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后辅助化疗对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无瘤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78例行肺癌根治术的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研究术后辅助化疗对患者无瘤生存的影响;以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血管侵袭、脏层胸膜侵袭危险因素将患者进行分层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b期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行术后辅助化疗组无瘤生存期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危险因素的分层分析显示:对于肿瘤分化程度低和肿瘤直径>4 cm的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组与观察组的无瘤生存期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肿瘤复发或转移的因素:肿瘤分化程度低(OR=23.983,P=0.005)、血管侵袭(OR=15.411,P=0.027)OR>1,为危险因素;术后辅助化疗(OR=0.040,P=0.007)OR<1,为保护因素。结论:对肿瘤分化程度低或肿瘤直径>4 cm的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建议使用术后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是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保护因素,可降低肿瘤复发或转移的概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化疗联合树突状细胞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dendritic cells and cytotoxic lymphocytes,DC-CTL)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住院病理确诊为Ⅰb(具有高危因素)、Ⅱa、Ⅱb、Ⅲa、Ⅲb、Ⅳ期的NSCLC患者114例,其中接受肺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术后化疗联合DC-CTL组20例和术后化疗组32例,未行手术患者分为化疗联合DC-CTL组23例和化疗组39例.回顾分析了114例患者的临床特点、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中位无疾病生存期(median-disease free survival,M-DF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M-PFS)、副作用等资料.随访截止至2016年11月.结果:1年DCR:术后化疗联合DC-CTL组(75.0%)vs术后化疗组(43.8%)(P=0.044).M-DFS:术后化疗联合DC-CTL组(19.5个月)与术后化疗组(11.5个月)相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25 5).化疗联合DC-CTL治疗与化疗组相比,DCR及M-PFS不具有统计学差异.DC-CTL治疗的副作用显著低于化疗.结论:术后化疗联合DC-CTL治疗可显著提高DCR及延缓NSCLC患者的疾病进展,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曾媛  刘琳  胡楠  于雁 《现代肿瘤医学》2021,(17):3125-3128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全球癌症之首,且发病率逐年上升,根据组织病理学分类可将其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75%-80%。I期NSCLC,手术是治疗的标准方式,尽管接受了根治性手术,Ⅰb期术后5年生存率约60%,主要的失败原因为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虽诸多研究证明Ⅱ、Ⅲ期NSCLC术后辅助化疗可使患者生存获益,但Ⅰb期NSCLC患者术后是否化疗尚存在争议,本文对Ⅰb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现状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宋朋  高树庚 《中国肿瘤》2017,26(4):286-290
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为早期肺癌,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然而,肿瘤的复发仍严重影响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术后长期生存.ⅠB期NSCLC患者能否从辅助化疗中获益仍存在争议,本文就ⅠB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存在的争议及影响预后的病理学特征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和预后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OPN表达情况,利用χ 2检验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OPN表达与临床病理相关因素及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无疾病生存时间(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关系。结果 8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OPN阳性表达率为83.3%(70/84)。在早期患者中,OPN阴性表达组DFS和OS长于OPN阳性组(χ 2=9.722,P=0.019;χ 2=6.064,P=0.014)。而晚期患者OPN阴性表达组DFS和OS与阳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存在OPN表达,OPN可能成为预测早期NSCLC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Ⅰ-ⅢA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无病生存益处及耐受性。方法:收集老年组113例、非老年组192例经过肺癌根治术的Ⅰ-ⅢA期NSCLC患者的资料,对性别、年龄、病理诊断、分化程度、疾病分期、放化疗顺序、辅助化疗与否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估无病生存(DFS)期的预后因素。结果:两组接受术后辅助化疗后具有相似的无病生存期(P〉0.05)。老年组接受术后辅助化疗比不化疗具有延长无病生存期的趋势,其中ⅢA期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均可较好耐受。结论:老年NSCLC患者术后接受辅助化疗有延长无病生存的趋势,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ERCC1、RRM1基因蛋门表达对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RCC1、RRM1蛋白表达情况;采用生存分析曲线分析其对生俘预后的影响。结果ERCCl、RRMl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珲类型和TNM分期等莘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NM分期中,Ⅰa期ERCCl、RRM1阳性表达组生存预后较好,提示两种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在18期患者中是一种保护因素。存IhⅢa期患者中ERCC1表达阴性组可以从含铂化疗方案中获益,可获得生存优势;RRMI表达阴性组对化疗药物吉西他滨敏感,可获得较长的生存优势。在Ⅰ~Ⅲa期患者中ERCC1与RRM1的表达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ERCCI及RRM1蛋白表达可以预测患者的治疗疗效及预后,使患者从个体化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Ⅲa期-N2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方法 用直接法统计45例Ⅲa期-N2非小细胞肺癌术后不同周期数化疗的生存率,评价其疗效。