证异法”、“异法异效”的制药原则;3.在应用理论上总结出“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融历代医家辨证用药之精华,成“百病主治药”之巨篇。  相似文献   

2.
《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其中330味药载有“修治”专目。在“修治”专目中,综述了前代炮炙的经验,上自《名医别录》,下至明代李时珍,总计有五十家炮炙资料,皆由李时珍收录.所以《本草纲目》的“修治”专目是集中国药物炮炙之大成。清代康熙43年(1704)张睿(仲岩)从《本草纲目》“修治”专目中选择常用药物124种,汇编成册,题名为《修事指南》,1928年  相似文献   

3.
当归是一味以治疗妇科疾患闻名的中药。“当归”二字有“应当归来”的意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当时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他还引用了唐诗《寄良人》中的两句“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底不归”以表明此意。  相似文献   

4.
基于《本草纲目》对《图经本草》有关内容的引据,探析李时珍对《图经本草》的著录方式、首载于《图经本草》药物品种、对《图经本草》有关药物“校正”、具体引据内容之用途和引据文献特点,认为李时珍对《图经本草》的引据既全面又科学,汲取了《图经本草》精华,为李时珍成功编撰《本草纲目》贡献巨大,同时李时珍又本着“复者芟之,阙者缉之,...  相似文献   

5.
《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代伟大医药家李时珍撰著的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中药学著作。该书涉及面甚广,其成就和贡献远远超出了药物学范围,值得我们从多方面进行认真研究。本文仅就《本草纲目》在中药效用上的贡献作一初步探讨。阐扬“十剂”,详列“百病主治药”  相似文献   

6.
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载药1892种,共分16部,60大类。第6部为谷部,收录药物75种,其中有以15种注明是李时珍新增药物。为了进一步整理这些药物,笔者对其出处进行了初步考释。1 稗(bai) 稗为禾本科植物的根和苗(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李时珍在该药释名项下曰:“稗乃禾之卑贱者,故字从卑”。关于种的出处,李氏在该药集解项下引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曰:“稗有二种:一种黄白色,一种紫黑色”。可见,该药早在唐代《本草拾遗》中已有记载,并非首…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华氏之学术思想渊源于《内》、《难》诸经,《华氏中藏经》对后世影响甚大,在学术继承上,孙思邈、钱仲阳、张洁古等人均承其余绪以脏腑辨证为核心,《中藏经》下卷药方66个,其中安息香丸(苏合香丸)等至今犹为国家所重视。  相似文献   

8.
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味苦涩、性平,有毒,归肺经,是传统的止咳平喘药。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即有记载。银杏叶主要含有银杏黄酮及内酯等成分,具有收敛定喘、止带缩尿之功效,主治哮喘痰嗽、带下白浊、小便频数、遗尿等,用于肺虚咳喘以及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  相似文献   

9.
《奇经八脉考》为明代李时珍所撰,刊行于1578年,即时珍花甲之年。本书是研究奇经八脉的专著,书中汇集了秦越人、张洁古、王叔和、王启玄、巢元方、皇甫谧、孙思邈、王执中、王海藏、李东垣、滑伯仁、张子和、刘宗厚、杨继洲等医家对奇经八脉的论述;此外尚有张紫阳、魏伯阳、崔希范、俞琰等气功家的论述,同时参有时珍本人的一些见解和发挥。吴哲、顾问在序中赞誉本书“诚仙医二家入室指南。”“岂惟医学有赖,玄修之士亦因以见身中造化真机矣。”奇经八脉是经络学说的重要内容,有关它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其名称则由《难经》最先提出。以后,奇经八脉一直深为历代医家及气功家重视,但对其内容却无系统论述。正如时珍所言:“八脉散在群  相似文献   

10.
灵芝(菌灵芝)是祖国医学珍贵药物。早在周代就有关于灵芝的记载;明代李时珍曾将其编入《本草纲目》,并记述其功效:“甘温无毒,主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筋骨,好颜色……”。中国药用植物志和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也记载灵芝有“强壮剂,神经衰弱,失眠,消化不良等慢性病,并治痔疮”等医疗作用。自古民间盛  相似文献   

11.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药自然科学家,出身于医药世家,著有《本草纲目》、《濒湘脉学》等。虽出身于医药世家,但其学术思想水平及品德远远超出其家。学习《内经》理论,综百家医术,而又发展了《内经》之学,胜于百家之术。如对阴阳水火、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理论,均有较大发挥,又如对人身“脑”的认识,内经有“脑为髓之海”、“脑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的记载。  相似文献   

