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外周血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检测,旨在预测晚期EGFR突变型肺腺癌患者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的疗效及远期生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6年3月收住我院肿瘤科一线接受EGFR-TKIs治疗的EGFR突变型Ⅲb期、Ⅳ期肺腺癌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外周血肿瘤标志物水平与EGFR-TKIs疗效及生存的关系。结果:总体客观有效率为42.55%,疾病控制率为70.21%。癌胚抗原(CEA)增高组与正常组EGFR-TKIs疗效分别为:ORR 50% vs 31.57%(P=0.21),DCR 82.14% vs 52.63%(P=0.03)。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以及糖类抗原(CA125)正常组与增高组EGFR-TKIs的疗效分别为:ORRCYFRA211 38.89% vs 44.83%(P=0.69),DCRCYFRA211 72.22% vs 68.97%(P=0.81),ORRCA125 45.45% vs 40.00%(P=0.71),DCRCA125 72.72% vs 68.00%(P=0.72)。CEA水平增高组较正常组总生存期明显延长(中位OS 33.51个月vs 22.88个月,P=0.04)。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吸烟、转移情况、临床分期、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CYFRA211、CA125与总生存无关(P>0.05),而与CEA水平有关(P=0.04)。结论:初治EGFR突变的肺腺癌患者外周血CEA水平可以预测一线接受EGFR-TKIs治疗的疗效,外周血CEA增高预示着总生存期延长。外周血CA125、CYFRA211水平不能预测EGFR-TKIs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EGFR-TKIs)是EGFR基因突变晚期非小细胞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但是临床实践中,疗效差异较大。本项实验拟研究治疗前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19 frag-ments, CYFAR21-1)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的水平是否与EGFR-TKIs疗效有关。方法回顾性分析194例EGFR基因突变阳性且接受EGFR-TKIs治疗的NSCLC患者的治疗前的血清CYFAR21-1和CEA水平与EGFR-TKIs疗效及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血清水平CYFAR21-1增高和正常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分别为7.0个月和11.9个月(P<0.001);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 OS)分别为12.6个月和28.0个月(P<0.001)。腺癌中,血清水平增高和正常的PFS分别为7.0个月和12.0个月(P<0.001),OS分别为13.1个月和28.1个月(P<0.001)。鳞癌中,血清CYFRA21-1水平高低与生存时间无关。治疗前血清CEA水平高低与生存时间无关。结论在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水平CYFAR21-1增高组EGFR-TKIs治疗的PFS和OS均较正常组短。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CYFAR21-1水平可以作为预测EGFR-TKIs治疗的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治疗前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与EGFR阳性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突变率和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经分子病理确诊为EGFR阳性的晚期肺腺癌患者143例,均采用一代EGFRTKIs进行一线治疗。按治疗前CEA、CYFRA21-1、NSE的表达水平分为高水平组和正常组,回顾分析其无进展生存期(PFS),观察治疗前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与EGFR-TKIs药物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CEA高表达组一线应用EGFR-TKIs的疗效显著优于CEA正常组(P<0.05);CYFRA21-1正常组一线应用EGFR-TKIs治疗的疗效优于CYFRA21-1高表达组(P<0.05);NSE正常组的中位PFS略优于NSE高表达组(P>0.05)。亚组分析:ECOG PS评分<2组的中位PFS优于PS评分≥2组(P<0.05);无吸烟史组一线EGFR-TKIs的疗效优于有吸烟史组(P<0.05)。性别、年龄、分期、突变类型、靶向药物等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一线应用EGFR-TKIs药物治疗的中位PFS与ECOG PS评分、有无吸烟史及CYFRA21-1的状态无关,CEA高表达为一线应用EGFR-TKIs治疗的正性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CEA升高与EGFR突变状态具有相关性,是评价一代靶向药物作为一线治疗疗效的正性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4.
