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Wnt通路中Wnt通路抑制因子1(Wif-1)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表达及可能的作用。方法收集初发并且诱导缓解治疗第33天完全缓解的35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治疗前作为初发组,第33天达完全缓解时作为缓解组,对照组为15例非恶性血液病患儿。RT-PCR方法检测Wif-1和β-cateninm RNA的表达,ELISA法测Wif-1蛋白的表达。结果初发组Wif-1m 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缓解组,β-cateninm 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和缓解组(P0.05)。在初发组和缓解组,高危患儿的β-cateninm RNA表达均高于中危和低危患儿,Wif-1m RNA、蛋白表达低于中危和低危患儿(P0.05)。在初发组和缓解组,T-ALL患儿β-cateninm RNA的表达高于B-ALL患儿,Wif-1m RNA、蛋白表达低于B-ALL患儿(P0.05)。各组Wif-1和β-cateninm RNA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Wif-1表达下降、β-catenin表达增高是儿童急淋发病机制之一,Wif-1下降和/或β-catenin增高的程度可能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IR)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细胞系Jurkat的表达、定位,观察IGF-IR单克隆抗体(MAb)对Jurkat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1)采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IGF-IR在Jurkat细胞的表达、定位。(2)分别用5个不同实验浓度:0.001μg/mL,0.01μg/mL,0.1μ/mL,1μg/mL,10μg/mL的IGF-IR MAb作用Jurkat细胞48h,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3)选用10μg/mL的IGF-IR MAb作用Jurkat细胞48h,上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1)IGF-IR在Jurkat细胞株100%表达,主要为细胞膜、细胞浆混合表达。(2)0.001μg/mL,0.01μg/mL,0.1μg/mL,1μg/mL,10μg/mL的IGF-IR MAb作用Jurkat细胞株48 h,Jurkat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9.67±1.17)%,(14.89±1.06)%,(17.64±0.81)%,(20.15±1.14)%,(24.10±1.11)%,各组间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10μg/mL的IGF-IR MAb作用Jurkat细胞48h,实验组的诱导细胞凋亡率分别为:早期凋亡率(13.73±1.16)%,晚期凋亡率(20.44±2.47)%,总凋亡率(34.18±3.41)%;对照组的诱导细胞凋亡率分别为:早期凋亡率(6.27±0.67)%,晚期凋亡率(10.18±0.81)%,总凋亡率(16.45±1.38)%。实验组细胞的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总凋亡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1)Jurkat细胞普遍表达IGF-IR,主要为细胞膜、细胞浆混合表达。(2)IGF-IR MAb可使Jurkat细胞株的增殖受到抑制,且IGF-IR MAb的浓度越高,抑制率越大。(3)IGF-IR MAb可使Jurkat细胞的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骨髓中GRIK2基因产物在白血病患儿、白血病细胞株及非血液病患儿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分别检测100例白血病患儿、3个白血病细胞株(Jurkat、Baji和HL-60细胞株)及30例对照组骨髓中GRIK2的表达情况.结果 RT-PCR和FQ-PCR检测标本的阳性率分别为4.51%(6/133例)和7.52%(7/133例),2种检测方法均显示GRIK2基因在白血病和正常造血细胞间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GRIK2 mRNA在无6q缺失的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中较B-AIJL患儿表达高,在有6q缺失的T-ALL和B-ALL患儿中GRIK2表达为阴性,T细胞株Jurkat有阳性表达,B细胞株Raji和HL-60细胞株为阴性表达;30例对照组中3例有较高水平表达.结论 GRIK2 mRNA在骨髓中水平低或不表达,GRIK2基因是否为ALL的肿瘤抑制基因(TSG)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WT1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儿WT1基因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45例非M3儿童AML的WT1表达水平,并回顾性分析其与AML预后的关系。结果骨髓幼稚细胞比例60%的AML患儿WT1表达水平高于幼稚细胞≤60%的患儿(P0.05)。M2病例组初诊时WT1表达量低于非M2病例组(P0.05)。完全缓解组患儿的WT1表达量显著低于初诊组和复发组(P0.01)。诱导化疗结束时WT1高表达组的2年无病生存率(DFS)低于WT1低表达组(P0.05)。诱导化疗结束时WT1下降程度≥1个数量级病例组的2年总生存率(OS)和DFS高于WT1下降程度1个数量级病例组(P0.05)。AML患儿骨髓复发2~3个月前WT1表达呈上升趋势。结论 WT1表达水平与儿童AML预后密切相关,动态监测WT1表达在指导儿童AML个体化治疗、预后评估和复发预测方面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能否有效逆转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Jurkat细胞对糖皮质激素(GC)的耐药。