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在儿科心肺功能衰竭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接受ECMO支持的心肺功能衰竭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24例心肺功能衰竭患儿接受ECMO支持,男18例,女6例;年龄1 d~7岁;体质量3~20 kg;共有15例成功脱离ECMO,总撤概率62.5%;存活10例(42.7%),死亡14例,其中9例因无法撤离ECMO死亡,3例撤离ECMO后死于并发症,2例撤离ECMO家属放弃治疗死亡;11例(45.8%)患儿在ECMO支持期间出现并发症。结论对于难治性呼吸循环衰竭重症患儿ECMO技术可以提供有效的心肺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肺功能衰竭患儿体外膜肺(ECMO)支持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2年5月收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及心脏监护病房的9例危重症患儿接受ECMO治疗的情况及转归。结果 9例患儿均采用颈内动、静脉置管,V-A ECMO模式,体外肝素抗凝,活化凝血时间(ACT)维持在180~220 s;体外辅助血流量为50~100 mL·kg-1·min-1。治疗期间进行心肺功能、血液指标和影像学等监测。9例患儿ECMO使用时间为5~280 h,中位数112 h。经治疗后8例病情好转,撤离ECMO治疗,其中7例痊愈出院,1例撤离ECMO治疗后3 d自动出院。1例因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合并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和心肺功能衰竭,ECMO治疗1周,撤机后死亡。发生各类并发症共14例次,其中机械系统并发症6例次,包括氧合器漏液3例次,管路血栓2例次,水箱加温器故障1例次;机体并发症7例次,其中6例发生贫血,1例右上肢功能障碍;意外事件1例,患儿在ECMO运行过程中因右腋下动脉置管意外滑脱而形成血肿。未发生颅内并发症、出血和感染等。结论 ECMO能有效对危重症患儿行心肺功能支持,使用安全。建立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能促进ECMO的更好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应用ECMO支持的11例PPHN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ECMO支持时间及过程中各种并发症、住院时间、结局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1例患儿中有10例撤机成功,撤机成功率91%;存活8例,存活率73%。11例患儿ECMO治疗时间26~185 h,平均治疗时间(81±50)h;呼吸机治疗时间57~392 h,平均治疗时间(198±105)h;住院时间2~49 d,平均住院时间(22±15)d。11例患儿ECMO治疗24 h后氧合指数、血乳酸水平较ECMO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其中10例患儿ECMO治疗24 h后肺动脉压力较ECMO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1例患儿在EMCO治疗期间肺动脉压力呈进行性升高,最终死亡,结合尸检肺组织病理及全外显子测序结果,确诊为肺泡毛细血管发育不良。11例患儿ECMO治疗期间发生颅内出血5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例,胃出血1例,肺出血2例,肾功能不全1例,穿刺处出血3例。结论ECMO技术是一种有效应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PPHN新生儿救治的心肺支持措施。应用ECMO技术的并发症发生率高,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把握时机、提高ECMO管理水平,才能提高患儿的撤机率及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体外膜肺在小儿心肺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6年由Bartllet首次报道体外膜肺 (ECMO)应用于新生儿呼吸衰竭 ,经过 2 0余年研究与临床应用 ,目前已成功地应用于体外呼吸支持和 (或 )循环支持 ,在小儿已成为新生儿顽固性呼吸衰竭的标准治疗方法 ,近年来 ,随小儿心脏外科发展 ,ECMO用于小儿心脏手术前后心肺功能及心脏移植术前心功能的支持也有增多趋势。  一、新生儿呼吸衰竭1.应用指征 不同医疗中心所采用的指标不尽相同 ,但在一般情况下预计新生儿病死率达 80 %以上时 ,可考虑使用ECMO治疗。判定标准[1] :(1)肺泡 动脉氧分压差 >6 0 0mmHg持续 8~ 12h ;(2 )病情急性恶化 …  相似文献   

