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胸内淋巴结转移特点及转移方式,为确定肺癌术中淋巴结廓清范围提供依据。方法按Naruke肺癌淋巴结分布图作为淋巴结廓清标志,对105例肺癌行完全性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廓清术。结果105例肺癌,共清除淋巴结801枚。N1占15.9%(59/371枚),N2占14.9%(64/430枚)。跳跃性N2共12例,分布在纵隔第2、4、5、6、7组淋巴结。肺原发肿瘤大小与淋巴结转移之间无明显关系。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率最高,腺癌淋巴结转移率亦高于鳞癌。肺癌淋巴结可呈跳跃式纵隔转移,且肺下叶癌较肺上叶癌多见。结论肺癌淋巴结转移具有多组别、多区域及跳跃性特点,系统性胸内淋巴结廓清在肺癌术中应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2.
肺癌脑转移治疗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脑转移发生率较高,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我院1990年1月~1993年12月共诊断145例,此类病人,占同期收治肺癌的5.9%(145/2449),占脑转移癌的74.4%(145/195)。研究脑转移的治疗,特别是如何有效地制止脑转移发生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资料完整,可供利用的138例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3.
肺癌脑转移98例临床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滕彩勋,姚文秀,张祖蓉,郑智园脑转移是肺癌晚期常见合并症,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1987年~1993年收治1062例肺癌病人,其中发生脑转移114例,资料完整的有98例,现报告其发生率、临床表现、治疗... 相似文献
4.
肺癌脑转移34例临床分析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心医院马祥溪,周茂新,刘正华,任晓萍随着肺癌发病的不断增加,发生脑转移者也随之增多。我院1987年4月~1992年4月共收治肺癌患者339例,其中发生脑转移34例,现综合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性别与年龄:本组34例... 相似文献
5.
肺癌脑转移16例临床分析吴天忠(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215500)我院于1991年3月至1994年7月收治肺癌脑转移患者16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肺癌脑转移患者的诊治与预后因素。临床资料16例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为41~76岁,平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的预后因素。[方法]对1997~2007年问诊治的158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肺癌脑转移患者l、2、3年生存率分别为48.7%、21.5%和3.8%,中位生存期11.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行为状态评分、脑转移灶数目、有无颅外转移、治疗方法和血清CEA水平对生存期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方法、行为状态评分和有无颅外转移3个因素影响预后。[结论]治疗方法、行为状态评分和有无颅外转移可作为肺癌脑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7.
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放射治疗方法对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及影响肺癌脑转移的预后因素.[方法]46例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放射治疗,共分2组,全脑放疗(WBRT)和全脑放疗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WBRT CRT).CRT治疗单次靶区平均周边剂量3Gy~8Gy,总剂量16Gy~32Gy,WBRT(2~3)Gy/次,总剂量(30~40)Gy/(3~4)w.同时对卡氏评分、合并治疗、颅外有无转移等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2组病例局部控制率分别为42.3%、8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12.5个月.经多因素分析显示生存率与卡氏评分、合并治疗、颅外有无转移呈正相关.[结论]对于肺癌脑转移,全脑放疗组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WBRT CRT)在肿瘤局部控制率及提高生存率方面均优于全脑放疗(WBRT).对卡氏评分高、合并其它治疗且不存在颅外转移的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胰腺导管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胰腺导管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对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56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率为73.2%(41/56),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复发转移率分别为26.8%(15/56)、51.8%(29/56)、64.3%(36/56)和69.6%(39/56).局部复发13例,肝转移15例,多脏器转移10例.病程、腰背痛症状、术前CA19-9水平、肿瘤大小、T分期、AJCC分期与胰腺导管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P<0.05).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为2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CA19-9水平和肿瘤大小与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是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OR=2.08,95%C/为1.28~4.03).