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放射治疗中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和重要器官不可避免地要接受一定的照射剂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这些组织和器官的损伤,尤其是胸部肿瘤与心脏位置毗邻,设计照射野时常不能完全避开心脏,即使在使用三维适形或调强治疗的情况下,心脏或多或少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照射.该文就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发病机理及放射性心脏损伤的无创检查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选择性照射纵隔及肺门淋巴引流区域,替代常规二野对穿照射,探讨ⅢA期(N2)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采用纵隔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病例进行研究。根据Naruke/ATS-LCSG的肺癌淋巴分期系统,在病人术后胸部CT断层图上确定CTV即需选择照射的纵隔及肺门淋巴引流区域。设三野和四野非共面等中心适形照射治疗计划并与常规二野照射治疗计划相比较,分别评价靶区及周围正常组织肺、心脏和脊髓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以及等剂量曲线分布图。结果 CT定位使靶区确定更加明确,通过三维治疗计划设计可获得靶区理想的剂量分布,同时使周围重要器官肺和心脏的受照体积和剂量明显减少。结论 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照射纵隔可以更加明确治疗靶区、优化靶区剂量分布并减小肺和心脏的放射毒性从而提高ⅢA期(N2)小细胞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当前放疗作为手术和化疗的辅助手段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胸部常见的恶性病变如肺癌、乳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的放疗也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纵隔淋巴瘤,放疗是首选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位于纵隔的心脏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放射性照射,放射性心脏损伤已不再是罕见的疾病。今后随着癌肿病人生命期的延长,此病的诊断和处理就显得更为重要。发病率和发病因素放射能引起心脏损伤的观点早在1897年即有人提出。Davis于1924年通过动物实验证实放射线确能造成心肌病变。但长期  相似文献   

4.
目前,肝癌的治疗已由单一手术变成放、化疗和手术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光子刀是一种能提高肿瘤组织对放射治疗敏感性.同时减轻周围正常组织损伤的先进的射线设备。为进一步了解照射对肿瘤细胞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本研究应用一定剂量X线照射肝癌细胞株HepG2,分析其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soluble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p55,sSTNFR-p55)变化情况,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距离放射治疗是把封装的放射性核素放置在肿瘤附近、表面或瘤体内,实施持续性照射的一类放射治疗手段,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细胞,减少周围正常组织损伤的目的,是近年来开展的治疗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因其对肿瘤有良好的疗效并能够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所以被应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特别是在消化系肿瘤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此文将重点介绍近距离放射治疗在消化系肿瘤中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放射治疗引起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增大照射剂量可以杀灭肿瘤细胞,但能造成肿瘤周围正常组织损伤。损伤的根源在于血管的损伤,而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早于血管的其他结构。放射引起内皮细胞结构变化的基础研究较多,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内皮素方面的研究,本实验通过大鼠放射损伤探讨内皮素在监测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放射治疗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在降低正常组织损伤的同时,实现了肿瘤剂量的提升,也使5年生存率提高到20%以上,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国内外对于照射剂量、靶区范围、淋巴结预防照射与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以上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心脏放射损伤的心电图改变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放射治疗的进展 ,接受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越来越多 ,与放射有关的并发症也不断增加。有关心脏放射损伤 ,国内外均有不少报道 ,但分析损伤后心电图改变特点者为数尚少。现报道如下 :对象、方法与结果   39例住院病人中 ,选取有放疗前后的心电图记录 ,且排除治疗前有心脏疾患存在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其中男 34例 ,女 5例 ,年龄 1 1~ 68岁 ,41~ 50岁年龄组人数居多 ,占 38.46%。放射源有 60钴和直线加速器 ,一般肺癌放射野为前胸 ,后背 ,照射肿瘤量 60~ 70 Gy,40~ 70天完成 ;淋巴瘤照射前胸、后背或加照全颈 ,照射肿瘤量 50 Gy,40…  相似文献   

