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大肠癌术前诊断和分期的价值。方法:对33例大肠癌患者应用GELightSpeed16层螺旋CT进行一次屏气完成全腹容积扫描,在工作站应用软件后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分别获取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成像(SSD),透明法显示(Raysum)及CT仿真内镜成像(CTVE),综合多种后处理成像技术与原始扫描轴位图像相结合进行分析,并与肠镜或/和手术病理对照观察。结果:33例大肠癌患者中MSCT大肠成像,共检出34个癌灶,肿瘤检出率为100%、肿瘤浆膜面浸润诊断准确率90.3%(28/31),淋巴结转移准确率87.2%(95/109个),远处脏器转移准确率100%(5/5),显示供血血管准确率100%(32/32),按照改良Duckes分期总准确率为87.9%,其中术前DuckesA期(1/2),DuckesB期(3/5),DuckesC期(20/21),DuckesD期(5/5)。结论:MSCT后处理及各相同性技术对大肠癌的诊断有独特的优越性,对评估肿瘤的可切除性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多层CT仿真结肠镜在结肠息肉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多层CT结肠镜(CTC)用于结肠息肉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16/64)扫描及专业图像处理技术,以结肠镜检查为金标准。结果:回顾性分析了42例行CTC并结肠镜检查的临床怀疑结肠息肉或要求行结肠疾病筛查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诊断性试验统计学方法,分为息肉组和患者组,其中息肉组再按直径分为≤5mm、5~10mm和≥10mm3组分别为68.8%/41.5%、93.8%/65.2%和100%/92.9%。患者组的敏感度、阳性预测者、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7.1%、89.5%、42.9%、75.0%和88.1%。结论:CTC图像能清晰准确显示出息肉形态,可作为临床息肉筛选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3.
食管异物传统的检查方法是做胸透或食管吞服钡棉检查.对于透X线异物,以上两种检查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及假阴性.多层螺旋CT(MSCT)扫描不但能明确异物的大小及位置,而且可以清楚显示异物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及有无并发症,为患者及时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泪腺脱垂的多层螺旋CT (MSCT)表现,以提高其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45眼)泪腺脱垂患者的MSCT图像资料,并应用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分别从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分析泪腺脱垂的CT图像特点.结果 24例中有21例为双侧泪腺脱垂,其横断位表现为泪腺上部部分越过眶缘,其中13例(26眼)呈结节样,8例(16眼)呈分叶状;冠状位表现为泪腺大部分位于眶缘前方、眼球颞侧,呈类圆形团块影;矢状位亦可见相似表现.另有3例为单侧泪腺脱垂(均为部分脱垂).结论 泪腺脱垂在CT图像上有特征性的表现,MSCT在其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性质及病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为肠梗阻的22例患者的CT平扫和/或强化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肠梗阻的CT表现。结果 22例患者CT均诊断为肠梗阻,20例(91%)病因诊断与手术病理一致,包括肠道肿瘤3例,肠粘连6例,肠套叠2例,斜疝2例,小网膜囊疝1例,肠扭转2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例,粪石3例。结论多层螺旋CT能快速准确的显示肠梗阻的部位及病因,并能清晰显示肠管周围情况,对临床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5例鼻外伤患者的CT原始图像进行MPR和VR后处理,将鼻骨骨折分为单纯Ⅰ型(骨折线无移位),单纯Ⅱ型(骨折线伴移位),粉碎型骨折(单一或双侧鼻骨碎成三块及以上,即两条或两条以上贯通骨折线),复合型骨折(鼻骨骨折合并周围骨骨折),骨缝分离型(骨缝大于2mm或缝隙骨两端错位),将单纯的鼻泪管和上颌骨额突骨折也纳入统计。结果鼻骨骨折患者91例。单纯Ⅰ型9例;单纯Ⅱ型6例;粉碎型骨折5例;复合型骨折57例,其中合并眶骨骨折32例、鼻中隔骨折9例、鼻泪管骨折8例和上颌骨额突骨折44例;骨缝分离型23例,其中额颌缝分离1例,鼻颌缝分离22例;单纯上颌骨额突骨折11例;骨折累及鼻骨孔2例,骨折累及上颌骨额突根部神经小孔3例;眼肌损伤1例,球后出血1例。结论骨算法VR图像可以更真实显示颌面部骨缝及骨孔,多平面重组图像结合骨算法VR图像可以更加准确直观的显示鼻骨骨折。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4例临床怀疑为肠梗阻的病例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22例扫描前60min分次口服等渗甘露醇溶液1000~1500ml,余12例因腹张、呕吐频繁等原因未服甘露醇溶液。均行平扫+三期增强扫描。成像方法包括薄层横断面、多方位重建成像(MPR)、容积再现法(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血管成像。结果:在34例临床怀疑肠梗阻病例中,经MSCT检查明确为肠梗阻者27例,其中低位小肠梗阻14例,较高位小肠梗阻2例,11例为不同部位的结肠梗阻。其中炎性病变9例、粘连8例、肠道原发肿瘤7例、肿瘤术后复发或转移2例、腹股沟斜疝1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判断肠梗阻的部位、程度及原因、有无闭袢性肠梗阻及肠缺血、肠绞窄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群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8):1249-1251
