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季用香薷,前人以:“为冬月之用麻黄”。经云:“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由于夏天乘凉饮冷,致使阳气为阴气所遏,外表发热无汗,恶寒头痛,内者频热口渴,呕吐泻利,吴鞠通云:“暑非汗不解,可用香薷发之,温病最忌辛温,暑证不忌者,以暑必兼湿,湿为阴邪,治宜解表祛暑化湿,而香薷辛香而辛温应用于夏季暑湿,有如下作用:  相似文献   

2.
小儿夏季热又名暑热症。发生于盛夏之季,1岁~5岁小儿多见,以久热不退、口渴、多尿、无汗或汗极少为主要特征。笔者自1994年6月至1998年9月,运用自拟祛暑汤治疗小儿夏季热170例,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诊断标准 本组病人均符合小儿夏季热特征:年龄在5岁以下,盛夏起病,发热10天以上,体温在38℃~40℃之间,无一定热型,体温随气候而改变,即天气炎热发热较高,天气凉爽体温相应降低。口渴多饮,尿多且清。无汗或汗极少,实验室和物理检查多无异常。2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滑石12g,甘草2g,薄荷…  相似文献   

3.
<正>疰夏是指春夏之交,开始全身倦怠,食欲不振,大便不调,身微热,但体温多正常,秋凉后多可自愈的季节性疾病,有别于夏季热。1诊断依据(1)入夏以后,出现精神萎靡,倦怠乏力,微热,食欲不振,大便时见溏薄,形体消瘦。(2)多见于霉雨季节。(3)多有每年夏季反复发作史。(4)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异常。  相似文献   

4.
李某,女,32岁,营业员。一年前,因夏天游泳时淋雨后,次日即发热至39℃,感头身疼痛,四肢困倦,身上有散在出血点,曾在某医院使用氨基比林、青霉素、庆大霉素、病毒唑等,头身疼痛,四肢困倦好转,但体温仍常在38℃左右,午后尤甚,又用红霉素加氯霉素静滴,年后低热太荐。近两月来感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头昏,贯寒,纳呆,服用中药近百帖(多为益气养阴之品),病情未见明显好转,来诊时T38.2℃,无汗、口激渴,气短乏力,头昏心悸等证尚存,患者面色苍白无华,形瘦,精神萎靡,语音低微,四肢冰冷,舌红,答黄腻,脉细弱数。…  相似文献   

5.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了“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对叶氏这个温病治疗法则(以下简称叶氏法则)的精神实质如何理解,在临床上怎样运用,本人就此作一个初步讨论。按照温病学理论,认为如见发热微恶寒、头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等证候,为卫分证,治疗当“汗之”;壮热不恶寒、汗多、渴喜凉饮、溺赤、舌红苔黄等证候,为气分证,治疗当“清气”;身热夜甚、口干不甚渴饮、心烦谵语、舌红绛等证候,为营分证,治疗当“透热转气”;身热斑疹、吐血、衄血、便血、溲血、舌深绛等证候,为血分证,治疗当“凉血散血”。这种认识并不能说是叶氏法则的精神实质。叶氏法则的精神实质,是根据温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针对温邪侵入卫分、气分、营分、血  相似文献   

6.
参苏饮主要用治虚人外感风寒,内有风湿之证.患者多有脾肺气虚,易受风寒侵袭,症状多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痰色白,胸膈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炎,舌苔白,脉弱.用参苏饮治疗此证3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例一.黄某,男,35岁,工人。1986年3月15日就诊。病巳半月,初始于感冒,发热无汗,咳嗽身痛,某医投以荆防败毒散二剂。药后全身汗出,发热渐退,身痛亦减。但一周来。。头痛神倦,动辄汗出,恶寒畏风,口味淡,不欲饮,继服上药数剂无效,逐来院就诊。证见:面红清淡,头面汗出,肌肤湿润,低热畏风。此时乃春阳气暧之时,仍裹以围巾,诉头痛,肢倦,浑身酸楚,舌质淡红,薄白润苔,脉象浮而细缓。忆及《伤寒论》13条:“大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正与本证相合。柯韵伯云:“此条是桂枝本证,辨证为主,合此病即用此汤,不必问其为防寒,中风,杂病也”。于是投以桂枝汤原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5枚,擘。药煎好后,乘热服下,然后啜热粥一碗,并卧床盖被。连服二剂。越二日、病者欣然来院,言药后全身微微汗出,诸证悉除。  相似文献   

8.
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的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维脉;悬钟为足少阳胆经输穴,又是八会穴之一——髓会。二穴同用具有以下功效: 1 清热解表:外感风热患者,头痛、身热、发热、咽喉疼痛,浑身不适,一般体温在38.5℃以内者,用提插结合捻转泻法,留针5分钟后,病人自感微微汗出,顿时热退身和,6小时后再针1次,大多可获治愈;对于高热患者,其效不著。外感风热之邪,邪束肌表与腠理,尚未循经入里,二穴相配可以疏通三焦气机,解其肌表使邪从汗出,但如果手法不当,未能达到汗出之  相似文献   

