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所致毒副作用的临床特点。方法 79例ALL患儿按诊断标准分为标危组(MTX使用剂量为3g/m~2)和中高危组(MTX使用剂量为5g/m~2),接受HD-MTX治疗。在MTX开始36h后予亚叶酸钙解救,检测42~48h MTX血药浓度,同时观察患儿HD-MTX治疗后的毒副作用。结果 79例ALL患儿接受HD-MTX化疗后,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和血小板减少的分别为52例(66%)、43例(54%)和10例(13%),发生肝脏毒性、黏膜损害和胃肠道反应者各为24例(30%)、29例(37%)和16例(20%),无一例发生肾脏毒性。42~48h MTX血药浓度与毒副作用的发生风险差异有显著性(P0.05)。比较标危组与中高危组MTX使用毒副作用的发生风险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HD-MTX治疗ALL时毒副作用多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黏膜损害和肝脏毒性。毒副作用的发生与MTX血药浓度有关联,未发现使用3g/m~2和5g/m~2的MTX剂量与毒副作用的发生风险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2.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白血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 进一步改善大剂量甲氨蝶呤 (HD MTX)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的治疗效果 ,减少毒副作用。方法  2 9例ALL患儿共接受了 86例次HD MTX(每次 3g/m2 或 5g/m2 )治疗 ,连续 2 4h静滴 ,然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① 5 6例次接受 3g/m2 剂量的患儿在用药后 4 4h、6 8h的血MTX浓度分别为 (0 97± 1 2 4 )μmol/L和 (0 35± 0 2 8) μmol/L ,30例次接受 5 g/m2 剂量的患儿在 4 4h、6 8h血MTX浓度为 (1 5 9± 2 13) μmol/L和 (0 6 5± 0 83) μmol/L。② 5g/m2 组粘膜损害、骨髓抑制方面较 3g/m2 组发生率略高 ,但从恢复时间看 ,两组无明显差异。③ 2 4h连续静滴毒副作用没有见到明显的增加。结论 大剂量MTX(每次 3g/m2 、5 g/m2 )连续 2 4h静滴治疗ALL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淋白血病的副作用观察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岭 (MTX)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 ,观察及总结MTX副作用的种类、发生率 ,评价相应防治MTX副作用措施的实用性及价值。方法病例来源 :急淋患儿 33例共接受大剂量MTX治疗 1 0 7例次 ,以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为观察指标 ,总结MTX的副作用发生种类及发生率 ;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TAD)护肝治疗及大剂量VitB12 肌注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分别防治MTX对肝脏和粘膜的毒副作用 ,对比采用防治措施前后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及程度的变化 ,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t检验 ) ,评价其防治效果。结论 33例患儿接受MTX冲击治疗后副作用的发生率及种类与国外报道基本一致 ,两种综合防治措施是有效的 ,值得推广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MTX引起的剥脱性皮炎的方法能否推广应用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对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岭(MTX)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观察及总结MTX副作用的种类、发生率,评价相应防治MTX副作用措施的实用性及价值。方法病例来源:急淋患儿33例共接受大剂量MTX治疗107例次,以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为观察指标,总结MTX的副作用发生种类及发生率;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TAD)护肝治疗及大剂量Vit B12肌注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分别防治MTX对肝脏和粘膜的毒副作用,对比采用防治措施前后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及程度的变化,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评价其防治效果。结论33例患儿接受MTX冲击治疗后副作用的发生率及种类与国外报道基本一致,两种综合防治措施是有效的,值得推广;甲基强的松龙治疗MTX引起的剥脱性皮炎的方法能否推广应用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正>自上世纪70年代,由于采用了联合化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生存期明显延长。