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探讨对晚期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对36例晚期肝癌病人采用肝动脉导管化疗加腹腔免疫治疗的免疫化疗。结果显示免疫化疗后,病人外周血NK及LAK细胞活动性上升较对照组显著(P<0.05);部分病理检查显示免疫化疗肝癌组织呈明显的大片状坏死,周边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瘤体缩小程度及生存时间也优于对照组(P<0.05及P<0.01)。说明肝动脉导管化疗加腹腔免疫治疗晚期肝癌是一种合理有效的免疫化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直肠癌远端切除范围,采用CMIAS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对40例直肠癌病人Miles术后标本的癌组织及不同区段的癌近旁组织中DNA含量和倍体分布进行检测。结果,低分化和DuckesCD期,有淋巴和肝转移的直肠癌组织中的五倍体显著高于高分化和AB期及无转移组,二倍体则显著降低(P<0.01或0.05)。癌肿组织DNA含量及异倍体明显高于癌近旁组织和100mm处组织(P<0.01)。距癌肿15mm以内组织明显高于16~30mm组织、31~40mm组织和正常粘膜(P<0.01);16~30mm组织明显高于31~40mm组织和正常粘膜(P<0.05)。在16~30mm组织内仍有异倍体细胞发现。提示,DNA含量和倍体分布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相关,对肿瘤的诊断和预后有指导意义;检测癌旁不同区段粘膜中DNA含量和倍体类型对直肠癌远端切除范围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流式细胞仪检测非小细胞肺癌中CD44的表达及凋亡细胞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粘附因子CD44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探讨CD44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取新鲜NSCLC标本28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44,同时测定凋亡细胞峰,并与癌旁肺组织进行比较。结果 肿瘤组织和癌旁肺组织CD44的表达分别为:(57.30±3.74)%和(71.40±1.01)%。二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凋亡细胞峰的测定,肿瘤组织为(14.46±2.18)%,癌旁肺组织为(0.75±0.10)%,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肺癌组及正常肺组织CD44和凋亡细胞峰的表达均具有相关性(分别为r=0.27,P<0.05和r=0.55,P<0.01)。结论CD44的表达和功能异常时,影响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不能进行正常的诱导凋亡作用,导致细胞过度增生、恶变,可能是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生长抑素在人结肠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瑞吉  张捷 《江苏医药》1995,21(2):75-76
放射免疫测定生长抑素(SS)在20例肠癌、20例癌周、12例息肉、10例正常对照标本中的含量。SS在癌组织1癌周组织、息肉中过量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且SS在上述四种组织中依次递减,差异显著(P〈0.01)。SS在癌组织中表达与肿瘤病理分型以及结肠癌周围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本文表明,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SS有特异性积累,并且可能在肠癌发生中起一定作用,从而有  相似文献   

5.
血清Ⅳ型胶原测定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130例各型肝炎患者血清中Ⅳ型胶原含量,结果显示:慢活肝组及肝硬化组Ⅳ胶原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并且慢活肝组与肝硬化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说明Ⅳ型胶原是反映肝纤维化的灵敏指标,测定其含量对临床诊断肝纤维化及慢性肝病的临床分型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27kipl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鼠抗人p27kipl单克隆抗体对6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和12例正常粘膜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p27kipl的表达情况。结果p27kipl在BTCC和正常膀胱粘膜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3%和75.0%,BTCC显著低于正常膀胱粘膜(P<0.01);p27kipl在BTCC中表达随着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增高而降低(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显著低于无淋巳结转移组(P<0.05)。结论 p27kipl对BTCC的分化、浸润和转移可能起抑制作用。检测BTCC中p27kipl表达对BTCC的生物学行为评价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钒酸盐对糖尿病大鼠糖原的影响与cAMP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钒酸盐(Va)对骨骼肌和肝脏糖原的影响与cAMP的关系。方法用正钒酸钠分别管饲正常对照大鼠和STZ致糖尿病大鼠,观测肝脏和骨骼肌的糖原与cAMP的变化趋势。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骨骼肌糖原含量下降(P<0.01),肝糖原含量升高(P<0.01);Va使肌糖原上升47%(P<0.01),肝糖原下降50%(P<0.01),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提示至少有部分肝糖原向骨骼肌转移。Va同时升高肝cAMP,降低骨骼肌cAMP,与糖尿病动物使用Va后肌肝糖原变化相反。结论本试验提示cAMP在Va导致的肝糖原向骨骼肌转移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粘附分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常  龙义国  方艺 《贵州医药》2000,24(12):710-711
目的 探讨粘附分子上皮钙粘素(E-cadherin,E-CD)、CD44H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学SP法研究20例乳腺腺病及48例乳腺癌组织中E-CD、CD44H的表达。结果 乳腺腺病及乳腺癌组织中E-CD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18/20例)、42%(20/48例),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CD44H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4/20例)、81%(39/48例),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同时E-CD及CD44H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有相关性(P〈0.05/0.01)。结论 E-CD及CD44H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  相似文献   

