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研究反复肺炎患儿的肠道菌群变化和D-乳酸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30例反复肺炎(反复组)患儿、30例急性肺炎(急性组)患儿及15例外科手术儿童(外科组)的粪便标本和血标本,采用16S r RNA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各组粪便标本的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数量,并计算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数量对数值的比值(B/E值),同时测定血清D-乳酸含量,并进行肠道菌群与D-乳酸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反复组患儿的双歧杆菌数量以及B/E值均低于急性组及外科组(P0.05),而大肠杆菌数量高于外科组(P0.05),反复组患儿的大肠杆菌数量与急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组患儿D-乳酸较急性组及外科组均增高(P0.05);反复组患儿的B/E值与血清D-乳酸呈直线负相关(r=-0.539,P0.05)。结论反复肺炎患儿存在肠黏膜生物屏障及肠黏膜机械屏障受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YKL-40与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气道损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60例MPP患儿为MPP组,12例支气管异物患儿作为对照组。根据影像学表现将MPP组分为3个亚组:斑片状影(n=34)、肺实变(n=19)、毛玻璃样变(n=7);根据支气管镜下表现分为3个亚组:黏膜充血水肿(n=38)、黏液性分泌物(n=18)、塑型性支气管炎(n=4)。分析MPP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检测MPP患儿BALF的YKL-40表达水平。结果 MPP组血清乳酸脱氢酶、BALF YKL-40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5)。肺实变亚组血清C-反应蛋白及乳酸脱氢酶水平高于斑片状影亚组(P < 0.05),肺实变亚组和毛玻璃样变亚组BALF YKL-40高于斑片状影亚组(P < 0.05);塑型性支气管炎亚组BALF YKL-40均高于黏膜充血水肿亚组、黏液性分泌物亚组(P < 0.05);黏液性分泌物亚组、塑型性支气管炎亚组气促比例高于黏膜充血水肿亚组(P < 0.05);塑型性支气管炎亚组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水平高于黏膜充血水肿亚组(P < 0.05)。结论 BALF YKL-40与MPP患儿气道损害相关,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81例,其中重度肺炎机械通气组(21例)、重度肺炎非机械通气组(30例)与轻度肺炎组(30例),对照组为同期体检健康儿童(20例);采用ELISA法检测四组儿童血清CC16、TNF-α、IL-6、SP-D浓度,运用ROC曲线评价CC16、TNF-α、IL-6、SP-D对于重度肺炎的诊断价值;记录机械通气患儿肺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阻力(Raw)、气道峰压(PIP)、呼吸做功(WOB)等呼吸力学参数,分析CC16与TNF-α、IL-6、SP-D及呼吸力学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肺炎组患儿血清CC16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重度肺炎组低于轻度肺炎组,机械通气组低于非机械通气组;肺炎组患儿血清TNF-α、IL-6、SP-D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肺炎组高于轻度肺炎组,机械通气组高于非机械通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撤机前相比,重度肺炎组机械通气1小时血清CC16浓度明显降低,机械通气72小时更低;而机械通气1小时血清TNF-α、IL-6、SP-D明显升高,机械通气72小时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撤机前相比,重度肺炎组机械通气72小时,Cdyn值明显下降,机械通气1小时更低;而机械通气72小时Raw、PIP、WOB值明显升高,机械通气1小时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C16浓度与TNF-α、IL-6、SP-D均呈负相关,与Cdyn呈正相关(P均0.01)。ROC曲线中,CC16、TNF-α、IL-6、SP-D诊断重度肺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5、0.704、0.832、0.825(P均0.01)。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CC 16、SP-D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机械通气患儿CC 16浓度水平与Cdyn呈正相关关系;CC16对于重度肺炎病情变化具有较好的预测及评价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槐杞黄颗粒对重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重型肺炎支原体肺炎住院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槐杞黄治疗组(n=51)和常规治疗组(n=47)。槐杞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槐杞黄颗粒,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Ig A、Ig G、Ig M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百分比及CD4~+/CD8~+比值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后3个月内再次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槐杞黄治疗组血清Ig A、Ig G、Ig M水平及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槐杞黄治疗组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3个月内槐杞黄治疗组再次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槐杞黄颗粒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降低重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短期内再次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儿童感染性疾病致病原及与病情危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该研究为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降钙素原的单中心前瞻性研究.选择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盛京医院PICU感染性疾病患儿95例,并根据病原体分为3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组30例,病毒感染组30例,细菌感染组35例);不同病原组依据简化小儿危重症评分分为3组(非危重组、危重组、极危重组);将细菌感染组患儿分为革兰阳性菌组(20例)、革兰阴性菌组(15例);选择同期非感染性疾病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血清PCT在盛京医院检验科统一检测,应用VIDAS BRAHMS PCT法检测.结果 对照组、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支原体感染组的血清PCT浓度分别为(0.41±n 34) μg/L、(2.56±0.38) μg/L、(0.52±0.44) μg/L、(0.21 ±0.10) μg/L.PCT≥0.5 μg/L作为阳性界值.