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shinoneⅡA.TSA)对局灶性脑缺血急性期大鼠顶叶皮质磷酸化环腺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hosphorylated 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p-CREB)和CEEB1活性调节转导子(transducers of regulated CEEB1,TORC1)的蛋白表达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采用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小剂量TSA组和大剂量TSA组,每组各12只。用线栓法制作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采用Longa评分判断动物模型成功与否。小剂量TSA组和大剂量TSA组在造模后立刻腹腔注射TSA溶液,剂量分别为:10mg/kg及20mg/kg,假手术组及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24h将大鼠处死,采用2%2,3,5三苯基四唑氯红染色计算梗死体积,应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手术侧顶叶皮质梗死灶神经细胞核TOPICl和细胞核p-CREB以及细胞TORC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剂量TSA组大鼠脑组织梗死体积明显降低(P=0.004).细胞核TOPIC{表达显著增加(P〈0.001);与对照组相比,小剂量TSA组大鼠脑组织梗死体积减小,无显著差异(P=0.148),细胞核TORC1蛋白表达升高,也无显著差异(P=0.086),细胞核p-CREB和细胞TORC1的蛋白表达水平无论在大剂量组(P均〈0.001),还是小剂量组(P分别为0.002和0.001)均显著升高。结论TSA可以上调脑梗死大鼠病灶侧顶叶皮质神经细胞TORC1-CREB信号通路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CREB1活性调节转导子(TORC1)和脑源性神经影响因子(BDNF)在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皮质中的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用线栓法分别制作雄性SD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3 h、6 h、12 h、24 h、48 h及72h模型,应用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TORC1、BDNF和p-CREB在局灶性脑缺血皮质的蛋白表达水平,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TORC1和BDNF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TORC1的核累积和细胞表达的两个高峰为术后3 h和48 h,而p-CREB和BDNF的两个高峰分别为3 h和7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ORC1可能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48 h前参与促进了顶叶皮质神经元细胞CREB/BDNF通路的活化,对皮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咖啡因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以及有关脑区记忆相关蛋白——环腺苷酸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C57BL/6J小鼠45只随机分成3组:咖啡因小剂量组(10mg·kg^-1)、咖啡因大剂量组(50mg·kg^-1)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均腹腔给药。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空间记忆能力及Western blot检测CREB的表达量。结果:与大剂量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咖啡因小剂量组定位航行实验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空间搜索实验穿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显著增多;海马组织CREB表达显著增加。结论小剂量咖啡因能够提高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且增加海马区CREB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和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在外源性硫化氢(NaHS)干预下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NaHS干预组(100μmol/L),每组60只。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2h后再灌注,灌注前20min给予生理盐水或NaHS腹腔注射,术后6h、1d、2d、5d、7d后行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尼氏染色检测神经元表达,WesternBlot检测海马p-ERK1/2、p-CREB表达,免疫组化检测Bcl-2表达。结果干预组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元凋亡相对于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各时间点p-ERK1/2、p-CREB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干预组Bcl-2相对于模型组升高(P0.05)。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aHS可能通过诱导ERK1/2和CREB蛋白磷酸化,激活下游Bcl-2蛋白表达,起到抗凋亡作用,减少脑梗死体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鼠面神经缺血损伤后面神经元内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5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5只)、假手术组(25只)和面神经缺血组(25只),后两组又根据时间分为术后1、3、7、14、21 d 5个亚组,每亚组5只大鼠。显微手术阻断大鼠鼓室段岩动脉建立大鼠面神经缺血损伤模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面神经核丙二醛(MDA)含量;利用免疫印迹法测定面神经元内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 SOD)和磷酸化CREB(p-CREB)表达水平。结果面神经缺血后,面神经核MDA含量先增高,7 d达峰值,随后降低;而面神经元Mn SOD和p-CREB表达水平先降低,7 d达最低值,随后逐渐增高。面神经缺血组每个时间点MDA水平、Mn SOD和p-CREB表达水平均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差异显著(P〈0.05),而假手术组与正常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面神经缺血损伤后造成面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导致p-CREB水平先降低后增高,p-CREB水平的增高可降低ROS对面神经元的氧化损伤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银杏叶片对衰老大鼠海马CREB、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分为青年对照组(3月龄)、老年对照组(13月龄)和银杏叶组(13月龄)。银杏叶组大鼠每日灌胃银杏叶片,其余两组动物灌胃等量蒸馏水,共8w。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变化,Western Blot检测海马CREB、pCREB表达。结果 (1)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及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减少(P<0.05);与老年对照组比较,银杏叶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多,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延长(P<0.05)。(2)老年对照组大鼠海马CREB、pCREB表达水平低于青年对照组(P<0.05);与老年对照组相比,银杏叶组大鼠海马CREB、pCREB表达上升(P<0.05)。