9.
牛磺酸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胶原非酶糖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链脲佐菌素所致(70mg·kg-1,单剂量腹腔注射)糖尿病大鼠模型中,观察了牛磺酸(0.16mol·L-1牛磺酸饮水给药,4wk)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胶原非酶糖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胶原和胶原AGE含量升高,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牛磺酸治疗组主动脉胶原AGE含量降低和未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胶原含量无改变(P>0.05)。同时还观察到牛磺酸治疗能显著升高糖尿病大鼠血浆游离胰岛素水平(P<0.01),降低血糖浓度(P<0.01)。结果提示:牛磺酸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胶原非酶糖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轻胰岛β-细胞损伤,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浓度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鼠大块肝(70%)切除,应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1,6一二磷酸果糖(FDP)腹腔内注射,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肝细胞DNA合成代谢、血清酶学变化,探讨肝衰的预防和治疗。结果发现实验组大鼠术后各期肝细胞DNA合成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术后3天迅速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血浆脯肽酶(PLD)术后7天、14天对照组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结果表明,大鼠大块肝切除后使用HGF和FDP,具有促进残余肝细胞DNA合成,加速肝细胞再生修复;降低ALT和PLD活性,保护肝细胞功能,减少胶原合成,防治残肝纤维化形成;对增强肝细胞营养,防治肝衰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偶氮法测定了177例乙型肝炎患者一氧化氮水平。结果:各型乙肝患者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以重慢肝最高,余依次为中慢肝、轻慢肝和急乙肝,且同型不同病期血清一氧化氮水平也有明显差异(P<0.01)。当患者血清ALT≥29u/L或SB≥34.2μmol/L时,血清一氧化氮与ALT及SB均呈直线相关(n=139,r=0.5273,P<0.01;n=67,r=0.6940,P<0.01)。表明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是反映乙型肝炎病程及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苦寒解毒复方对家兔营血分证防治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家兔耳静脉注入大肠杆菌内毒素制作温病营血分证动物模型为对照组,与正常组相比,对照组动物出现高热,WBC显著升高(P<0.01),PT、TT、KPTT、显著延长,(P<0.01),BPC、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P<0.01),体外血栓形成的长度与湿重、干重明显增长、加重(P<0.01),脏器组织病理形态学见淤血、出血、微血栓形成及变性坏死等病变。腹腔注入苦寒液的动物与对照组相比,上述各项指标皆有显著  相似文献   

13.
胰腺癌癌块大小部位与手术切除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09例胰腺癌除16例行非手术治疗外,93例采用了手术治疗。发现:①癌块大小与浸润、转移率和手术切除率有明显关系(P<0.005)。<3cm浸润、转移率为16.7%,手术切除率为75%;>10cm者无1例切除。②癌肿部位与手术切除率也有明显关系(P<0.01)。按切除率由高至低排列为:胰尾癌(100%),胰体尾癌(66.7%),胰头癌(38.1%),胰头体癌(5%)。影响切除率的主要因素是肠系膜上动、静脉,门静脉,下腔静脉是否受侵犯  相似文献   