结论 胰腺导管腺癌多在术后2年内发生复发转移,肝脏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病程、腰背痛、CA19-9、肿瘤大小、AJCC分期和T分期与术后复发转移有关,肿瘤大小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原发肺癌大小、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部位类型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对3 3 2例肺癌患者施行肺切除术及广泛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分析淋巴结的转移规律。结果 清除淋巴结3 2 80个 ,N1 转移率 2 9.9%,N2 转移率 2 2 .4%。T1 、T2 、T3 患者淋巴结总转移率分别为 8.5 %、2 7.4%、61.2 %(P <0 .0 0 5 )。高分化鳞癌未发现淋巴结转移 ,中、低分化鳞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16.8%、19.6%,后二者间差异无显著性 ;中、低分化腺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2 7.5 %、71.6%(P <0 .0 0 5 )。中央型及周围型鳞癌总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19.6%、11.7%(P <0 .0 0 5 ) ,N2 转移率分别为 10 .9%、2 .9%(P <0 .0 0 5 ) ;中央型及周围型腺癌总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5 7.9%、2 4.0 %(P <0 .0 0 5 ) ,N2 转移率分别为 47.5 %、17.8%(P <0 .0 0 5 )。相同T状态、细胞分化程度、肿瘤部位下 ,腺癌淋巴结转移率均显著高于鳞癌 (P <0 .0 0 5 )。结论 肺癌的淋巴结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发生部位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组织起源、生物学行为及临床治疗方法 和预后.方法 对18例SPT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SP法染色,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18例SPT患者中,女性16例,男性2例,发病年龄9~65岁,平均25.3岁.多以腹痛和上腹部包块为主要症状.肿瘤常有包膜,囊实相间,镜下可见肿瘤由假乳头和囊实性区混合组成,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心形成特征性假乳头结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显示,多数肿瘤表达α-抗胰蛋白酶(α-AT)、α-抗糜蛋白酶(α-ACT)和波形蛋白(Vim),阳性率均为94.4%.18例SPT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10年不等,5例术后复发,均予手术切除.18例SPT患者中,死亡4例,中位生存时间为23.0个月,5年生存率为72.2%.患者年龄、肿瘤大小、SPT特殊的病理表现、大血管侵犯和肿瘤转移与胰腺SPT患者生存期有关.结论 SPT为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可能起源于胰腺多潜能干细胞.好发于青少年女性,有独特的临床病理表现,手术切除后预后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胰腺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不同治疗模式分析,探讨不同治疗模式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4例胰腺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和治疗模式分别用Kaplan-Meier法及Cox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64例患者总的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survival time, MST)为4月,6月、1年及2年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分别为39.1%、21.9%和7.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疼痛、厌食、CA19-9水平、ALT和GGT水平、手术、介入化疗栓塞/介入化疗、积极治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是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示:肝外转移、疼痛、CA19-9、积极治疗、手术、介入化疗栓塞/介入化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与生存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对胰腺癌肝转移患者,疼痛、CA19-9≥1 000 u/ml及合并肝外转移提示预后不良。积极治疗、手术、介入化疗栓塞/介入化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胰腺转移的临床特点,探索提高预后生存质量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小细胞肺癌胰腺转移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发生胰腺转移时的中位年龄为45.0岁,胰腺转移发生率为同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0.63%,12例已死亡病例中发生胰腺转移后生存期为1.5~4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结论:小细胞肺癌发生胰腺转移临床上少见,但应争取早期明确诊断和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肺癌硬膜下脊髓外转移罕见,可导致严重的神经损害,本研究旨在阐明其临床特征。方法2013年5月-2016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8例确诊硬膜下脊髓外转移肺癌患者纳入该研究,系统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7例非小细胞肺癌及1例小细胞肺癌合并硬膜下脊髓外转移。马尾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行腰椎穿刺的5例(100%)患者脑脊液找到肿瘤细胞。脊髓增强核磁(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发现,3例软脊膜弥漫线样增强,4例硬膜下脊髓外多发结节,1例具有上述两种表现。4例接受靶向治疗和/或放疗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或稳定。中位生存时间是5.8个月。结论硬膜下脊髓外转移需依靠神经系统症状及增强MRI影像学检查诊断。靶向治疗和/或放疗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14.