但研究发现,约65%的ALL患儿在缓解期出现髓外白血病复发,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随后开始采用CNS白血病(CNSL)预防治疗,包括头颅放疗(CRT)、鞘内注射甲氨蝶呤(IT-MTX)或三联药物鞘内注射治疗(TIT)及可透过血脑屏障的中剂量甲氨蝶呤(IDMTX,0.5~1 g/m2)或大剂量甲氨蝶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在基层医院的可行性。方法对8例ALL患儿进行56次HD-MTX治疗,MTX剂量3 g/m2,同时水化碱化4 d,滴注MTX 36 h后开始四氢叶酸钙解救,首剂30 mg/m2,以后15mg/m2,1次/6 h,共8次。并观察其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接受HD-MTX治疗8例中,出现骨髓抑制(26/56次)占46.4%,消化道反应(24/56次)占42.9%,肝功能损害(13/56次)占23.2%,黏膜损害(12/56次)占21.4%,感染(5/56次)占8.93%,皮疹(3/56次)占5.36%,心脏损害(2/56次)占3.57%,出现肺弥漫性间质性浸润影、头痛各1例。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与HD-MTX疗程前后差异无显著性。随访8例ALL,仅1例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该例为高危儿,发生时间为骨髓缓解(CR)后12个月。结论在基层医院不具备MTX监测及层流室条件下,只要在化疗前准备工作完善,水化碱化合理,四氢叶酸钙解救及时,HD-MTX治疗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MTX)24 h输注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目标浓度个体化调整的方法.方法 本研究涉及24例患儿105个疗程,检测MTX开始输注后第1和第6小时的血药浓度,根据已建立的大剂量MTX群体药物动力学模型,推算出该疗程稳态血药浓度(CSS)的预测值.根据CSS预测值,于MTX开始输注后第8小时调整MTX输注速度和剂量.MTX输注后第23小时再检测血药浓度(CSS实测值).结果 为达目标浓度,17例(71%)患儿进行了剂量调整.45个疗程(43%)调整了剂量,42个疗程增加了剂量,3个疗程减少了剂量.早期阶段(诱导缓解和巩固治疗方案后的大剂量MTX的疗程)29个疗程中有16个疗程增加了剂量,1个疗程减少了剂量;维持阶段76个疗程中有26个疗程增加了剂量,2个疗程减少了剂量.最终有95个(90%)疗程的CSS实测值达目标范围,8个疗程小于目标范围,2个疗程大于目标范围.如果不调整剂量,仅有74个(70%)疗程的CSS(不调整)在目标范围.调整MTX剂量,与不调整相比,可以明显增加CSS实测值达目标范围的疗程数(χ2=13.366,P=0.000).在剂量不调整的60个疗程中,CSS实测值和CSS预测值有较好的直线相关性(r=0.487,P=0.000);CSS实测值与MTX输注后第6小时的血药浓度也有一定的直线相关性(r=0.389,P=0.002).105个疗程MTX的总清除率(CL)实测值是(7.01±2.06)L/(m2·h).在所有疗程间CL相差最大达4.4倍,同一患儿不同疗程间CL相差最大达2.9倍.CL与患儿的年龄、体重和总胆红素呈直线负相关,与血磷呈直线正相关;化疗早期阶段疗程的CL有高于维持阶段疗程的倾向(P均<0.05).结论 105个疗程大剂量MTX化疗,疗程间CL差异最大达4.4倍,需要目标浓度个体化调整.通过检测MTX输注后第1和第6小时的血药浓度,调整MTX输注速度和剂量,最终90%疗程的CSS实测值达目标范围.早期阶段大剂量MTX化疗更需要目标浓度个体化调整.  相似文献   

8.
大剂量甲氨蝶呤消除相血药浓度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大剂量甲氨蝶呤(MTX)化疗消除相血药浓度,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分析33例ALL患儿,230个疗程,24 h输注大剂量MTX(3 g.m-2)。检测MTX开始输注第1小时、第6小时、第23小时(稳态血药浓度)和第48小时的血药浓度(C48);如果C48>0.40μmol.L-1,再测第72小时的血药浓度(C72);以此类推,每24 h测血药浓度1次,直至MTX血药浓度<0.25μmol.L-1。结果大剂量MTX化疗后消除相血药浓度不同疗程间差异很大。大多数疗程MTX排泄很快,有201个疗程(占87%)C72<0.25μmol.L-1;然而也有少数疗程MTX排泄很慢,有14个疗程(占6%)C96>0.25μmol.L-1。不同疗程间C48为0.02~8.86μmol.L-1,中位数0.20μmol.L-1。有24个疗程(占10%)C48>1μmol.L-1,称为排泄延迟。不同患儿间C48有统计学差异(P=0.000)。导致C48增高的危险因素有男童、化疗前1周内有尿常规异常、化疗前2周内并感染和化疗同时静脉应用头孢曲松(P<0.05)。导致消除相MTX排泄延迟的危险因素有MTX稳态血药浓度高、M...  相似文献   

9.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研究3g/m2和5g/m2甲氨蝶呤(MTX)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血、脑脊液MTX浓度和不良反应。方法ALL患儿43例共接受98例次MTX3g/(m2·次)或5g/(m2·次)治疗,对两剂量组进行MTX血药质量浓度、脑脊液浓度及不良反应比较。结果1.MTX44、66h血药质量浓度与23hMTX血药质量浓度明显相关(P<0.05);2.不同个体间及同一个体不同时间使用同一给药方案血药质量浓度、脑脊液浓度水平差异较大;3.两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的MTX血药质量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标危、高危ALL分别采用3、5g/(m2·次)的剂量是合理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0.