结果 术后4个周期化疗者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0.0 %和16.7 %,>4个周期化疗者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23.1 %和11.1 %,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个周期化疗者2年生存率7.1 %,无1例生存3年以上,未化疗者2年生存率14.3 %,无1例生存3年以上,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Ⅲa期-N2非小细胞肺癌单纯手术治疗疗效差,术后辅助化疗能提高其生存率,以4个周期化疗效果最佳。术后化疗周期数是影响Ⅲa期-N2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低氧标记物CA-9、肿瘤侵袭相关的EGFR表达、与肿瘤免疫功能有关的DC,T淋巴细胞浸润、以及肿瘤坏死程度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和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9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A-9、CD1a、CD3和ECFR的表达.结果:CD1a、CD3和EGFR在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鳞癌(P<0.05);CA-9高表达和肿瘤高坏死者,其肿瘤中的CD1a浸润低(火0.05);肿瘤高坏死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低坏死者(P<0.05);术后化疗组与未化疗组在生存率上未发现有显著性差异,但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在CA-9阳性表达和CD1a阴性的患者中,术后化疗组的生存率明显短于未行化疗组(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早期即有免疫细胞的浸润,肿瘤低氧、不同病理学类型和肿瘤的坏死程度可能影响免疫细胞的浸润;肿瘤的坏死程度影响患者的生存率;检测CA-9和CD1a的表达可能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是否应该化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对于Ⅰ,Ⅱ,或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来说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式,但肺癌患者术后的生存并不令人满意.本研究旨在观察长春瑞滨(vinorelbine)/紫杉醇(paclitaxel)联合卡铂(carboplatin)的辅助化疗方案能否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A-N2期)完全切除术后的生存期.方法 完全切除术后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A-N2期)患者随机分为长春瑞滨/紫杉醇+卡铂(carboplatin)术后化疗组与观察组以研究术后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共入组150例患者(1999-2003),其中有79例患者随机入术后辅助化疗组71例患者入观察组.所有入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7岁,73%的患者为男性,鳞癌占所有病理类型的28%.81%患者按期完成4个周期化疗,主要毒性为血液学毒性,有82%的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的降低(其中3/4度中性粒细胞降低占到了42%).经过平均39(1-110)个月的随访.与观察组相比化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有显著的延长(24个月:33个月,χ2=4.363,P=0.037),同时化疗组的中位无瘤生存期亦有显著的延长(20个月:32个月,χ2=5.413,P=0.020).化疗组与观察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1.1%和19.1%.结论 长春瑞滨(vinorelbine)/紫杉醇(paclltazel)联合卡铂(cirbophfin)的辅助化疗方案具有可接受的化疗毒性.并能显著延长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A-N2期)完全切除术后的无瘤生存期与总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Adjuvant chemotherapy (AC)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is known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however,few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ime to initiation ofAC (TTAC) and survival in NSCLC patients.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925 NSCLC patients who received curative resection and post-operative AC at the Cancer Hospital of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between 2003 and 2013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TAC was measured from the date of surgery to the initiation of AC.Disease-free survival (DFS) was defined as the duration from surgery to the time of tumor recurrence or last follow-up evaluation.The optimal cut-off value of TTAC was determined by maximally selected log-rank statistics.The DFS curve was estimated using the Kaplan-Meier method,and the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identify risk factor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DFS.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 was performed for survival analysis using the match data.Results:The optimal discriminating cut-off value of TTAC was set at d 3 5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based on which the patients were assigned into two groups:group A (≤35 d) and group B (>35 d).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F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246),indicating that the TTAC is not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for DFS.A further comparison continued to show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FS among 258 PSM pairs (P=0.283).Conclusion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TAC and DFS in NSCLC patents.Studies with larger samples are needed to further verify this conclus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术后辅助化疗对Ⅰ、Ⅱ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在MEDLINE、Highwire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有关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对照研究,分别对入选的研究进行文献评价,最后提取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从1997至2007年共有16个研究入选,试验组共2048例,对照组2 046例,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后行辅助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相比死亡风险优势比OR=0.88(95%CI0.76~1.01),P值等于0.