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结核性脑膜炎的脑电图与临床(附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脑电图(EEG)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36例脑进行EEG常规描记、腰穿脑脊液检查和脑部CT扫描。结果:EEG异常率72.2%;EEG异常表现主要有三种形式;以弥漫性异常为主;弥漫性异常背景上有局灶性活动;局灶性异常,有意识障碍者EEG异常率为100%,无意识障碍者EEG异常率为60%(P〈0.05);疾病恶化者EEG异常率为100%,疾病好转或治愈者EEG异常率为6  相似文献   

2.
4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CSF异常率58.7%,EEG异常率86.4%,CT异常率30.8,MRI异常率66.7%。主要改变为:CSF可见免疫细胞;EEG各导联见弥散形式出现异常θ波,异常δ波及复形慢波;  相似文献   

3.
超急性期脑梗塞,EEG阳性为25例,CT阳性14例,说明EEG对脑细胞功能受损的超早期即有反映,脑梗塞常需24h左右形态学的改变才逐渐清楚。急性期EEG报告正常委会例,CT扫描9例的梗塞灶均在大脑半球深部,且8例为腔隙梗塞,表明EEG对内囊、基底节等深部的腔隙梗塞不易显示异常。  相似文献   

4.
162例老年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和心功能改变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62例60岁以上老年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做了无创性心功能检测,并以110例59岁以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做对照,发现老年组心电图(ECG)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ECG异常以心律失常为著(两组间差异显著),心功能低下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还对急性脑血管病产生ECG异常及心功能改变的机制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165例中脑电图(EEG)异常卒为86.7%,高于头颅CT异常率39.4%。其中颅内占位及出血二者的异常率均为100%;脑发育不全及畸形EEG异常卒78.9%,CT异常57.9%;颅内感染EEG均是异常,CT异常56.2%;各型原发性痛痈EEG异常率86.7%,CT异常仅8%。因此,对颅内占位及出血、脑发育不全及畸形其EEG与CT异常有较高的一致性,但CT更有定位价值,而对颅内感染及原发性痛病则EEG异常率高于CT。  相似文献   

6.
小儿病毒性脑炎42例脑CT与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率,对42例患儿的脑CT与脑电图(EEG)所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分析:EEG异常占90.5%,主要表现为广泛弥漫性和局限性异常,CT异常占38.1%,多为病变区低密度灶,10例EEG与CT病变部位相符,14例EEG异常而CT正常,2例CT有病灶而EEG无异常,EEG病变范围比CT所见大。说明EEG与CT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EEG异常阳性率高,CT定位更精确,二者结合分析有助于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告118例脑梗塞形成的临床与EEG。方法:采用日本光电6514型EEG机描记,按国际20/10导了安置头皮电极。(单、双导描记),作睁闭眼与过度换气试验。结果:正常21例,B型3例,轻度异常76例,中度异常17例,重度异常1例,总异常率79.7%。结论:EEG异常与病灶部位及大小密切相关,病灶越浅越大,EEG异常率越高,病灶数量与EEG异常率无关,临床上意识障碍与痴呆EEG多属异常。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102例脑血管性痴呆脑电图(EEG)改变特征,采用日本光电公司生产6514型14导脑电图机进行常规描记。结果,EEG异常率为97。06%,并以广泛性异常为主。认为痴呆程度越重EEG改变越明显,EEG改变还与脑血管病的病灶性质、数量及部位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报道脑电地形图和脑电图及CT扫描对10种神经科疾病168例患检查结果作一对比分析。结果:BVEAM异常率为88.1%,EEG异常率75.6%,CT扫描异常率47.6%,BEAM异常率显高EEG和CT。脑溢血,脑肿瘤,脑囊虫患的BEAM异常结果略高于同步EEG,但与CT扫描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脑囊虫病的体感诱发电位和脑电图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例脑囊虫病患者的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脑电图(EEG)进行了分析,EEG异常73.7%,SEP异常94.7%,其异常与临床表现尤与感觉/运动障碍密切相关,SEP较EEG有列大敏感性。用药后有可短暂SEP、EEG异常增高,二者与临床改善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了313例经CT检查证实为脑梗塞的脑电图,异常率为90.4%。并分组着重对广泛性中度、重度和局限性异常脑电图的异常率、定位准确率进行了分析比较,各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1)。根据病灶的部位,大小的不同,依次为:皮质下单发性脑梗塞、皮质下多发性脑梗塞、脑叶单发性脑梗塞和脑叶多发性脑梗塞。以脑叶多发性脑梗塞的脑电图改变最明显,定位准确率也最高。上述变化规律提示病变靠近胞表面者可见脑电图的异常表现较明显,多发性脑梗塞较单发性明显,病变范围大,病灶多,脑电图改变越明显,定位率也较高;腔隙性脑梗塞则相反,大多数无定位价值。  相似文献   