方法用10 nmol/L雷帕霉素(Rap组)、1μmol/L地塞米松(Dex组)、10 nmol/L雷帕霉素联合1μmol/L地塞米松(Rap+Dex组)和0.05%DMSO和0.01%乙醇(对照组)分别处理Jurkat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Western blot法分析mTOR及细胞周期、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0 nmol/L雷帕霉素能有效抑制mTOR信号通路,逆转Jurkat细胞对GC耐药。雷帕霉素和地塞米松协同作用可有效上调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1和p27的表达,并协同下调细胞周期素D1的表达,从而阻抑细胞在G1期。雷帕霉素协同地塞米松,通过上调Bim表达,活化caspase-3,促进Jurkat细胞凋亡。结论雷帕霉素可有效逆转T-ALL Jurkat细胞对GC耐药。包含雷帕霉素和地塞米松的化疗方案有望成为治疗耐药T-ALL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WASP家族Verprolin同源蛋白1(WAVE1)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病中可能的作用及意义。方法: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法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40例ALL初治患儿、15例化疗完全缓解半年、4例复发、10例非白血病患儿BMMCs中WAVE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以不同浓度阿霉素处理Jurkat细胞:①采用MTT法测细胞增殖;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③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WAVE1表达。结果:ALL初治和复发患儿BMMCs均有WAVE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对照和缓解组BMMCs中mRNA和蛋白低表达或无表达,初治和复发组的WAVE1 mRNA和蛋白的表达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化疗后缓解组和对照组(P<0.01)。阿霉素明显抑制Jurkat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P<0.05);阿霉素作用24 h后,细胞凋亡随药物浓度增增高而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细胞WAVE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随阿霉素处理浓度的增高而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WAVE1在ALL患儿BMMCs中高表达;WAVE1可能与儿童ALL病程相关,它可能成为动态检测儿童ALL病情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骨髓细胞中Notch1蛋白表达及其与免疫分型、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初诊49例AL患儿和2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儿骨髓涂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酶复合物(SABC)方法检测骨髓细胞中Notch1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确定白血病细胞免疫分型;标准化疗方案用于AL患儿的治疗。结果 Notch1在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ALL)患儿阳性表达率为77.8%,显著高于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31.0%,P0.05)及对照组骨髓组织(15.0%,P0.05)。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Notch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3.6%,显著高于对照组(15.0%,P0.05)。在T-ALL和ANLL中,Notch1与治疗效果无明显相关性;但在随访半年以上的B-ALL中,治疗效果好组(完全缓解无复发)Notch1阳性表达率为21.4%,效果差组(死亡或复发)Notch1阳性表达率为8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tch1在儿童AL中的异常表达与免疫分型关系密切。Notch1蛋白在B-ALL中虽然表达率不高,但可能是预后不良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不同阶段、不同类型患儿血型糖蛋白C(GYPC)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治疗反应和免疫分型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5年1月至2005年11月哈尔滨市儿童医院血液科、哈尔滨医科大学一院儿科及哈尔滨市血液肿瘤研究所儿科住院的ALL患儿.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ALL初治患儿、缓解患儿、难治患儿、复发患儿及正常对照儿童GYPC基因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初治患儿的免疫表型,观察GYPC基因与免疫表型的关系.结果 (1)初治患儿GYP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完全缓解组(P<0.01);完全缓解后GYPC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患儿GYPC表达水平不仅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完全缓解组(P<0.01),也高于初治组(P<0.01);(2)38例初治患儿GYPC阳性24例,GYPC阴性14例,GYPC阳性患儿的完全缓解率与GYPC阴性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5.0%、92.9%,P>0.05),但完全缓解患儿治疗前GYPC表达水平低于未缓解患儿(P<0.05);(3)38例初治患儿中25例为B系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10例为T系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T-ALL的GYPC阳性率高于B-ALL(分别为90.0%、48.0%,P<0.05),且T-ALL的GYPC表达水平高于B-ALL(P<0.05).