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两种切除腮腺肿瘤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探讨保留腮腺功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术后面部畸形的最佳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确诊的31例腮腺肿瘤患者分为2组,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20例(浅叶组),肿瘤包膜外0.5~1.0cm部分腺体连同肿瘤切除术11例(部分切除组)。结果:随访1~3年,浅叶组口干1例,部分切除术组无口干;两组分别有一过性额支症状1例和下颌缘支症状1例;浅叶组面部均不同程度出现凹陷畸形,部分切除组面部畸形不明显;两组随访期内均无复发。结论:肿瘤外0.5~1.0cm肿瘤与部分腺体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安全可行,面部畸形不明显,腮腺功能保留良好。  相似文献   

2.
钟林生  张国志 《耳鼻咽喉》1996,3(2):101-103
咽侧突出型的腮腺肿瘤临床上极为少见,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尤其是该区发生的恶性肿瘤容易误诊误治。作者报告了近十年前治的13例咽侧突出型腮深叶肿瘤的诊治经验,当患者伴有面瘫,疼痛症状时应疑为恶性肿瘤。主张早期做CT检查,且诊断平面应在听眦线以下,文中讨论了治疗措施,手术进路的选择,术后并发症的治疗以及鉴别诊断,随访结果,4例恶性肿瘤患者中2例术后死于复发,1例死于肝脏转移,7例良性肿瘤患者均生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副腮腺肿瘤的临床、影像、病理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并分析我院经治的8例副腮腺肿瘤病例资料。结果 多形性腺瘤5例,基底细胞腺瘤、多 形性腺瘤恶变(高分化非特异性腺癌)、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各1例。良性肿瘤病例的CT表现为肿块呈椭圆形、边界清楚、密度均匀;恶性肿瘤病例的CT表现为肿块形状不规则、境界不清、密度欠均匀。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入路分别选择:1例面颊部直接切口,2例口内入路,5例标准腮腺肿瘤切除入路,鳞状细胞癌病例同时行选择性颈清扫术。2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辅以放疗。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1~5年,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副腮腺肿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彻底切除是首选治疗,入路宜选用标准腮腺切除切口,恶性肿瘤术后辅以放疗,短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腮腺良性肿瘤不同切除方式及其远期疗效,手术并发症的评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999~2006年手术治疗腮腺肿瘤患者病历资料75例.根据患者病变情况分别采用腮腺浅叶部分切除、全切除,全腮腺切除.术后随访5~10年.结果 采用腮腺浅叶部分切除者术后瘢痕、面部凹陷畸形、暂时性面瘫、Frey综合征、耳垂麻木的发生及腮腺功能均优于浅叶全切及腮腺全切除术.3种手术方式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种手术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对于界限清楚,直径小于2.0cm的浅叶良性肿瘤,应尽量采用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保留腮腺导管的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腮腺良性肿瘤保留导管的浅叶部分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对27例腮腺良性肿瘤保留导管的浅叶部分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分析,评价面外形改变,腮腺的分泌功能,面神经损伤情况,唾液积潴,术后复发.结果经过1年~5年的门诊复诊及随访发现,面外形无凹陷畸形,面神经无损伤,无涎瘘形成.保留的残余腺体有涎液分泌,肿瘤无复发.结论认为保留腮腺导管的良性肿瘤浅叶部分切除术是一种可行性术式并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腮腺深叶肿瘤切除保存腮腺浅叶的方法,可使腮腺功能保存,颜面不对称畸形改善,减少面神经损伤和弗雷综合征的发生。方法2001-2004年北京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腮腺肿瘤114例,其中腮腺浅叶肿瘤101例,深叶肿瘤13例,在深叶肿瘤中7例患者行保存腮腺浅叶的深叶肿瘤切除。结果经过平均3年3个月(20个月至5年)的随访,未见肿瘤复发。7例中仅1例面神经下颌缘支运动减弱,术后3个月面神经恢复正常,其他患者面神经功能正常。所有患者无弗雷综合征发生,面部外观塌陷不明显,腮腺功能正常。结论保存腮腺浅叶的腮腺深叶肿瘤切除可减少面神经损伤和弗雷综合征的发生率,使腮腺的功能和外观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腮腺手术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腮腺肿瘤切除手术方法 ,易出现腮腺区凹陷畸形、面部瘢痕、味觉出汗综合征 (Frey综合征 )及涎漏等并发症。我们从 1999年 10月~ 2 0 0 1年 8月对 16例腮腺肿瘤患者采用改良的腮腺切除术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16例 ,其中男 7例 ,女 9例 ;年龄 2 6~ 6 4岁 ,平均 4 2岁。左侧 10例 ,右侧 6例。 16例中多形性腺瘤 9例 ,肌上皮瘤 2例 ,腮腺腺瘤 3例 ,黏液表皮样癌 1例 ,腮腺深叶血管瘤 1例。1.2 手术方法患者仰卧位 ,头偏向健侧 ,颈神经丛阻滞加局部麻醉。皮肤切口自耳轮脚根部沿耳屏游离…  相似文献   

8.