5.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心肺支持技术,以血泵产生负压,从静脉引血,血液经膜式氧合器氧合后,重新灌入体内,用于较长时间的持续心肺替代支持,临床上主要用于呼吸功能衰竭和(或)心脏功能衰竭经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近些年,国内ECMO技术在临床应用逐渐增多,而有效防治ECMO并发症是决定该技术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针对ECMO运转中的心肌顿抑的诊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12例心脏病术后患儿体外膜肺的临床结果及经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回顾性总结分析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2例儿童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的临床结果和经验。方法2004年12月~2005年12月共实施儿童ECMO病例12例,所有患儿均使用Medtronic ECMO系统,管道、氧合器及离心泵内膜采用全肝素涂抹技术,行静脉-动脉ECMO辅助,激活凝血时间维持146~258 s,肝素用量5~20 U/(kg.h)。辅助期间平均流量在40~220 ml/(kg.min)。结果ECMO支持时间55~266 h,平均120 h;9例(75%)顺利撤离ECMO,其中6例康复出院(67%),3例术后死亡,3例不能撤离ECMO而放弃治疗;总出院率为50%(6/12)。存活出院患儿EC-MO前的动脉血乳酸水平明显低于死亡患儿(P=0.022),两组患儿体重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9)。结论ECMO支持在儿童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循环呼吸衰竭的治疗中是一种有效的机械辅助方法,同时可以作为心脏移植患儿等待供体期间的过渡桥梁。手术畸形纠治满意、尽早对心肺衰竭的患儿使用ECMO支持、避免重要脏器的不可逆损伤依然是ECMO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随着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增多,近年来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治疗在心脏术后心脏功能不全患儿中的应用逐渐增加,但在高危患儿中应用ECMO后相关并发症及病死率仍然很高,治疗效果不尽人意~([1]).2005年10月至2008年12月我科共实施完成7例婴幼儿ECMO,现将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转运3例心肺功能衰竭儿科患者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至4月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ECMO辅助下转运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室间隔完整)合并心功能衰竭新生儿1例(病例1)、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病例2)、肾病综合征并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病例3)临床资料。结果病例1在ECMO 辅助下转运时间8 h,ECMO辅助43 h,入院第2天行大动脉调转术,术后延迟关胸,入院后7 d撤离呼吸机,15 d转出监护室;病例2在ECMO辅助下转运时间14 h,入院后第3天撤离ECMO,ECMO辅助45 h,入院后第8天撤离呼吸机,10 d转出监护室;病例3在ECMO辅助下转运时间15 h,ECMO辅助时间32 d,ICU停留时间31 d,最终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肺、肾、消化道、心脏)。结论成熟儿科团队,在ECMO辅助下,转运心肺功能衰竭重症患儿是可行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国大陆PICU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儿童暴发型心肌炎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回顾自2006年4月中国大陆PICU首次开展ECMO 治疗以来,国内三级儿童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PICU应用ECMO支持暴发型心肌炎的治疗情况;总结分析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共有3家医院的23例儿童急性暴发型心肌炎患者接受ECMO治疗,男18例,女5例;平均年龄(86.3±48.8)个月,平均体重(25.8±12.1)kg,ECMO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39.5±15.6)%,ECMO平均治疗时间(119.1±57.3)h.18例患儿存活出院,5例死亡.所有患儿经ECMO治疗24h后平均动脉压均有上升,从ECMO前的(60.7±23.7)mmHg(1mmHg=0.133kPa)升至(72.1±9.8)mmHg,并且存活者上升水平显著高于死亡者(P=0.04);血清乳酸水平从ECMO前的(6.8±5.1) mmol/L降至(2.9±2.6)mmol/L,存活者血清乳酸水平降低幅度显著大于死亡者(P<0.001).23例患儿中,成功撤离ECMO 21例,成功撤离率为91.3%;3例患儿撤离ECMO后30d内死亡;18例好转出院,整体存活率为78.3%.死亡患儿ECMO支持时间长于存活患者,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所有患儿平均医疗花费(16.4±4.9)万元,存活者与死亡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18例存活患儿中,共有15例随访,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2例,1例颈总动脉血栓形成,1例心功能不全.结论 ECMO可为儿童急性暴发型心肌炎患者提供有效的循环支持,促进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近年来重症医学领域重要的生命支持技术,分别能对心肺功能及肾功能进行较长时间支持。近年来,我单位应用ECMO与CRRT技术或两者联合应用,救治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循环衰竭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方法是在ECMO管道系统上并联CRRT血滤机。ECMO作为一种体外生命支持技术,  相似文献   

11.

