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附子和硫磺及其配伍干姜对腺嘌呤所致小鼠慢性肾衰的疗效。方法: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模型组(M)、硫磺附子组(SF)、附子干姜组(FG)和硫磺附子干姜组(SFG)。后4组小鼠隔天灌胃给予腺嘌呤持续4周,给药组从第2周起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即硫磺、附子和附子干姜水煎剂。记录小鼠一般情况,测定小鼠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肾组织谷胱甘肽(GSH)、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丙二醛(MDA)含量。结果:SF组、FG组和SFG组小鼠生化指标有一定改善,血清肌酐、尿素氮降低,肾组织GSH降低,MDA和γ-GT升高,其中SFG组小鼠各指标最接近于对照组。结论:附子和硫磺配伍干姜后对腺嘌呤所致慢性肾衰小鼠肾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加味附子理中汤对关木通所致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功能及临床表现的影响.方法 将SD雌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20)、模型组(n=20)、对照组(n=20)、中药组(n=20),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均予以关木通煎剂[60g/(kg·d)]灌胃造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模型,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予以泼尼松[0.5mg/(kg·d)],中药组予以加味附子理中汤,共治疗3周,观察各组大鼠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及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 造模后大鼠均出现了脾阳虚症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药组和对照组血肌酐、尿素氮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对照组血肌酐、尿素氮及临床症状积分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中药组血肌酐、尿素氮、临床症状积分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木通所致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模型临床表现以脾阳虚为主;加味附子理中汤能改善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的肾功能和临床表现,提示对急性马兜铃酸肾病有良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勇  邓晓春 《中草药》2008,39(12):1805-1807
目的研究马兜铃酸的热稳定性和配伍对关木通煎煮液中马兜铃酸Ⅰ的影响,探讨马兜铃酸Ⅰ的配伍减毒机制。方法HPLC法测定关木通单煎液、关木通与丹皮共煎液、马兜铃酸Ⅰ对照品单煎液、关木通单煎后药渣和关木通与丹皮共煎后的关木通药渣中的马兜铃酸Ⅰ的量。结果马兜铃酸Ⅰ在纯水中煎煮后减少,并在其保留时间前又出现一个色谱峰,此峰同样出现在关木通煎煮液中。丹皮与关木通药对共煎液中的马兜铃酸Ⅰ的量低于关木通单煎液,并且共煎后的关木通残渣中的马兜铃酸Ⅰ也低于单煎后残渣。结论马兜铃酸Ⅰ在加热的条件下不稳定,部分生成另外一种物质。丹皮与关木通配伍后没有抑制关木通中马兜铃酸Ⅰ的溶出量,配伍减少关木通煎煮液中马兜铃酸Ⅰ的原因是后者溶出后发生了化学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比较关木通配伍不同滋阴养血中药后马兜铃酸A的变化趋势,探讨各中药组配伍对马兜铃酸A的影响。方法:以DiamonsilTM(钻石)C18(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以甲醇-水-冰醋酸(体积比74∶24∶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15nm。结果:与关木通组相比,各配伍组马兜铃酸A含量均有降低;其中配伍当归组,以3∶1比例配伍马兜铃酸A含量最低。结论:在方剂配伍理论指导下,通过合理配伍降低关木通的毒性是可行的。复方配伍减毒理论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炮附子、干姜配伍关木通对马兜铃酸A含量的影响,对大鼠利尿作用、急性肾功能损伤的影响,以及对体外肾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根据中医药理论,选取不同比例炮附子、干姜配伍关木通,通过HPLC比较配伍前后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变化,流动相乙腈-0.4%冰乙酸水溶液(42∶58),检测波长318 nm;通过大鼠水负荷动物模型比较配伍前后关木通的利尿作用变化;通过大鼠急性肾损伤试验比较配伍前后大鼠急性肾功能损伤的变化;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利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比较配伍前后关木通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毒性的变化。结果:炮附子-干姜-关木通(3∶2∶1)配伍使用时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显著降低,降低率达19.18%,而对大鼠的利尿作用没有影响,对大鼠急性肾功能损伤明显低于关木通生品,细胞活力优于关木通生品。结论:炮附子、干姜配伍关木通可以达到一定的减毒存效作用,对解决含马兜铃酸A的中药饮片现有临床应用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木通及其马兜铃总酸对小鼠肾脏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马兜铃酸A为剂量标准比较了关木通醇提物和关木通马兜铃总酸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探讨关木通致毒的剂量关系。方法:小鼠单次灌胃关木通醇提物及其马兜铃总酸后,测定LD50、肝、肾功能及观察了肝、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小鼠给予关木通醇提物的LD50值为4.4g·kg-1,折合成马兜铃酸A为40mg·kg-1,与小鼠灌胃给予马兜铃总酸后的LD50值(折合成马兜铃酸A为♂33mg·kg-1,♀37mg·kg-1)相近。给予关木通醇提物剂量折合成马兜铃酸A为4.5mg·kg-1以上时,可引起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增高,同时可见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折合成马兜铃酸A25mg·kg-1以上时可引起AST增高和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以上病变程度均与马兜铃酸A的剂量成正比。结论:关木通除了有明显的肾脏毒性外,还有肝脏毒性,致肾毒剂量较致肝毒剂量低,肾脏毒性是关木通致死的主要原因,马兜铃酸是主要的致肾毒成分。关木通的致死和致肾毒作用与马兜铃酸A的剂量成正比例。  相似文献   

7.
