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下肢手术为了减少术中出血,保持术野清晰,常常需要使用止血带压迫止血,术毕放止血带时常常会引起循环方面的变化。本研究旨在观察比较术毕放止血带时对不同年龄组患者循环的影响,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电动气压止血带的应用能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医务人员往往会密切观察患肢的功能,而疏忽对心肺功能的监测.但研究表明,安全时限内应用止血带可诱发肢体缺血再灌注性肺换气功能损伤[1].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肺损伤的发生,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扇形止血带在肥胖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4例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肥胖患者按止血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矩形止血带充气加压,观察组采用扇形止血带充气加压,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止血带使用时间,评价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止血带使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1、3、7d患肢疼痛程度和患肢肿胀程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患者下肢骨科手术采用扇形止血带加压止血效果好,有术中出血少、术后不良反应轻、利于术后恢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结论 与全麻相比,拟行下肢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选择腰麻可以显著降低心肌氧耗和潜在致命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下肢手术为骨科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其主要治疗的疾病包括下肢骨折、关节置换等,其主要临床目的是为了固定骨折位置,保留患者关节功能.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多数老年人经常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以高血压最为常见,可对患者的手术麻醉造成影响,并影响患者的麻醉安全[1].为了减少患者手术过程中的麻醉风险,临床通常采用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对患者进行下肢手术麻醉,3种麻醉方法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效果,但在麻醉应激反应方面依旧存在一定的差异[2].本文对3种麻醉方法进行对比研究,以探讨不同麻醉方法下老年高血压患者下肢手术的应激反应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预注间羟胺对下肢手术松止血带反应的效果,并确定其最佳使用剂量。方法120例下肢手术需要使用止血带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根据分组,对照(D)组放松止血带时不做任何处理,试验(S1、S2、S3)组在放松止血带的同时分别静脉注射间羟胺0.1 mg、0.2 mg和0.3 mg,各组当收缩压(SBP)<90 mmHg时追加间羟胺0.1 mg。记录松止血带前,松止血带后即刻、1 min、2 min、3 min、4 min各时点患者的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记录各组间羟胺追加总量以及出现头晕、胸闷、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的例数。结果 S2组、S3组放松止血带后的SBP、DBP高于D组,HR慢于D组,与放松止血带前比较,SBP、DBP变化不明显,HR增快。结论放松止血带同时预注间羟胺0.2~0.3 mg可以有效改善放松止血带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肌肉注射甲氧明对松止血带后患者血压、脉搏、心排血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下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甲氧明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甲氧明组在手术缝合皮肤前肌肉注射甲氧明3mg,对照组肌肉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监测并记录基础值(T0)、缝合皮肤前(T1)、放气后1min(T2)放气后3min(T3)放气后5min(T4)各时点的SBP、DBP、HR、CO。结果:甲氧明组BP、CO波动不大,HR平稳;对照组BP降幅较大,CO下降明显,HR增快,有5例患者需要应用升压药。结论:肌肉注射甲氧明可预防下肢手术后松止血带所致的循环变化,保持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  相似文献   

9.
儿童由于年龄与体重的偏小,手术中出血量的多少对患儿的生命体征影响较大,气囊止血带的应用,能够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患儿术中的危险性。但是气囊止血带压力数值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有规定,成人下肢使用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为53.2~79.8kPa或不超过80kPa,儿童下肢为26.6~33.25kPa[  相似文献   

10.