目的:探讨X线多体位摄影与多层螺旋CT扫描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资料完整及影像学诊断证实的98例肋骨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部X线正位片发现骨折65例(约占66.3%);正位片未发现骨折,而斜位,切线位和多层螺旋CT发现骨折分别为19例;5例;9例(33.7%)。结论:运用多体位X线摄影与多层螺旋CT扫描可以提高肋骨骨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 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为气管、支气管异物20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原始图像重建采用多平面重建(MPR)、CT仿真支气管镜(CTVB)、表面遮盖显示(SSD)、最小密度投影(MinIP)和容积再现(VR)技术。结果共检出异物20例,其中1例位于气管,19例位于支气管。异物中瓜子、花生米碎片18例;小虾及塑料管各1例。全部病例均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临床证实。后处理图像清晰显示了异物的位置、形态和异物与支气管黏膜的关系等。结论多层螺旋CT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无创性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可清晰显示肺动脉有无栓塞,栓塞的位置及范围大小等。本文收集2002年7月~2011年11月来我院检查治疗的2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价值。1材料与方法本组26例患者,男16例,女10例,年龄19~72岁,平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2例膀胱癌,分析多层螺旋CT对肿瘤大小及数目的显示情况、病灶的强化程度以及判断侵犯范围的准确性.结果:多层螺旋CT能较准确地显示膀胱癌的大小和数目,较好地显示膀胱癌的大体形态、生长方式及强化程度,评价膀胱癌侵犯范围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处于较高水平;CT定性诊断准确性达到93.90%.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膀胱癌最具价值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作为膀胱癌的常规检查项目,检查技术关键在于薄层和增强多期扫描,这对于发现病灶、大体分型、分期和定性诊断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MSCT对食管鱼刺异物的检出率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实验组:取3种鱼的鱼刺各30根,分为大、中、小鱼刺3组,3组鱼刺长度分别为(23.36±0.15)、(28.51±0.07)和(30.89±0.10)mm,直径分别为(4.4.9±0.31)、(1.78±0.09)和(0.49±0.07)mm.将鱼刺按照与食管长轴平行、垂直、斜行方式插入食管模型中,MSCT检查采用轴面扫描结合三维重组技术,观察MSCT和X线平片(CR和DR)对鱼刺的显示情况.临床组:回顾性分析20例经内镜或临床手术证实的食管鱼刺异物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SCT平扫,其中11例行X线平片(CR和DR)检查,15例行食管吞钡棉絮检查,17例行内镜检查,观察几种检查方法对鱼刺的显示情况.对不同方法对鱼刺显示情况的比较采用配对卡方检验.结果 实验组:MSCT检出鱼刺90根(100%),X线平片(CR和DR)检出鱼刺60根(66.7%),MSCT对鱼刺的检出率高于X线平片(CR和DR)(X2=28.03,P<0.01).临床组:20例中,MSCT检出鱼刺20例,且清楚显示鱼刺的位置、大小及其与食管壁和邻近组织的关系;X线平片检出鱼刺2例,食管吞钡棉絮检出鱼刺9例,内镜检出鱼刺14例.MSCT对食管鱼刺异物检出率高于X线平片(cR和DR)检查(X2=7.11,P<0.05)及食管吞钡棉絮检查(X2=4.17,P<01 05),与内镜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3,P>0.05).结论 MSCT轴面扫描结合三维重组技术对食管鱼刺异物及其周围并发症的检出率高,可作为食管鱼刺异物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多层螺旋CT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旭辉  夏进东  尚建敏   《放射学实践》2009,24(8):869-87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其中男10例,女16例,年龄12~68岁,平均28.2岁。均行多层螺旋CT增强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三期扫描,动、静脉期薄层重建,工作站上行多平面重组(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处理,回顾性分析其CT特征。结果:26例均发生在肾上腺,共28个病灶。其中单发24例,多发2例,双侧各1个病灶。良性肿瘤23例,恶性3例。CT表现为类圆形肿块24个,呈分叶状4个,伴有坏死及囊变14个,出血6个。多平面重组(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能清晰显示肿瘤的立体形态、内部情况以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和血供情况。结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结合后处理的MPR、MIP及临床资料,可以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原发性生殖腺外精原细胞瘤的MSCT表现,并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生殖腺外精原细胞瘤5例,总结和分析其临床及MSCT表现。5例均为男性,年龄28~67岁,平均45.8岁。前纵隔2例,腹膜后1例,盆腔1例,鞍区1例,均为单发。结果生殖腺外精原细胞瘤好发于青壮年,临床表现无特异性。2例位于纵隔者,病灶较小者,呈类椭圆形改变,边界清楚,有包膜。病灶较大者,呈分叶状改变,向周围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病灶内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坏死区。腹膜后1例,密度不均,其内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坏死影,边界不清,包绕腹主动脉,并向周围呈浸润性生长。盆腔1例,呈椭圆形,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其内可见低密度坏死影。