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笔花医镜》与脏腑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清·江涵暾及其<笔花医镜>对脏腑辨证学说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其辨证思想以脏腑、阴阳为要,以表里虚实寒热划分脏腑证型,与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淫等病因辨证相结合,并归类疾病、归纳脏腑用药及处方.<笔花医镜>对脏腑辨证用药的简要而全面的概括对中医辨证学的发展作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2.
主要就《医宗必读》所述的病证、医论部分内容作了研究探讨,认为在内伤病证的病名确立、病因病机、脉证表现及立法用药等方面,皆重视脏腑,突出脏腑辨证,为本书的特点。《医宗必读》继承并发展了脏腑辨证理论,充实了临床应用,并为后世《中医内科学》病名的确立及证型划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脾胃论》与脏腑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脾胃论》一书在脏腑学说及脏腑辨证用药方面的运用。“补土派”医家李东垣倡言脾胃论,对于疾病发病机制、脏腑病机及治疗用药无不是以脾胃为中心来认识的,建立了以脾胃为中心的四时五脏辨证用药体系,变五脏用药为升降浮沉补泻法。该辨证体系以五行、运气等学说为理论依据,强调“藏气法时”、升降浮沉,在方法上高人一畴。《脾胃论》并非专论脾胃病,而脏腑辨证不只辨杂病。  相似文献   

4.
张仲景著《伤寒论》以阐述辨证施治之法,具体地创立了六经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等,并孕育了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之雏形,为中医临床诊疗确立了千古规范。形成和完善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故历代尊其为医中之圣。  相似文献   

5.
认为《伤寒论》虽以六经辨证著称,但其中亦寓有脏腑辨证,因为六经辨证以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为依据,其证治也围绕脏腑病理变化,《伤寒论》中就有脏腑辨证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笔花医镜》(以下简称《医镜》)系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浙江归安江涵暾(字笔花)编著。全书分四卷,共五万五千余字。首卷系总论及四诊的运用、辨明症候的表里虚实寒热和内伤外感等证治原则。卷二为脏腑证治,以十二经分部,具体地提出各经病证的鉴别及其治法。卷三卷四分列儿妇两科,扼要叙述妇儿各证,作者虽非出类拔萃之名医,但该书简练扼要,层次分明,通俗易懂,临床实用。兹特简要评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对《备急千金要方》脏腑辨证与八纲辨证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考察,探讨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在脏腑辨证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各纲领之间的关系。《备急千金要方》脏腑辨证中,阴阳与表里二纲的指导意义均弱化,而以虚实为辨证的基本纲领体现了以虚实寒热为核心的脏腑辨证特色,对现今脏腑辨证的规范性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脏腑辨证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辨证方法之一,一般认为张仲景<金匮要略>开创了脏腑辨证的先河,后经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发展而日臻完善.建国以后随着众多中医院校先后成立,中医教材也不断完善,脏腑辨证在教材中特别是在<中医诊断学>中的发展是研究脏腑辨证形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通过对四至七版<中医诊断学>教材中"脏腑辨证"单元的统计分析,对脏腑证型得出以下结论.  相似文献   

9.
基于《内经》脏腑辨证与《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理论渊源梳理,对六经病变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脏腑相关性进行总结,探讨六经合脏腑辨证的临床实践模式,提出六经合脏腑辨证是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的有力补充,笔者认为对此进行深入研究的推广应用能为中医临床的提高探寻更好的理论指导模式,同时也是对中医辩证理论的传承和创新,并有助于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四至七版《中医诊断学》教材中脏腑辨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脏腑辨证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辨证方法之一,一般认为张仲景《金匮要略》开创了脏腑辨证的先河,后经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发展而日臻完善。建国以后随着众多中医院校先后成立,中医教材也不断完善,脏腑辨证在教材中特别是在《中医诊断学》中的发展是研究脏腑辨证形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通过对四至七版《中医诊断学》教材中“脏腑辨证”单元的统计分析,对脏腑证型得出以下结论。  相似文献   

