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研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40例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冠脉再通率80%.结论 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起病6小时内使闭塞冠脉再通,心肌再灌注,濒死心肌得以存活或坏死范围缩小,患者生命,值得基层医院推广.目前介入技术的快速发展及进步,溶栓治疗的特点便捷、经济、方便、容易操作等优点,在临床上仍然是治疗再灌注的重要方法,据统计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例约为40%.依据国外资料显示欧美国家,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疗溶栓治疗与介入治疗的比例也是这样.在国内溶栓治疗重视不够,规范程度不够.资料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溶栓治疗占10%左右,介入治疗约为50%,还有高于30%患者没有接收再灌注治疗.接受再灌注治疗比例较低,更需要对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规范性再灌注治疗.[1]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早期静脉溶栓的可行性。方法对132例符合溶栓标准的AMI病人在急诊科监护室内实行静脉溶栓,从诊断确立到开始溶栓的平均时间是38.6min。结果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率为78.13%。结论在急诊室对AMI实行静脉溶栓切实可行,缩短溶栓延迟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入院前溶栓组)50例和对照组(院内溶栓组)38例。结果观察组溶栓时间、LVEF值、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溶栓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入院前溶栓组)50例和对照组(院内溶栓组)38倒。结果观察组溶拴时间、LVEF值、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溶栓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艾。结论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早期静脉溶栓的可行性.方法对132例符合溶栓标准的AMI病人在急诊科监护室内实行静脉溶栓,从诊断确立到开始溶栓的平均时间是38.6 min.结果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率为78.13%.结论在急诊室对AMI实行静脉溶栓切实可行,缩短溶栓延迟时间. 相似文献
7.
刘丽娟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4,(8):169-169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由于急性左心衰而亡,死亡率达到4%,18例患者尚未达到再通标准,30例患者完全符合冠脉再通标准,再通率达到60%。结论:早期溶栓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再灌注的重要治疗手段,加强临床护理配合是提高早期溶栓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静脉溶栓在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作用,分析该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了2010年6月—2012年6月来该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36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了在心电监测下利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结果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36例患者,有27位患者的冠脉满足再通标准,再通率达到了73.91%;有9位患者的冠脉低于再通标准,其中有1例病例死亡。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前6h内使用溶栓治疗的再通成功率明显要好于6h以后再治疗的再通成功率,统计学结果显示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时间越早越好,对减少并发症的可能性、降低死亡率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02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51例采用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术治疗,另51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再通情况。结果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组的冠脉再通率为68.6%,对照组为11.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临床研究证实,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溶栓治疗开始的时间与心肌细胞挽救程度密切相关。文献报道,3h内尿激酶静脉溶栓,冠状动脉再通率为53%,而3~6h之间仅为37%,这称为溶栓治疗中的时间依赖性。我院自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使用静脉溶栓治疗AMI13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AMI患者采用早期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静脉再通溶栓治疗,并与68例AMI患者的常规治疗作对照。观察溶栓治疗患者的再通情况及其溶栓后24小时内T波倒置对判定冠脉再通的意义。结果尿激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66.2%和16.2%,两组再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越短,再通率越高。结论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疗效,降低死亡率。ST-T改变和T波倒置具有判断闭塞冠脉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静脉溶栓的急救护理特点。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早期静脉溶栓急救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早期静脉溶栓的急救护理,导联中ST段会随着溶栓的治疗快速下降的患者占64例,通过辅助化验室心肌酶谱峰值的检查,早期静脉溶栓的再通率为77.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早期静脉溶栓的急救护理措施,能够提高冠脉的再通率,减少梗死发生率和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AMI患者采用早期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静脉再通溶栓治疗,并与68例AMI患者的常规治疗作对照。观察溶栓治疗患者的再通情况及其溶栓后24小时内T波倒置对判定冠脉再通的意义。结果尿激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66.2%和16.2%,两组再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越短,再通率越高。结论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疗效,降低死亡率。ST-T改变和T波倒置具有判断闭塞冠脉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溶栓组和未溶栓组。溶栓组予急诊静脉溶栓。未溶栓组除不使用尿激酶外,其它治疗方法同溶栓组。结果74例溶栓患者再通50例(67.6%),其中发病4h内溶栓45例,再通35例(77.8%),发病4~6h内溶栓29例,再通15例(51.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2=5.463,p=0.019)。溶栓组住院病死率为9例(12.2%),未溶栓组为8例(28.6%),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2=3.938,p=0.047)。结论急诊溶栓可以显著缩短溶栓延迟,提高溶栓率,提高AMI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住院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方法通过近3年我院收治的52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并行规范化治疗,大大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50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0例患者中冠脉再通的有104例,占69.3%,7例心肌梗死复发,复发率为4.7%,出现出血症的4例,占2.7%,死亡1例,占0.7%。结论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精心的临床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病变冠状动脉的再通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7年9月--2009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40例进行常规治疗,另40例采用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组的显效率为31.24%,总有效率为82.93%;对照组显效率为4.96%,总有效率为38.1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早期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早期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对该院自2007年3月—2010年2月以来所收治的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心肌梗死候进行溶栓治疗.结果预后该28例患者经治疗后,都痊愈出院,随机访问患者28例,有22例能够正常地生活和工作,有2例患者心功能达到2级,3例患者心功能达到1级,有2例出现死亡.结论在心肺复苏的过程当中实施溶栓治疗,能够恢复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平衡,从而使微血管以内的微血栓得到溶解实现循环改善,以保护组织器官的各项功能,进而来有效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并改善心肺复苏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静脉溶栓与常规治疗两种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性期病死率.方法将我院1999年9月~2005年3月ICU收治的AMI患者52例分为A、B两组,其中不包括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A组为静脉溶栓组,均给予尿激酶静脉静脉溶栓,其他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及监护,镇静止痛,抗心律失常,硝酸酯类舌下含服或静点,纠正电解质紊乱,抗凝等治疗.B组未行溶栓治疗其余治疗同A组.结果A组30例,死亡2例(6.7%)存活28例(93.3%),B组22例,死亡6例(27%)存活16例(7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讨论无条件实施介入治疗就诊延误、转送患者到可进行介入治疗的单位将会错过再灌注时机,如无禁忌证应立即(接诊患者后30min内)进行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