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附子干姜、辛伐他汀及联用对关木通所致马兜铃酸肾病模型的影响。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C)、模型组(M)、附子干姜组(FG)、辛伐他汀组(X)、附子干姜+辛伐他汀组(FGX);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小鼠灌胃给予关木通水煎剂(7g/kg·d),正常组小鼠灌胃给予等量水,给药4天后停药3天,持续4周;各治疗组自第3周起分别给予附子干姜(5g/kg·d)、辛伐他汀(10mg/kg·d)、附子干姜(5g/kg·d)+辛伐他汀(10mg/kg·d)。4周后取小鼠血清测定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取肾组织测定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浓度,并记录左肾、左睾丸系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可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且两者合用可增加附子干姜对肌酐、尿酸的排泄;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能升高肾组织中γ-GT含量,且FG组与FGX能升高肾组织MDA水平,降低GSH水平。结论:附子干姜与辛伐他汀对马兜铃酸肾病均有保护作用,且两者联用可相互补充,提高治疗马兜铃酸肾病的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药附子对腺嘌呤造成的小鼠慢性肾衰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模型组(M),附子低剂量组(FL),附子高剂量组(FH)。对照组给予溶剂,模型组灌胃给予腺嘌呤,各给药组在给予腺嘌呤的基础上,再分别给予3g/kg/d、10g/kg/d的附子水煎剂。实验结束时,测定血清尿素氮、肌酐、γ-谷氨酰转肽酶,肾组织γ-谷氨酰转肽酶、一氧化氮、谷胱甘肽、自由基等的含量,并记录附睾精子数、全血血红蛋白含量。结果:附子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能降低尿素氮、肾系数,提高精子数、血红蛋白含量。而附子低剂量组则无明显疗效。结论:附子高剂量显示对腺嘌呤造成的慢性肾衰有一定的疗效,其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肾茶对腺嘌呤致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灌胃给予腺嘌呤的方式致大鼠CRF模型,给予模型大鼠不同剂量肾茶提取物,观察肾茶对腺嘌呤致大鼠CRF模型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肾茶超高剂量组对慢性肾衰模型大鼠的血尿素氮UREA、肌酐、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YSC、肾重、肾重/体重等指标均有显著降低作用(P0.01);肾茶高剂量组对慢性肾衰模型大鼠的血尿素氮UREA、肌酐、肾重/体重有显著降低作用(P0.01);肾茶中剂量组对慢性肾衰模型大鼠的血尿素氮UREA、肌酐、肾重/体重有显著降低作用(P0.01);肾茶低剂量组对慢性肾衰模型大鼠的血尿素氮UREA、肌酐有显著降低作用(P0.01)。结论肾茶对慢性肾衰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不同剂量肾茶的治疗作用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黄附子汤干预腺嘌呤所致慢性肾衰竭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大黄附子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腺嘌呤致小鼠慢性肾衰竭模型,实验第3周起,大黄附子汤低、中、高剂量组每天给予浓度为0.84、4.2、42mg/g大黄附子汤灌胃,灌胃体积1ml/20g;地塞米松组小鼠首次灌胃剂量为0.06mg/kg,维持剂量0.015mg/kg;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1ml/20g灌胃。各组均每日灌胃1次,共3周。记录各组小鼠一般情况,实验结束后测小鼠体重,计算肾脏系数,检测肾功能[包括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电解质(包括K~+、Na~+、Cl~-)及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水平,取肾组织做病理切片HE染色,检测肾组织Smad 6、P38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肾组织病理呈现肾小球变性、数量减少、球囊粘连,肾间质胶原沉积,出现明显间质纤维化;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和大黄附子汤低、中、高剂量组肾脏组织病变改善,其中大黄附子汤高剂量组改善效果最显著。