沈建人 《肿瘤学杂志》2012,18(4):311-312
[目的]探讨CEA、CYFRA21-1、CA125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肺部疾病患者血清中CEA、CYFRA21-1、CA125浓度水平.[结果]肺癌组血清CEA、CYFRA21-1、CA125水平均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其中CEA、CA125以肺腺癌中最高,阳性率分别78.13%、65.63%;CYFRA21-1以肺鳞癌中最高,阳性率达51.9%.肿瘤患者单独检测以上肿瘤标志物阳性率较低(CEA28.00%,CYFRA21-1 36.80%,CA125 30.40%.而联合检测以上标志物阳性率则大大提高,肺癌的检测阳性率可达70.41%,肺鳞癌达64.56%,腺癌达87.50%,小细胞癌达63.64%.[结论]临床上适当选用多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胚抗原(CEA)、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3项肿瘤标志物在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疗效和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0例晚期(Ⅲ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顺铂+吉西他滨(GP)方案或紫杉醇+顺铂(PC)方案化疗.所有患者在化疗前后均检测其血清CEA、CYFRA21-1、CA125水平.结果 腺癌患者CEA及CA125水平比鳞癌更高,而鳞癌CYFRA21-1水平比腺癌更高(P<0.05);Ⅳ期、外转移部位数量≥3的患者的CEA、CYFRA21-1、CA125水平均比Ⅲ期、外转移部位数量<3的患者高(P<0.05).PR患者治疗后血清CEA、CYFRA21-1、CA125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SD患者治疗前后3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PD患者治疗后血清CEA、CYFRA21-1、CA125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CEA< 15 ng/mL患者的平均PFS、OS均比CEA≥15 ng/mL的患者长(8.48±3.24 VS 5.04±2.03;17.11±5.13 VS 13.11±4.12);CYFRA21-1 <5 ng/mL患者的平均PFS、OS均比CY-FRA21-1 ≥5 ng/mL的患者长(8.92±3.47 VS4.88±2.31;18.01±5.80 VS 13.44 ±4.75);CA125 <30 U/mL患者的平均PFS、OS均比CA125 ≥30 U/mL的患者长(7.96±3.51 VS 5.91±2.75;16.47±6.52 VS 13.51±5.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EA、CYFRA21-1、CA125水平对肿瘤分期及病理分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在评价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预后水平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晚期EGFR突变型肺腺癌(LADC)组织中Ki-67表达和其他临床病理特征与EGFR-TKIs客观疗效和生存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5月至2020年05月我院102例晚期EGFR突变型LADC中Ki-67表达情况与其他临床特征,所有患者均接受第一代EGFR-TKIs 6周后进行客观疗效评价,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主要研究终点。结果:Ki-67表达可较为准确地预测EGFR-TKIs的客观缓解率(object response rate,ORR)[AUC=0.7690(0.6705~0.8675),P<0.0001],Ki-67表达与EGFR-TKIs客观疗效呈负性相关(P=0.000),分期(P=0.170)、EGFR-TKIs(P=0.112)、ECOG PS(P=0.551)、EGFR突变(P=0.163)与ORR无明显相关。Ki-67高表达相对低表达,可显著缩短PFS(P<0.0001);单因素分析发现ECOG PS(HR 1.740,P=0.001)、EGFR突变(HR 1.656,P=0.023)、分期(HR 1.487,P=0.005)、Ki-67表达(HR 1.027,P=0.000)为影响PFS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Ki-67表达(HR 1.040,P=0.000)为影响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晚期EGFR突变型LADC组织中Ki-67高表达可降低EGFR-TKIs的ORR,缩短PFS,Ki-67表达在晚期EGFR突变LADC中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间8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组,8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为良性对照组,40例健康人群为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肿瘤标志物CYFRA21-1、NSE、CA125和CEA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CYFRA21-1、NSE、CA125和CEA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YFRA21-1、NSE、CEA分别在肺鳞癌、小细胞肺癌、肺腺癌中表达水平最高(P<0.05),CA125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FRA21-1、NSE、CA125和CEA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显著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YFRA21-1、NSE、CA125和CEA的测定在肺癌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联合检测的灵敏度较高,辅助价值大。  相似文献   

8.