结论 GYPC的表达水平随儿童ALL的病情发展而变化,GYPC可以作为监测病情、判断疗效、预测复发、评估预后的一个新指标;GYPC高表达可能是儿童ALL的不利因素,GYPC高表达者疗效差,易复发;GYPC表达水平与免疫分型具有相关性,GYPC在T-ALL具有高表达,可能是T-ALL的缓解率低、预后差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Jurkat细胞和ALL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方法以Jurkat细胞和ALL患儿BMMNC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不同浓度的EGCG处理,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通过Transwell法检测Jurkat细胞和BMMNC的迁移和侵袭力。结果 (1)经不同浓度EGCG处理不同时间后,Jurkat细胞、ALL患儿BMMNC的增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各EGCG处理组的抑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且10、25、50、80、100μmol/L EGCG作用随着其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抑制率逐渐增高,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2)经不同浓度EGCG处理不同时间后,不同程度地诱导了Jurkat细胞和BMMNC的凋亡。各EGCG处理组的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且10、25、50、80、100μmol/L EGCG作用随着其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逐渐增高,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3)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中,Jurkat细胞和BMMNC经不同浓度EGCG预处理12、24、48h后,细胞的迁移穿膜细胞数和侵袭穿膜细胞数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 0.05),且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EGCG能有效地抑制ALL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并降低其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阐明NOTCH1基因突变在儿童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28例T-ALL患儿NOTCH1基因的异二聚体(HD)区及脯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苏氨酸(PEST)区测序,研究T-ALL患儿中NOTCH1基因突变的发生率、位点、类型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28例T-ALL患儿中,15例(51.57%)患儿的NOTCH1基因发生突变,均为杂合性突变。突变患儿入院时外周幼稚淋巴细胞比例及骨髓幼稚细胞比例与无突变患儿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28例患儿的一年缓解率为75.0%(21/28),其中突变患儿的一年缓解率为80.0%(12/15),无突变患儿为69.2%(9/13)。此外,3例复发的突变组患儿至一年随访时均已死亡(一年时病死率为20%),而4例复发的无突变患儿经再次化疗后至一年随访时均存活(一年时病死率为0%)。结论儿童T-ALL患者中NOTCH1基因突变发生率高、位点多样;NOTCH1突变者初诊时疾病更严重,短期预后较好、而复发后挽救治疗预后更差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及受体(IL8R)在小儿急性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RTPCR法检测32例急性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IL8,IL8RmRNA表达。结果: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组中有5例表达IL8(5/10),4例表达IL8R(4/1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中有13例表达IL8(13/22),9例表达IL8R(9/22)。IL8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组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ML组中M4M5亚型中的表达水平高于M2M3,差异有显著性(P<0.05)。ALL组中B系列ALL表达水平高于TALL,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疗后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IL8,IL8R水平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结论:小儿急性白血病有IL8,IL8R的表达,IL8尤其在AML组M4M5亚型及B系列ALL更明显,化疗后两者水平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凋亡基因Fas及其配体(FasL)在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AA的发病机制。方法30例AA患儿分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组12例,慢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组18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儿童1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结合单克隆抗体荧光染色的方法测定AA患儿Fas/FasL表达水平及CD34 细胞数量。比较各组间表达差别。