与模型组比较,大黄附子汤各剂量组小鼠体重、肾脏系数、外周血BMP-7水平均升高,TGF-β1及Cl~-水平均下降(P0.05);并且大黄附子高剂量组在降低小鼠BUN、Scr及TGF-β1方面、升高BMP-7水平及肾组织Smad 6蛋白表达方面优于大黄附子中、低剂量组(P0.05)。结论大剂量大黄附子汤可改善腺嘌呤所致慢性肾衰竭小鼠肾功能和肾脏病理,其机制可能通过TGF-β1/BMP-7及Smads信号通路来减轻或阻止肾纤维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芪萸参方颗粒对腺嘌呤诱导肾损伤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腺嘌呤(80mg/kg)灌胃造成小鼠慢性肾炎模型,通过测定小鼠24 h尿蛋白含量、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E)、胆固醇、MDA、SOD值、体质量、肾系数的变化值及观察小鼠肾组织的病理变化,考察芪萸参方颗粒对腺嘌呤诱导小鼠肾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结果:芪萸参方颗粒能明显增加小鼠体质量,减少24 h尿蛋白含量,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的含量,提高小鼠血清SOD活力,降低小鼠血清MDA含量,减轻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结论:芪萸参方颗粒对腺嘌呤诱导肾损伤小鼠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别嘌呤醇对附子在腺嘌呤所致慢性肾衰模型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型高血压模型中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清洁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别嘌呤醇组(A)和别嘌呤醇附子组(FA)。对照组小鼠灌胃给予蒸馏水,其余各组小鼠持续4周隔天灌胃给予腺嘌呤,从第3周开始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即别嘌呤醇(70mg/kg)、附子水煎剂(腺嘌呤模型为5g/kg,L-NNA模型为3g/kg)。记录小鼠一般情况,第4周末测定小鼠血清一氧化氮(NO),心组织蛋白、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肝肾组织蛋白、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尿酸(U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腺嘌呤模型组小鼠体重下降,摄食量减少,饮水量升高。与模型组相比,A组和FA组小鼠生化指标具有一定的改善,肾系数、小鼠血清、心、肝和肾组织NO和肝、肾组织UA、肝组织MDA降低了,肾组织MDA升高,其中FA组小鼠NO含量显著高于A组。L-NNA模型中,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下降,摄食量和饮水量减少。与A组相比,FA组血清、心、肝和肾组织NO,肝和肾组织UA升高。在两种模型中,肝和肾组织中NO上升的幅度显著大于UA的上升幅度。综合结果表明腺嘌呤模型中FA组小鼠表现出显著的肾功能改善作用,L-NNA模型中FA组小鼠表现出肾功能损伤加重作用。结论:附子可能是通过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升高两种模型中血清、肝肾组织的NO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四逆汤组方附子和干姜的不同药对配伍提取物对小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附子(F)分别与葱白(B)、甘草(C)、猪胆汁(D)、干姜(G)、人参(R)配伍和G分别与B、C、D、R配伍的乙醚、氯仿、水提取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小鼠脾细胞为实验模型,MTT法测定细胞内线粒体脱氢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乙醚提取物中与附子配伍的FB、FC、FD、FG、FR组均有刺激脾细胞增殖作用(P<0.05,P<0.01),与干姜配伍中只有GR组有刺激脾细胞增殖作用(P<0.05)。氯仿提取物中FG、FR组有刺激脾细胞增殖作用(P<0.05,P<0.01)且刺激作用强于F组(P<0.05)。水提取物中与附子配伍的各组均有刺激脾细胞增殖作用(P<0.05,P<0.01),与干姜配伍各组刺激作用较弱(P<0.05),且FB、FC、FG、FR组刺激作用强于F组(P<0.05,P<0.01)。