14.
将多柔比星(ADM)纳米微粒(小粒径脂质体与毫微粒)与碘油制成乳剂经肝动脉栓塞治疗大鼠W256 肝癌模型。结果表明,与同剂量游离ADM 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ADM 纳米微粒-碘油乳剂治疗组对肿瘤生长抑制明显提高(P< 0.01),肿瘤坏死彻底,而大鼠的生存延长期则显著延长(P< 0.01)。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表明纳米微粒-碘油乳剂治疗组ADM 在体内的分布以肝、脾组织为主,说明用ADM 纳米微粒-碘油乳剂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能降低毒性,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应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测定36例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癌周组织及外周血白细胞雄激素受体的含量,同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肝癌患者及正常人血浆雄激素的水平。结果:癌组织雄激素受体含量1208±289fmol/mg蛋白,高于癌周组织的727±283fmol/mg蛋白(P<001),且与癌肿的直径及分化程度明显相关,直径越大、分化程度越高AR含量越高。肝癌患者血浆雄激素水平为663±326nmol/L,略高于对照组的556±273nmol/L;白细胞雄激素受体表达为1116±68位点/细胞。比对照组的659±32位点/细胞明显升高(P<001)。结果提示:肝癌患者癌组织中雄激素受体含量升高,与肿瘤的大小及分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对26例食管癌病人手术切除的癌瘤组织和浸润淋巴结,分离制备、诱导扩增出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悬液,回输进行过继免疫治疗。结果,分离制备诱导激活扩增的食管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经培养15d后,其扩增数达1000倍以上,杀伤活性达83%以上。回输过继免疫治疗的病人,比同期未回输者的术后早期一般状况改善明显,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P<0.01),3年生存率提高(P<0.01)。治疗过程中有8例次出现一过性寒颤、发热(T<39℃),7例伴恶心,无其它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胃癌 Cyclin E 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细胞周期素E(CyclinE)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了95例胃癌标本。结果显示,正常胃上皮细胞不表达CyclinE,而40.0%(38/95)的胃癌细胞则呈阳性反应。分化癌CyclinE的异常表达较显著(P<0.05)。粘膜内癌无强表达,且弱表达率也很低(P<0.05)。发生血行转移时强表达显著(P<0.01)。强表达患者术后生存期和5年生存率降低(P<0.05)。提示CyclinE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胃癌组织中吞噬细胞糖蛋白表达与胃癌转移的关系,应用流式细胞免疫学方法,检测了23例胃癌患者的胃镜活检组织中吞噬细胞糖蛋白的含量,并与胃良性疾病的组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胃癌组织吞噬细胞糖蛋白含量为28.53±5.56%,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的2.24±0.51%(P<0.01);发生转移者31.77±7.59%的含量亦明显高于未转移者的25.39±6.63%(P<0.01)。2例胃粘膜重度不典型增生者含量分别为7.36%和6.49%,较正常对照组的2.22±0.41%高3倍。提示吞噬细胞糖蛋白与肿瘤转移能力有关,对胃癌的早期诊断,病程评估及术前决策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谷胱甘肽对肝癌栓塞化疗后的护肝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谷胱甘肽对肝癌栓塞化学疗法(化疗)后的护肝效果。方法:对超液化碘油抗癌药混悬剂栓塞化疗后的原发性肝癌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谷胱甘肽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用肝用复合氨基酸注射液250mL,葡醛内脂0.4g,门冬氨酸钾镁15mL,均静脉滴注(静滴),qd为基础治疗。谷胱甘肽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加用谷胱甘肽1.2g,静滴,qd,疗程均为10~14d。结果:3wk后提示,对照组ALT,AST,r_GT均明显上升(P<0.01),治疗组上升不明显(P>0.05);对照组ALB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有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上述改变差别亦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谷胱甘肽对肝癌栓塞化疗后的病人具有明显护肝作用。  相似文献   

20.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抑癌基因p16在人肺癌和癌旁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16蛋白在癌旁组织表达阳性率为90%,明显高于癌组织的58.5(P<0.01)。腺癌p16阳性率为76.5%,高于鳞癌的52.8%和小细胞癌的42.1%(P<0.05)。在鳞癌和腺癌中p16表达阳性率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而下降,同时也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呈显著负相关(P<0.05),但与肺癌临床病理分期相关不显著。本组结果表明:p16蛋白表达缺失与肺癌的发生有关,p16基因在不同类型肺癌的发生过程中作用不同,且与肺癌分化不良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