甲氨蝶呤ethotrexate,MTX)用于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eukaemia,ALL)已有40余年,是缓解后巩固维持治疗的关键药物,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 dose methotrexate,HD—MTX)尤其对髓外白血病的预防有重要作用,但该疗法毒副作用的发生率较高。本研究改变水化碱化液静滴方式及速度控制,在动态监测MTX血药浓度的基础上决定甲酰四氢叶酸钙(calcium formyltetrahydrofolate,CF)的解救次数和剂量,进行毒副反应的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维吾尔族及汉族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甲氨蝶呤(MTX)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分析,为MTX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判断依据。方法:根据24 h MTX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将28例(汉族 15 例,维吾尔族 13 例)接受大剂量MTX化疗的ALL患儿分为>10 μmol/L与≤10 μmol/L组;根据48 h MTX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为>1.0 μmol/L与≤1.0 μmol/L组。采用酶放大免疫测定法对行MTX治疗的所有患儿给药后24 h及48 h血药浓度进行检测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不同24 h MTX血药浓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 h MTX血药浓度>1.0 μmol/L组的消化道反应及黏膜损害发生率高于血药浓度≤1.0 μmol/L组 (P0.05);汉族患儿24 h及48 h MTX血药浓度均高于维吾尔族(P<0.05);除消化道反应外,汉族患儿肝功能异常、黏膜损害及骨髓抑制的发生率高于维吾尔族患儿 (P<0.05)。结论:24 h MTX血药浓度不能预测不良反应的发生,48 h MTX血药浓度对不良反应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24 h、48 h MTX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在维吾尔族及汉族间存在差异;MTX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可能对及时调整MTX用量,从而达到MTX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后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结合DNA测序技术,对52例ALL患儿MTHFR C677T、A1298C和G1793A基因型进行检测。按照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规毒性判定标准(NCI-CTC)对患儿HD-MTX化疗后的不良反应统一评价。结果:MTHFR 1298AC基因型患儿发生血小板减少的风险较AA型提高了13.7倍(OR=13.7,95%CI=1.18~159.36,P=0.036)。MTHFR C677T和G1793A各基因型发生各类HD-MTX化疗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HFR A1298C多态性可能与ALL患儿HD-MTX化疗后的毒副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3.
