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和维生素C(VitC)、维生素E(VitE)的协同作用对T2DM患者糖负荷后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研究条件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非干预组(B组)、低剂量组(C组)、中间剂量组(D组)、高剂量大豆异黄酮和VitC、VitE混合干预组(E组),同时以正常人为对照组(A组)。检测各组空腹及OGTT后1,2,4,6 h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计算各自的6h曲线下面积。结果4个糖尿病(DM)组OGTT后血胰岛素/血糖曲线下面积及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4个DM组间比较:血胰岛素曲线下面积,C,D,E组均低于B组,且E组与B组比较虽差异无显著性,但也有一定的意义(P=0.063)。血糖曲线下面积:D组和E组均低于B组,但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糖变化:正常人于餐后1 h达峰值,餐后2 h即恢复至空腹水平。4个DM组血糖于餐后1 h即显著升高,餐后2 h达峰值,餐后6 h才慢慢回落至空腹水平。血糖的增值D组和E组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中等剂量和高剂量的大豆异黄酮VitC、VitE复合抗氧化剂对T2DM患者糖负荷后胰岛素和血糖的曲线下面积均有改善的倾向。由150 mg大豆异黄酮和500 mg VitC、400 IU VitE组成的混合干预物,可作为T2DM人群以降低餐后血糖为目的的营养支持适宜摄入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大豆异黄酮和维生素C、维生素E的协同作用对 2型糖尿病 (T2 DM)患者糖负荷后血胰岛素 /C -肽释放和血糖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 114例符合研究条件的T2 DM患者随机分为非干预组 (B组 )、低剂量组 (C组 )、中剂量组 (D组 )和高剂量组 (E组 ) ,并取体检正常者对照 (A组 )。检测各组空腹及口服 10 0g馒头餐后糖负荷试验 1,2 ,4 ,6小时的血糖、胰岛素及C -肽水平 ,计算 6小时内的血胰岛素 /C -肽、血糖曲线下面积和血糖水平。结果  4个DM组OGTT后血胰岛素 /C -肽、血糖曲线下面积和血糖水平均与A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E组与B组血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血糖变化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M各组中血糖达峰时间延后 (2小时 ) ,回落缓慢。血糖的增值D组和E组均与B组和C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中剂量和高剂量的复合抗氧化剂对T2 DM患者糖负荷后血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和餐后血糖水平均有改善的作用。由于剂量效应关系 ,从预防医学角度出发 ,推荐中剂量组 (由 15 0mg大豆异黄酮和 5 0 0mgVC、 4 0 0IUVE组成 )作为T2 DM患者辅助控制血糖 ,保护残存的胰岛功能和防治AS等并发症为目的的适宜摄入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维生素C对急性高血糖所致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正常健康人1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20例.所有对象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其中,T2DM患者分为2组(各10例):单纯OGTT组和OGTT 维生素C组.均分别于OGTT 0、60、120min采用高分辩血管外超声法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硝酸甘油(GNT)介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结果 在OGTT 试验中,单纯OGTT组和OGTT 维生素C组0、60、120min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0min相比,单纯OGTT组和OGTT 维生素C组60min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降低,120min又明显回升(P<0.05).与单纯OGTT组比较,OGTT 维生素C组60、120min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增高(P<0.01),而0min 2组相似.单纯OGTT组和OGTT 维生素C组在基础状态下,LDL-C、Lp(a)、 FBG、 HbA1c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呈负相关(P<0.01).在OGTT中,单纯OGTT组和OGTT 维生素C组血糖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负相关(P<0.05).结论 高血糖快速抑制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提示延长或反复的餐后高血糖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维生素C对急性高血糖所致内皮功能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维生素C保护NO免遭超氧阴离子和其它氧自由基的灭活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维生素D、胰岛素受体的表达水平及与其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四川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为CHD患者120例(A组),分为CHD合并T2DM(A1组)61例,CHD组(A2组)59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CHD120例(B组),分为T2DM组(B1组)62例,非T2DM组(B2组)58例.入选者均测身高、体质量、腰围(WC)、臀围、血压、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PG)、胰岛素α、β受体及25羟基维生素D[25(OH)D],应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数据.结果 T2DM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较非T2DM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腰围(WC)较其他各组有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25(OH)D表达水平较非T2DM组降低,CHD组25(OH)D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C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α、β受体在T2DM患者较非T2DM患者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胰岛素α、β受体较非CHD组血清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合并T2DM患者维生素D、胰岛素受体的表达水平可能通过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等机制来改变,与CHD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5.