结论:与附子配伍的药对提取物活性较强,与干姜配伍活性较弱,体现出附子配伍的君药作用。与附子配伍的氯仿、水提取物活性强于附子,揭示药对配伍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解毒通络方对腺嘌呤所致大鼠慢性肾衰的影响。方法:通过腺嘌呤灌胃建立大鼠慢性肾衰模型,观察补肾解毒通络方对大鼠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mRNA的影响。结果:经补肾解毒通络方治疗的大鼠,血清BUN、Scr降低,TGFβ-1和TGFβ-1mRNA的表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结论:补肾解毒通络方能有效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可能与其抑制TGFβ-1和TGF-β1mRNA的表达来减轻肾间质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7,(3)
目的观察肾衰合剂对大鼠肾盂高灌注压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肾衰合剂组,每组各40只,模型组及肾衰合剂组均行左侧输尿管结扎造成肾积水模型,两组均在100 mm Hg压力下行左肾盂灌注,肾衰合剂组使用肾衰合剂灌胃。对比观察各组大鼠积水肾组织结构改变,肾损伤分子1(KIM-1)、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的表达,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酸磷酸激酶(CPK)及γ-尿谷氨酰转移酶(γ-GT)值。结果模型组及肾衰合剂组大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出现肾组织损伤,但肾衰合剂组积水肾组织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评分、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空泡化比例及KIM-1和Cyr61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血清SCr、BUN、CPK及尿γ-GT值亦低于模型组。结论肾衰合剂可有效保护肾盂高压灌注对肾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黄黄芪不同配伍比例对慢性肾衰竭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和尿素氮以及肾脏形态学的影响。方法:SD大鼠采用5/6肾切除法建立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大黄黄芪(1:1、1:4、1:6)组,连续灌胃给药40天,收集24h尿液量测定24h尿蛋白并测定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浓度,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并对病变进行分类评分。结果:1大鼠5/6肾切除后90d,慢性肾衰大鼠模型成功;2大黄黄芪(1:1)、大黄黄芪(1:4)和大黄黄芪(1:6)能明显减低慢性肾衰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和血清尿素氮水平,改善慢性肾衰大鼠的肾小管空泡变性和炎性坏死程。3相对于大黄黄芪(1:6)组,大黄黄芪(1:1)组降低大鼠血清Scr和BUN的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病变改善效果最好。结论:大黄黄芪配伍能有效改善慢性肾衰大鼠蛋白尿的情况,增强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减轻肾脏病变程度,以大黄黄芪(1:1)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附子、依那普利、别嘌醇和氨基胍对关木通所致慢性肾病模型的影响,探究其肾脏保护作用及与相关氧化还原物质的关系。方法:将雄性小鼠用关木通造模两周后随机分组:正常对照组,关木通模型组,关木通加各治疗药物组。实验结束时,测定血清肌酐、尿素氮、肾组织蛋白、丙二醛、尿酸、谷胱甘肽、谷氨酰基转移酶等的含量,并记录肾、睾丸系数。结果:附子单用能够显著降低肾系数、血肌酐、尿素氮水平,降低肾尿酸,且显著升高肾脏谷氨酰基转移酶含量;依那普利可以显著降低血肌酐、尿素氮、肾组织谷胱甘肽含量,升高肾谷氨酰基转移酶活性,进一步升高肾尿酸。别嘌醇能够显著降低肾系数、血尿素氮,显著升高肾蛋白含量并且进一步升高肾谷胱甘肽含量。氨基胍能够明显降低肾系数、并且进一步升高血肌酐、尿素氮。结论:该模型中肾脏氧化还原处于较低状态,机体的氧化还原平衡出现紊乱,氧自由基减少,还原性物质增多,尿酸代谢异常。实验结果表明附子在该模型上表现出一定的治疗作用,与抑制尿酸代谢的药物合用能够起到较好肾脏保护作用。但是在发病过程中抑制一氧化氮的生成能够加重病情。依那普利改善肾脏血流量同样能够起到缓解病情作用。  相似文献   

12.