结论银杏叶片可改善老龄大鼠空间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CA1区CREB、PCREB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针对海洛因成瘾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海洛因成瘾组(简称成瘾组)和海洛因成瘾后作电针治疗组(简称电针组).进行跳台实验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鼠脑海马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和磷酸化CREP(p-CREB)的表达.结果:成瘾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对急性脑挫裂伤大鼠磷酸化的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6只。模型对照组仅制备急性脑挫裂伤模型,针刺治疗组在建立模型后行针刺治疗,正常对照组不致伤。损伤后48 h、6 d取损伤或对应局部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p-CREB的表达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伤后48 h、6 d,模型对照组损伤脑组织中p-CREB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均P<0.05),针刺治疗组损伤脑组织中p-CREB表达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5)。伤后6 d针刺治疗组p-CREB表达较伤后48 h降低(P<0.05)。结论针刺治疗对大鼠颅脑损伤后p-CREB的表达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呈一定规律性,提示p-CREB与颅脑损伤后脑组织的修复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额顶叶皮质缺血半暗带(IP)水通道蛋白1(AQP1)和水通道蛋白9(AQP9)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MCAO),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舒血宁注射液防治组和川芎嗪药物对照组。脑缺血2h,分别再灌注1d、3d、7d,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AQP1和AQP9蛋白表达的阳性总面积和平均吸收光密度。结果在缺血侧额顶叶皮质IP,再灌注各时间点,模型组AQP1和AQP9蛋白表达的阳性总面积和平均吸收光密度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或P0.01),舒血宁注射液和川芎嗪药物对照组再灌注1d、3d、7d,AQP1和AQP9蛋白表达的阳性总面积和(或)平均吸收光密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能通过抑制AQP1、AQP9蛋白表达,减轻脑水肿,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在不同用药时间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前额叶皮质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p-CREB)及总蛋白(t-CREB)水平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抑郁模型组(以下简称模型组)、抑郁模型+用药1d组(以下简称用药1d组)、抑郁模型+用药1周组(以下简称用药1周组)、抑郁模型+用药2周组(以下简称用药2周组)和抑郁模型+用药4周组(以下简称用药4周组),每组各6只。抑郁模型的制作为强迫大鼠游泳4周,每天1次,每次15min。帕罗西汀的剂量为10m∥kg体质量,灌胃给药,时间分别为1d和1,2,4周,每天1次,于每次游泳前用药。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及前额叶皮质的p-CREB和t-CREB水平。结果(1)模型组及用药1d、1周组大鼠海马p-CRE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用药2,4周组大鼠海马p-CREB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及各用药组海马t-CREB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及用药1d和1,2周组大鼠前额叶皮质p-CRE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4周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及用药1d、1周组大鼠前额叶皮质t-CREB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2,4周组大鼠前额叶皮质t-CRE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慢性强迫游泳导致大鼠海马及前额叶皮质CREB活性降低,长期使用帕罗西汀可逆转此效应,提高抑郁大鼠前额叶皮质的CREB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钾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雄性SD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2 h。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 只,在缺血后1 h经腹腔注射给予生理盐水(1 ml/kg)或不同剂量门冬氨酸钾(10 mg/kg、25 mg/kg、 62.5 mg/kg和125 mg/kg),观察不同剂量门冬氨酸钾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缺损和梗死 体积的影响。另取32只大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和门冬氨酸钾组,在缺血后1 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1 ml/kg)或门冬氨酸钾(62.5 mg/kg),同时设立假手术组16只,检测三组大鼠脑组织三磷酸腺苷 (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和乳酸水平(每组10只),以及凋亡性细胞情况(每组6只)。 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比较,62.5 mg/kg剂量的门冬氨酸钾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P <0.001), 降低梗死体积(P =0.011);与溶剂对照组比较,25 mg/kg剂量的门冬氨酸钾能减少梗死体积 (P =0.040),但神经功能评分无差异;10 mg/kg和125 mg/kg剂量的门冬氨酸钾组神经功能评分和 梗死体积与溶剂对照组均无差异。与溶剂对照组比较,门冬氨酸钾(62.5 mg/kg)能减少ATP的下降 (P =0.036)和细胞凋亡(P <0.001)。 结论 门冬氨酸钾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s)的相关性。 方法 连续入选2011年1月~2012年12月发病48 h内的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按 照Ylikoski评分将患者分为两组:重度WMLs组、无或轻度WMLs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甘油三酯 (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及血尿酸水 平,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重度WMLs危险因素。 结果 共入选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21例,其中重度WMLs组159例,无或轻度WMLs组162例。重度 WMLs组患者年龄(P<0.001)、糖尿病发生率(P =0.011)、血糖(P<0.001)、血尿酸水平(P<0.001)、 高尿酸血症发生率(P =0.002)均高于无或轻度WMLs组(P均<0.05),两组性别、高血压发生率、收 缩压、舒张压、心房颤动发生率、血TG、TC、LDL-C、HDL-C水平、吸烟史比例无显著差异。校正年 龄、性别、血压、伴发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血糖、血脂及吸烟史后,年龄[比值比(odds ratio, OR)1.06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08~1.119,P =0.023]、血尿酸水平(OR 1.531, 95%CI 1.186~1.975,P =0.001)和高尿酸血症(OR 1.131,95%CI 1.047~1.222,P =0.002)是急性缺血 性卒中患者发生重度WMLs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血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伴发重度WML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观察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或狭窄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危险