黄芪多糖和大豆异黄酮对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和大豆异黄酮对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SD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单笼饲养,自由饮水和摄食.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模型,分别为普通饲料组、黄芪多糖高剂量组、黄芪多糖低剂量组和大豆异黄酮组干预动物喂养4、8周后,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糖及血脂含量.结果 黄芪多糖高剂量组、黄芪多糖低剂量组以及大豆异黄酮组对DM大鼠喂养8周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糖及TC、TG、LDL、VLDL明显低于DM模型组(P<0.05),HDL明显高于DM模型组(P<0.05).结论 黄芪多糖、大豆异黄酮均有降血糖和血脂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和sE-selectin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弘 《广西医学》2004,26(10):1482-1483
目的 检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 - 1(sICAM - 1)可溶性E -选择素 (sE -selectin)的水平 ,探讨其在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和酶法分别检测 31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 ,5 8例无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 ,31例对照组血清sICAM - 1、sE -selectin、空腹血糖 (BS)、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 ,用Friedewald公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结果 血清sICAM - 1、sE -selectin水平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 >无并发症糖尿病组 >对照组 ,血清sICAM - 1与sE -selectin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 (r=0 6 8,P <0 0 0 1) ,但二者与年龄、BS、TC、TG、HDL -C、LDL -C相关关系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ICAM - 1与E -selectin可能参与糖尿病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并在其发展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 (CPB)手术中中性粒细胞(PMN)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 1 )的表达、PMN 培养内皮细胞(EC)黏附率变化及谷胱甘肽的影响 .方法 :随机抽取年龄 5~ 1 2岁先心病患儿 2 0例 ,配对分组为对照组 1 0例、干预组 1 0例 ,干预组CPB预充液中加入谷胱甘肽 30mg/kg .对照组于术前 2 4h、CPB开始 2 0min、复温前、CPB结束前、术后 4h、术后 2 4h ,干预组于术前 2 4h、术后 4h采血 ,分离PMN ,免疫组化检测ICAM 1表达 ,记数法测量PMN 培养EC黏附率 .结果 :PMNICAM 1表达与PMN 培养EC黏附率均增高 ,术后 4h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ICAM 1表达 :干预组 (2 .5 2± 0 .96 )× 1 0 6,对照组 (4 .2 0± 0 .82 )× 1 0 6;PMN 培养EC黏附率 :干预组 (2 3.6 3± 2 .5 1 ) % ,对照组 (2 7.99± 2 .5 8) % ].结论 :CPB可引起PMNICAM 1表达、PMN 培养EC黏附率增高 ,谷胱甘肽可抑制PMNICAM 1表达 ,降低PMN EC黏附率 ,有助于减轻炎性反应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冠心病 (CHD)患者血浆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水平 ,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检测 6 0例经冠脉造影诊断的CHD患者血清sICAM - 1、sVCAM - 1、sE -selectin水平 ,并以 1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sICAM - 1水平CHD组增高 ,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组增高更为显著 (P <0 .0 1) ;sVCAM - 1、sE -selectin水平在SAP和ACS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sICAM - 1水平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偏相关分析显示 ,sICAM - 1、sVCAM - 1与sE -selectin及Gensini积分无相关性。结论 CHD患者血浆sICAM - 1、sVCAM - 1、sE -selectin水平增高 ,3种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水平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关 ,而sVCAM - 1、sE -selectin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T2DM)及合并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18(IL-6、IL-18)水平变化,探讨血清MMP-9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182例T2DM患者,据诊断标准分为T2DM组和T2DM合并CHD(T2DM+CHD)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MMP-9、IL-6及IL-18水平,超敏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T2DM组的血清MMP-9、hs-CRP、IL-6及IL-18水平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2DM+CHD组的血清MMP-9、hs-CRP、IL-6及IL-18水平分别显著高于T2DM组(P<0.01)。