闫承勇  张荣丽 《河北医药》2009,31(14):1859-1860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evidence—basednursing,EBN),是指护士慎蘑、准确和明确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为此,我们采用循汪护理的方法,针对气囊止血带在儿童骨科手术中所引起的并发症采取必要的护理对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下肢手术硬膜外麻醉及止血带疼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胫腓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双盲分为右美托咪啶组(A组)和对照组(B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置管后A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5μ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B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两组均于置管后30min上止血带开始手术。记录两组患者止血带使用时间及手术时间、出现止血带疼痛的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分别记录止血带疼痛出现时(T1),止血带充气后1h(T2),术后30min(T3),术后60min(T4)的VAS评分。记录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麻醉维持时间较B组延长(P<0.01);A组止血带疼痛出现时间晚于B组(P<0.01);A组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1);两组均未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术前使用右美托咪啶可增强下肢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减轻止血带疼痛,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行下肢骨科手术中止血带对循环和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并行下肢骨科手术患者110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并在手术中上止血带,最后对止血带充气前、充气后30 min、60 min、90 min以及止血带放气后1 min、3 min、5 min、10 min、30 min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进行测定;同时测定相关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剩余碱(BE)、动脉血氧分压(Pa O2)以及血乳酸盐含量。结果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在止血带充气期间与充气前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而心率(HR)在充气90 min时有所增加,与止血带充气前、充气后30 min、60 min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血带放气后,HR均有所增加(P<0.05),在3 min时达到峰值;MAP在放气后1 min开始下降(P<0.05)。血气指标情况:在止血带放气后,Pa O2较之前显著降低(P<0.05);Pa CO2在放气后5 min明显升高(P<0.05),10 min后恢复平稳;放气后BE较之前明显降低(P<0.05),5 min时出现最低值。在放气后,乳酸盐明显升高。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行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止血带,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3.
<正>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迅速,肌松完全,又可通过硬膜外导管给药延长麻醉时间,实施硬膜外镇疼等优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下腹部和下肢手术,本研究在探讨布比卡因等重比重液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下肢骨科手术上止血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方氢溴酸右关沙芬糖浆对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晨间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入选133例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血压正常组(64例)和高血压组(69例),2组患者均服用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服药方法及剂量均相同,治疗1周;服用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治疗期间,高血压组患者继续维持原降压治疗方案。比较2组患者服药前后清晨8—12时右上肢血压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晨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无明显升高趋势,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男性晨间平均血压水平均较女性高,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比较2组不同性别患者治疗前后晨间平均血压、心率水平,2组治疗后晨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无明显升高趋势,2组治疗前后平均血压、心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在普通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对血压正常及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间血压水平无明显升高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高血压妇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高血压妇科手术的患者1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50例患者均予以硬膜外复合全麻,对照组的50例患者予以单纯全麻,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平均压(MAP)、心率(HR)以及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 对照组患者插管及拔管时的收缩压、平均压、心率均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观察组患者插管及拔管时的收缩压、平均压、心率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插管及拔管时的收缩压、平均压、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苏醒时间为(31.4±7.6)min,平均拔管时间为(57.3±15.0)min,对照组患者的平均苏醒时间为(12.2±3.2)min,平均拔管时间为(17.0±5.3)min,观察组患者平均苏醒时间和平均拔管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与单纯全麻比较,硬膜外复合全麻对高血压妇科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更加良好,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高血压妇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的68例高血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4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参考组采用全麻诱导,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及拔管时观察组各观察指标相较参考组更加平稳(P〈0.05);观察组麻醉期间及麻醉后恶心、术后躁动、术中知晓、肩背痛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全麻在高血压妇科手术患者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例.按照不同的手术时机分为超早期组、早期组和晚期组,随访观察患者的预后。结果:超早期组患者术后再出血与早期组、晚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肾功能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早期组及晚期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患者意识情况恢复率明显高于早期组、晚期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患者残疾率明显低于早期组、晚期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患者GOS量表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早期组、晚期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手术是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气囊止血带常用于四肢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状况,保持创面无血,但使用及护理不当,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局部损伤、神经损伤、肌肉损伤甚至是内脏损伤,神经损伤、肌肉损伤最为常见,严重时会导致残疾。本文对气囊止血带引发损伤的预防护理措施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9.
王颖 《首都医药》2014,(2):49-5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3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8例和实验组16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性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加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10天内下肢肿胀及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术后10天内,实验组下肢肿胀及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发生肺栓塞1例,实验组未发生肺栓塞。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效降低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苟春苗  李敏 《贵州医药》2022,(5):813-814
目的 探讨静脉血栓预防小组干预对宫颈癌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妇科完成宫颈癌根治手术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静脉血栓预防小组护理,为期14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疼痛评分(VAS)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第1 d、3 d、5 d与7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的血清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高于护理前(P<0.05),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低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院时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脉血栓预防小组干预能减少宫颈癌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促进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