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期翻修方法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对4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病例,采用二期翻修方法治疗:一期手术取出假体、清创,采用抗菌药物骨水泥临时占位,术后关节置管持续冲洗,加强抗感染治疗;二期手术取出占位物,再次清创、翻修关节。结果术后随访6~33个月,无一例感染复发;复查C反应蛋白、血沉,皆恢复正常;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采用抗菌药物骨水泥临时占位,感染控制后行二期翻修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二期翻修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二期翻修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 对2007年4月至2009年10月行二期翻修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1例患者均行一期彻底清创,抗生素骨水泥临时假体置入后旷置,感染控制后行二期翻修术.术后采用Harrs髋关节功能评分、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1例患者一期清创到二期翻修平均间隔5.6(4 ~ 11)个月,术后平均随访34(24~48)个月,未出现感染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术前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17~43(30.71±13.52)分,术后随访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72~96(84.38±12.85)分,手术前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6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达90.91%( 10/11).结论 二期翻修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能有效保留关节功能,感染清除率高,是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技术与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58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例和16例人工全髋关节感染单侧翻修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58例(290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无一例发生术后感染,术后随访6~9个月,平均(7.2±0.3)个月,所有病例对手术效果主观评价满意,术后疼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本组16例人工全髋关节感染单侧翻修病例,均不同程度存在患髋关节疼痛肿胀、活动障碍、局部皮温升高等临床表现.11例红细胞沉降率增高,13例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9例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升高,8例中性粒细胞升高,15例关节腔穿刺细菌培养阳性,所有患者行核素骨扫描均有假体周围浓集现象.经抗感染、病灶清除、关节腔引流治疗后,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对可疑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各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术前合理选择病例、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合理引流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抗感染、病灶清除、关节腔引流等措施能有效治疗关节置换术后的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并比较一期及二期翻修在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1年4月至2009年6月因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56例.根据修复方式不同分为一期翻修组及二期翻修组,每组28例.患者术后随访,并复查红细胞沉降率(ESR)以及C反应蛋白(CRP),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X线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均行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12~ 20( 15.3±4.4)个月.两组患者细菌培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翻修组和二期翻修组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76.5±8.9)、(94.2±5.6)分]均较术前[(21.3±53)、(20.3±4.8)分]显著提高(P<0.05),且术后二期翻修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一期翻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ESR、CRP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手术前后组间ESR、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一期翻修比较,二期翻修能够显著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二期翻修疗效优于一期翻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和术中冰冻切片单独及联合应用对诊断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作用,以降低漏诊率。方法对2006-2012年收治的髋关节置换翻修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CRP、ESR和术中冰冻切片作为诊断假体周围感染的标准,其中任意两项为阳性者即为感染,结合假体感染的"金标准",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CRP,ESR采用Westergren法测定,术中冰冻切片采用Feldman标准。结果 CRP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9.17%、87.50%、83.24%;ESR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1.94%、93.75%、85.16%;术中冰冻切片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6.11%、89.58%、87.22%;联合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7.22%、95.83%、96.47%。结论将CRP、ESR和术中冰冻切片联合起来诊断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可明显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炎症相关指标对急性骨关节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1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骨关节术后患儿105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急性骨关节感染分为感染组(n=43)和未感染组(n=62)。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统计术前和术后3 d、7 d的血沉(ESR)、全血白细胞(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淀粉样蛋白A(SAA)、和不同感染类型患儿ESR、全血WBC和血清CRP、PCT、SAA水平,分析ESR、全血WBC和血清CRP、PCT、SAA对儿童急性骨关节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后3 d、7 d与术前比较,两组患儿ESR、全血WBC和血清CRP、PCT、SAA水平均升高(P<0.05),感染组高于未感染组(P<0.05)。术后3 d,混合感染患儿ESR和血清CRP、PCT、SAA水平均高于骨髓炎患儿和化脓感染患儿(P<0.05)。PCT对儿童急性骨关节感染敏感性高于其他指标(P<0.05)。结论 ESR、全血WBC和血清CRP、PCT、SAA对急性骨关节感染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其中PCT对急性骨关节感染的诊断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我科所收治8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分泌物或关节穿刺液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治疗包括:保留假体清创,VSD(vacuum sealing drainage)闭合冲洗3例;二期翻修5例.结果 3例保留假体清创闭合冲洗者,1例术后感染复发,后改为取出假体旷置,二期翻修.5例二期翻修者,术后均未见感染复发.所有患者均荻随访12~36个月,平均25个月,末次随访时,8例患者均未见感染复发.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以二期翻修较为理想.保留假体清创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 用常规器械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小切口运用.方法 46例(48髋)患者行小切口髋关节置换,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56-84(70±2)岁.Harris评分(33.4±1.5)分.结果 术后随访6-40个月,3例出现大腿和关节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他均良好.术后Harrisi评分(91.28±4)分.结论 小切口髋关节置换创伤小,出血量少,组织损伤少、效果好、恢复快.  相似文献   