②T2DM+CHD组血清MMP-9水平分别与hs-CRP、IL-6及IL-18呈显著性正相关(r=0.672,0.591,0.603,P<0.01),相关性良好。结论 T2DM患者体内存在MMP-9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异常表达,合并CHD患者尤为显著,且血清MMP-9与炎性因子相关联。MMP-9与炎性因子参与了T2DM并发CHD的发生发展,此为早期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患者颈动脉狭窄的筛查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抽查的500例CH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合并T2DM,分为T2DM组与非T2DM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成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 T2DM合并 CHD与单纯 CHD患者颈动脉狭窄特征,并分析血糖及炎症指标与患者颈动脉狭窄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1)T2DM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高于非 T2DM 组(P<0.05);2)T2DM组左右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值均高于非 T2DM组,其轻度狭窄所占比例低于非 T2DM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及斑块形成所占比例高于非 T2DM组(P<0.05);3)T2DM合并 CHD 患者 IMT、HbA1c均与 IL-6、TNF-α、hs-CRP表达呈正相关,其空腹血糖(FPG)与 IL-6呈正相关(P<0.05).结论 T2DM 合并CHD患者常伴颈动脉狭窄,且其颈动脉狭窄与血糖、炎症指标的变化存在明显相关性,T2DM合并 CHD患者颈动脉狭窄的筛查可作为判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尼尔雌醇对老年高血压妇女E 选择素 (E selectin)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 1) ,P 选择素 (P selectin)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水平的影响 ,探讨雌激素对老年高血压妇女心血管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 4 1例已服用降压药物的高血压妇女 ,随机分为A ,B两组 ,A组给予尼尔雌醇 ,B组给予安慰剂 ,治疗 6个月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 (ELISA法 )分别测定干预前后E selectin ,sICAM 1,P selectin及vWF水平。结果 :尼尔雌醇组较安慰剂治疗后E selectin ,sICAM 1,P selectin ,vWF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尼尔雌醇可降低老年高血压妇女细胞黏附分子水平 ,且这种作用独立于降压效应之外  相似文献   

12.
周力  陈晖  李虹伟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8):819-820,823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维生素C预防对比剂肾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连续入选96例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0)患者仅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常规水化;干预组(n=46)患者在常规水化的基础上于术前2~4 h予3.0 g维生素C静脉滴注,术后第1、2天分别口服1.0 g维生素C (早晚各服0.5 g),静脉滴注及口服的维生素C总量为5.0 g.观察术后患者的肾功能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维生素C干预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 vs 10.0%,P=0.540).研究期间有1例患者出现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其余患者均未观察到严重的心脏不良事件.结论 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短程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有降低对比剂肾病发生的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维生素C预防对比剂肾病的有效性尚需大样本临床试验来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基因(GPx-1基因)Pro198Leu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及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以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的198例T2DM患者和94名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的非DM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T2DM组又分为无冠心病组(n=95)和冠心病组(n=103)。采用PCR扩增-直接测序法,分别检测各组GPx-1基因外显子2的Pro198Leu多态的基因型,并分析比较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及临床变量间的差异。结果非DM对照组中,GPx-1基因Pro198Leu多态基因型以CC型、等位基因以C型为主,频率分布与文献报道中的瑞典人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该多态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无冠心病T2DM组与冠心病T2DM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非DM对照组相比,T2DM组该多态CT基因型频率显著增加(P=0.012,OR=2.254)。