长效核黄素预防大剂量甲氨喋呤化疗毒副反应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长效核黄素对大剂量甲氨喋吟(HD-MTX)化疗常见毒副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1996年10月至2004年8月期间,26例患儿共接受72个疗程HD-MTX化疗(3.0g/m2,持续静滴12 h),观察组41个疗程同时应用长效核黄素,对照组31个疗程不用。根据WHO抗癌药物毒副反应分度标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口腔黏膜损害、肝功能变化及骨髓抑制程度。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损害发生率(12.2%,5/41)明显低于对照组(45.2%,14/31),且观察组损害程度较重(P=0.002)。两组间肝功能变化及骨髓抑制程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D-MTX化疗中应用长效核黄素可有效预防口腔黏膜损害,对肝功能损害及骨髓抑制无明显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 OXC)是一种新型抗癫癎药物,由于其耐受性好,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少,在临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其毒副作用仍不可忽视。OXC 的不良反应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多见,如:疲劳、嗜睡、复视、头晕、恶心、呕吐等;皮肤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长期服用OXC 还可能引起低钠血症。本文搜集国内外近十年有关OXC 不良反应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旨在为OXC 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白血病(ALL)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严重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总结3例在本院确诊并按ALL治疗方案规范化疗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应用HD.MTX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病例的临床特点并复习文献。结果3例患儿均为学龄期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应用HD.MTx(5g/m2)期间发生严重高甲氨蝶呤血症,治疗期间严密监测血药浓度,持续水化、碱化以及多种方式四氢叶酸钙解救但甲氨蝶呤排泄延迟,2~3周后血清甲氨蝶呤浓度仍明显高于中毒浓度,化疗后2周均合并严重骨髓抑制,2例出现表皮松解、1例消化道溃疡,均因继发感染及多脏器损害并发症死亡。结论甲氨蝶呤体内的代谢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持续高血药浓度可造成严重并发症,对儿童ALL应用HD.MTX应根据细胞免疫学表型、细胞遗传学及甲氨蝶呤静脉滴注后不同时段的血药浓度及药物代谢酶相关基因情况采用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收集36名HDMTX化疗前后ALL患儿及36名健康对照组儿童的粪便标本,并提取目标细菌DNA.用细菌的16SrRNA/DNA序列设计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引物,行常规PCR完成细菌的定性,然后取准确定量的2种细菌DNA,经系列稀释后做荧光定量PCR,制作出标准曲线,待测样品同时进行荧光定量PCR反应,并和标准曲线进行比较,获得各样品中2种细菌的量.结果 ALL组HDMTX化疗前1 d、化疗后第3、7天和对照组的肠道双歧杆菌数量的对数值分别为(7.24±0.33)拷贝数/克湿便、(6.00±0.27)拷贝数/克湿便、(6.59±0.33)拷贝数/克湿便和(9.49±0.41)拷贝数/克湿便;而大肠杆菌数量的对数值,ALL组化疗前1 d、化疗后第3、7天和对照组的分别是(6.62±0.42)拷贝数/克湿便,(5.96±0.42)拷贝数/克湿便,(7.02±0.41)拷贝数/克湿便,(7.52±0.43)拷贝数/克湿便.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对照组均较ALL组高(F=739.61,88.67,P均<0.01).ALL组化疗前和后,大便标本中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数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化疗第3天下降最明显,第7天有所回升.结论 (1)HDMTX化疗方案对ALL患儿肠道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有明显影响,化疗后数量显著下降;(2)ALL患儿肠道菌群和健康儿童相比,益生菌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7.
A 16-year-old girl with a distal femur osteosarcoma became pain-free with the first treatment of methotrexate 12.5 g/m 2 and folinic acid 760 mg/m 2 . She was inadvertently given 1275 mg folinic acid after the third dose. Four days later, pain and swelling recurred. Appreciating that this was "over rescue" rather than drug resistance led to the successful use of a further 8 doses of high-dose methotrexate when a suboptimal response was achieved with cisplatinum, Adriamycin, and ifosfamide. This is the first time "over rescue" has been documented in humans from high-dose folinic acid after methotrexate.  相似文献   

18.
周娴  辛颖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11):1252-1258
目的 研究甲巯咪唑治疗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5年1月—2021年5月住院的304例甲亢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甲巯咪唑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探讨常见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果 304例患儿中,出现甲巯咪唑治疗相关不良反应87例(28.6%),其中男性20例(23%),女性67例(77%)。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粒细胞减少(12.8%)、皮疹(11.8%)、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9.5%)及关节疼痛(3.0%),部分患儿可同时或间断出现多种不良反应。粒细胞减少主要出现在用药后3个月内(25/39,64%);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主要发生在用药后1个月内(17/29,59%);皮疹主要发生在用药后3个月内(30/36,83%)。对症治疗后上述不良反应大部分可恢复正常。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小、治疗前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低是甲巯咪唑治疗后粒细胞减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甲巯咪唑治疗儿童甲亢不良反应较常见,多发生在用药后3个月内,多数经过对症治疗可缓解。年龄越小,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基线值越...  相似文献   

19.
We report an unusual case of anaphylaxis and hepatitic dysfunction in a child with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twenty-third course of high-dose methotrexate. The latter had been used as an adjuvant to prevent pulmonary metastases and the prior 22 courses had been well tolerated. An attempt to reinstate methotrexate after the twenty-third course was again followed by a similar reaction. © 1995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