The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 health and medicine as a medical discipline lags behind in Europe compared with other regions of the world. 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adolescent medicine and health training curricula for medical students, paediatricians, and other primary care physicians in the European regi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sent by e-mail to experts in the field from 36 European countries, addressing the content of adolescent health issues. Data was obtained from all 36 countries. At the undergraduate level, seven countries reported some mandatory stand-alone teaching (sessions dealing specifically with adolescents), while seven countries reported optional stand-alone teaching. In only 7 out of 36 countries were issues critical to adolescents covered as stand-alone sessions. At the postgraduate level, 15 countries delivered stand-alone mandatory training sessions to primary, secondary, or tertiary care paediatricians, covering most of the five critical areas listed in the questionnaire. In another 13 countries, such sessions were not mandatory and were inexistent in eight of them. The coverage among school physicians was similar but was much lower among general practitioners.

Conclusion: Paediatric associations and academic institutions should advocate for a better coverage of adolescent health and medicine in the training curricula of health care providers.

What is known:

In most European countries, adolescent medicine is still poorly represented as a discipline.

Experts have recently published recommendations regarding what form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a training curriculum in this field should take.

What is new:

This paper gives information on the extent and content of training in adolescent medicine and health as currently offered within under- and postgraduate European training curricula, in terms of stand-alone mandatory (versus optional) sessions.

In many European countries, both medical students and residents are poorly exposed to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skills pertaining to adolescent health care.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DiGeorge综合征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No abstract available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临床结核病的表现似乎日趋复杂化,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难度。现将我院1994年9月至1999年2月的几例不典型起病的结核病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例1,男,4岁,阵发脐周疼痛2月余,夜间较重。腹痛与饮食无关,时有腹胀、便秘,无腹泻、呕吐、无盗汗。接种过卡介苗。以腹痛待查入院。查体:T36.6℃,体重12kg,慢性病容,皮肤无黄疸。心肺正常,腹平软,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化验:三大常规正常。腹部B超:正常。腹平片正常。胃肠钡餐正常。肝、肾功能正常。治疗予雷尼替丁、颠茄合剂、氟哌酸等无效。在观察中发现患儿除了…  相似文献   

14.
儿童暴发性1型糖尿病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No abstract available

  相似文献   

15.
早产儿脑损伤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早产儿脑损伤(brain injury in premature infants, BIPI)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和出生后的各种病理因素导致早产儿不同程度的脑缺血或/和出血性损害,可在临床上出现脑损伤的相应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可导致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早产儿脑损伤(brain injury in premature infants, BIPI)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和出生后的各种病理因素导致早产儿不同程度的脑缺血或/和出血性损害,可在临床上出现脑损伤的相应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可导致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早产儿脑损伤(brain injury in premature infants, BIPI)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和出生后的各种病理因素导致早产儿不同程度的脑缺血或/和出血性损害,可在临床上出现脑损伤的相应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可导致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早产儿脑损伤(brain injury in premature infants, BIPI)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和出生后的各种病理因素导致早产儿不同程度的脑缺血或/和出血性损害,可在临床上出现脑损伤的相应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可导致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早产儿脑损伤(brain injury in premature infants, BIPI)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和出生后的各种病理因素导致早产儿不同程度的脑缺血或/和出血性损害,可在临床上出现脑损伤的相应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可导致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甲状腺危象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No abstract available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肉碱缺乏症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No abstract available

  相似文献   

18.
红细胞生成素 (EPO)是调节红系晚期祖细胞的存活、增殖和分化的主要生长因子 ,是决定组织氧合状态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 ,EPO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特异的红细胞受体 (EPO R)而发挥功能[1] 。EPO及其受体功能异常即产生疾病 ,如红细胞增多症或早产儿贫血 ,并可导致 70 %怀孕母鼠胎仔死亡。开始认为EPO专一在造血细胞上 ,现已发现功能性EPO R存在于多种非造血细胞上。早产儿使用重组EPO(rEPO)可减少其住院期间需要输血的次数和输血的总量。此种治疗可视为生理性的。然而在使用的剂量、间隔及治疗期限上还有争议 ,本文就…  相似文献   

19.
20.
儿童过敏性紫癜消化道症状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琴  鹿玲  郭旗  桂明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15(11):1028-1030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研究报道儿童HSP年发病率为3~26.7/10万[1]。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显示,HSP住院构成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2]。HSP是一种多系统免疫性血管炎,临床以皮肤、消化道、关节及肾脏等器官受累为主要表现[3]。有报道显示,HSP患者消化道受累比例为50%~80%,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和消化道出血[4]。HSP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