以慢性肾功能衰竭为表现的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 ,国内外对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 (如 :关木通、广防己、天仙藤、青木香等 )对肾功能影响的研究日益深入 ,国内学者将此类疾病统称为“马兜铃酸肾病” ,马兜铃酸肾病临床表现多样 ,病情进展迅速 ,无成熟的治疗方案 ,促使许多临床工作者就此进行研究。以慢性肾功能衰竭为表现马兜铃酸肾病因其起病隐匿、预后差而更应引起重视。近 3年来我科共发现了 33例以慢性肾功能衰竭为表现的马兜铃酸肾病患者 ,现总结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1月期间的 33例首次住院患者 ,男 13例 ,女 2 0例 ,年龄 36~5 4岁 ,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附子、美西律、依那普利合用对L-NNA所致高血压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L-NNA模型组、L-NNA+附子组、L-NNA+依那普利组、L-NNA+附子+依那普利组、L-NNA+附子十依那普利+美西律组、LNNA+附子+美西律组、L-NNA+美西律组。采用持续10天灌胃给予L-NNA(700mg/kg·d-1)的方法造高血压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持续10天分别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L-NNA、L-NNA+附子水煎液、L-NNA+依那普利、L-NNA+附子水煎液+依那普利、L-NNA+附子+依那普利+美西律、L-NNA+附子+美西律、L-NNA+美西律。给药10天后,测定各组小鼠的血压,血清中N0含量,心、肝、肾匀浆中N0和MD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压明显升高,血清和心、肝、肾组织中的NO含量降低,MDA含量升高,单独给予附子和依那普利的治疗组小鼠血压及生化指标显著改善,但两种药合用后降压效果消失;而在合用附子和依那普利的基础上给予美西律,其降压和升高血清、心、肝、肾中NO的效果比附子和依那普利合用有所提高。结论:附子和依那普利合用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提示附子的作用机制与RAAS系统有关,美西律能减弱附子和依那普利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四逆汤组方附子和干姜的不同药对配伍提取物对小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附子(F)分别与葱白(B)、甘草(C)、猪胆汁(D)、干姜(G)、人参(R)配伍和G分别与B、C、D、R配伍的乙醚、氯仿、水提取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小鼠脾细胞为实验模型,MTT法测定细胞内线粒体脱氢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乙醚提取物中与附子配伍的FB、FC、FD、FG、FR组均有刺激脾细胞增殖作用(P<0.05,P<0.01),与干姜配伍中只有GR组有刺激脾细胞增殖作用(P<0.05)。氯仿提取物中FG、FR组有刺激脾细胞增殖作用(P<0.05,P<0.01)且刺激作用强于F组(P<0.05)。水提取物中与附子配伍的各组均有刺激脾细胞增殖作用(P<0.05,P<0.01),与干姜配伍各组刺激作用较弱(P<0.05),且FB、FC、FG、FR组刺激作用强于F组(P<0.05,P<0.01)。结论:与附子配伍的药对提取物活性较强,与干姜配伍活性较弱,体现出附子配伍的君药作用。与附子配伍的氯仿、水提取物活性强于附子,揭示药对配伍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制附子及其不同配伍对小鼠实验性微循环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制附子及其不同配伍对实验性小鼠微循环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活体微循环观测技术,观察制附子不同配伍对小鼠耳廓局部滴加肾上腺素(Adr)所致微循环障碍的影响。结果:制附子不同配伍能明显扩张小鼠耳廓微血管,增加血流量,加快血流速度,对抗Adr所致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结论:制附子及其不同配伍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别嘌醇(A)、丙磺舒(P)以及两者联用对马兜铃酸肝肾毒性的防治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组)、关木通模型组(M组)、别嘌醇组(A组)、丙磺舒组(P组)、剐嘌醇+丙磺舒组(A-FP组)。C组灌胃等体积饮用水,后4组灌胃给予7g·kg-1·d-1的关木通水煎剂。给药4天后停药3天,持续4周;各给药组从第3周起在给予造模药的同时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即A(70rag·kg·d。)、P(360rag·kg-1·d-1)、A(70mg·kg-1·d-1)+P(360mg·kg-1·d-1)。实验结束时,测定小鼠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并记录左肾、左睾系数。结果:与M组相比,各给药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Cr、BUN、ALT、AST水平,其中A+P组各指标改善作用最为显著。结论:A和P对马兜铃酸所致肝肾损伤都具有保护作用。且两药联用的效果优于两药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马兜铃酸对大鼠肾功能和肾脏病理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实验组26只。实验组按马兜铃酸(AA)20mg·kg-1·d-1的剂量给予关木通浸膏灌胃,正常对照组灌胃等体积饮用水。每周测量体重,于第4,8,12周代谢笼法留取24h尿液,分别腹主动脉采血,测定相关肾功能指标,取肾组织进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实验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尿量增多,尿白蛋白、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NAG)酶排泄量明显增加,血肌酐/体重进行性升高,提示AA作用后肾功能发生明显损害。肾脏病理改变:实验组光镜下早期为肾小管变性、坏死等急性小管间质损害,逐渐加重,后期小管结构紊乱严重,并出现严重的局灶性萎缩及间质早期纤维化;电镜表现为细胞器损伤明显,细胞核变异等,第8周时已出现早期间质纤维化,12周时间质纤维化面积达到31.36%。