苏钊 《河南中医》2014,(3):499-50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并随证加减。结果:对照组22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72.7%,治疗组38例,显效24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功能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痹合剂对大鼠血象、肝肾功能及组织的影响。方法:18只成熟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9只:对照组喂服生理盐水10mL.kg-1.d-1,给药组喂服合剂30g.kg-1.d-1,60天后处死。检测血WBC、RBC、HBG、PLT、ALT、AST、ALB、BUN、Cr含量。光镜观察肝、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给药组血WBC、RBC、HBG、PLT、ALT、AST、ALB、BUN、Cr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光镜下给药组肝肾组织未见异常变化。结论:一定剂量的通痹合剂对大鼠的血液系统、肝肾功能及组织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别嘌醇(A)、丙磺舒(P)以及两者联用对马兜铃酸肝肾毒性的防治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组)、关木通模型组(M组)、别嘌醇组(A组)、丙磺舒组(P组)、剐嘌醇+丙磺舒组(A-FP组)。C组灌胃等体积饮用水,后4组灌胃给予7g·kg-1·d-1的关木通水煎剂。给药4天后停药3天,持续4周;各给药组从第3周起在给予造模药的同时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即A(70rag·kg·d。)、P(360rag·kg-1·d-1)、A(70mg·kg-1·d-1)+P(360mg·kg-1·d-1)。实验结束时,测定小鼠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并记录左肾、左睾系数。结果:与M组相比,各给药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Cr、BUN、ALT、AST水平,其中A+P组各指标改善作用最为显著。结论:A和P对马兜铃酸所致肝肾损伤都具有保护作用。且两药联用的效果优于两药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附子干姜合用丙磺舒、兰索拉唑对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型高血压模型小鼠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左旋N-硝基精氨酸(L广NNA)模型组(M组)、L—NNA+附子干姜组(FG组)、L-NNA+丙磺舒组(B组)、L—NNA+兰索拉唑组(L组)、L—NNA+附子干姜+丙磺舒组(FG+B组)、L—NNA+兰索拉唑+丙磺舒组(L+B组)、L-NNA+附子干姜+兰索拉唑+丙磺舒组(FG+L+B组)。各组分别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L—NNA、L—NNA+附子干姜水煎液3g/kg、L—NNA+丙磺舒360mg/kg、L-NNA+兰索拉唑30mg/kg、L-NNA+附子干姜水煎液3g/kg+丙磺舒360mg/kg、L—NNA+兰索拉唑组30mg/kg+丙磺舒组360mg/kg,L-NNA+附子干姜水煎液3g/kg+丙磺舒360mg/kg+兰索拉唑30mg/kg。持续灌胃给药10天后测定各组小鼠的血压,检测血清、心、肝、肾和胃组织中的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C组相比,M组、B组、L组和L+B组血压显著升高(P〈0.01,P〈0.05,P〈0.05),M组和B组大鼠的血清和心、肝、肾、胃中的N0含量下降,MDA含量升高(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FG组、FG+B组、FG+B+L组小鼠的血压和生化指标均有所改善(P〈0.01或P〈0.05),其中FG+B组死亡率最低,FG+B+L组其次。结论:FG组、FG+B组、FG+B+L组药物均能升高NOS抑制型高血压小鼠的NO含量,降低MDA含量,从而产生降压、降低组织氧化损伤的作用,其中FG+B+L组小鼠更趋近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n=12):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阳性对照硝苯地平预处理组(N组);阿托伐他汀低、中和高剂量预处理组(AL组、AM组和AH组)。再灌注24h,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S组比较,其余五组血清BUN和Cr水平、MDA含量升高, SOD活性降低(P〈0.05),肾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学损伤。与IR组比较,AL组、AM组和AH组血清BUN和Cr水平、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肾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但AL组、AM组和AH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参总皂苷对高能冲击波所致肾脏损伤的作用。方法:家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皂苷组,每组12只,高能冲击波致伤前15min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和人参总皂苷,在致伤后24h测定尿白蛋白(Alb)、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γ-谷氨酰转移酶(γ-GT),IgG和肌苷(Cr)水平,并进行病理观察。结果:体外冲击波致伤后尿NAG/Cr,γ-GT/Cr,ALB/Cr的水平升高,而IgG/Cr的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皂苷组尿NAG/Cr,γ-GT/Cr,ALB/Cr的水平较对照组降低;病理观察示肾脏出现不同程度损伤。结论:人参总皂苷可减轻高能冲击波所致肾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升清胶囊对肝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空白血清组和升清胶囊药物血清组4组,空白血清组和升清胶囊药物血清组给予相应血清干预,观察4组相关生化指标(细胞外LDH,细胞内MDA、GSH和SOD)的变化。结果:LDH、MDA在模型组中达到较高的水平,而GSH、SOD活力处于较低的水平,相对于模型组,升清胶囊血清组细胞外LDH、细胞内MDA的含量降低(P〈0.01),细胞内SOD、GSH的含量增高(P〈0.01)。结论:表明升清胶囊可以减轻肝细胞的氧化损伤程度,提高肝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有利于细胞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