腮腺肿瘤切除术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腮腺肿瘤的治疗方式主要以手术为主,且手术方式不同与其预后关系较大。1997~2004年我科行腮腺肿瘤切除术3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腮腺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根据文献,将腮腺肿瘤外科手术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介绍腮腺部分切除术和腮腺深叶肿瘤切除的术式:讨论了腮腺癌的颈淋巴结清扫问题以及临床诊断经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神经监测对手术并发症影响。方法 将30例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面神经监护下腮腺浅叶或腮腺全叶切除及面神 经解剖术,B组行无面神经监护下腮腺浅叶或腮腺全叶切除及面神经解剖术。术后经0.5~3年随访,观察并发症和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等情况。结果 术后并发症中皮下积液或涎瘘:A组0例(0%),B组1例(7.1%);面瘫:A组0,B组2例(14.3%)。Frey综合征:A组0,B组0,出血量:A组(50.3±2.4)ml,B组(75.8±2.6)ml。手术时间:A组(1.3±0.2)h,B组(1.8±0.2)h。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腮腺肿瘤切除术中应用面神经监测,对面神经走形准确判断,减少手术操作,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减少,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区域性切除在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保留腮腺主导管的区域性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对32例腮腺多形性腺瘤进行区域性切除,保留腮腺主导管。结果随访3年~6年无复发,暂时性面神经损伤率为3.1%,术侧腮腺导管唾液引流通畅。结论对腮腺多形性腺瘤,特别是一些小的多形性腺瘤,保留腮腺主导管的区域性切除,能较好地保留残余腮腺的功能及保护面神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蒂在后的颈阔肌肌皮瓣修复腮腺咬肌区皮肤组织缺损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006~2007年间应用蒂在后的颈阔肌肌皮瓣修复腮腺咬肌区皮肤组织缺损共计6例。并就肌皮瓣的血供、设计、术中注意事项及术后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本组6例随访2个月~1年,皮瓣全部成活,肌皮瓣术后的色泽、质地与面部皮肤较匹配,修复容貌效果满意。结论颈阔肌肌皮瓣血运丰富,成活率高,手术操作简便,是修复腮腺咬肌区皮肤组织缺损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面神经的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腮腺良性肿瘤术中面神经损伤与手术方式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1999~2006年住院治疗病理证实为腮腺良性肿瘤的患者1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腮腺全切除术后面神经重要分支功能损伤发生率(66.7%)明显高于腮腺浅叶摘除术(39.2%)和腮腺部分切除术(12.5%);下颌缘支功能损伤的几率(31.9%)高于颊支(9.2%)和颧支(2.9%).结论 面神经主要分支功能损伤与手术方式密切相关,选择适当手术方式和手术范围,可减少面神经损伤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面神经颈支为向导显露面神经并完成腮腺良性肿瘤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收治腮腺良性肿瘤87例,分别应用以面神经总干、颊支、下颔缘支和颈支为向导的方法显露出面神经,完成腮腺肿瘤切除,并观察术后面神经的功能情况。结果应用面神经总干、颊支、下颔缘支和颈支显露面神经的病例分别为10、8、28、41例,术后出现的面神经损伤率依次为30%、37.5%、46,4%、24.3%,其中应用下颔缘支和颈支的方法术后面神经损伤几率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应用面神经颈支为向导显露面神经总干及其他分支的方法,方便可行,优于通过下颔缘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下切除腮腺肿瘤的更隐蔽的改良美容切口。方法对2008~2012年入住本专科的17例腮腺浅叶肿瘤行改良美容切口,并在鼻内镜辅助下切除肿瘤的方法。结果17例腮腺浅叶肿瘤均一次性完成手术,伤口一期愈合,暂时性面神经分支损伤6例,包括下颌缘支4例,颧支2例,损伤面神经分支于3~6个月全部恢复正常。