11.
《内经》是中医较早对不寐的病因病机和治则做出论述的医籍,且提出了治疗的方剂以及针灸等方法,尤其通过脏腑辨证,深入的分析和阐述不寐的病因病机,是现代医家研究不寐的治疗方法不可或缺的瑰宝。文章通过对《内经》中关于不寐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通过脏腑辨证来浅谈不寐的病因病机,为临床治疗不寐提供理论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医脏腑辨证的形成与发展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脏腑辨证肇始于《内经》,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其理论体系以宋金时期为分水岭,之前为系统研究阶段,之后为专题研究阶段。其中系统研究阶段以《内经》《中藏经》《备急千金要方》为代表;专题研究阶段以易水学派张元素、李杲、温补学派、扶阳学派为代表,专题研究范畴主要为脾胃学说与肾命学说。脏腑辨证体系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各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和规律。深入揭示脏腑辨证的时代特征和基本规律,可为当今的辨证规范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金匮要略》以脏腑经络为辨证核心,然而现在常常将脏腑经络割裂开来,甚至忽略了经络辨证。因此,为重视经络辨证在杂病治疗中的作用,笔者将《金匮要略》中的经络辨证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归经学说萌芽于《黄帝内经》,至寇宗爽《本草衍义》首提“归经”的概念,张元素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归经学说,归经学说至此完善成熟。归经学说的形成与脏腑辨证密不可分,脏腑辨证的思想也是源于《内经》,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华佗《中藏经》、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钱乙〈〈sDJL药证直诀》的发展,张元素将脏腑辨证归纳整理,形成体系。脏腑辨证理论的完善促进归经学说形成,归经学说是脏腑辨证理论在中药临床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的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明清时期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的关系及两者相互为用的发展状况首次予以探究总结。该时期医家沿袭《内经》传统将脏腑辨证内容涵盖了经络辨证内容;清代发展成熟起来的络脉理论深化了脏腑、经络的内在关联,丰富的络脉辨证内容无不关乎脏腑的辨识;奇经八脉病证主要责于肝肾。以上表明明清时期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不是各自为用,而是日益广泛深入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对温病的辨证虽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为主,但其中从脏腑角度辨证的内容并非鲜见。通过对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7年制规划教材《温病学》中脏腑证型的统计与分析,总结出温病学教材中的脏腑辨证具有3个特点:脏腑辨证运用广泛,四脏二腑证型凸现,湿热温邪伤脾为甚。  相似文献   

17.
脉诊是《伤寒论》六经辨证的重要组成部分,笔从凭脉诊明确六经辨证、审脉诊识别治法方药、举脉诊论述病理机制等五个方面,对《伤寒论》脉诊的特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经穴解》为明末清初齐鲁针灸医家岳含珍所著,全书学术特色鲜明:从分经辨证、病候辨证、人迎寸口脉辨证三方面了阐述了经络辨证的价值,积极探讨经络与脏腑之间的联系。注重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从腧穴的主治功能、经脉循行交会与气血盛衰的关系、地理方位等多角度对书中穴名进行解释,可以窥探分析穴位的气血盛衰,提供了认知腧穴的基本思路;以“五脏互藏”理论为指导阐述腧穴主治病证,体现了其从整体辨证论治、注重经络与脏腑关联的学术特点,揭示了脏腑之间的复杂联系。该书论述全面细致,阐释深入简出,为现代针灸临床提供借鉴,促进了齐鲁医学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探讨<脾胃论>一书在脏腑学说及脏腑辨证用药方面的运用."补土派"医家李东垣倡言脾胃论,对于疾病发病机制、脏腑病机及治疗用药无不是以脾胃为中心来认识的,建立了以脾胃为中心的四时五脏辨证用药体系,变五脏用药为升降浮沉补泻法.该辨证体系以五行、运气等学说为理论依据,强调"藏气法时"、升降浮沉,在方法上高人一畴.<脾胃论>并非专论脾胃病,而脏腑辨证不只辨杂病.  相似文献   

20.
对温病的辨证虽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为主,但其中从脏腑角度辨证的内容并非鲜见。通过对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7年制规划教材《温病学》中脏腑证型的统计与分析,总结出温病学教材中的脏腑辨证具有3个特点:脏腑辨证运用广泛,四脏二腑证型凸现,湿热温邪伤脾为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