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老年全身麻醉ASAⅠ~Ⅲ非心脏手术患者68例,手术种类包括普外科、胸外、骨科、泌尿科,全身麻醉诱导用异丙酚、咪唑安定、芬太尼、琥珀胆碱,术中麻醉以持续静脉注射芬太尼和间断静脉注入维库溴铵,并持续吸入异氟醚。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 68例中,POCD 15例(22.1%),其中合并高血压7例(46.7%)、高血压及糖尿病占5例(33.3%),其他3例(20.0%)。POCD发生在术后24~72 h,昼轻夜重。结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早期POCD发病率较高,高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是引起老年POCD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耳针治疗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全身麻醉(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术出现POCD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7 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画钟试验(CDT)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 d的MMSE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3 d和治疗后7 d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 d(P<0.05);两组治疗后7 d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后3 d(P<0.05);治疗组治疗后3 d和治疗后7 d的MMSE评分分别为(25.40±0.97)、(27.40±0.97)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的(24.23±1.14)、(25.33±1.06)分(P<0.05)。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 d的CDT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3 d和治疗后7 d的CDT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 d(P<0.05);两组治疗后7...  相似文献   

3.
龙艳  王秀华  熊健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2):3439-3440
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科收治60岁以上全麻术后患者156例,其中99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3.46%,均被及时发现和处理,通过严密的监护病人转危为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任騢 《中国医药指南》2014,(24):245-246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接受全身麻醉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讨论防治老年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措施。方法随机自由选择22例老年行择期腹部手术且术前无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在全身麻醉复合硬麻或全身麻醉术后0.5、1、3 d及准许出院前分别进行简单智力状态系统检测评定(MMSE),并与术前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22例患者术后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与接受手术前进行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全身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可能受到麻醉程度的不同、血氧饱和度、手术过程中血压的波动、年龄等几种因素的影响,然而更大程度上是和异氟醚这种吸入的麻醉药物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下肢骨折的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手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方法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的老年下肢骨折全麻患者98例,患者均行术前术后神经心理测试,在麻醉前后2、4、24h采集患者肘静脉血4ml进行酶联免疫试验测定血清Aβ(1-40)。对认知障碍患者和无认知障碍患者在出血量、手术时间、体重以及血清Aβ(1-40)水平等方面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8例患者中有46例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6.9%。认知障碍组和无认知障碍组患者在出血量和体重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认知障碍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清Aβ(1-40)水平明显高于无认知障碍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若老年患者血浆Aβ水平在围术期升高而且在手术后24h持续较高的水平,将有可能发生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老年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与研究组35例。对照组患者行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研究组采取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听从指令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以及术后1 h、术后3 h和术后6 h认知功能障碍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听从指令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比对照组短(P <0.05)。研究组术后1 h、术后3 h和术后6 h认知功能障碍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全凭静脉麻醉对认知功能影响小于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且术后恢复时间更短,患者清醒更快。  相似文献   

7.
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病率。方法选择需要全麻且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150例,所有患者在术前和术后3~12天内接受一整套包括7项内容的神经心理测试,测试功能缺失是指术后与术前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所有患者术前该项测试的标准差,如果患者有2项或2项以上测试功能缺失则认为发生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记录每项测试结果。结果150例患者中,42例患者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为28%。结论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相当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老年非心脏手术全麻术后谵妄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谵妄是指在手术后数天发生的意识、认知、记忆、定向以及睡眠紊乱,是一种可逆的,具有波动性的急性精神紊乱综合征。通常又称为手术后精神障碍、术后认知障碍,老年人发病率高。本文对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对120例老年非心脏手术全麻术后谵妄发生情况进行临床观察,目的是以了解老年患者手术后谵妄的发生率,探讨与之相关的可能影响因素,减少术后谵妄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何义文  徐晓科  陈如伟  蒋斌  罗宁 《江西医药》2010,45(10):1025-1026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连续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腹部手术的安全性,为老年患者腹部手术选择相对比较安全的麻醉方法。方法将46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纯全麻为A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为B组。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期间的血压、心率变化,维持用药量和术毕拔管时间、完全苏醒时间等。结果 A组术中麻醉维持用药量明显大于B组,B组的完全清醒时间比A组明显缩短。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应激反应小,麻醉用药少,苏醒时间短而且完善,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围苏醒期出现谵妄的诱发因素、产生机制、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研究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围苏醒期出现谵妄的临床资料,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谵妄的易感因素为术前存在系统性疾病、情绪上存在焦虑和脑缺氧;诱发因素为麻醉深度控制不当、术中因各种因素造成的缺血、缺氧、部分药物使用过量或不足;结论术前加强访视,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加强心理护理;术中确保输液通道畅通并积极准备抢救药品;完善麻醉管理,消除诱发因素;明确诊断后及时规则使用氟哌利多;防止意外伤害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麻后苏醒后的护理,从而促使老人快速的恢复健康。方法对我院120例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苏醒的原因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研究。