12.
73例脑梗死急性期TCD和EEG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脑血流动力学和脑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和随访73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经颅多普勒 (TCD)和脑电图 (EEG)变化,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存在脑动脉狭窄或闭塞、供血不足或过度灌注等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同形式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提示不同的处理方法;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EEG变化,EEG异常程度越重,预后越差.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存在不同程度脑血流动力学和脑功能变化,脑梗死患者应尽早进行TCD和EEG检查,以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脑囊虫病患者的脑电图和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对比研究 ,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 5 16例脑囊虫病患者进行常规脑电图及影像学检查。 结果 该组病人的脑电图异常率为 68 2 % ,其中轻度异常占46 0 %、中度异常占 3 4 4%、重度异常占 19 6% ,主要表现为额、中央及前颞区弥漫性或局限性不规则慢波活动。CT的异常率为 84 1% ,主要表现为弥漫或散在的片状或圆形的低密度灶或高密度灶。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CT和脑电图检查结果符合率为 81 1%。 结论 脑囊虫病患者CT异常率显著高于脑电图 ,临床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分别从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陈静 《实用全科医学》2003,1(3):176-177
目的 探讨脑电图对钩端螺旋体病脑动脉炎的诊治价值。方法 对 71例钩端螺旋体病脑动脉炎病人的脑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 2例钩端螺旋体病脑动脉炎病人的脑电图异常 ,异常率为 87%。在异常脑电图中 ,轻度异常占6 %,中度异常占 72 %;重度异常占 2 2 %。并对治疗后的 19例钩端螺旋体病脑动脉炎病人进行复查 ,脑电图正常和明显好转占6 3%。其中痊愈 9例 ,好转 10例。结论 脑电图检查对钩端螺旋体病脑动脉炎的诊断和评估疗效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在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神经外科因外伤收住但脑CT正常的17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经CT分型证实脑梗死面积超过一个脑叶、>50 mm的162例病人作为大面积脑梗死组,脑梗死面积<50 mm的158例病人作为小面积脑梗死组。对3组病例的EEG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24 h内以及24~48 h进行CT检查的阳性率和相同时间段EEG检查结果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大面积脑梗死组EEG正常10例,EEG轻度异常19例,EEG中度异常84例,EEG重度异常49例。小面积脑梗死组EEG正常28例,EEG轻度异常80例,EEG中度异常40例,EEG重度异常10例。2组脑梗死患者EE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EE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内大面积脑梗死组EEG阳性率和脑CT检查结果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4~48 h EEG和脑CT检查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EG对早期CT排除出血而未能显示梗死灶的脑梗死诊断价值较CT大,CT与EEG联合检查,可以更好地为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脑性瘫痪及其合并癫痫的易患因素和预后,以发现规律,指导临床。方法:对232例脑瘫病例临床资料、影像和脑电图进行分析总结。Logistic回归分析脑瘫发生癫痫的危险因素。分析脑瘫类型与癫痫的发生、起病、癫痫控制难易的关系。结果:脑瘫合并癫痫发病率为25.9%,痉挛型四肢瘫最多受累。癫痫的发生与脑瘫的类型、影像改变和脑电图异常有统计学意义;癫痫的起病早晚及控制难易与脑瘫类型有关。结论:脑瘫是否合并癫痫以及合并癫痫的预后主要与脑瘫类型有关,即脑的受损部位和范围。  相似文献   

17.
孙梅  陈慧龙  龚宇龙 《中外医疗》2012,31(21):168-169
目的对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电图(EEG)应用于脑梗死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的7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对比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电图(EEG)检查的特点。结果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脑电图异常58例,占72.4%,包括轻度异常28例,中度异常27例,重度异常3例。TCD异常63例,占82.9%,TCD诊断脑梗死异常率明显高于EE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结论经颅和脑电图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无症状脑梗塞脑电图(EEG)与头颅磁共振(MR)扫描两者之间的符合率。[方法]对204例正常体检者全部进行EEG及MR检查。[结果]发现无症状脑梗塞21例,其中腔隙性梗塞19例,脑叶梗塞2例。高血压及糖尿病性微血管病是主要病因。[结论]EEG“阳性率”与头颅MR扫描结果比较,两者符合率为62.5%。提示EEG对无症状脑梗塞的粗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浅低温体外循环 (CPB)心脏不停跳与中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患者 ,手术前后的脑电图(EEG)变化 ,探讨心脏不停跳技术对脑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择期心内直视手术患者 5 2例 ,分为A组 (n1 =2 6 ) ,在中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施行开心手术 ;B组 (n2 =2 6 ) ,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施行手术。两组患者术前进行脑电图检查 ,无脑电图明显异常者 ,术后 7d复查EEG ,比较分析两组术后EEG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 1周EEG的异常率A组6 5 .4 % ,B组 6 9.2 % ,较术前明显变差 (P <0 .0 1 ) ;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接受开心手术的先心病患者手术后EEG的异常率较风心病患者术后EEG的异常率高 (P <0 .0 5 )。结论 采用本院改进的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方法与常规心脏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相比没有增加对脑组织的损伤程度 ;开心手术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脑组织的影响较成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分型和梗死面积与心电图(ECG)改变的关系。方法给2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ECG检查,按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GSP)分型和梗死面积分型,对各组患者的ECG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OCSP分型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组.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组,后循环梗死(POCI)组和腔隙性梗(LACI)组患者的ECG异常率分则是:95.5%,80.4%,62.5%和48.5%,TACI组和PACI组明显高于LACI组(P〈0.05~0.01);大中面积梗死组(83.7%)的ECG异常率明显高于小面积梗死组(60.4%)和腔隙性梗死组(53.2%)(P〈0.05~0.01);小面积梗死组的ECG异常率高于腔隙性梗死组(P〈0.05)。OCSP和梗死面积分型亚型组出现ST—T改变和心律失常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急性脑梗死临床分型病情重和梗死面积大的患者ECG异常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