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联合应用格列美脲治疗的疗效及对胰岛素使用剂量的影响.方法为多中心、开放、自身对照的临床研究.100例胰岛素治疗剂量≥50 U/d(胰岛素单用或与≤2种非胰岛素促泌剂联合应用)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格列美脲治疗12周.结果 12周后,糖化血红蛋白(Hh)A1c由基线时的(8.89±1.77)%降至(7.02±0.86)%,下降了(1.86±1.43)%.以HbA1c≤6.5%和<7.0%为目标值,达标率分别为34%和59%,达标率增加31%和50%.胰岛素的剂量由基线时的66.0 U/d降至50.0 U/d,剂量减少26.67%.患者的全天血糖谱均明显改善.治疗期间,30例患者(30%)发生一般性低血糖68件·次,低血糖发生率为2.95次/(患者·年),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受试者体重及体重指数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格列美脲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水平,有利于患者实现HbA1c达标;同时可显著降低胰岛素用量,提高治疗的安伞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胰岛素联合两种非促泌剂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胰岛素组)和研究组(胰岛素+格列美脲组),对照组根据血糖情况继续增加胰岛素剂量至血糖控制理想,研究组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格列美脲,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和格列美脲的剂量。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变化、低血糖事件、胰岛素日剂量、体重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血糖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血糖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胰岛素剂量明显降低(P〈0.01),体重低于胰岛素组(P〈0.05),但两组间低血糖事件无差异(P〉0.05)。结论:对次大剂量胰岛素联合两种非促泌剂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格列美脲片能较好控制血糖,且胰岛素用量减少,低血糖事件未见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单纯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82例,均全部停用口服降糖药。所有患者均于每天早餐前口服格列美脲治疗,同时每天21:00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据FBG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治疗目标为5.5mmol/L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1年12月接受治疗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的变化数值。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体重、胰岛素的用量、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胰岛素的分泌情况也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也比较高,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选取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80例,给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GP)、空腹C肽(2h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时观察肾功能的变化以及低血糖发生的次数。治疗后所有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P〈0.01),空腹及餐后2hC-P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发生低血糖4例。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方便安全,且胰岛素能得到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6.
从正常血糖到确诊糖尿病(DM)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此期间机体存在胰岛素抵抗(IR)、胰岛细胞功能进行性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等已有一段时间,尤其对于同时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细胞更是饱受"糖毒性"和"脂毒性"损害,面临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0年3月—2012年3月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取普通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组内各项指标均无较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则存在较大差异,其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血糖,且下降平稳,低血糖发生率非常低,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在接受门冬胰岛素30治疗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后胰岛素剂量和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为多中心、开放、自身对照的观察性研究,入选161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门冬胰岛素30或联合2种以下非胰岛素促泌剂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格列美脲降糖治疗12周.结果 治疗3个胆后,患者全天各时点血糖均较基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的安全性以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低精蛋白锌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治疗组为8%,二者具有明显的临床差异,统计差异不明显(P〉0.05)。血糖控制方面,观察组患者在各个时段的血糖达标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组(P〈0.05)。结论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联合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且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值得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  相似文献   

10.
6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NPH组和IG组,予联合口服格列美脲治疗16周,比较两组疗效及低血糖发生的风险。结果:两组血糖及HbA1c较前明显下降(P0.01),C肽分泌改善。IG组低血糖发生的风险明显少于NPH组(P0.01)。结论:IG联合格列美脲能较好地控制T2DM人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是T2DM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伴有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异常.病因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1].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或相对不足,目前,2型糖尿病多通过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物、注射胰岛素等治疗[2,3].本研究主要探讨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联合应用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106名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对称分为治疗组(格列美脲+二甲双胍)和对照组(格列吡嗪+二甲双胍)为期6月治疗,观察BMI、FPG 2、hPG、HbA1c、FINS、HOMA-IR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BMI、FPG、2hPG、HbA1c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性明显(P0.05),组间无差异(P0.05);治疗组FINS、HOMA-IR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低(P0.01)。结论格列美脲较格列吡嗪,节约内源性胰岛素,改善胰岛素抵抗,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2型糖尿病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共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4月在该院接收的患有2型糖尿病的病人一共有11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研究组对病人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病人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两组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平均血糖、最高血糖以及Hb Alc水平都有明显降低,其中研究组餐后2 h血糖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以后,研究组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Hb Alc水平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共同治疗,可以使病人血糖控制在有效范围之内,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联合预混胰岛素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接受过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3个月为达到减低血糖效果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实验组患者另加用格列美脲。两组患者观察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HbAlc、体质量、胰岛素用量变化情况以及医疗费用等。结果对两组患者分别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患者的HbAlc低于治疗前,HbAlc达标率为66.67%;实验组患者的HbAlc低于治疗前,HbAlc达标率为86.67%。两组患者的HbAlc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体质量以及治疗前后的医疗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预混胰岛素对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积极作用,可作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参考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观察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62例。对照组早、晚两次餐前30min皮下注射精蛋白生物合成组人胰岛素30R注射液;治疗组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1次/d,早餐前口服格列美脲片,1次/d。两组治疗时间在3个月以上。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2hPG、HbA1C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HbA1C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2hPG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每日胰岛素用药〉60d的102例患者,加用格列美脲,观察治疗前后。结果: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的用量及低血糖发生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重较前下降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方案可有效降低血糖,同时可显著降低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的发生及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7.
30例门诊初诊T2DM患者分别单独应用胰岛素(16例)和联合应用格列美脲(14例)进行血糖控制。结果:治疗3月后,两种治疗方法在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降低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独应用胰岛素组的血糖达标时间比联合应用胰岛素和格列美脲组短(P0.05),而联合治疗组的每日胰岛素剂量和体重的增加以及HOMA-IR指数均低于胰岛素组(P0.01或P0.05)。结论:对于门诊初诊的T2DM患者,联合应用胰岛素和格列美脲治疗可能是一种较好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肥胖T2DM患者联合应用格列美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例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联用格列美脲),进行12周临床观察。结果两组平均HbA1c及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显著下降,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治疗组空腹胰岛素(Fins)和HO—MA-IR较治疗前下降,体重、BMI及胰岛素用量均显著减少;治疗组有1例患者发生一般性低血糖事件1次,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T2DM患者早期联用格列美脲,可有效降低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水平,有利于患者实现HbA1c达标;同时可显著降低胰岛素用量,提高治疗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T2DM口服降糖药(OADs)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应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102例OADs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对照组予格列美脲联合中效胰岛素(NPH).治疗20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治疗后,观察组FBG、2hBG、BMI、HbA1c较对照组下降(P<0.05);组内比较,除BMI外,FBG、2 hBG、HbA1 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DL-C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而TG、TC、LDL-C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 OADs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对比NPH联合格列美脲疗效前者更优.  相似文献   

20.
选取82例经2种以上口服降糖药足量治疗而血糖控制不理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6个月(24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较治疗前相比,FPG、2hPG及HbA1c均有明显降低(P<0.05),BMI无明显改变,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方案是有效的,安全的,简便易行的,是适于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