结论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GPx-1基因Pro198Leu多态CT基因型个体发生T2DM的风险显著增加,但T等位基因并非T2DM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入院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及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必要性。方法收集10个月因怀疑冠心病而住院的心内科患者116例,住院期间行OGTT试验及冠脉造影并检测HbAlc,比较各组Gensini积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二者相关性。结果OGTT试验发现84例(72.4%)糖代谢异常患者,但空腹血糖检查仪发现10例(9%)。比较三纽之间的HbAlc及冠心病痛变程度(Gensini积分),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组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分别同单纯冠心病组比较均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组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间的HbAlc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相关性良好(R=0.76,P〈0.01)。结论对怀疑冠心病住院患者,单纯空腹血糖监测会漏诊大量糖代谢异常患者,冠心病住院患者多合并血糖代谢异常,入院常规的OGTT试验可帮助筛查和明确。HbAlc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后常规监测可帮助评估血糖控制情况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我国北方地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DM+CHD)者同型半胱氨酸(Hcy)特点及其与代谢相关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均为北方汉族人,包括无血缘关系的70例DM+CHD患者、71例DM患者和85名健康对照组。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Hcy水平,应用微粒子酶免分析免疫法测定血浆叶酸、维生素B12浓度,同时测定血脂。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结果:DM+CHD组Hcy平均水平(中位数)显著高于DM组和对照组(P〈0.01)。DM+CHD组叶酸、维生素B12明显低于DM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DM+CHD组的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DM组、对照组(P〈0.01)。DM+CHD组中MTHFR TT基因型Hcy明显高于CT基因型以及CC基因型(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高Hcy血症(HHcy)的OR值为4.085(95%CI 1.983~8.415)(P〈0.01);MTHFR携带T基因的OR值为2.264(95%CI 1.115-4.594)(P〈0.05)。结论:HHcy、MTHFR677携带T基因是我国北方地区汉族人2型DM合并CHD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观察小鼠肝辐射损伤后锌 (Zn)和维生素E(VE)对肝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 (LPO)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力的影响。采用60 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 (7 5Gy)小鼠 0 5h后给予Zn和VE 进行不同时间的保护性治疗 ,测定肝组织匀浆中LPO含量和GSH Px活力。结果发现 ,60 Co照射小鼠后 ,其肝组织匀浆中LPO值显著升高(P <0 .0 1) ,GSH Px活力明显下降 (P <0 .0 1)。单纯Zn治疗组 ,其LPO值无明显下降 ,而GSH Px活力明显升高 (P<0 .0 1)。单纯VE 组 ,LPO值明显下降 (P <0 .0 5 ) ,GSH Px活力显著增加 (P <0 .0 1)。Zn +VE 联合治疗组与单纯VE组比较 ,在治疗后第 15d ,GSH Px活力显著增加 (P <0 .0 1)。提示在肝辐射损伤中 ,补充VE 对降低LPO含量、增加GSH Px活力均有重要作用。Zn +VE 联合治疗在提高GSH Px活力、阻止肝细胞脂质过氧化、保护肝细胞膜完整方面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应用维生素C对缺血性心脏病 (IHD)患者硝酸酯耐药性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 45例IHD患者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5例 ) ,A组静滴硝酸甘油 (NG) ,B组静滴硝酸甘油并口维生素C ,C组静滴硝酸甘油和维生素C。在基础值测得后以 0 .4μg·kg-1·min-1的速度开始静滴硝酸甘油 ,逐渐调整滴速 ,直至得到所期望的数值维持。在基础测量时 ,3组心率 (HR)、血压 (BP)及心率与收缩压积 (HR×SBP)具有可比性 ,在静滴的第 0、6、12、18、2 4h连续监测HR及BP值。结果 在静滴 6h时 ,3组病例BP及HR×SPB值均明显降低 ,在静滴 18h时A组BP及HR×SBP明显回升 ,而在B组及C组上述数值尚能维持 ,与A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0 .0 5 )。结论 对IHD患者在连续应用NG治疗期间 ,静脉或口服VitC均可预防NG耐药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108例糖耐量低减者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5年诊断的108例糖耐量低减(IGT)患者于1997年进行复查。结果显示2年后22.22%的IGT患者转变为DM。本资料显示,IGT转变为DM组人群中,BMI、SBP、DBP、MBP、Ch、TG、空腹血糖、OGTT后1h、2h血糖均有显著性增高(P均<0.001),说明上述各项指标均为IGT转变为DM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