9.
随着恶性肿瘤治疗手段的改进,放射治疗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在提高肿瘤治愈率的同时,放射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辐射也对心脏造成一定的损伤。目前放射性心脏病已成为肿瘤幸存者中最常见的非恶性死亡原因,极大地削弱了放疗带来的生存受益,因此对于放射性心脏病的治疗是目前临床医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相关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炎药和抗氧化类药物等新药可干预放射性心脏病,现对放射性心脏病的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当机体通过放射治疗胸部肿瘤、骨髓移植前进行预处理以及被核辐射过后,肺组织受到一定剂量照射通常会引发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损伤。若机体放射性肺损伤严重,会在一定程度对放射治疗的剂量产生限制,且往往不可逆转,而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大大降低。及时正确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但是临床上尚没有有效治疗措施,故其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笔者就国内外对放射性肺损伤防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畸胎瘤是最常见的纵隔生殖细胞瘤,其形成原因是遗留于纵隔内的残存胚芽,系迷走的多种组织成分的肿瘤。此类肿瘤一般位于前纵隔,居心脏、大血管的前方,肿瘤生长缓慢,可无症状或很轻微,如肿瘤体积大,则产生压迫与侵犯周围临近组织的症状。如压迫气管、心脏或上腔静脉者,必须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12.
胸部肿瘤如胸部恶性淋巴瘤治疗、乳腺癌、肺癌、食管癌在接受放射治疗时 ,心脏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体积、不同程度的照射。由其所致的放射性损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提高肿瘤的局控率 ,尽可能减少对该重要脏器的放射性损伤 ,对我院自 1 998年 5月~2 0 0 1年 5月放射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心脏损害情况进行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全组病例 1 86例 ,其中男性 1 35例 ,女性 51例 ,年龄 30~ 74(平均 52 )岁。该组病例均经病理证实 ,肺癌 1 2 0例 ,其中鳞癌 98例 ,腺癌 2 2例 ;食管癌 49例 ,其病理均为鳞癌 ;乳腺癌 1 7例 ,其中病理浸润…  相似文献   

13.
放射性肺损伤的早期预测指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求  王鹏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8):1058-1060
肺是放射敏感性器官,对胸部肿瘤进行放射治疗时,正常肺组织因受到射线照射而产生的损伤,称为放射性肺病(radiationpneumopathy,RP)。早期的RP指放疗后1~3月出现的急性放射性肺炎(acute radiation pneumonitis,ARP),晚期的RP发生于放疗后数月至数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质子放射治疗对肿瘤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对首期质子放射治疗的111例肿瘤患者(其中胸部肿瘤30例),在质子放射治疗前、后进行心电图监测并作分析。结果质子放射治疗前无心电图异常的58例患者,治疗中及治疗后也无心电图异常;质子放射治疗前有各种心电图异常的53例中治疗后仅有1例出现T波倒置,经对症治疗后第2天,T波恢复到治疗前水平,其余52例均无加重表现。结论质子放射治疗对患者心电图的改变影响极小,对心脏的损伤明显低于手术治疗、普通放疗和化疗。  相似文献   

15.
放射性肺炎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治疗是胸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放射治疗在通过射线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使放射野内的正常肺组织受到损伤而引起的炎症反应,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放射性心脏损伤及防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风云  石梅  张丙芳 《心脏杂志》2006,18(6):721-723
既往认为心脏是抗辐射性较强的器官,对放射线具有较高的抵抗力和耐受性。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胸部放射治疗法(放疗)会引起放射性心脏损伤,尤其是随着胸部肿瘤放疗技术的推广和大剂量放疗的广泛应用,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延长,放疗所致的心脏损伤,特别是迟发性心脏损伤问题更加突出。为此,本文综述了放射性心脏损伤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放射性心脏损伤是由胸部肿瘤放疗引起的常见不良反应,可明显增加冠状动脉疾病、心包疾病、瓣膜性心脏病及猝死的风险。研究发现,可通过血清肌钙蛋白I和心率变异性对放射性心脏损伤进行评价,但较难对其作出早期诊断。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发生与心脏受照射体积和剂量有重要关系,因此可期待联合血清肌钙蛋白I、心率变异性及剂量体积直方图对放射性心脏损伤进行预测,并寻找早期预测胸部肿瘤放疗后心脏损伤有效的生化及物理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放射性心脏损伤(radiation-induced heart disease,RIHD) 是胸部肿瘤放疗引起的一系列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 放疗后的心肌损伤,冠脉血管病变,瓣膜病,心律失常,心包疾病等。尤其在乳腺癌患者中,放射性心脏损伤已经成 为患者长期生存的潜在威胁。文章就放射相关性心脏损伤的机制、放射治疗的影响因素和有效防护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进展,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在消化腺肿瘤中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因SBRT将立体定向技术与三维适形多野照射技术融合在一起,使其具有较好的剂量分布优势,从而达到使靶区剂量最大化、周围正常组织剂量最小化.由于肿瘤治疗的多样性,SBRT在不同的消化腺肿瘤,或在不同的治疗策略中,包括单独放疗、联合治疗、新辅助治疗等,所表现的作用及不良反应也有所不同.本文对立体定向放疗在消化腺肿瘤,尤其是胰腺及肝脏肿瘤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对胃癌患者行术前放射治疗,可提高胃癌根治切除率。本文就胃癌术前放射治疗的目的、适应症、照射方法、治疗效果及副作用讨论如下。一、目的胃癌术前放疗的目的:①根治手术难以切除的和转移的淋巴结,防止复发;②杀灭或抑制部分肿瘤细胞,使肿瘤缩小,肿瘤周围组织纤维化,以提高手术切除率,扩大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