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28.05,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PCT浓度高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及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组中,革兰阴性菌组血清PCT浓度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组(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病毒感染组血清PCT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血清PCT浓度与简化小儿危重症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579~-0.793,P<0.05).PCT浓度越高的患儿病情越重,相关并发症越多,住院时间越长.结论 PCT可作为鉴别细菌感染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病毒感染的敏感指标.在感染的早期诊断中,PCT可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免疫复合物(Ic)和补体(C)成分含量变化及在M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87例均选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儿,符合MPP诊断标准,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检测体液免疫功能(IgG、IgA、IgM、C3、C4、IC),同时选择8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 MPP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gG、IgM、IC、C3、CA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MPP患儿体液免疫活性变化在MPP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调节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对MPP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趋化蛋白chemerin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RSV肺炎患儿82例,其中轻症65例,重症17例;对照组儿童40例。ELISA法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chemer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因子(IL-17)、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水平。结果 RSV肺炎轻症组、重症组和对照组的血清chemerin水平分别为(539.98±65.86)pg/ml、(786.62±82.59)pg/ml和(337.24±43.3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0.29,P=0.000);重症组血清chemerin水平分别高于轻症组和对照组,轻症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间TNF-α、IL-17、IL-10和TGF-β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6.80~284.36,P均0.05)。RSV肺炎患儿的血清chemerin水平与TNF-α、IL-17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81、0.61,P均0.05),而与IL-10、TGF-β则呈显著负相关(r=–0.80、–0.75,P均0.05)。结论 RSV肺炎患儿血清chemerin水平升高,与炎症程度相关,并与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正相关;chemerin可能在RSV感染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利钠肽(BNP)和神经肽Y(NPY)水平的变化。方法入选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普通肺炎患儿32例(普通组),重症肺炎患儿20例(重症组),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36例(心衰组),以及健康体检儿童26例(对照组),采用酶速率法在ADVIA1650全自动生化分析上测定CK-M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BNP及NPY的水平,其中18例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在恢复期再次检测。结果四组间血清CK-MB、BNP和NPY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5.19~277.94,P均0.01)。心衰组患儿血清CK-MB、BNP和NPY浓度均高于重症组、普通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症组血清CK-MB浓度高于普通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普通组与对照组CK-MB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普通组和对照组三组间血清BNP和NPY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衰组18例患儿治疗后的血清CK-MB、BNP和NP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心衰组血清BNP水平与CKMB、NPY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681、0.525,P均0.01);NPY与CK-MB水平亦呈显著正相关(r=0.545,P0.01)。结论血清CK-MB、BNP及NPY浓度检测有助于诊断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心衰,其中BNP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miR-30a水平与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心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选取CHD患儿65例,依据改良Ross评分法分为心力衰竭组(40例)和无心力衰竭组(25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清miR-30a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miR-30a与改良Ross评分和LVEF的相关关系,绘制ROC曲线并计算miR-30a曲线下面积。结果心力衰竭组患儿血清miR-30a水平较无心力衰竭组显著增高,LV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血清miR-30a水平与改良Ross评分呈正相关(r=0.63,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32,P0.01);miR-30a诊断心力衰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4。结论 miR-30a与CHD患儿的心功能相关,可作为CHD合并心力衰竭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诊断川崎病(KD)急性期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检测KD组(n=40)及对照组(n=23)患儿血清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与谷草转氨酶(GOT)浓度。结果显示①KD组与对照组血清CK、LDH、GOT浓度无显著性差别(P>0.05);而血清cTnI、CK-MB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01)。②在诊断KD患儿急性期心肌损伤上cTnI优于CK-MB(P<0.05),。结果表明cTnI与CK-MB对KD患儿急性期心肌损伤有诊断价值;与CK-MB比较,cTnI具有高特异性、灵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几丁质酶样蛋白YKL-40对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的预测价值.