9.
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鼎  周莉  岳晓红 《职业与健康》2009,25(15):1678-167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感染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金标法对114例患细菌感染的新生儿及100例排除细菌感染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于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进行CRP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细菌感染组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后的细菌感染组CRP值明显降低,恢复到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CRP可作为判定新生儿早期感染的指标之一。动态观察CRP可作为感染程度和疗效的判断标准,从而提高新生儿早期感染疾病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血清降钙素原(PCT),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9月-2010年10月,青岛市关节置换患者40例,其中20例为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者分为感染组;20例非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分别于感染组翻修术前24h、对照组关节置换术后24h采取静脉血,离心获取血清,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当PCT与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对比两指标诊断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PCT对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诊断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100%,特异性明显优于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T可以作为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诊断的理想指标,结合CRP更有助于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晚期假体松动的原因及翻修技术。方法:应用进口或国产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对16例髋关节疼痛、难以履行假体功能的人工髋关节施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结果:(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晚期假体松动可能与假体周围界膜组织形成有关。(2)彻底清创以及建立良好的骨床是髋关节翻修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细菌在菌膜内生长使得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变得困难。术前与术中各种检查的结合对于术后感染的诊断非常必要。治疗方面,使用抗生素配合手术方法治疗必须根据一定的治疗原则来进行。在众多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中,二期翻修术仍然是一个金标准。  相似文献   

13.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在菌膜内生长使得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变得困难。术前与术中各种检查的结合对于术后感染的诊断非常必要。治疗方面,使用抗生素配合手术方法治疗必须根据一定的治疗原则来进行。在众多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中,二期翻修术仍然是一个金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AML假体在人工髋关节股骨侧翻修中的应用经验,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ML假体对35例人工髋关节术后股骨侧假体松动、股骨骨缺损Paprosky分型Ⅰ~Ⅲb型的患者进行了翻修。结果平均随访17个月,所有病例的X线表现均无明显变化,无假体下沉、移位和原有骨缺损进一步加重,Harris评分平均由37分提高到92分。结论人工髋关节术后股骨侧假体松动者中,针对PaproskyⅠ~Ⅲb型骨缺损的翻修,AML假体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AML假体在人工髋关节股骨侧翻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分析AML假体在人工髋关节股骨侧翻修中的应用经验,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ML假体对35例人工髋关节术后股骨侧假体松动、股骨骨缺损Paprosky分型Ⅰ~Ⅲb型的患者进行了翻修。结果平均随访17个月,所有病例的X线表现均无明显变化,无假体下沉、移位和原有骨缺损进一步加重,Harris评分平均由37分提高到92分。结论人工髋关节术后股骨侧假体松动者中,针对PaproskyⅠ~Ⅲb型骨缺损的翻修,AML假体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应用万古霉素骨水泥占位器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观察要点。方法对2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行感染假体取出,病灶清除后万古霉素骨水泥占位器植入术患者术前、术后体温、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结果进行比较,观察应用万古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应用万古霉素骨水泥占位器植入术后患者ESR、CRP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2例在静脉滴注万古霉素过程中出现寒颤、发热,4例出现"红人综合征",经处理后症状均缓解。结论 ESR、CRP、体温的变化趋势是应用万古霉素骨水泥占位器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观察重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帮助患者顺利通过治疗阶段。  相似文献   

17.
比较配对诊断试验的统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了以往比较配对诊断试验的方法上的错误,提出了一种比较配对诊断试验的推断方法及相应的资料形式。文中还简介了 k 系数法,并提出应用两试验的 k 系数分析来处理不完全的配对诊断试验资料的方法,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分析2010年北京地区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数据,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部位感染率及危险因素,并间接评价手术部位感染导致的经济损失.方法 该研究数据来自北京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2010年1-12月对北京地区的39所医院的71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SPSS 12.0软件对与手术部位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且采用MannWhitney检验比较感染组与未感染组住院日的差异.结果 714例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SSI发生率为2.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医院级别、手术后进入ICU、糖尿病以及手术前住院日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感染组(中位数31.0 d)与未感染组(中位数16.9 d)的住院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北京地区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与欧美国家的类似;手术部位感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对SSI进行目标性监测有助于降低医疗体制所承受的巨大经济损失;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综合,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员工和校园农民工健康现状,为开展健康干预和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高校3 943名教职工(包括离、退休人员)和833名校园农民工采取空腹静脉血进行4项血液生化指标(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受检农民工血液生化指标异常率中高血糖为5.88%,高甘油三酯为12.85%,高胆固醇为3.48%,谷丙转氨酶偏高为6.48%;受检教职员工血液生化指标异常率中高血糖为9.84%,高甘油三酯为31.80%,高胆固醇为22.52%,谷丙转氨酶偏高为11.84%。二者4项血液生化指标异常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校教职工的健康水平低于校园农民工;应加强高校教职工和农民工的健康促进工作,做好定期体检和健康干预工作,从而降低慢性病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