序贯化疗联合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脑放疗是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传统治疗,化疗与脑放疗的联合是近年的研究方向。鉴于序贯/维持化疗近年来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显示较好前景,我们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序贯化疗联合脑放射的治疗探索。方法对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TP-NP-GP三个方案序贯化疗联合同期的脑放射进行治疗。TP方案:TXT175mg/m2d1,DDP20mg/m2d1-5,每3周重复;NP方案:NVB25mg/m2d1、8,DDP20mg/m2d1-5,每3周重复;GP方案:GEM1g/m2d1、8,DDP20mg/m2d1-5,每3周重复。每个化疗方案至少使用2疗程,有效的患者继续原方案至4疗程后行下一个方案的序贯化疗。结果51例患者使用TP-NP-GP方案序贯化疗在外周病灶的有效率分别为41.2%、35.6%及27.8%,联合同期的脑放射治疗在脑转移灶的有效率达到60.8%。中位生存期14.7个月。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67.8%、20.6%及1.3%。结论第三代新药方案序贯化疗联合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可以取得较好疗效,总体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通过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等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及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EGFR-TKIs)疗效及安全性的探索,证实了靶向治疗已成为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在各中心试验中EGFR-TKIs应用于不同EGFR突变亚型患者的效果不尽相同,其原因尚有争议。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比EGFR 19和21外显子突变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以明确不同EGFR突变亚型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差异,并为TKIs应用于EGFR不同突变亚型疗效差异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EGFR外显子19或21突变阳性肺癌患者共113例。其中47例患者采用Real-time PCR或测序分析EGFR突变状况,余66例患者则是采用x-TAG液相芯片技术进行分析。收集临床资料,同时定期随访,以死亡作为患者终点事件,并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本研究中,EGFR外显子突变阳性患者共113例。其中,19外显子突变患者56例,平均年龄为(57.02±11.31)岁;21外显子突变患者57例,平均年龄为(62.25±7.7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EGFR外显子突变阳性患者以女性(61.9%)、非吸烟(72.6%)、腺癌(84.1%)多见,但两组患者在性别、吸烟状况、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及TNM分期等临床特征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19外显子突变患者相对21外显子突变患者多好发于右侧(P<0.05)。对所有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91例(80.53%,91/113)患者预后分析发现,两组患者总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中位生存期19外显子组和21外显子组分别为1,051 vs 1,076天,P=0.566)。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年龄>61岁、男性、吸烟、IV期肺癌患者中,19外显子突变组患者均表现出相对较好的预后,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EGFR 19外显子突变肺癌患者相对21外显子突变肺癌患者年龄较小,且右侧原发较为多见。两者在性别、吸烟状况、组织类型、分期及分化程度上无明显差别。两者总生存时间无差异,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分析以脑转移为首发的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探究影响其预后效果的因素。方法选取以脑转移为首发的肺癌患者500例,通过分析患者临床特征,用Kaplan-Meier计算患者生存率、中位生存期、绘制患者累积生存函数曲线,用Log-rank对相关因素行单因素分析,用Cox回归模型对单因素分析后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500例患者中有438例患者经过随访收集到完整资料,总随访率为87.6%,患者发病时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为颅高压症状,病理类型主要以腺癌为主,占总患者的55.7%,肺癌脑转移部位主要以大脑幕上为主,占总患者的55.9%,438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3.7%、32.6%、21.3%、13.9%、9.4%,单因素分析患者的年龄是否>60岁、发病急缓、病理类型是否为腺癌、病理类型是否为低分化癌,肺部原发病灶是否放疗,手术治疗是否联合SRS技术6个因素对患者生存率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是否>60岁、发病急缓、病理类型是否为腺癌,有无靶向治疗既往史4个因素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脑转移首发表征肺癌患者颅高压症状颅内转移灶多发于大脑半球,患者年龄>60、发病急骤、非腺癌、未行靶向治疗其独立不良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脑转移瘤是非小细胞肺癌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全脑放疗(whole brain radiotherapy,WBRT)、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外科手术和化疗是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重要治疗方式,但其疗效仍不令人满意,而综合治疗能有效地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治疗技术的进步,分子靶向治疗和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治疗现状和综合治疗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肺癌的一个重要亚型。ALK阳性NSCLC脑转移患者的治疗尚无标准模式。方法本研究对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期间确诊的ALK阳性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治疗模式患者的转归。结果84例晚期ALK阳性NSCLC患者中,22例初诊时有脑转移,剔除3例合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双突变患者,共19例纳入分析。中位颅内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为12.0个月,一线脑部局部治疗(P=0.021)及一线克唑替尼治疗(P=0.030)可延长PFS;一线克唑替尼联合脑部局部治疗的中位颅内PFS为27.0个月,而单纯克唑替尼治疗的PFS仅为4.2个月。结论一线克唑替尼联合脑部局部治疗有助于延长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颅内PFS,因例数少,尚有待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0.
高达4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疾病进程中出现脑转移,且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常为多发转移。脑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中位生存期不到1年。脑转移的放射治疗已经从全脑放疗逐渐发展到多种放射治疗策略广泛应用的时代。目前已证实单纯全脑放疗、手术+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全脑放射治疗、同步调强全脑放射治疗等对比未治疗患者能提高总生存期。近年来,全脑放疗对认知功能的损害受到广泛关注,针对预期生存时间较长的患者,采取何种放疗模式尚存在争议。本文将分别论述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不同的全脑放射治疗策略及治疗副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