位于鞍区者,其内可见多发斑点状及条片状钙化影。MSCT平扫肿瘤实性成分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影。4例行增强扫描,3例表现为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表现为均匀强化。结论原发性生殖腺外精原细胞瘤极为罕见,MSCT可清楚显示肿瘤形态、大小、强化方式以及向周边组织浸润的程度,但缺乏特异性,结合患者发病年龄、性别、部位等临床特点,可进一步提高对其术前诊断准确率,但确诊仍需依赖病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CC)多层螺旋CT(MSCT)表现特征与其PTEN蛋白表达间关系。资料与方法 70例HCC进行MSCT双期扫描,术后标本进行HE染色及PTE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分析MSCT表现与病理和PTEN表达。结果 PTEN蛋白表达率为65.7%。包膜完整组与不完整组中PTEN表达率分别为82.1%、54.8%(P〈0.05);有癌栓与无癌栓组PTEN表达率分别为56.3%、86.4%(P〈0.05)。结论 PTEN蛋白表达缺失主要发生于包膜不完整及有静脉癌栓的HCC,根据HCC的MSCT表现可以间接推测PTEN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测量胰腺体积的准确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测量胰腺体积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多层螺旋CT扫描胰腺模型及胰腺正常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由有5年以上CT工作经验的放射科医师测量胰腺体积并记录。结果胰腺模型体积CT测量值与实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8,P=0.134),这两者间的一致性很高(ICC=1.000,P=0.000);可重复性分析中,CT测量胰腺体积观察者内的差异及观察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很高(所有ICC>0.99,P=0.000)。结论多层螺旋CT测量胰腺体积准确、可靠,可重复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副肾动脉的多层螺旋CT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MSCT)显示副肾动脉(ARA)的能力。方法:MSCT行上腹部增强扫描100例,对比剂90~100ml,流率3ml/s,重建层厚2.5mm,间隔1.25mm,将数据传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处理。结果:回顾性薄层重组图像共显示ARA38例,其中单侧26例,双侧12例。后处理方法中,MIP图像显示ARA29例,18例患者VR图像显示了ARA解剖走行,MPR只能节段显示ARA。结论:MSCT回顾性薄层重组及三维重组图像能够显示ARA,MIP是显示ARA大体解剖的最佳方法,两者结合,能够为血管造影术及外科手术前提供更多的解剖学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诊断永存三叉动脉(PTA)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546例行头颅64层螺旋CTA检查者中的10例PTA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PTA的发生率、起源、走行、后循环供血及合并其他血管畸形的情况。结果 (1)PTA的发生率为0.39%(10/2546),其中1例位于右侧,9例位于左侧。(2)三叉动脉均起自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血管走行外侧型8例,中央型2例;按Saltzman分型显示PTA后循环供血情况:Ⅰ型7例,Ⅱ型1例,Ⅲ型2例。(3)吻合点近端的基底动脉及双侧椎动脉发育不良7例。结论 64层CTA能清晰、准确地显示PTA的走行及后循环供血情况。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的MPR、CTVE重建用于软腭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和CT仿真内镜(CTVE)用于软腭肿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本组15例中涎腺混合瘤8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鳞状细胞癌3例,黏液表皮样囊肿2例。将螺旋CT容积扫描获得的图像数据在GE4.0AW工作站上进行MPR和CTVE重建。结果15例软腭肿瘤的矢状面和冠状面MPR表现软腭不同程度肿大,口咽腔和鼻咽腔均不同程度狭窄。涎腺混合瘤、黏液表皮样囊肿密度略低,周围境界清楚;鳞状细胞癌周围境界不清,表面不规则;海绵状血管瘤软腭弥漫性增厚。CTVE显示软腭口咽腔侧和鼻咽腔侧不同程度局部隆起。鳞状细胞癌表面凹凸不平。结论CT的MPR和CTVE能很好地显示软腭和肿瘤的全貌。MPR显示肿瘤的密度和向周围浸润程度,CTVE能很好地显示口咽腔和鼻咽腔内表面立体图像,类似纤维内镜所见。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与常规冠脉造影对照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30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心电门控平扫及增强扫描。用平扫图像行钙化积分测定,用增强图像行二维及三维重建,其中40例患者有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作对照。以常规造影为“金标准”,得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诊断各类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用于诊断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的敏感性为95.2%,特异性为90.2%;诊断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7.3%。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是一种无创、简便、优良的冠状动脉成像方法,高质量的CTA图像可作为一种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手段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