结果AA患儿Fas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SAA与CAA组Fas表达水平无差别(P>0.05);FasL表达水平在AA和健康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CD34 细胞数量AA组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Fas/FasL系统参与诱导AACD34 细胞凋亡过程,导致造血干细胞减少,骨髓造血衰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肾母细胞瘤(WT)细胞凋亡指数(AI)和细胞增殖指数(PI)的影响,并评价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地位。方法将24例肾母细胞瘤患儿按临床分期、病理分型进行配对设计研究,设动脉化疗栓塞组12例,全身化疗组12例,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超敏二步法测定标本的细胞凋亡指数和细胞增殖指数。结果动脉化疗栓塞组AI高于全身化疗组(P<0.05),PI低于全身化疗组(P<0.05),AI与PI成负相关(P<0.05),动脉化疗栓塞组术后瘤体缩小,坏死程度高于全身化疗组(P<0.05),而骨髓抑制少(P<0.05)。结论与全身化疗组相对比,术前采用动脉化疗栓塞法能更有效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使肿瘤缩小、坏死,有利于手术根治,取得更好的疗效,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中的表达状况与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早期治疗反应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2例ALL患儿治疗前后骨髓细胞VEGF的表达。选择同期住院的非白血病患儿15例正常骨髓作为对照。结果 VEGF在ALL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7.4917,P〈0.01),一个疗程后显著降低(t=5.7530,P〈0.01);VEGF表达治疗前后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差异有显著性(F=3.7781、4.2305,P均〈0.05),高危组治疗后水平下降,较化疗前差异无显著性,但显著高于对照组(t=1.9808,P〈0.05);治疗前后早期治疗反应差与早期治疗反应好者VEGF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t=1.8439、3.4938,P均〈0.05),治疗反应好组治疗后显著降低(t=1.8038,P〈0.05),治疗反应差组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t=1.3798,P〉0.05)。结论 VEGF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存在高表达,与临床危险因素有关,可以作为一个影响儿童ALL疗效、预后,评定危险程度的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免疫分型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139例ALL患儿为研究对象,取肝素抗凝的骨髓或静脉血2~3 mL,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免疫分型分析。结果:139例ALL患儿中,B-ALL 103例(74.1 %),T-ALL 24例(17.3 %),T/B双表型ALL 12例(8.6 %)。B-ALL主要表达的抗原有CD19(90.3%)、CD10(83.5%)、CD20(27.2%)。T-ALL主要表达的抗原有CD3(79.2%)、CD7(66.7%)、CD5(33.3%)。B/T-ALL主要表达的T系抗原有CD7(50.0%)、CD5(41.7%);B系抗原有CD19(50.0%)、CD10(33.3%)。139例ALL患儿中,32例伴髓系抗原表达(My+),主要表达的抗原有CD13、CD33、CD14、MPO等。139例ALL患儿中,31例表达CD34;而My+ ALL中CD34阳性表达(15.6%)明显低于My- ALL(24.3%)。139例ALL患儿中,82例表达HLA-DR。CD10、CD34、HLA-DR在标危、中危、高危型ALL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y+ ALL组性别、出血发生率与My- AL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分型可正确区分儿童ALL的来源。CD10、CD34、HLA-DR抗原表达与ALL的临床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otch1和Jagged1基因表达及其在AL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2009年2月至2011年7月初诊的47例AL患儿和20例正常或非恶性血液病儿童(对照组)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二步法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骨髓或外周血中Notch1和Jagged1基因表达情况。47例AL患儿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2例,其中B-ALL 26例,T-ALL 6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5例。结果:ALL组及AML组Notch1基因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LL患儿Notch1 基因表达水平高于B-ALL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L组及AML组Jagged1基因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LL组及AML组Jagged1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tch1在儿童不同类型ALL中的表达有明显差异,T-ALL 患儿中的Notch1表达明显高于B-ALL患儿;在儿童AL细胞中,普遍存在Notch1信号的活化;Notch1在AML儿童中异常表达,提示Notch1在AML儿童中也起着重要作用。Jagged1在ALL及AML儿童中异常表达,但需要收集更多资料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