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Ⅰ、Ⅱ期NSCLC根治术后辅助化疗能否提高患者生存率仍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 新辅助化疗应用于可手术切除的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确切疗效及安全性尚存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可手术切除Ⅲa期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并分析其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明确临床诊断为Ⅲa期NSCLC 370例患者完整资料,根据术前是否接受新辅助化疗分为两组,其中A组为新辅助化疗+手术组97例,B组为直接手术组27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新辅助化疗后肿瘤降期率,并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统计两组患者3年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结果 A组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肿瘤总降期率为65.98%(64/97);两组患者R0切除率分别为96.91%(94/97)和90.48%(247/273),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A组稍高于B组,分别为76.29%(74/97)和72.52%(198/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个月-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7个月,两组患者术后总体复发转移率分别为63.92%(62/97)和94.87%(259/273),有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患者中位DFS分别为19.46个月和11.3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使Ⅲa期NSCLC患者受益,能有效降低肿瘤分期,提高肿瘤切除率,可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且并不明显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术前经皮穿刺活检(preoperative percutaneous needle biopsy,PPNB)对远处转移和生存的影响。方法:筛选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临床分期I-III期术后NSCLC患者908例,分为PPNB组与无活检组,经R语言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后应用IBM SPSS 22.0的Kaplan-Meier法对匹配后的I-III期及I-II期患者的无远处转移时间(distant metastasis free survival,DMFS)及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进行生存分析。将年龄、性别、手术方式、T、N、TNM分期、病灶位置、病理类型、穿刺情况、术后辅助治疗纳入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远处转移和总生存的因素。结果:临床分期I-III期患者术前行PPNB检查未增加外科手术治疗后远处转移风险(P=0.454)及死亡风险(P=0.778);临床分期I-II期的患者,PPNB未增加远处转移风险(P=0.601),也不增加死亡风险(P=0.877)。在单因素分析中,临床分期I-III期NSCLC患者,术前PPNB组DMFS明显短于无活检组(P=0.034),然而两组间的OS并无统计学差异(P=0.060);临床分期I-II期的患者,术前PPNB组DMFS明显短于无活检组(P=0.032),两组间的OS也无显著差异(P=0.078)。结论:早期NSCLC患者术前行PPNB未被证明增加远处转移风险,也未被证明增加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5.
王嘉  吴楠  吕超  杨跃 《中国肿瘤临床》2020,47(10):487-491
  目的  验证国际抗癌联盟(UICC)第8版肺癌分期方案在中国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分别应用UICC第8版分期方案和第7版分期方案对2010年6月至2018年4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3 825例Ⅰ~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期,使用Kaplan-Meier方法对每个亚组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方法评估各亚组之间的差异。  结果  按照UICC第8版进行分期后,共有906例(23.7%)患者的分期发生变化,全部转向更晚分期。生存分析显示,根据第8版分期,除ⅠA1和ⅠA2亚组之间(P=0.0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外,其余每两个相邻分期亚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T分期和N分期中,每两个相邻亚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M分期中,M0和M1a亚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而M1a和M1b亚组之间未观察到显著性差异(P=0.397)。  结论  与UICC第7版分期相比,第8版为中国肺癌患者提供了更准确的预后信息,尤其是对于分期为ⅠA1期、ⅠA2期和ⅠA3期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99—2013年1376例Ⅰ、Ⅱ期(T1-2N0-1/T3N0)单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疗效。930例(67.6%)同时接受化疗,先放疗后化疗 517例,先化疗后放疗 413例。1055例(76.7%)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86例(39.6%) HER-2阳性患者接受靶向治疗。用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单因素分析,Cox法多因素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55个月,10年样本量 90例。全组5、10年OS率分别为98.6%和91.5%,DFS率分别为94.6%和82.8%。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16)、T分期(P=0.006)、N分期(P=0.004)、脉管癌栓(P=0.038)和放疗距手术时间(P=0.048)是DFS独立预后因素。保乳术后单纯放疗组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P=0.044)和ER水平(P=0.026)是DFS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临床疗效满意。影响DFS率的因素包括年龄、T分期、N分期、脉管癌栓和放疗距手术时间。保乳术后单纯放疗组的DFS率和N分期与ER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