结论关木通所含马兜铃酸对大鼠肾脏具有明显损害作用,肾组织病理改变主要为小管间质病变,并导致细胞核变异,早期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别嘌呤醇对附子在腺嘌呤所致慢性肾衰模型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型高血压模型中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清洁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别嘌呤醇组(A)和别嘌呤醇附子组(FA)。对照组小鼠灌胃给予蒸馏水,其余各组小鼠持续4周隔天灌胃给予腺嘌呤,从第3周开始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即别嘌呤醇(70mg/kg)、附子水煎剂(腺嘌呤模型为5g/kg,L-NNA模型为3g/kg)。记录小鼠一般情况,第4周末测定小鼠血清一氧化氮(NO),心组织蛋白、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肝肾组织蛋白、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尿酸(U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腺嘌呤模型组小鼠体重下降,摄食量减少,饮水量升高。与模型组相比,A组和FA组小鼠生化指标具有一定的改善,肾系数、小鼠血清、心、肝和肾组织NO和肝、肾组织UA、肝组织MDA降低了,肾组织MDA升高,其中FA组小鼠NO含量显著高于A组。L-NNA模型中,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下降,摄食量和饮水量减少。与A组相比,FA组血清、心、肝和肾组织NO,肝和肾组织UA升高。在两种模型中,肝和肾组织中NO上升的幅度显著大于UA的上升幅度。综合结果表明腺嘌呤模型中FA组小鼠表现出显著的肾功能改善作用,L-NNA模型中FA组小鼠表现出肾功能损伤加重作用。结论:附子可能是通过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升高两种模型中血清、肝肾组织的NO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肾衰康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和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服肾衰康颗粒,2个月为一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每半月测血肌酐、尿素氮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观症状得分。结果:治疗组用药前后肾功能变化均值与对照组同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衰康颗粒可延缓肾衰进展,为有效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5.
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隆  牟虹  石庆虹 《四川中医》2006,24(5):41-42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加爱西特片,对照组采用爱西特片。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的下降、Ccr的上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复方血府逐瘀汤能有效地降低Scr,提高Ccr,延缓肾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药附子对腺嘌呤造成的小鼠慢性肾衰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模型组(M),附子低剂量组(FL),附子高剂量组(FH)。对照组给予溶剂,模型组灌胃给予腺嘌呤,各给药组在给予腺嘌呤的基础上,再分别给予3g/kg/d、10g/kg/d的附子水煎剂。实验结束时,测定血清尿素氮、肌酐、γ-谷氨酰转肽酶,肾组织γ-谷氨酰转肽酶、一氧化氮、谷胱甘肽、自由基等的含量,并记录附睾精子数、全血血红蛋白含量。结果:附子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能降低尿素氮、肾系数,提高精子数、血红蛋白含量。而附子低剂量组则无明显疗效。结论:附子高剂量显示对腺嘌呤造成的慢性肾衰有一定的疗效,其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丹酚酸B对马兜铃酸诱导的大鼠肾纤维化的拮抗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丹酚酸B对马兜铃酸诱导的肾纤维化的拮抗作用。方法用SD大鼠建立马兜铃酸肾病动物模型,通过检测尿β2-微球蛋白、尿NAG、血清肌酐、尿素氮,观察丹酚酸B对模型大鼠肾功能的改善情况;通过检测肾组织形态以及Ⅲ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在肾小管间质的表达,观察丹酚酸B抑制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结果丹酚酸B能降低大鼠尿NAG和β2-MG水平,减少Ⅲ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在肾组织的表达。结论丹酚酸B对马兜铃酸肾病动物模型有较强的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爱萍  金益强 《中医药导报》2007,13(1):76-77,89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能明显改善临床证候,延缓肾功能恶化,延长生存期,减少每周透析次数。文章综述近年治疗研究进展和名医经验,并提出深入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真武汤对比温脾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56人,随机分为真武汤组28人和温脾汤组28人,观察显效率,结果:真武汤组显效15例,占53.6%;有效6例,占21.4%;无效7例;总有效率75.0%。温脾汤组显效10例,占40.0%,有效2例占12.0%,总有效率43.0%,两组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真武汤治疗慢性肾衰较温脾汤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