曹芹  高培慧  李雪冰 《癌症进展》2018,16(5):603-605,612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及糖类抗原125(CA125)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诊断学价值.方法 选取98例肺癌患者为肺癌组,选取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为良性组,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CEA、CYFRA21-1、pro-GRP及CA125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肺癌组的血清CEA、CYFRA21-1、pro-GRP及CA125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组和健康组(P﹤0.01);Ⅰ~Ⅱ期肺癌患者血清中CEA、CYFRA21-1、pro-GRP及CA125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Ⅲ~Ⅳ期肺癌患者(P﹤0.01);血清CEA、CYFRA21-1、pro-GRP及CA125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82.65%、95.00%、17.35%、5.00%.结论 血清CEA、CYFRA21-1、pro-GRP及CA125联合检测诊断肺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杨颖  何肇晴  李婧  肖旭轩  陈丹  汪锐  程杰  徐朱俊 《癌症进展》2019,17(11):1324-1327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86例肺癌患者(肺癌组)、92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肺良性病变组)和96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糖类抗原125(CA125)及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对比3组受试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并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阳性率、不同临床分期肺癌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各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单项或5项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肺癌组患者的血清NSE、CEA、SCCAg、CA125、CYFRA21-1水平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小细胞肺癌患者的NSE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腺癌患者和鳞癌患者(P﹤0.05),腺癌患者的CEA、CA125水平及CEA阳性率均高于鳞癌患者和小细胞肺癌患者(P﹤0.05),鳞癌患者的SCCAg、CYFRA21-1水平及SCCAg、CYFRA21-1、CA125阳性率均高于腺癌患者和小细胞肺癌患者(P﹤0.05);T3期肺癌患者的NSE、CEA、SCCAg、CA125、CYFRA21-1水平均高于T1期(P﹤0.05),T2期肺癌患者的NSE、CEA、CYFRA21-1水平均高于T1期(P﹤0.05);5项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肺癌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项诊断,但其特异度仅为81.52%,阳性预测值仅为81.91%。结论不同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的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在肺癌诊断中单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CEA、CA125、CYFRA21-1、CT联检与肺癌临床诊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与电化学发光法对58例肺癌患者和30例正常健康人进行血清标本测定。结果:肺癌组CEA、CA125、CYFRA21-1、CT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EA腺癌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鳞癌组和小细胞癌组(P〈0.01),CA125腺癌组、小细胞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鳞癌组(P〈0.01),CYFRA21-1在鳞癌中的阳性率高于腺癌组和小细胞癌组(P〈0.01),CT在鳞癌、腺癌、小细胞癌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CYFRA21-1、与CT水平成正相关。结论:CEA、CA125、CYFRA21-1、与CT联检可互补,提高肺癌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 肺癌的常用肿瘤标志物中,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与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 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CYFRA21-1)与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arcinoma antigen, SCC)、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与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ProGRP)分别在肺腺癌、肺鳞状细胞癌和小细胞肺癌中有较高表达.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多项肿瘤标志物异常(A组)和仅CEA和/或CA125异常(B组)的两组晚期肺腺癌患者,探讨多项肿瘤标志物异常在疗效评价和预测复发方面的价值.方法 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IV期肺腺癌初治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数据,包括临床特征、治疗前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期.结果 除CEA和CA125外,A组异常比率最高的肿瘤标志物是CYFRA21-1(93%),其次是NSE(36%)、SCC(13%)和ProGRP (12%).多项肿瘤标志物异常的患者更易出现远处多部位转移(P<0.001),治疗后的无进展生存期更短(中位时间5.3个月 vs 7.3个月,P=0.016).两组中进行维持治疗的患者均比未行维持治疗的患者复发风险低(P均<0.001).