9.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1] 为千古不变之定法也。仲景本《内经》之旨 ,以疾病为依据 ,崇辨证为准绳 ,拟温凉并用之剂 ,创寒热并调之法 ,应用于临床 ,实用阴阳兼顾之功 ,异道夹击之妙。本文拟就此展开讨论 ,不到之处 ,尚请同道指正。1 温表清里法  温表清里法 ,实为外寒内热证设。大论阐述有三 :一曰大青龙汤证 ,如 38条 :“太阳中风 ,脉浮紧 ,发热恶寒 ,身疼痛 ,不汗出而烦躁者 ,大青龙汤主之。”[2 ] 其“发热恶寒 ,身疼痛 ,不汗出”、“脉浮紧”为风寒束表 ,卫阳被遏 ,营阴郁滞所致 ;“烦躁”乃邪热内郁 ,外无宣泄之路 ,上扰心神使然…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于1986~1989年以来用中药治疗小儿腹泻100例,效果良好。临床资料本组为5个月至3岁患儿100例,(男49例,女51例)。大便为水样或消化不良之乳块。治疗方法湿热型以清湿热和胃健脾。证面赤颊红,突热无汗、口干欲饮,使腥稀臭,  相似文献   

11.
王美华  张大东 《上海医学》2006,29(10):724-724
患者女,26岁。因中上腹痛伴恶心、呕吐2 d于2006年1月12日入院。患者既往体健,入院前1周有鼻塞、流鼻涕、乏力、倦怠等感冒样症状。2 d前出现腹痛、发热,体温39℃,伴有恶心、呕吐,在当地卫生院用抗生素治疗后热退,但腹痛加重,转我院治疗。入院时体格检查:血压70/50 mmHg(1 mm Hg=0.133 kPa),体温36.2℃,面色  相似文献   

12.
委中穴,又名郄中.系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足太阳膀胱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是刺血较为理想的穴位,多年来,我在临床上常以委中穴刺血为主,结合辨证取穴治疗某些疾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泄热祛邪治伤暑:例1:史某某,男,35岁,工人,2002年7月27日初诊.患者于盛夏之季,烈日当空,连续电焊作业.今年起渐感四肢乏力,倦怠嗜睡.继则身热无汗,肩背部板滞,头晕且胀,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而少,四肢发冷.苔白腻,脉浮数,辨为伤暑.即刺大椎以重泻不留针,后从大椎穴起沿脊柱两侧拔罐八只,再取三棱针刺委中出血数滴,片刻诸症消失,体力恢复正常.按:伤暑是发生于夏季的急性热病.多由暑热之邪内郁,不得外泄所致.大椎为督脉经经穴 ,又属诸阳之会.重泻大椎穴,并于背部拔罐,以表散阳邪而解郁热.委中乃足太阳经之合穴,取委中刺络出血,以疏通太阳之经气,泄脏腑之里热.本例取穴,上下相配,表里同治,故能奏效于俄顷.  相似文献   

13.
1.暑邪刼夺血分 李××,男,19岁,社员。1965年8月14日就诊。患者三天前在酷日下劳动,晚即壮热头痛,汗出淋漓,口渴引饮,当地药农给草药一帖(药物不详),其热持续不解,小便极少,延至次日晚,复神志不清,今晨口鼻出血,急邀余诊.见其面赤肢厥,答非所问,胸、背、颈部出现红紫斑点,体温40.2℃,身热如燔,尺肤如灼,脉细微数,舌质绛干。病势险恶,余急投凉血散血、清心开窍之剂,选用余氏犀地清络饮加减。药用:水牛角100克,生地、麦冬各30克,丹皮、赤芍、桃仁、淡竹叶、菖蒲、郁金、紫草各10克,茅根50克,灯芯5寸。日进二剂。服药前先服童便一杯,灌下紫雪月1支。  相似文献   

14.
黄芩滑石汤是清代医家吴鞠通《温病条辨》用于湿温邪在中焦 ,湿热并重之证。按原文所说 :“脉缓身痛 ,舌淡黄而滑 ,渴不多饮 ,或竟不渴 ,汗出热解 ,继而复热 ,内不能运水谷之湿 ,外复感时令之湿 ,发表攻里 ,两不可施 ,误认伤寒 ,必转坏证 ,徒清热则湿不退 ,徒祛湿则热愈炽 ,黄芩滑石汤主之。”该方由七味药组成 :黄芩三钱 滑石三钱 茯苓皮三钱 大腹皮二钱 白蔻仁一钱 通草一钱 猪苓三钱。立方依据在于本证虽然身痛而脉缓 ,为湿邪困脾非中风 ,舌滑而不渴饮为湿温内蕴 ,汗出热解 ,继而复热 ,为湿热相蒸汗出 ,湿为阴邪 ,不因汗出而退。中…  相似文献   