12.
清吴瑭著《温病条辨》卷一19条:“温毒外肿,水仙膏主之。并主一切痈疮。”又,20条:“温毒敷水仙膏后,皮间有小黄疮如黍米者,不可再敷水仙膏。过敷则痛甚而烂,三黄二香散主之。” 吴瑭所说之“皮间有小黄疮如黍米者”,即现代皮肤病学所说之接触性皮炎或毒性皮炎之丘疹,“痛甚而烂”即指皮损严重之皮肤糜烂。所以引发皮损者乃因水仙根所含有毒成分石蒜碱类生物碱,刺激皮肤所致。 在本草文献中,水仙根入药始于《本草纲目》,李时珍说:“水仙根,气味苦、微辛、滑、寒,无毒。主治痈肿及鱼骨哽。”《本草再新》说:“水仙根,味…  相似文献   

13.
《仁术便览》是明代的一部综合性方书。该书以小而全,简而要为特点,然而关于其作者却始终存在争议:一说为张洁,一说为张浩,一说为张洁、张浩并存。作者通过考查文献出处及版本,发现一是由于1957年商务印书馆的出版说明错把《临邑县志》的《艺文志》当作《明史·艺文志》,而引发的讹误;二是由于刻板上“张洁”二字处有版裂,把“洁”误认作“浩”而致。结论:《仁术便览》的作者是张洁而不是张浩。  相似文献   

14.
南阳菊潭考     
菊花是中国的名花,也是常用的药物,菊花茶更是人们日常喜爱的饮品。菊花散风解毒,养肝明目,《神农本草经》把它列为上品,称“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其苗可蔬,叶可啜,花可饵,根实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自本至末,罔不有功。”  相似文献   

15.
有的医学家为了说明“伤寒”、“温病”这两大类外感病在病因病机、证候治疗上有很大的不同,因而有“风寒由皮毛而入……温热由口鼻而入”(《外感温热篇》沈尧封按),“风寒先受于足经……风温先受于手经”(前书章虚谷按),“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外感温热篇》),伤寒六经与温病三焦“有一纵一横之妙”(《温病条辨·凡例》),“伤寒所以不可不发汗,温热病则断不可发汗”(《温病条辨·卷四·论汗》)等等说法。这些提法,从鉴别对比的角度看,固然言简意赅,有  相似文献   

16.
从六经辨证角度对“热入”和“血室”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热入血室”是一种综合性的病机概括和证候名称。指出“热入”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侧重指“寒风郁热”,“寒风入里化热”,此处之“热入”当为“邪入”之义,即“诸种邪气入里化热”之义。“血室”为一范围较大较笼统的病所定位,按六经辨证当属血气不足邪入厥阴血分;若见男子有热入厥阴血分的临床表现时,效法治疗女子热入血室法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以后世的治法进一步反证以上观点的正确性和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内容宏富、影响深远的不朽名著,它集明代以前本草学之大成,是我国药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本草纲目》对16世纪以前我国药物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收载药物达1800余种;它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和生态条件将药物分16部为“纲”,分60类为“目”,这是当时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它系统地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从药物的名称、历史、形态、鉴别,到采集、加工、功效、方剂等,论述精详。《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而且丰富了世界科学的宝库,无怪乎在它问世之后,通过各种译刻本传布于世…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张元素在《医学启源》和《珍珠囊》二书中对中药药性理论的独创见解。指出张氏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创制药物升降浮沉学说,并分别从气味厚薄、炮制、药物质地、用药部位,探讨与升降浮沉的关系。首次发明药物归经学说和引经报使学说,将《内经》“苦能坚肾”理论上升为“苦能坚阴”理论。其贡献对后世影响很大,下此以往的元明诸家都未脱张氏学说之窠臼。  相似文献   

19.
关于“酸入肝”以下十七句,历代注家各有所见,争论纷云,尚无定论,因此有探讨之必要。现提出笔者浅见以供同道指正。一、原文参差不一三版教材,根据明代赵开美本为“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明代赵以德所注《金匮方论衍义》之原本虽散伏,而周扬俊所注《金匮玉函经二  相似文献   

20.
《黄帝内经》首先提出"苦入心",传统观念认为苦味药应多归心经,但现代统计学发现"苦味药多归肝经"。在对植物皮类中药的主治进行研究后发现苦味植物皮药虽多入肝经,但其主治如跌打损伤、疮疡、痹病等皆与血脉密切相关,结合对病因病机和用药思想的分析,认为"苦入心"并不是指苦味药对于心脏的归属和定位,而是因由心主血脉作用于"心-血脉-肝(或心)"这一通路亦或称为系统,从而起到的对"气血""血脉"的调节作用。故文章创新点在于"苦入心"不能理解为"苦入心经","苦入心"与苦味药多归肝经亦不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