方法 50例普通型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以及不同病原体所致重症肺炎血清sICAM-1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0例重症肺炎患儿和43例普通肺炎患儿急性期、恢复期、以及48例健康对照组小儿血清sICAM-1水平。结果重症肺炎急性期血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重症肺炎恢复期,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与普通肺炎急性期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重症肺炎恢复期血清sICAM-1水平与普通肺炎恢复期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则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重症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性肺炎急性期血清sICAM-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急性期血清sICAM-1水平较普通肺炎急性期明显增高,但不同病原体所致重症肺炎血清sICAM-1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sICAM-1参与了重症肺炎的炎症过程,其水平的高低可以作为肺炎病情轻重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肺炎并心衰患儿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FABP) 水平变化,并与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在肺炎合并心衰患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肺炎并心衰患儿36例为研究对象, 28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定量检测FABP,BNP。结果:心衰期血清FABP,BNP水平均显著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 均P<0.01),恢复期FABP,BNP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心衰期、恢复期血清FABP的阳性率显著高于BNP升高的阳性率(均P<0.05)。结论:FABP,BNP血清浓度均可作为肺炎合并心衰患儿早期心肌损害的生化标志物,而FABP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恢复期患儿也有较高的FABP,BNP血浆浓度,提示临床症状好转但心肌损害仍可持续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反复肺炎婴幼儿和健康婴幼儿血清中β-防御素-1(hBD-1)和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浓度,探讨hBD-1和IgA、IgG、IgM在反复肺炎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35例2~24月龄反复肺炎和35例健康婴幼儿的血清,处理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hBD-1浓度,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IgA、IgG、IgM浓度,并分析血清hBD-1与IgA、IgG、IgM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反复肺炎组血清hBD-1浓度为14±11 μg/m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8±11 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肺炎婴幼儿存在血清hBD-1、IgA、IgG水平低下的现象,提示呼吸道免疫防御功能存在障碍,这可能是婴幼儿反复肺炎的免疫因素之一;对反复肺炎婴幼儿同时检测 hBD-1、IgA、IgG、IgM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普通和重症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补体、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探讨免疫功能检测在支气管肺炎中可能的作用。方法: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普通和重症支气管肺炎患儿各20例,同时选取健康儿童2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和六色流式细胞仪分析法检测各组儿童血清IgA、IgG、IgM、补体C3、C4及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6+CD56+及CD19+指标变化。结果:普通及重症肺炎组IgA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重症肺炎组CD4+、CD3+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的紊乱,在重症组更为明显,免疫水平的变化与肺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支气管肺炎患儿免疫功能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3 岁以内肺炎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炎患儿维生素A(VA)水平与肺炎严重程度及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关系,为VA 水平作为肺炎病情判断及反复呼吸道感染风险预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选取88 例3 岁以下的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检测入院时血清VA 水平,并随访出院后1 年的RRI 发生情况。结果 88 例肺炎患儿的血清VA 水平为0.8±0.3 μmol/L,其中维生素A 缺乏(VAD)的35 例(40%,35/88)。重症肺炎组血清VA 水平低于轻症肺炎组(0.7±0.3 μmol/L vs 0.9±0.3 μmol/L),P P P 0.05)。结论 肺炎患儿VA 水平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IFABP)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与胃肠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10月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82例 (轻症34例,重症48例),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PCIS)将重症肺炎患儿分为非危重组 (25例)和危重组 (23例);另选取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FABP浓度,并对重症肺炎患儿进行急性胃肠损伤 (AGI)分级。比较各组间血清IFABP浓度的差异,并对IFABP与AGI分级和PCI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重症肺炎血清IFAB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和轻症肺炎组 (均P <0.01),轻度肺炎组血清IFABP浓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危重组血清IFABP浓度高于非危重组 (P <0.01)。AGI1~4级组血清IFABP均高于对照组 (P <0.01),而且随着AGI级别的增高,血清IFABP浓度也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IFABP与AGI分级呈正相关 (P <0.01);与PCIS呈负相关 (P <0.01)。结论肺炎患儿血清IFABP均有所增高,血清IFABP可以作为肺炎患儿合并胃肠损伤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