15.
【升降散】 (清·《伤寒瘟疫条辨》)方剂组成 :白僵蚕 (酒炒 ) 7 5g、全蝉蜕 4 g、广姜黄 1 g、生大黄 1 5g。上药共为细末 ,分 2~ 4次服 ,以蜂蜜、黄酒调匀送下。功用主治 :散风清热 ,升清降浊。主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证见憎寒壮热 ,或头痛如破 ,或烦渴引饮 ,或咽喉肿痛 ,或身面红肿 ,或胸膈胀闷 ,或神昏谵语等。方中僵蚕味辛苦气薄 ,得天地清化之气 ,轻浮而升阳中之阳 ,故能散风除湿 ,透热解郁。蝉蜕气寒无毒 ,为清虚之品 ,处极高之上 ,与僵蚕协同 ,共成升浮之性、发散热邪之功。大黄味苦气寒 ,性主沉降 ,泻火通便 ,可导热邪自大便…  相似文献   

16.
一、急性颈淋巴结炎刘×,男,14岁.1987年8月6日初诊。患儿于7月29日起发热,两侧颈淋巴结肿大。西医诊断:急性颈淋巴结炎.用西药治疗9天未效,体温仍在38℃和40℃之间,热势以日暮及夜间为重,发热时稍恶寒,汗出热不退。神倦乏力,胸闷院阻,不思饮食。无咳嗽及腹泻。查两侧颈淋巴结肿大,以左侧较重,多而成串,大如蚕豆、黄豆不等,质硬触痛,脉细濡数,舌苔淡黄厚腻。证属湿热阻滞中焦,流窜经络积聚成结。治拟清化湿热,宣通气机,湿化热清,气机通畅则肿消结散。取三仁汤化裁。处方: 白蔻仁3g(后下),滑石15g(包),杏仁  相似文献   

17.
发热治验1例     
案例:李某,女,42岁。因“发热,干咳,四肢乏力10天”于1997年5月27日收入院。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偶咳,倦怠乏力,少许畏寒,无其他不适。曾予西药抗炎、抗病毒、止咳以及中药新加香薷饮合银翘散加减。经治10d,未见好转而收入院。入院症见:神清,精神倦怠  相似文献   

18.
1 感冒发热李某 ,男 ,35岁 ,1998年 10月 2 8日就诊。主诉发热 7d ,体温持续在 37 5~ 39 7℃之间。曾口服康必得 ,感冒清热冲剂 ,阿莫西林 ,APC等药 ,并静点青霉素 ( 80 0万单位 ,每日 1次 ) 3d ,静点头孢噻肟钠( 3g每日 1次 ) 2d ,均不见效。刻下体温 38 3℃ ,症见发热无汗 ,微恶风寒 ,头身疼痛 ,口干 ,舌红少苔 ,脉浮细数。给予加减葳蕤汤 ,另加太子参 ,葛根 ,生石膏 ,知母 ,防风 ,以增强养阴益气 ,解表退热之效。患者仅服半剂 ,即有周身汗出 ,体温降至 37 2℃。 1剂后 ,热退身凉 ,体温正常。服至 3剂 ,体质恢复如常。按 :临床常…  相似文献   

19.
病例摘要男性,42岁,于11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寒战、高热,应用解热镇痛剂可迅速退热,次日仍能工作,3天后再次突现出现寒战、高热,自服安乃近后汗出热退。1周前发热加重,每日午后开始发热,其特点:突然寒战,10余分钟后体温迅速升高达41℃左右,发热持续1~2小时后周身汗出而热退,若服用解热镇痛药后约半小时即汗出热退。由于病人热退后精神状态良好,多无任何不适感,饮食,二便正常。故以发热待查入内科。既往:年青时曾患过疟疾;近一年来经常左肋缘下闷胀不适,但未予注  相似文献   

20.
竹叶石膏汤原为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而吐而设。临床应用对于热病后期 ,余热未清 ,气阴两伤和暑伤气阴所致低热疗效颇佳。笔者去岁曾应用于一老者慢性肺心病患者所致身热久羁不退 ,效果理想 ,特浅述如下 :李某某 ,女 ,81岁。身热持续 1 8d,体温波动于 38~ 38.3℃之间 ,应用抗生素等体温下降 ,隔 2h许又上升 ,素有肺心病史多年。诊见 :憔悴病容 ,面部微种 ,发热 (体温 38 2℃ ) ,心悸 ,胸闷 ,神疲乏力 ,喘促烦躁 ,口唇紫绀 ,大便秘结 ,小便微黄短少 ,口干不欲多饮 ,舌红无苔 ,脉细数。辨证为正气素亏 ,邪热耗津 ,气阴两伤。处方 :竹叶 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