因素及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超敏
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变化。
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连续入选符合研究标准的262例缺血性卒中
患者,其中98例MCAO(闭塞组)、23例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率70%~99%(重
度狭窄组)、60例MCA狭窄率50%~69%(中度狭窄组)和81例MCA狭窄率<50%(轻度狭窄组)。比较四
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入院24 h血WBC、ESR和hs-CRP等指标。
结果 闭塞组、重度狭窄和中度狭窄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轻度狭窄组(P分别为0.008、0.044和
0.018),其他危险因素在四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闭塞组WBC、ESR和hs-CRP水平均高于轻度狭窄
组(P分别为0.005、0.002和0.001);重度狭窄组ESR亦高于轻度狭窄组(P =0.026)。
结论 MCA闭塞和重度狭窄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血WBC、ESR和hs-CRP水平高于MCA轻度狭窄患者。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合并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1月~2012年6月于北京市第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02例,根据有无CMB将患者分为有CMB组(83例)和无CMB组(219例),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影像学特点是否存在差异,并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M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302例患者中,合并有CMB者83例(27.5%),其中年龄(t=3.67,P<0.001)、高血压(χ2=4.76,P=0.03)、卒中史(χ2=5.46,P=0.02)、纤维蛋白原(t=2.33,P=0.02)、腔隙性脑梗死数目(Z=-5.04,P<0.001)以及脑白质疏松程度评分(Z=-7.88,P<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纤维蛋白原[比值比(odds ratio,OR)1.46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366~1.602;P=0.037]、腔隙性脑梗死数目(OR 1.636,95%CI 1.200~2.231;P=0.002)以及脑白质疏松程度评分(OR 1.700,95%CI 1.502~1.980;P<0.001)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CM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CMB的发生与纤维蛋白原含量、腔隙性脑梗死数目以及脑白质疏松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与脑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
方法 连续入组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因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并行脑血管造影的患者509例,依据血管造影脑动脉狭窄部位及狭窄程度(≥50%)分为四组:颅内动脉狭窄组(198例)、颅外动脉狭窄组(107例)、脑动脉狭窄组(55例)及无脑动脉狭窄的对照组(149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血尿酸水平与颅内动脉狭窄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结果 颅内动脉狭窄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血尿酸异常患者的比例也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388,P=0.007);将所有患者按血尿酸水平4分位分组,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逐渐增加(χ2=9.230,P=0.02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水平升高是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比值比(odds ratio,OR)1.005,P=0.001]。同样方法分析颅外动脉狭窄组与尿酸的关系未得到显著性结果。
结论 血尿酸水平升高与颅内动脉狭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儿童缺血型烟雾病的临床和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缺血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特点,探讨脑梗死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27例儿童缺血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大脑半球分为无脑梗死半球32侧和脑梗死半球22侧,将患者性别、年龄、造影特点(包括54侧半球
的Suzuki分期、大脑后动脉分期,眼动脉、颞浅动脉、脑膜动脉、枕动脉、上颌动脉和后循环向前循
环代偿)与脑梗死的发生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显示性别和年龄与脑梗死的发生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性别χ2=2.095,
P =0.148;年龄χ2=4.286,P =0.453)。根据半球计算:皮质脑梗死17侧(17/22),额叶梗死14侧
(14/22),皮质下脑梗死9侧(9/22)。无梗死侧半球和梗死侧半球Suzuki分期以及大脑后动脉分期
的差异具有显著性(Suzuki分期Z=-3.054,P =0.002;大脑后动脉分期Z=-4.557,P <0.001)。眼动脉、
颞浅动脉、脑膜动脉、枕动脉、上颌动脉和后循环向前循环代偿与脑梗死的发生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结论 本研究显示儿童缺血型烟雾病皮质脑梗死较皮质下脑梗死常见。在皮质脑梗死中,额叶脑
梗死最常见。脑梗死的发生与Suzuki分期和大脑后动脉受累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酒精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梗死面积、皮质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 induced factor,
AIF)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ed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5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缺
血-再灌注后酒精治疗组(治疗组)。以改良线栓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2 h后拔出线栓,形成缺血-再灌注,治疗组立即腹腔注射1.5 g/kg酒精(无水
酒精稀释成50%酒精),对照组与假手术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大鼠脑梗死灶面积的
大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AIF及HIF-1α的表达。
结果 治疗组大鼠脑梗死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小[(35.33 6.06)mm2 vs (55.50 3.62)mm2,
P <0.001];对照组大鼠脑皮质区AIF及HIF-1α表达分别为(36.75 8.99)个/HP和(49.25 12.04)
个/HP;治疗组大鼠脑皮质区AIF及HIF-1α表达分别为(20.75 7.46)个/HP和(70.25 11.12)个/HP;
治疗组大鼠脑皮质区AIF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01),而HIF-1α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01)。
结论 1.5 g/kg酒精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细胞凋亡而减轻脑
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