结论 多项肿瘤标志物异常患者复发风险高,维持治疗可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KRAS)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重要驱动基因之一,研究显示KARS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EGFR-TKIs)药物的耐药标志,但其对于化疗敏感性及预后方面的意义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积累KRAS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治疗经验。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07例KRAS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KRAS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一线化疗疗效以及靶向治疗疗效。结果52例接受一线化疗的晚期KARS突变阳性NSCLC患者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为9.6%,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为53.8%,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为3个月;21例接受EGFR-TKIs药物治疗的KRAS突变阳性NSCLC患者ORR为9.5%,DCR为23.8%,PFS为1个月,其中EGFR/KRAS共突变患者接受EGFR-TKIs治疗的ORR及DCR均要显著高于单纯KRAS突变人群(50%vs 0,P=0.029;75%vs11.8%, P=0.043),EGFR/KARS共突变患者接受EGFR-TKIs治疗的PFS较单纯KARS突变患者延长,可见统计学差异(3个月vs 1个月,P=0.004)。结论KRAS突变阳性NSCLC患者化疗有效率低,缓解时间短,EGFR-TKIs治疗效果差,亟需研发新的药物;EGFR/KARS共突变现象客观存在,EGFR-TKIs药物可作为这类患者有效的治疗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 、糖类抗原(CA125)、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Cyfra21-1)水平与无疾病进展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于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CEA、CA125、Cyfra21-1水平与无疾病进展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 与鳞癌患者相比,血清CEA水平在肺腺癌患者中明显升高(P<0.05);血清CA125水平在Ⅳ期肺腺癌患者中明显升高(P<0.05);血清Cyfra21-1在患者疾病一般特征中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EA、CA125、Cyfra21-1水平升高的患者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分别为4.2、4.5、4.3月,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EA、CA125、Cyfra21-1升高与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临床医师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CEA、CA125、Cyfra21-1水平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4.
黄芳  薛丽  宋琳岚  徐楠  耿燕 《现代肿瘤医学》2018,(13):2054-2058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肺癌胸水和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5 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提高鉴别良恶性胸水的能力。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93例肺癌患者和54例肺炎性疾病患者的血清及胸水标本CEA、CA125、CYFRA21-1、NSE和Pro-GRP水平。结果:癌性胸水组中CEA、CA125、CYFRA21-1、NSE和Pro-GRP 5种肿瘤标志物平均水平与炎性胸水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性胸水组中CEA、CYFRA21-1、CA125的含量远远高于炎性胸水组(20~600倍)(P<0.01)。肺癌胸水组中CEA、CA125、CYFRA21-1、NSE和Pro-GRP 5种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肺癌血清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胸水组中CEA、CYFRA21-1、CA125的含量远远高于肺癌血清组(7~80倍)(P<0.01),相比与正常对照组更是有200倍以上的增高(P<0.01),因此胸水中CEA、CYFRA21-1、CA125百倍左右的升高提示恶性肿瘤的存在。将93例癌性胸水和血清分为腺癌、鳞癌和小细胞癌。腺癌、鳞癌和小细胞癌胸水组中CEA、CA125、CYFRA21-1、NSE和Pro-GRP 5种肿瘤标志物含量明显高于炎性胸水组(P<0.01);腺癌胸水组中CEA含量明显高于鳞癌和小细胞癌(P<0.01);鳞癌胸水组中CYFRA21-1含量明显高于腺癌和小细胞癌(P<0.01);小细胞癌胸水组中NSE和Pro-GRP含量明显高于腺癌和鳞癌(P<0.01)。CA125含量在胸水组中腺癌、鳞癌含量明显高于小细胞癌(P<0.01)。5 种标志物单项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肺癌胸水组均高于肺癌血清组,肺癌胸水中5项联合检测后灵敏度可达99.11%。结论:肺癌组胸水中CEA、CA125、CYFRA21-1、NSE和Pro-GRP 5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利于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当肿瘤标志物显著升高时,CEA可作为肺腺癌的肿瘤标志物;CYFRA21-1可作为肺鳞癌的肿瘤标志物;NSE和Pro-GRP可作为小细胞癌的肿瘤标志物;CA125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肺癌组织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表达水平不仅是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PD-L1抑制剂最主要的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还可能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的疗效。然而,肺癌组织PD-L1表达水平能否影响肺腺癌患者化疗效果,目前相关文献报道较少。