结论该改良美容切口位置更隐蔽,切口更短,无颈部瘢痕,具有较理想的美容效果,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腮腺部分切除术在腮腺浅叶下极良性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5月~2008年9月我院治疗的腮腺浅叶下极良性肿瘤患者127例,其中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48例,采用传统的腮腺浅叶切除术79例。所有患者随访1~5年,对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腮腺浅叶切除术组面部畸形明显,暂时性面瘫发生率为17.7%(14/79),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发生率为44.3%(35/79),唾液瘘发生率2.5%(2/79)。腮腺部分切除术组患者术区面部畸形较轻,暂时性面瘫发生率为4.2%(2/48,P〈0.05),Frey综合征发生率为10.4%(5/48,P〈0.05),本组无唾液瘘发生。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无肿瘤复发。结论腮腺部分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面部畸形小等优点,是腮腺浅叶下极良性肿瘤治疗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腮腺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1990年1月~2008年8月24例原发性腮腺鳞癌,总结其临床资料、病理结果、生存情况和预后因素。结果Kaplan-Meier法计算全组5年生存率达35.9%,手术肉眼切净肿瘤的患者(n=18)5年生存率达47.9%。初治(n=15)和复发挽救(n=9)患者的5年生产率分别为44.2%和22.2%(P=0.132),治疗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局部区域复发。多因素分析提示二次治疗和肿瘤肉眼残存是预后不良的因素。结论原发性腮腺鳞癌恶性程度较高,首次治疗是关键,切除的肿瘤可获得较好的效果,肿瘤肉眼残存或二次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8.
舌下腺囊肿外科治疗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舌下腺囊肿的诊断、手术治疗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650例各种类型的舌下腺囊肿的诊断、手术方法、病理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650例患者中8例口外型因穿刺未抽出黏液而误诊,所有病例术后病理均诊断为外渗性囊肿及慢性舌下腺炎,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下颌下腺导管损伤、舌神经损伤及术后血肿等并发症,无术后复发。结论口外型舌下腺囊肿穿刺未抽出黏液时借助细胞学穿刺可明确诊断,舌下腺囊肿手术均行口内切口摘净腺体,手术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极低,无复发。  相似文献   

19.
A case of an organ-limited amyloid tumor of the left parotid gland is described with a history of recurrence. A slowly growing parotid mass was the only symptom. After 5.5 years following local excision, the patient was readmitted with a slowly growing recurrence in the superficial lobe of the previously treated gland. Lateral parotidectomy was performed with wide excision of the infiltrated tissue and preservation of the facial nerve. Primary amyloidosis of the AL type was confirmed with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ies revealing staining for lambda but not kappa light chains of immunoglobulins. There has been no clinical or laboratory evidence of systemic amyloidosis or recurrence after 2 years.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a recurrent amyloid tumor of the parotid gl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