结果经过正确的护理方法促使患者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采用合理的护理方法,可以促进老年患者的全麻术后苏醒中处在安全期的状态。结论对于高龄患者的老年人在全麻术后的恢复期需要精心的护理与观察和治疗,才可促使老年人患者安全的度过麻醉关,避免了苏醒期意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缪经纬  刘玉妍  李爱光 《中国药房》2006,17(14):1089-1090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应用于老年患者全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例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采用雷米芬太尼诱导、维持麻醉,并复合异丙酚和间断追加维库溴胺,记录患者在各时间段内血压和心率变化及术毕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麻醉前、插管时、呼吸恢复时、停手术时、苏醒时、拔管时的血压和心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术毕无苏醒延迟、呼吸抑制现象。结论雷米芬太尼作用迅速,停药后清醒快,无蓄积作用,适用于老年患者全麻手术。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外科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预防疾病的意识加强,一些疾病的早期发现以及复杂合并伤的发生,增加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同时,手术医生与患者对手术麻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生希望手术部位暴露充分,便于操作,患者要求安全,无痛苦地接受手术治疗。而临床上常用的连续硬膜外麻醉,神经干阻滞麻醉等麻醉方法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因此全身麻醉以其安全性,便于术中控制患者生命征,以及医生的手术操作,日益普遍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前列腺汽化术采用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3月间在我院行前列腺汽化术的80例老年患者,随机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采用全身麻醉,B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除麻醉方式外的其他治疗处理均相同。对两组患者的麻醉药(芬太尼、异丙酚)用量、实施麻醉之前以及手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6、24、72h)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术后认知障碍(POCD)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药的用量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麻醉前MMS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6、24h的MMSE评分与本组麻醉前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72h的MMSE评分与麻醉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2h两组MMS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B组患者术后6、24h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6h A组POCD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术后24、72h两组POCD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老年前列腺汽化术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不增加麻醉药用量,而引起术后认知障碍的几率小,更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胡锦秀  戴芬  巫荷英 《安徽医药》2015,36(6):747-749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全麻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5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干预组(26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手术期护理, 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对照组8例患者出现POCD, 发生率为33.33%, 干预组出现2例, 发生率为7.69%, 两组患者COP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为(20.25±1.32)分, POCD持续时间为(60.35±12.11)h, 干预组术后MMSE评分为(23.15±1.48)分, POCD持续时间为(32.46±10.23)h。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全麻患者POCD发生率, 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1200例全麻患者术后躁动原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1 200例气管内全麻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的原因,提出合适的防治策略。方法观察1 200例气管内全麻患者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及躁动程度(按0~3级评估);各种不良刺激所致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及程度;不同手术类别、麻醉方法、性别、性格、血型发生术后躁动的比例;拮抗催醒、术后镇痛及拔管时机与术后躁动的关系。结果 258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术后躁动,发生率为21.50%。各种不良刺激所致术后躁动的发生比例中疼痛占53.49%、气管导管刺激占30.23%、尿管刺激占8.91%、心理应激占3.48%、其他因素占3.88%。术后躁动发生率以胸外科手术病人最高,静吸复合全麻高于全凭静脉麻醉,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外向型性格者多于内向型性格者,A型血型者明显多于其他血型者;术毕使用拮抗催醒药易发生术后躁动;术后镇痛和苏醒前拔管可明显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结论疼痛刺激是导致术后躁动最主要的原因。选择正确的麻醉方式和合理的麻醉管理,避免拔管时不良的躁动刺激,并给予充分的术后镇痛,可明显减少或避免术后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复合芬太尼静脉输注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择期老年手术患者40例,ASAⅡ~Ⅲ级。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66~79岁,食道癌和肺切除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12例,乳腺癌根治4例,前列腺切除11例,肾切除3例。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术后镇痛均使用一次性恒速输注泵(速度4mL/h,容量200mL)。A组镇痛泵的配方为利多卡因50mg/kg+芬太尼10μg/kg+昂丹司琼0.2mg/kg+生理盐水共200mL;B组镇痛泵的配方的为芬太尼20μg/kg+昂丹司琼0.2mg/kg+生理盐水共200mL。A、B两组患者分别在手术结束前10min给予利多卡因1mg/kg和芬太尼1μg/kg并随后接镇痛泵。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和维持均相同。记录术后2、4、8、12、2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静评分、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均较满意,各时间点VA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的恶心、呕吐、过度镇静、呼吸抑制和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多于A组(P〈0.05或P〈0.01)。结论: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静脉持续输注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014年收治的90例老年手术患者的资料,按照患者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 d、术后7 d,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SE)方法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3 d 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d MMSE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早期MMSE评分降低,容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腰硬联合麻醉患者术后能早期恢复认知功能,在临床工作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手术方案,制定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卢秋映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2):196-196,F0003
目的分析麻醉后恢复室(PACU)全身麻醉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方法。方法本院行全身麻醉术后入PACU患者共718例,按年龄将其分成少儿组、成人组、老年组,统计分析各组全身麻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少儿组总并发症的发生率(67.77%)、老年组总并发症的发生率(78.64%)明显高于成年组(58.80%)(P〈0.05)。结论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宜延长其PACU的观察时间,对不同的个体给予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