探讨肺腺癌组织PD-L1表达对培美曲塞为基础的化疗效果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2015年10月—2018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肿瘤诊治中心确诊为肺腺癌且符合研究入组条件的患者共18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肺腺癌组织中PD-L1和培美曲塞疗效预测分子胸苷酸合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临床病理学因素,采用log-rank检验分别分析PD-L1和TS表达对患者PFS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检验分析肺腺癌组织中PD-L1表达与TS表达的相关性。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分别检测6种肺腺癌细胞系中PD-L1、TS的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PD-L1和TS在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在51例一线接受培美曲塞为基础化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中,PD-L1表达阳性患者的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与PD-L1表达阴性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R:20.0% vs 35.5%,χ 2 =1.404,P=0.236;DCR:60.0%vs 80.6%,χ 2 =2.602,P=0.107)。PD-L1表达阴性患者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显著优于PD-L1表达阳性患者(mPFS:5.6个月vs 4.1个月,log-rank=5.406,P=0.020),两组患者中位总生存(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OS:15.9个月 vs 12.7个月,log-rank=0.525,P=0.469)。单因素分析发现PD-L1和TS表达阳性是影响患者PFS的危险因素(P=0.023和P=0.003),多因素分析发现TS表达阳性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4)。在51例一线接受培美曲塞为基础化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中,患者肺腺癌组织PD-L1表达与TS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r s =0.691,P<0.001);进一步扩大样本检测发现:在不同肿瘤分期和一线治疗模式的185例肺腺癌患者中,癌组织PD-L1表达与TS表达仍然呈显著正相关(r s =0.588,P<0.001)。在包括A549在内的6种肺腺癌细胞系中PD-L1与TS在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蛋白水平:r s =0.899,P<0.05;mRNA表达:r s =0.861,P<0.05)。结论:在一线接受培美曲塞为基础化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中,PD-L1表达阳性患者的mPFS较PD-L1表达阴性患者显著缩短,提示PD-L1表达可能作为晚期肺腺癌患者培美曲塞为基础化疗的潜在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PD-L1和TS的表达不论在肺腺癌组织水平还是细胞系水平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可能是PD-L1表达影响培美曲塞化疗效果的潜在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CEA、CA125、CA19-9、CYFRA21-1和NSE水平与肺癌肝转移发生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华西医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Ⅳ期肺癌患者1135例(发生肝转移171例,其他转移96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资料汇总。结果:肺癌肝转移组中小细胞癌所占比例高于其他转移组,而两组性别、年龄、吸烟量等无差异。CA125、CYFRA21-1和NSE在肺癌肝转移组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转移组,且CY-FRA21-1和NSE的阳性率(83.0%,66.7%)高于其他转移组(75.5%,47.9%),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肺癌肝转移组中CA125和NSE表达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均为5个月,表达阴性中位生存时间均为12个月,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33)。结论:高表达的血清CA125、CYFRA21-1和NSE水平可能与肺癌患者发生肝转移有关,血清CA125和NSE水平是影响肺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埃克替尼治疗复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6年7月期间一线或多线化疗进展的98例EGFR 敏感突变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应用埃克替尼治疗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资料。结果:98例既往化疗失败的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中,达到完全缓解(CR)1例(1.0%),部分缓解(PR)66例(67.3%),疾病稳定(SD)20例(20.4%),疾病进展(PD)11例(11.2%);客观缓解率(ORR)为68.4%(67/98),疾病控制率(DCR)为88.8%(87/98),中位无进展时间(mPFS)为8.8个月(95%CI:7.1~10.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OS)为15.5个月(95%CI:11.8~19.2个月)。亚组分析中,19外显子缺失突变患者的ORR(82.0% vs 54.2%,P=0.003)、mPFS(11.0个月 vs 6.0个月,P=0.008)及mOS(20.0个月 vs 12.6个月,P=0.016)均优于21外显子L858R突变患者;非脑转移患者的mOS优于脑转移患者(16.0个月 vs 8.0个月,P=0.039);不吸烟患者的ORR 优于吸烟患者(76.7% vs 55.3%,P=0.023);不同性别、年龄、肺癌分期、治疗线数、转移器官数对预后的影响均未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以皮疹、腹泻、肝功能异常为主,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可明显缓解。结论:埃克替尼治疗既往化疗失败的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取得了确切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